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得罪中國的代價,叫停澳大利亞進口,必須給點教訓看看

2020-12-17 鐵血解說

近段時間澳大利亞的一系列舉動讓我國很是心寒和氣憤,一直跟著美國不斷地對我國進行詆毀和抵制。而現在他們也是自己的任性買單,這不近期大麥、紅酒、煤炭等商品都遭到了中國的拒絕,所以澳大利亞出口商的生意也相對慘澹,就連澳大利亞整體的經濟也受到了影響,這讓與原本就受疫情影響的澳大利亞雪上加霜。

澳大利亞媒體也因此不得不擔憂未來經濟的發展,甚至一度認為是中國故意針對他們,對中國不好的傳言在澳大利亞也愈演愈烈。其實,澳大利亞出口商品在中國銷量的大量減少,他們更應該省視的是商品本身的質量,如果質量過關,中國當然不會採取任何限制手段。

澳大利亞木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此前中國方面檢測到來自澳大利亞的木材存在巨大的問題,因為有著大量的害蟲存在,很顯然這是質量不過關的,因此才會被我國攔在門外,因為如果不及時制止,這些木材到了我國將會給中國本土的農林業造成更多的影響和威脅。

據統計,到今年7月,澳大利亞向我國出口的木材已有30批被檢測出了有害生物,其中從維州進口的就有12批。可見,中國已經不止一次地發現澳大利亞的木材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中國宣布叫停澳大利亞木材進口,很顯然這詞是必須給點教培他們看看,而這對澳大利亞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噩耗。這批木材的擱置,澳大利亞這次損失了數百萬澳元。

然而澳大利亞一度認為我國是故意為之,這是對他們的報復,很顯然並非如此,我國是本著對國內負責的態度,抵制這些有問題的產品。中國堅持使用品質過關的產品,對於有問題的產品一律拒之門外,本著公平公正的態度。但是澳大利亞媒體一抓著此事不放,惡意抹黑中國,甚至將問題進一步深化。

最過分的是澳方竟然把中澳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聯繫在了一起,完全不顧事實的真相,矛頭直指中國。當然不管澳大利亞如何顛倒黑白和詆毀,我國也不會鬆口,對於不過關的產品中國定會拒之門外,希望澳大利亞可以擺正自己的態度,把控商品本身的質量,也希望中澳關係能夠早日回歸正軌。

