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十四五」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

2020-12-14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記者/陳偉峰 通訊員/粵環宣)11月24日,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2020年科學技術年會在廣州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以「強化科技支撐,引領『十四五』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主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魯修祿先生出席會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陳金鑾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廣東省環境諮詢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銑成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勇,中國科學院院士彭平安,中國工程院院士曲久輝,暨南大學校長助理、環境與氣候研究院院長、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邵敏、生態環境部環境信息中心正高級工程師傅寧等出席開幕式,並分別就環境與能源、二噁英汙染防治、水環境質量改善、大氣汙染與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信息化等領域作特邀主旨報告。

侯雪松在致辭時表示,本次會議的召開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十分及時和必要。他高度評價廣東在連續31年經濟總量保持全國第一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突出成績,對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充分發揮環境專家諮詢委員會作用,利用科技支撐改善生態環境的舉措表示讚賞,充分肯定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在助力科學技術交流、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培養和科學知識傳播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應發揮全省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學術共同體作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一是要提升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汙染治理和管理的現實能力,二是要重視發揮科學普及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利用學術品牌和學術交流平臺發揮好智庫作用。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陳金鑾充分肯定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近年來取得的突出成績,及此次年會在繁榮學術交流、促進科技創新、助力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發揮的作用。他指出,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近年來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省生態環境廳和省科學技術協會等指導下,在高水平學術交流活動組織、科普助力公民環境素養提升、科技成果篩選推薦與成果轉化、舉薦青年人才、為基層管理部門和企業提供科技諮詢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陳金鑾表示,近年來,廣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科學、精準、依法治汙,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攻堅效果全面顯現。2019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85.9%,比2015年提升8.4個百分點。今年1-10月,全省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再創歷史最好水平,PM2.5濃度降至20微克/立方米,在全國排第3,率先達到世衛組織二級標準;臭氧濃度改善至1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劣Ⅴ類國考斷面全面階段性清零。「十四五」時期,廣東將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科技支撐,計劃聚焦水、大氣、土壤、固廢、核與輻射、低碳、監測等領域重點科技問題,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對接,攻克臭氧汙染治理、地表水溶解氧超標等「卡脖子」問題,推動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本次年會邀請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核算了整個論壇活動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並通過購買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紅光村碳普惠核證自願減排量抵消,在零碳的同時實現精準扶貧,以實際行動助力碳中和目標實現。會上,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總經理向論壇承辦方代表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頒發碳中和證書。

年會期間共設置9個專題論壇,來自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科技企業負責人等圍繞流域生態保護、固體廢物、農業農村環境、海洋生態、自然保護、環境影響評價、生態毒理、汙染物暴露與健康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使命與擔當等方面做了75場精彩的學術報告,為助力廣東探索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提供有力支持,推動廣東生態環境科技創新事業邁上新臺階。

年會現場還設置有環保科技成果展廳,展示2020年度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等創新成果,介紹學會各分支機構,推廣優秀生態環境技術和應用示範案例,宣傳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和新項目等。

來自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省環境諮詢專家委員會、省環境科學學會各分支機構,以及相關科研院所、高校及環保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和代表參加了會議。

