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會想到,過去側重一對一的社交行業竟然變成了大眾群High。近半年來,音遇和zepeto兩款軟體的爆火,讓社交行業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轉向。過去一直強調讓用戶在產品中建立社交強聯繫的觀點,看似被這兩款軟體弱化了。他們帶來的場景化社交模式,讓很多用戶沉醉在「萬人同high歌」的一次性社交中。
迪廳社交,High就行了
音遇和zepeto帶來的社交風格,可以被稱為「群High社交」,是指不以建立深層穩定的社交關係為目的,而是為用戶提供豐富廣闊的社交平臺,讓用戶自行在裡面建立各種類型的社交關係。而在這種新型的社交關係中,傳統的以人為主社交觀,已經逐漸變為「氛圍至上」。很多用戶希望得到的可能已經不再是一個能讓自己傾心的對象,而是沉浸在很多人一起玩的社交感中。
在這背後,或許是這「社交」一詞在新時代的逐漸變化。傳統的社交app中的「社交」概念,其實更多的是線下社交模式的線上化,是建立穩定可靠的人際關係。而在當下的時代中,這種傳統的關係,已經開始被成長在成熟網絡世界的95、 00 後們所淡化。
小吳, 95 後網絡原住民,一口網絡黑話說的人一愣一愣的。她在QQ上有超過 150 個好友,大多來自不同的興趣圈,日常的社交更多的是通過各圈子裡的活動而展開。「肯定不會去社交軟體上專門交朋友,現在交的朋友都是因為大家興趣愛好一樣,才加上的。」小吳說。對她們這個世代的人而言,社交已經不再是一個嚴肅認真,需要仔細去做的事情,而是在娛樂活動中自然而然發生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或者環境,就成為了吸引他們的核心。
音遇和zepeto就是抓住了這樣的契機。他們各自提供了豐富且封閉的娛樂環境,讓用戶在娛樂的前提下進行社交,從而避免了傳統社交模式的尷尬。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這種火熱能持續多久呢?行業傳統認為,社交產品要能夠為用戶提供高頻且持續的需求,唱歌和換裝的模式如何提高用戶的粘性呢?
或許另一款全民爆火的產品能帶來不少靈感。
狼人殺app的爆紅與社交機制
狼人殺app,這款由假面科技研發,誕生於 2016 年底的社交app一度引發了全民熱潮。作為第一款狼人殺社交產品,它上線僅數月用戶數即突破 1000 萬, 2018 年已突破 8000 萬,直逼 1 億用戶數大關。上線沒多久,在Appstore社交排行榜就攀升至前三位,僅次於微信和QQ。狼人殺app的爆火雖然早於音遇和zepeto,但是其原因卻是相通的。
狼人殺app作為一款社交軟體,也是營造了一個活躍的娛樂環境讓用戶進行社交。狼人殺app給用戶提供的社交契機是一起發言推理。在封閉房間內,最少有 8 個用戶在不斷通過語音來進行交流,而且持續時間不低於 10 分鐘。這種長時間高注意力的語音社交對於用戶來說,一方面可以打開在心理上的害羞,另一方面也因為發言推理的趣味機制機制而產生了再來一次的強烈衝動。
更重要的是,狼人殺app提供的這個娛樂社交場景對用戶的社交關係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多人、長時間、主動社交、封閉環境,這些因素已經完整的構成了前文所說的「群High社交」的核心要素,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泛娛樂化的社交場。而用戶在這裡發生的人際關係,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娛樂社交場合幾乎如出一轍。
或許有人會認為狼人殺app的這種娛樂社交帶來的社交聯繫是弱的,但實際上,強社交聯繫是無法刻意搭建的,而是用戶自己去選擇和交友,並自然而然的建立關係。只要對比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社交過程,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交朋友往往是先在一個具體的場合認識,展開溝通,慢慢熟識,最後建立穩定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一開始具體的場合是可以掌控的,後面的流程都是雙方自行發生。而狼人殺app、音遇、zepeto就都是提供了這樣一個場合,而且為了能夠吸引進場,都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娛樂這個低門檻的角度。
狼人殺app是如何維持用戶粘性的
用戶粘性幾乎是所有app都在擔心的問題,而對於音遇和zepeto這種場景化社交的app,最擔心的就是變成「日拋型」。而面對這個問題,狼人殺app採取了建立沉澱池的方式,進一步提高用戶的粘性。
在狼人殺app中,有兩個核心模塊,一個是發言推理房間,另一個則是聊天灌水區。第三方數據平臺的監控顯示,大部分用戶在體驗了發言推理區後,都會轉移到聊天灌水區進行進一步的沉澱。在這個區域,有大量主題各異的聊天室,用戶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加入進去,繼續社交。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流量沉澱池的存在,讓用戶不會只是體驗了一下軟體就離開,而是在這裡發現了更豐富的娛樂環境,進一步深化社交。一起發言推理相當於狼人殺app的獲客噱頭,吸引用戶進場,而聊天灌水區的存在則是真正的社交錨點,將用戶定在app裡。而音遇和zepeto缺乏的就是可以將用戶沉澱下來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