相關焦點

  • 中國暫停進口澳國原木,自封的美國「副警長」付出高昂代價
    文/行走斯圖卡現在澳大利亞的商人們最怕聽到的消息,就是中國又有可能限制從澳大利亞進口某種商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可謂是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小麥、煤炭、葡萄酒,等等,此前還有媒體炒作說中國可能要對7大類商品進行限制,儘管這個瓜暫時還沒有落地,但是中國確實增加了新的限制項目
  • 中國「叫停」洋垃圾後,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黃金時代或終結,為何
    例如,中國市場此前處理消化了全球約一半的紙製品、金屬和塑料廢品。然而隨著去年中國「叫停」進口部分洋垃圾後,發達國家的垃圾如何安放和處置,就成為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事情的最新進展是,澳大利亞正面臨環境困擾,遇到新麻煩。據澳洲新聞網近日報導,由於之前有中國幫忙處理垃圾,因此澳大利亞只有幾十個垃圾處理站。而當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以後,澳大利亞的垃圾處理設施卻難以處理現有的體量。與此同時,澳大利亞"新聞60分"欄目近期也報導,中國等市場禁止「洋垃圾」後,全澳大的塑料廢物開始堆積如山,垃圾回收系統面臨崩潰的景象。
  • 無法承受得罪中國代價,英媒:與華合作才是大勢所趨
    英國與澳大利亞雖然均是美國的盟友,但兩國媒體對中國的評價報導,卻截然相反。在澳大利亞媒體報導中,關於中國的報導,有70%是中國的負面新聞,但英國媒體口中的中國卻截然相反。在澳大利亞媒體指責中國的同時,英國《每日電訊報》同樣發表了一篇有關中英關係的文章,在該篇文章中,英國媒體明確描述了中國強大的影響力,英國媒體表示現階段的英國,無法承受得罪中國的慘痛代價,只有合作才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一篇描述中英關係的文章,其還是一篇表達英國態度的文章,未來英國將增大與中國的合作力度。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最近,澳大利亞再次傳來壞消息,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政府表示很著急。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盟友,在中美關係日漸惡化大環境下,很快選好戰隊,對華表現出不尊重。澳大利亞首先對在澳中國企業進行制裁,嚴重損害中企合法權益。其次對在澳學者進行非法搜查,同時派出軍艦與南部海域攪局,給中國帶來造成影響。
  • 中國限制澳大利亞進口清單!合則兩利、這就是中國態度
    自澳大利亞支持要求對中國處理冠狀病毒進行國際調查的呼籲以來,兩國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上個月,澳大利亞新聞媒體報導說,中國駐華使館已威脅到澳大利亞政府,並向坎培拉移交了一份涉嫌進口的清單。中國今年採取了幾項阻礙澳大利亞進口的措施,從徵收關稅到實施禁令和限制。
  • 澳大利亞一款新冠疫苗被叫停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編譯 胡文利澳大利亞研發的一款新冠疫苗「翻車」了。澳大利亞政府原計劃斥資7.5億美元採購5100萬支該疫苗,卻不得不於12月11日宣布放棄採購。這是世界各地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所有新冠疫苗中第一個被叫停的疫苗。雖然研發人員一再強調,這種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但其副作用難免讓人心生疑慮,產生「接種新冠疫苗會感染愛滋病」的聯想。
  • 只有讓澳大利亞付出代價,才能讓其長點記性,也許才能杜絕跟風者
    最近關於澳大利亞的文章,我已經寫過一篇了,不知怎麼的?一股來自內心的感覺告訴我,澳大利亞在美國後面亦步亦趨,針對澳大利亞這樣的跟屁蟲,還得說道說道。如果不痛打跟屁蟲,或許產生更多的跟屁蟲,要知道蟲子多了也會很麻煩的。
  • 澳大利亞付出了沉重代價:只為成為「山姆大叔」在中國的「走狗」
    導語:澳大利亞付出了沉重代價:只為成為「山姆大叔」在中國的「走狗」中國已經受夠了澳大利亞的「口是心非」和挑釁,並決定把坎培拉打得「痛不欲生」!最近一段時間,中國正計劃減少澳大利亞的進口煤炭。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採取了類似措施,限制澳大利亞關鍵的出口商品的貿易:葡萄酒、大麥、漁業和木材等到,誰讓澳大利亞不長記性!作為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有很多槓桿作用,而且,似乎在所有行業中都起著很大的作用!現在,失去了中國的澳大利亞,每年的出口收入可能會損失數千億美元!
  • 澳大利亞認識到錯誤後,四次主動向中國求和,如今終於傳來好消息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前景的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崛起對於全世界很多國家來講都是十分有益的消息,因為中國市場廣闊,購買力非常高,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全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相應的就是消費水平的上升,中國在這方面進步的很快,因此就吸引了不少國家的注意,中國和西方國家貿易往來比較頻繁,不但和美國經貿往來廣闊,同時和澳大利亞也是一樣,
  • 局勢不斷惡化,欲和中國硬碰硬,澳大利亞向臺灣伸出橄欖枝
