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將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

2020-12-20 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4日電(記者李雲平)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獲悉,內蒙古將改革完善全科醫生薪酬制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旗縣級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內蒙古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用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並將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給予傾斜。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水平正常增長機制,設立全科醫生津貼,進一步調動基層全科醫生工作積極性。

同時,內蒙古將拓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職業發展前景,對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本科學歷全科醫生,在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與臨床醫學、蒙醫、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等對待,落實工資等相關待遇。

據了解,內蒙古將加強基層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經費保障,通過政府投入、單位自籌、社會支持等多渠道籌資,進一步加大對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的支持力度,確保各項補助經費專款專用。(完)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發文設立津貼項目 提升全科醫生工資水平
    來源:央視網國家衛健委日前向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2個省區市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基層衛生人員職稱評審時論文、科研不做硬性要求,力爭到2020年貧困地區每個鄉鎮衛生院有1名全科醫生。
  • 全面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 將銜接當地臨床醫師工資水平
    《意見》明確,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核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 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
    全科醫生是基層衛生服務的中堅力量,也是初級衛生保健的最佳提供者。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縣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存在全科醫生短缺等現象。為加強和完善我縣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質量。
  • 天津:基層醫療機構均開全科門診
    基層醫療機構均開全科門診落實慢病就醫僅掛一次號和慢性病長期處方用藥每個基層醫療機構至少建成2-3個標準化家醫工作室年底以區為單位註冊全科醫生達到每萬常住人口2.3名>年底前10個農村區全面啟動鄉鎮村衛生服務一體化昨日從市衛生計生委獲悉,今年,我市將提升基層衛生改革成效和社區居民服務感受,年底前每個基層醫療機構將至少建成2—3個標準化家醫工作室,全面推行籤約居民預約服務,各基層醫療機構全部開設全科門診,落實慢病就醫僅掛一次號和慢性病長期處方用藥。
  • 國務院發文推動培養全科醫生:工資要漲 職稱要提
    按照「允許醫療衛生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允許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後主要用於人員獎勵」要求,合理核定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使其工資水平與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相銜接。
  • 國家衛計委:全科醫生到基層就業優先納入編制管理
    截至2016年底,我國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已達20.9萬人,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1.5人,較制度實施前增長了近1倍,為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我國全科醫生隊伍建設與深化醫改和建設健康中國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基層仍然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短板,基層人才隊伍依然是短板中的短板。
  • 湖北全科醫生工資參照縣級醫師
    近日,湖北省政府印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從提高薪酬待遇、創新聘用管理方式等5個方面來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意見》要求,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全科醫生,工資收入參照所在縣級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收入水平確定標準。完善全科醫生績效工資分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結餘部分可按規定提取獎勵基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績效工資分配可採取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等方式,向臨床一線的全科醫生傾斜。
  • 衛健委發文:衛生院全科醫生,轉正工資高定2級!
    基層全科醫生提升待遇,又迎利好消息! 8月31日,據安徽省衛生健康委消息,蕭縣為提高「基層首診」醫療服務能力,努力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在全科醫生培養方面提出了新舉措。
  • 衛計委:基層全科醫生職稱不再唯英文和論文為評審標準
    中國網1月25日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全科醫生崗位的吸引力不足,《意見》將著眼於解決這一問題。
  • 到2020年,河北省將初步建立起全科醫生制度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綜合醫院(含中醫、中西醫結合,下同)要加強全科專業基地建設,增加全科醫療診療科目,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以人才培養為目的,開展全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聯合培養全科醫生。在培訓基地內部分配中,合理確定全科醫學科醫務人員績效工資水平,加大傾斜力度,吸引和穩定優秀專業人員。
  • 基層醫生亟須提升醫術「含金量」——探訪全科醫生(中)
    基層醫生亟須提升醫術「含金量」——探訪全科醫生(中)早在2011年,我國就提出了要建立全科醫生制度。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國家明確提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主要由全科醫學人才承擔。面向農村開展了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培養項目分5年制本科和3年制專科兩種,主要是為鄉鎮衛生院及以下的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衛生人才。與此同時,我省還不斷深化院校全科醫學教育,要求開展醫學教育的高等學校面向全體醫學類專業學生開展全科醫學教育和全科臨床見習實習。
  • 支持符合條件的全科醫生 開辦全科診所
    2018年起,新增臨床醫學、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重點向全科等緊缺專業傾斜,並擴大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招收規模,力爭到2020年全科專業招收數量達到當年總招收計劃的20%,並逐年增加;承擔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工作的醫院(含中醫,下同),必須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配備科室工作人員,開展全科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並與基層醫療機構聯合培養全科醫生;同時,要加快網絡數位化課程
  • 北京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全科診所,社區醫院全科醫生收入將提高
    對全科診所的設置「不受限」《北京市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與區域公立醫院水平相銜接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激勵機制基本形成,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明顯提高,城鄉分布基本均衡,人員結構趨於合理,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全科醫生與城鄉居民基本建立比較穩定的服務關係,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不少於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 全科醫生:當好基層健康「守門人」
    近年來,各地全面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採取多種措施確保全科醫生能夠培養好、留得住、下得去。全科醫生骨幹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全面提升了基層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全科醫生基層健康「守門人」的角色愈發凸顯。
  • 基層全科醫生每年補助3萬/2.5萬/2萬不等
    提高全科醫生收入待遇 基層全科醫生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縣區級綜合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水平; 基層機構可自主調整基礎性和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費原則上不低於70%的籤約服務費用於家庭醫生團隊,並根據考核結果合理分配;
  • 北京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全科診所 現狀:全科醫生缺口約1500人
    本市將實施「手拉手」全科共同成長計劃,即醫聯體核心醫院每年安排不少於5名專家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診、帶教或培訓,每位專家累計出診、帶教或培訓時間不少於兩個月,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下人員每兩年到醫聯體核心醫院進行累計不少於1個月的學習,副主任醫師晉升主任醫師職稱前到醫聯體核心醫院進行累計不少於6個月的學習。
  • ...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
    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取得中級職稱後在貧困縣農村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的,可經職稱評審委員會考核認定,直接取得副高級職稱,取得的副高級職稱限定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聘任。4.加大全科醫生配備統籌力度。
  • 北京披露2020年每萬人全科醫生人數願景,工資與大醫院有何異同?
    市新聞辦和衛計委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完善改革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情況。按照規劃,到2020年,本市城鄉每萬名居民將擁有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收入要與區域內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的工資水平相銜接。
  • 官方文件:5大舉措給基層醫生漲工資
    近日,河北省交出一份答卷,出臺省內《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可以說隨著深化醫療保障改革的推進,基層醫生的工資和績效將得到明顯改善。公衛資金分配更合理,提高對基層醫療機構支付比例在基層因一些工作屬於公共衛生領域,醫保不給予報銷,就會出現公衛服務中無法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現象。
  • 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建設的建議
    (一)國外全科醫生制度的特點  1.建立健全高水平的人才保障體系  建立健全高水平的全科醫生隊伍是構建全科醫生制度的重要基礎。據統計,美國全科醫生佔醫生總數的34%,英國和加拿大的全科醫生數量達到了醫生總數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