對百會穴的定位思考

2021-02-08 茝蘭居
葉葉明柱先生,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從事針灸臨床工作三十餘年,現任上海針灸學會理事及文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介紹資料來源於百度)。先生學驗俱豐,謙謙君子,我每次請教問題,先生都不厭其煩的給予解答,驗之於臨床,多獲良效,今天發給我關於百會定位的文章PPT,如獲至寶,經允許,發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在此感謝葉先生。另外提醒:因時間原因,文章後半段是PPT圖片,建議在WiFi下查看,土豪請隨意。

一. 相關經文和命名

(一)相關文獻原文

1. 《針灸甲乙經》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 頂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

2. 《十四經發揮》

「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直兩 耳尖,可容豆。」 

別名:三陽五會:不能拆為三陽、五會。

天滿(《資生經》)(《西方子》將天牖穴 誤作天滿)

泥丸(《普濟本事方》):道家術語。

涅丸(《中華針灸學》):泥丸之誤。

維會(《標幽賦》、《通玄指要賦》):

原為神闕之別名,誤作百會別名。

巔上(《針灸聚英》):部位。

嶺上(1957年南京中醫《針灸學》):轉 自日本教材。為巔上之誤。嶺上天滿,系 巔上天滿之誤。

2•釋義:百,所有;一切;凡。

             會:會意。從亼(音ji,古同 「集」),曾省。本義:聚會。

《太平經•丙部•卷五十》「灸刺訣第七十四」:「三百六十脈······ 出外周旋身上,總於頭頂,內繫於髒。」故名百會。

《針灸穴名解》(高式國):「道藏云:『天腦者,一身之宗,百神之會』,故名 百會。」

上文見《修真十書》卷十八《雜著捷徑》。 編者不詳。收入《道藏》第120至131冊。

二、討論百會穴定位的意義

1•百會穴為督脈之腧穴,位於巔頂之上。其不 但是臨床常用之要穴,且為頭部腧穴定位的 基準穴,故其定位尤其重要。

2•雖然關於百會穴的定位取穴,《腧穴學》述之甚詳,但筆者仍發現不少臨床醫師對文獻的記載理解 錯誤,從而造成定位不準。

3.隨著交通事故及顱腦手術增多,頭顱畸形 不但數量增多,而且形狀也變多。一些體 表標誌,如髮際、耳郭的形態、顱骨上的 凹陷都有改變或缺如,這些都為臨床定取 百會穴帶來困難。

三•頭顱大小及異常

1.百會位於頭部,故頭顱大小或形態異常, 有時可能會給造成取穴困難。

♦頭顱大小或形態異常可能反應出腦異常, 也可與遺傳因素相關,如家族性大頭(巨 顱症),或小頭(小顱症),不伴有任何 腦功能異常表現。

♦頭顱的大小以頭圍來衡量,其測量方法是: 以軟尺自眉間繞到顱後通過枕骨粗隆。

♦頭圍在正常發育階段的變化為:新生兒約 為34 cm,之後逐年增加,18歲可達53 cm 或以上,以後則幾乎無變化。

♦正常頭煩大小,形狀還可通過顱骨平片進 行測量。

♦頭煩大小與小兒囟門閉合存有一定關係。 前囟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後囟2-4個月 閉合。顱縫大多在出生後半年內骨化。骨 化過早使頭圍小於正常值,形成小顱畸形, 會影響顱腦的發育。

常見的頭顱畸形有以下幾種

♦小顱畸形 ♦方顱畸形 ♦巨顱畸形 ♦長顱畸形

令尖顱♦變形顱

四.百會穴定位的研究

♦定位的關鍵詞:

在前頂後一寸五分(前後髮際) 旋毛中

陷可容指或豆(凹陷)

耳尖

 

1•文獻記載

令《靈樞•骨度》:「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 二寸。」

♦《神應經》明·陳會撰,劉瑾校補。刊於 1425 年。

據《甲乙經》中百會穴的記載:

「在前頂後一寸五分」,推算出其位

於前髮際後5寸,後髮際前7寸處。

2•—般來說,患者髮際線邊緣大都清晰連貫,高 低適中,然亦有髮際線模糊不清、中斷缺失、 過高過低、或額項無發等。對後者則必須 設法糾正,以免定位出錯。


3.髮際線不標準的補救方法:

♦北宋《太平聖惠方》(王懷隱、王祐等) 記載:如髮際過低、過高、缺失,可以「患人 兩眉中心直上三寸為髮際」。「後取大椎 

♦後髮際至眉心為15寸,即百會穴位於後髮際 上7寸,眉心上8寸交界處,即後髮際至眉心 中點後0.5寸。

♦大椎至前髮際為15寸,即百會穴位於大椎穴 上10寸。前髮際上5寸。

♦如前後髮際均過高、過低或缺如,則可將大 椎至眉心定為18寸,此時百會穴位於眉心直 上8寸與大椎直上10寸交接處,即大椎至眉 心中點前1寸。

4.此法缺點

♦除了操作不便外,又有頭顱大而項縮者及項長顱小者,後髮際的位置也隨頭之前傾或後仰,有所變化。

5.如何確定前後髮際的位置 

(1)前髮際

♦原昌克《經穴匯解》:病人抬眉時,額頭最 上方皺紋不生處即為前髮際處。

由於人之額紋不一,臨床應用時較難掌握。

♦《類經圖翼》(張介賓)神庭條下云:「發高者髮際是穴,發低者加二三分。」

此說貌似簡便,實則無法應用。

(2)後髮際

♦部分人群後髮際形狀不規則,偏高或偏低, 特別是正中下緣偏低。對多數後髮際正常 者,用後髮際定位更便捷。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問曰:如後髮際 亦有項長腳長者•其毛直至頭骨,亦有無項腳者,毛齊至天腺穴,即無毛根,何而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輒定。大約如此,若的的定,與風府正相當,即是側相去各 二寸。此之定穴。

♦風府穴之定位不在髮際之上。

♦後髮際呈弧形,兩側相去各二寸,仍無法 確定後髮際之位置。 由此可見,採用髮際定取百會穴,會出現 誤差。要避免誤差只能靠印堂和大椎來定取,而此時仍需要向前或向後移動,進行修正。


