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吐、情緒不穩、臉上的蝴蝶斑、骨盆開始鬆弛......,孕期特有的變化,都是與妊娠有關的各種激素在發揮著神奇作用,相互配合,各司其職,讓胎寶寶健康成長。
1、孕酮:胎寶寶的保護神
孕酮是孕早期由卵巢黃體產生的一種激素,懷孕第三個月開始,胎盤大量分泌,它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胎兒能否健康發育,為維持妊娠所必須的一種激素。
孕酮通過孕媽的血糖水平來增加胎兒胰島素的分泌,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促進子宮合成某種蛋白質,維持妊娠狀態。但孕酮也會帶來小小的副作用,引起便秘及飯後飽脹感,還能鬆弛食管與胃之間的括約肌,有燒心的感覺。
2、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吐的罪魁禍首
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懷孕的一個信號,懷孕1個月左右,胎盤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量會明顯增加,從而使胃酸顯著減少,隨之消化酶的活性也會降低,孕媽就會產生頭暈、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妊娠反應,又稱孕吐。一般在12周左右,大部分孕媽不會再感到噁心想吐。
3、雌激素:幫助胎兒擴張地盤
懷孕後,胎盤分泌的雌激素會迅速飆升,到懷孕末期,雌激素水平要比正常水平高出1000倍。聽起來數字有點可怕,但其實對孕媽是有利的,能夠促進子宮的生長,幫助胎兒擴張地盤。
雌激素也有另外一面,增加體內的血容量,偶爾誘發牙齦出血或鼻出血;導致韌帶變鬆弛、關節支撐能力下降,因此孕媽平時容易感到背痛、腳踝腫脹。懷孕後期,雌激素還會促進皮膚色素相關的激素分泌,使得孕媽的乳頭顏色變深,臉上出現蝴蝶斑。另外孕媽的情緒不穩定,這些都是拜雌激素所賜。
4、鬆弛素:放鬆恥骨幫助胎兒娩出
大約從孕10周時,孕媽的卵巢分泌一種叫鬆弛素的物質,這種物質隨孕期而逐步增多。孕早期,刺激促成新的血管形成,為著床的卵子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孕中期,使韌帶鬆弛、骨盆關節鬆開,以適應子宮日益增大的胎兒;孕晚期,放鬆恥骨,以便為分娩時胎頭順利娩出做好準備。
但有的時候,體內的鬆弛素水平過高也會使孕媽更容易受傷,導致關節打開得太多造成背部、骨盆疼痛。
5、催產素:推動子宮收縮
分娩前,腦垂體釋放出來的一種激素。它可以用於宮頸和子宮,推動宮縮的來臨,保證分泌的順利來臨。催產素還有一個好處,促使孕媽乳腺腺泡周圍的平滑肌細胞收縮,有利於乳汁排出,當分娩後嬰兒順利吃到母親的乳汁。
6、泌乳素:促進乳汁分泌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一種與哺乳相關的激素,由腦垂體分泌,在懷孕期間分泌量不斷增多,能夠刺激著乳腺的增長和變化,幫助你在懷孕9個月時,就已經為寶寶準備好了乳房。由於雌激素的作用,直到分娩雌激素下降後,才對乳房自由地產生影響。寶寶出生後,在泌乳素的作用下,乳腺細胞開始分泌初乳,這也是寶寶的第一口糧食。
END
圖文分享自網絡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育加油站)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