相關焦點

  • ...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柳:推動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並就「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具體部署。楊柳告訴記者:「今年廣州不僅將實現PM2.5連續四年穩定達標,還有望首次實現空氣品質6項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的全面達標;其中,二氧化氮自2002年國家將其納入環境空氣品質指標(原來是氮氧化物)、2012年將其標準限制收緊至40微克/立方米,18年來,廣州的年均濃度從未達標。今年,歷史有望發生改變,實現二氧化氮首次達標。」 與此同時,廣州水環境質量也持續改善。
  • 關於舉辦「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專題培訓班的通知
    ,經研究決定,於2020年11月4日-6日在杭州舉辦「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專題培訓班。(五)國家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徐 敏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水生態環境規劃所首席專家/研究員(六)浙江省「十四五」水生態保護規劃思路 李 亞 浙江環科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技術研發部工程師(七)國家「十四五」空氣品質改善的思路和重點
  • 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佛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專家評審會
    為凝結專家智慧高質量編制好佛山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下簡稱規劃),12月10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十四五」規劃專家評審會。來自原省環境保護廳總工程師陳銑成、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省社會科學院、省技術經濟研究發展中心、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參會評審。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持續改善...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 孫金龍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
  • 上海「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思路發布-讓綠色成為最動人底色最...
    晨報記者 鬱文豔市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程鵬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完成情況和「十四五」規劃思路。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柏國強、市水務局副局長周建國、市綠化市容局總工程師朱心軍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 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召開「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
    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召開「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12月2日下午,區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十四五」時期豐臺區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會議邀請生態環境領域3名專家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了評審,區相關部門負責人、課題組參加會議。會上,課題組就課題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報告。評審專家組對課題研究成果給予肯定,認為研究成果可為豐臺區「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提供支撐,並對研究報告的完善提出了建議。會議要求,課題組要認真吸收採納意見建議。
  • 吉安市生態環境局紮實推進「十四五」 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為科學編制吉安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根據市委市政府及省生態環境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決策部署,吉安市生態環境局主動謀劃、自我加壓,紮實推進「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
  •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2020年能夠圓滿完成。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已啟動「十四五」生態環保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12月15日消息,12月14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北京視頻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雙方就共同關心的生態環境保護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 州市要聞 | 紅河州出臺「十四五」規劃建議,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引領...
    州市要聞 | 紅河州出臺「十四五」規劃建議,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努力建成雲南綠色發展增… 2021-01-12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 廣東省珠三角區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2020年12月22日上午,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廣東省珠三角區域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下稱「監測站」)舉行揭牌儀式,廣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夏育民同志參加儀式並揭牌。夏育民同志在揭牌儀式上強調,監測站已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一定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著力抓好黨建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堅持黨建引領業務工作,繼續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環保鐵軍作風,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同時,要繼續緊緊圍繞生態環境管理需求,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深化科學研究,打造一支作風優良,技術過硬,敢於創新的監測隊伍,腳踏實地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
  • 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東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階段成果研討會
    12月4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東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階段性成果研討會。市生態環境局規劃與生態科、水生態環境科、大氣環境科、環保產業促進中心、監測中心站等有關科室和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研究所編制團隊參加討論。
  • 建議提案追蹤 | 加快礦山生態修復 不斷改善生態環境
    辦理中,州自然資源規劃局通過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科學謀劃全州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以及滇南中心城市國土綠化和生態修復「十四五」規劃,紮實推進生態修復各項工作。同時,充分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計劃「十四五」期間分批、分區、分階段完成全州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任務。並加快建立完善礦山生態綜合監管機制,加強監管,嚴格執法,加快推進「邊開採、邊治理」的礦山恢復治理模式,實現「不再欠新帳」的目標,加快推進綠色礦山建設。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著眼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福建泉州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
    據福建泉州市生態環境局消息,近期,《泉州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要點》(以下簡稱《規劃要點》)已通過生態環境部太湖東海局和福建省生態環境廳的審查。據介紹,早前泉州市生態環境局已先行委託福建省環境科學研究院,開展《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在經過多次資料收集、調查研究、現場踏勘和走訪座談,2020年8月底基本完成《泉州市「十四五」重點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形勢分析及重點任務研究》,形成各控制單元的「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問題清單,並在此基礎上提煉生成該《規劃要點》。
  • 武威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甘肅客戶端武威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12月23日上午,武威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第三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月至11月環境空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和《武威市第二次汙染源普查公報》相關情況。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三是重融合、擴數量,優化調整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完成「十四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國考城市空氣站點由1436個增加到1734個,地表水監測斷面由2050個增到3646個,海洋監測點位整合到1359個。調整後的監測網絡覆蓋面更廣、代表性更強,能夠更加全面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更加精準支撐生態環境管理,為科學確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奠定紮實基礎。
  • 「邁好第一步 見到新氣象」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全省生態環境部門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十四五」推動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十四五」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向新徵程「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部署。10 月末,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大決策部署,明確了下一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建設主要任務,這是我國在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後針對「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謀劃,在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依然面臨嚴峻形勢的背景下,為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定力、方向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