本文由葉明柱先生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其他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百會穴的位置和作用
    百會穴位描述  百會穴: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共1穴。  百會穴屬督脈,也是督脈、膀胱經的交會穴;也有說,百會穴是督脈和手足三陽經的交會穴;單穴,可針可灸(小兒及腦積水患者慎針)。  百會穴在哪百會為經穴名。
  • 神經衰弱,取百會穴、太陽穴、心俞穴、神門穴、三陰交穴!
    神經衰弱和睏倦疲勞一樣,都是屬於現代人的常見病,小病莫忽視,一定要堅持治療,取穴時可選取百會穴、太陽穴、心俞穴、神門穴、三陰交穴這幾個穴位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療和緩解神經衰弱的症狀。1、百會穴穴位歸屬經絡:督脈穴位用法:刺激百會穴可以採用點按的方式,用手的拇指按壓在百會穴穴位上,按壓30秒後鬆開休息,連續反覆多次。也可以採用艾灸的方法刺激百會穴,可以使效力直達人體的腦部。
  • 夏日疲乏犯困,艾灸「頭部養生第一穴」就對了
    要改善這種情況,就需要為身體補足正氣,緩解夏日的倦怠、乏力,而艾灸百會穴就能達到最佳效果,更是緩解頭暈和低血壓的好幫手。我們人體有四個大穴位:百會穴、湧泉、命門穴、神闕穴。在我們的頭頂的中間最高處,就有一個神奇的穴位,叫「百會穴」;百會,顧名思義是各個經絡的匯總之地。百會穴與大腦相連,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因而百會穴是各經脈氣會聚之處。
  • 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時間:2017-05-29 13:05   來源:中華養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為人體長壽要穴。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
  • 氣海穴定位與精氣神理論
    摘 要:為了闡明神闕、氣海、關元的定位關係及其所反映的精氣神理論,以及它在養生保健中的重要性,從腧穴定位的一些現象和規律入手,重點分析了氣海穴定位分寸的深刻含義並不在於石門上或陰交下半寸
  • 【每日一穴】承靈穴: 清熱祛風,通利鼻竅
    【精確定位】    承靈穴在頭部,當前髮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 【每日一穴】督脈經脈循行和主治概要
    赤方蘄艾微信公眾平臺,從今天開始開闢【每日一穴】的課堂,通過這麼多期網絡課堂培訓學習,發現艾灸人對基礎的內容很薄弱,加上一些退休老人融入我們的課堂
  • 施灸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神闕穴、氣海穴、陽陵泉穴
    親愛的家人們,大家好,這裡是弘琦艾艾灸專業分享平臺,我是弘琦艾鄧勤,與您共同學習中醫專業,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中醫專業是:施灸常用穴位的定位與主治——神闕穴
  • 會陰穴點穴好處 會陰穴有這麼神奇嗎
    會陰穴(海底輪)——人體熱能供應的源泉六合門氣功點穴治療認為:經常點揉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按摩會陰穴,還可治療陽痿、早洩、痔瘡、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等症。
  • 小兒推拿中四個平衡:分陰陽、運八卦、摩腹和百會湧泉穴
    第四個是百會穴和湧泉穴同時用,調節上下陰陽,百會向上,湧泉取下
  • 身體有8個「生發穴」,每天按揉幾分鐘,頭髮越來越濃密!
    八大穴位守護秀髮健康一、督脈穴位:百會穴百會穴是諸陽之匯,人體的督脈、膀胱經、肝經都在這裡交匯,所有的陽氣都聚集在此。百會穴也很好找,我們用大拇指按住二間,雙手食指交接的地方,也就是頭頂凹陷的位置就是百會穴。按壓百會穴不僅可以提升中醫所說的陽氣,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有預防平時的脫髮的作用,同時還能提神醒腦。
  • 如何找準會陰穴 此脈才動 百脈俱通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此穴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後運轉,故稱此穴為八脈之總根。道家還認為此穴似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也就不難了。此穴既是:會陰穴。又叫陰蹺穴、生死竅、海底輪等。會陰穴的位置在陰部,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 幾種常見疾病的經穴推拿療法
    經穴推拿是我國傳統醫學中古老而獨特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以中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學說為理論依據,運用各種手法直接作用於人體經絡穴位上,以達到調節人體氣機、暢通氣血、消除疲勞、防病治病的目的。這種主要在經絡穴位上進行的推拿稱為經穴推拿。
  • 中風後遺常見症狀的針灸取穴介紹
    下面我們就將常見的後遺症狀取穴方法介紹一下。1.偏癱偏癱又叫半身不遂,以同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為主要症狀。輕度偏癱病人可以活動,但是走起路來,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癱瘓的下肢走一步劃半個圈,這種特殊的走路姿勢,叫做偏癱步態。嚴重的患者常常臥床不起,完全喪失一切生活的能力。
  • 配穴方法及其各自概念
    配穴是在選穴的基礎上,選取兩個或兩個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協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應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強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當,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經配穴、表裡經配穴、上下配穴、前後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時應處理好主穴與配穴的關係,儘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適當配伍次要腧穴。
  • 會陰穴是怎樣的一個神奇要穴,雪蓮貼為什麼貼在會陰穴?
    想聽,在這裡↓↓↓想看,在這裡↓↓↓一、會陰穴是怎樣的一個神奇要穴會陰穴是人體任督二脈上的要穴,是任督二脈的起點。以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
  • 每天5分鐘按這5 個「生發穴」,助你緩解難言之隱
    每天5分鐘常按5 個「生發穴」,助你緩解難言之隱!1、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的凹陷部位,主要是利用雙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來進行垂直按壓,當出現痛感則說明起到了效果,常按百會穴,不僅可以提神醒腦,更能有效預防脫髮。
  • 他是人體七大黃金穴之一,防中風、解頭痛、祛風邪,太強大了!
    故而,經常艾灸刮痧此穴,風邪就沒有藏身之所。但是平時也要護好此穴,不要輕易吹風。這就是為什麼風池穴是人體7大黃金穴之一。1、風池穴配合谷穴、絲竹空穴緩解治療偏正頭痛;2、風池穴配百會穴、太衝穴、水溝穴、足三裡穴、十宣穴緩解治療中風;3、風池穴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緩解治療目痛不能視
  • 3穴3茶3動作,老中醫最常用了!
    中醫專家:中醫降壓有竅門,牢記3穴3茶3動作,血壓不用愁!都是老中醫最常用的招了!1、人迎穴人迎穴是「急性子」的降壓藥,它能夠快速降壓。這是因為人迎穴屬足陽明胃經,具有利咽散結的作用。人迎穴在頸部,結喉旁開1.5寸處,一般來說,將雙手食、中兩指併攏,用指腹輕輕按壓人迎穴位置即可,15秒鐘後按壓另一側,如此交替,每側按壓15秒鐘,持續5分鐘。
  • 男女會陰穴的位置圖
    之後的針灸著有名為下極、金門、海底、下陰別者,但在穴歸類中皆稱為會陰。《千金翼方》將其歸入足少陰腎經,《針灸經穴圖考》歸入督脈,其它針灸專著均歸任脈。,具有強陰醒神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產後暴厥;會陰穴配腎俞穴緩解治療遺精;會陰穴配蠡溝穴緩解治療陰癢;會陰穴配魚際穴,具有養陰瀉熱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陰汗如水流;會陰穴配人中穴、陰陵泉穴緩解治療溺水窒息;會陰穴配中極穴、肩井穴,具有行氣通絡,強陰壯陽的作用,主要緩解治療難產、胞衣不下、宮縮無力、產門不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