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聞辦和衛計委昨天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完善改革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情況。按照規劃,到2020年,本市城鄉每萬名居民將擁有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收入要與區域內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的工資水平相銜接。
去年底社區全科醫生共5927人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16區33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有全科醫生5927人,每萬城鄉居民擁有2.7名社區全科醫生。其中,研究生佔8%、本科佔56.5%;正高職稱佔1.9%,副高職稱佔117.4%,中級職稱佔50.4%,全科醫生隊伍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但是,全科醫生總量不足。根據2020年每萬名居民3個全科醫生的要求,按照本市2020年規劃人口2300萬計算,全科醫生缺少1500人左右。
將定向培養千名醫學專業本科生
《北京市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實施方案》確定了2020年至2030年北京市全科醫生培養和使用激勵機制改革發展的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不少於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
本市還將利用8至10年時間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室定向培養1000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800名臨床醫學專業大專生,利用5至8年時間培養400名中醫學專業醫學生。
工資水平與公立醫院銜接
衛生機構將適度傾斜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醫生收入水平,可通過在績效工資內設立全科醫生津貼的方式向全科醫生傾斜,使其與區域內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的工資水平相銜接。獨立設置全科醫學科的其他醫療機構要完善內部分配機制,確保全科醫學科的醫務人員收入水平不低於本單位同等條件人員人均收入水平,並適當加大傾斜力度。
同時,還將完善聘用管理,各區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核定的編制內要保證全科醫生的配備;對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全科醫生,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等方面,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等對待。對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服務期滿6年的全科醫生(不包括免費定向培養醫學生),按照不同學歷學位給予一次性教育學費補償。
在職稱方面,將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高級崗位結構比例,重點向全科醫生傾斜。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經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全科醫生,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基層全科醫生中報高級職稱時,外語及科研不做硬性要求,重點考核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健康管理能力,將家庭醫生籤約率、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滿意度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
來源:北京晚報 代麗麗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