    前段時間,中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並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加徵關稅,這應該算是中方真正對澳產品實施的措施。其他都只不過是對澳大利亞產品進行的合法合規的例行檢查,但澳方認為這是對澳大利亞產品的制裁,澳大利亞近日透露出的消息顯示澳方欲和中國硬碰硬,有向臺當局伸出橄欖枝之意。
  • 這就是得罪中國人民的下場?看看被抵制韓國樂天,現在怎麼樣!
    我們都知道,所有的選擇都是會有相應的後果的,所以如果選擇了,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即便是你不想要承擔,現實也不會因為你不想,而讓你逃過相應的後果承擔,因此其實在選擇的時候是需要相當慎重的。這就是得罪中國人民的下場? 看看被抵制韓國樂天,現在怎麼樣!樂天因為我們眾所周知的原因,而遭到了抵制,這是已經涉及到底線的東西了,所以在抵制樂天上,每個人的態度都是非常的堅決的。
  • 1年從中國進口1435億產品,美國卻突然對外宣布:叫停合作
    僅僅是一年的時間,美國就從中國進口了將近1435億的電力產品,眼看著美國對中國設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他們卻突然對外宣布:叫停跟中國企業的合作。美國看重軍事發展美國的軍事實力眾所周知,雖然他們目前在國際上已經處於一騎絕塵的狀態,但美國並沒有在軍事領域放鬆警惕,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美國照樣會拿出大量的資金用在武器研發以及製造上,畢竟不管到什麼時候,"拳頭"足夠硬,才能夠不被人欺負,只不過美國這樣的做法難免就會對其他領域有所疏忽,其中電力裝備製造業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個例子
  • 澳媒:澳大利亞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澳媒:澳牛肉行業盼與中國恢復貿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12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對澳牛肉禁令造成數億澳元損失並導致從業者失業 中國對數家屠宰場進口牛肉的禁令,已經給該行業造成數億澳元的損失
  • 失去中國留學生後,澳大利亞付出了「高額代價」
    澳大利亞態度轉變,意欲何為?特別是澳大利亞不斷緊跟美國腳步,不斷對中國進行抹黑,為中澳兩國的貿易帶來的阻礙。最終導致澳大利亞的大麥和牛肉滯銷,經濟受到影響巨大。 據了解,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大多數來自於中國,大約佔據澳大利亞教育收入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一年大約600億元就沒有了。
  • 中國不需要,澳大利亞龍蝦吃得完嗎
    當西方國家正沉浸在準備聖誕節的喜悅中的時候,唯獨澳大利亞愁眉苦臉,尤其是澳大利亞的漁民更是心裡有有苦說不出,澳大利亞政府惹是生非,遭殃的卻是老百姓。自從對華出口叫停之後,澳洲龍蝦價格大跳水,澳洲漁業正面臨50年以來最大的危機。
  • 澳大利亞究竟哪裡得罪了中國?事實沒那麼簡單
    主要的西方媒體不約而同地說,這是一張「假照片」,其實這根本不是照片,而是一張CG圖製作的漫畫,在這方面,西方發揮了一貫的轉移視線,通過說這是假照片而污衊中國,但其實,澳大利亞確實做過這樣的事情。外交部立馬回應:澳大利亞殺阿富汗平民是事實,做錯事的不道歉,反而畫漫畫的要道歉,是什麼邏輯?事實上,這不就是西方人所擅長的嗎?法國查理周刊刊登漫畫觸怒穆斯林的時候,穆斯林要查理周刊道歉,法國說:這是我們的言論自由,我們絕不道歉。
  • 英美已經靠不住了,澳大利亞前大使再度發聲:必須搞好對華關係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進入2020年之後就比較反覆,澳大利亞在很多政策上開始向美國傾斜,這導致澳大利亞對華態度斷崖式下跌。中澳關係也變得逐漸僵硬,實際上澳大利亞政府似乎並不打算修改對華的強硬態度,哪怕民間人士都在呼籲澳洲政府同中國搞好關係,澳大利亞政府高層仍舊不為所動。
  • 澳大利亞經濟東衰西盛背後:中國是澳大利亞復甦的救贖!
    得益於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用鋼量需求暴增,所以近幾年中國一直是鐵礦石進口大國,其中有多達30多國持續為中國供應鐵礦石。其中,澳大利亞和巴西為主要供應國,佔據全部進口量的將近80%,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量超過了60%。2019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就達了6.65億噸,比例達到了62%。
  • 澳大利亞進口中國葡萄酒
    摘要: 目前,多款中國出產的葡萄酒已經進入澳大利亞市場,包括第一個可追溯歷史的中國葡萄酒——1421酒廠以及內蒙古的漢森酒莊。
  • 中國暫停進口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原木,澳工會急了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繼上月底中方暫停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原木進口之後,11月11日,中國海關總署又發布最新警示通報,因廈門、深圳海關又在進口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原木中截獲活的林木害蟲,決定暫停維多利亞州原木進口。 消息一出,有澳媒又開始藉機炒作,宣稱「中國對昆士蘭州的原木禁令已延伸至維多利亞州」,還稱這是中澳之間緊張關係的最新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