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秘!從一片農田逆襲為城市副中心,上海地鐵一號線給這裡帶去...

2020-12-22 話匣子

今天話匣妹要帶大家走近一位

上海市民都熟悉的「老夥計」!

——上海地鐵1號線

它是上海的第一條地鐵

圓了上海人近半個世紀的「地鐵夢」

1993年建成通車後

它猶如一條巨龍不斷延伸

1997年一號線延伸至莘莊

這個外環線以外的偏遠小鎮

從此邁入發展的快車道

不過,你真的熟悉這位「老夥計」嗎?

你知道剛剛通車時沿線還有養豬場嗎?

你知道一號線最初只作觀光用途嗎?

你知道它差點止步於錦江樂園嗎?

話匣妹專門拍攝了一支vlog

邊逛邊聊,走起!

20多年前一號線周邊沿線風景是什麼樣的?

話匣妹找到了「最有資格」

來回答這個問題的人!

鏘鏘鏘 \(^o^)/

——上海地鐵第一代老司機 沈世昉

1993年,1號線南段開通試運行,從徐家匯站至錦江樂園站僅有5站,供市民觀光遊覽。這一年,沈世昉坐進駕駛室,和其他3位搭檔輪流上崗,上海首批地鐵司機啟程了!

首批4名地鐵列車司機在1號線通車當天合影,左一為沈世昉

沈世昉說,當年在駕駛室聽到身後的車廂裡乘客議論紛紛,都在討論這輛行進中的「大傢伙」。一到站,乘客們紛紛湧到司機室門外,「我感覺我有點像動物園的動物,大家都圍過來看司機在做什麼?畢竟是上海的第一條線。」

「剛開通的時候車很少,15分鐘到20分鐘一班。也沒什麼客流,平峰的時段每個人可以找一個長凳躺下。」

沈世昉駕駛ing

1997年,一號線南延伸段開通,回憶起當年開往莘莊這一路的景色,沈世昉用了兩個字概括,就是「農村」

沒有高樓,只有農田、工地,讓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滬閔路對面還有一個養豬場。在梅隴基地培訓時,總是能聽到豬群的叫聲......

20多年前的莘莊確確實實全是農田,這裡是上海的一個蔬菜基地。閔行區原區委書記黃富榮說,當年莘莊的交通很差、事故很多,路面坑坑窪窪。老閔行離開莘莊14公裡左右,中間只有一條滬閔路是通的。大量的工人上班怎麼辦?只能每天早晨用上百輛大客車接送。

黃富榮接受採訪,憶莘莊往事

交通不方便,許多優秀人才也就不願來莘莊。於是,當地鐵一號線來到錦江樂園後,閔行區提出自籌部分資金,把地鐵延伸到莘莊。黃富榮說:「 當時為了爭取市裡的支持,動拆遷和土地的路基全都由閔行區負責。市里舖軌道花了三個億左右,閔行區花了兩億不到。」

「也有人說地鐵開到莘莊將來沒有人乘的,我開始也擔心。地鐵開通以後的第一個禮拜,我天天早晨到地鐵站去看,每天要站一個多小時點人頭,第一第二天比較少,兩三百人,後來越來越多,第七天的時候已經超過1000人。 」黃富榮回憶道。

地鐵通車猶如一聲春雷,喚醒了莘莊地鐵站周邊蟄伏的土地。居民從各地聚集而來,學校、圖書館、城市劇院和大型購物中心拔地而起。如今,莘莊已從一片農田變為擁有約30萬常住人口、財政收入超60億元的上海城市副中心。

今年的莘莊商務區

今年78歲的張佩娟2003年從徐家匯搬到莘莊春申萬科小區,她感到十五年間生活環境越來越好。看病可以去閔行區華東醫院分院,買東西到莘莊龍之夢,看戲還有城市劇場。更多的時候就在街道的鄰裡中心,聊聊天、唱唱歌。

除了宜居,還要宜業。莘天置業機電設計師董棟住在大華地區,每天花45分鐘坐7號線換乘1號線來到莘莊上班。莘莊給他的感覺,就是一個「新」字,新小區、新馬路,還有各種新建的項目。

他正參與建設的莘莊地鐵上蓋項目,未來將打造一座集商業、住宅、辦公、休閒於一體的「空中之城」。

四個月前剛剛擔任一號線司機的張志偉說,現在每天早晨從莘莊站出發,等待他的都是一大片黑壓壓的人頭。「每天能帶著這麼多乘客,白天送他們去上班,晚上再把他們接回來,挺有成就感的。開往莘莊的路上,可以看到好多正在建造的樓盤,越來越高、越來越多。」

最新一批地鐵司機之一張志偉

司機室窗外的農田農舍

早已變成高樓林立

而不變的是這輛列車

帶給城市的希望

承載過往、接軌未來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北京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地鐵建設項目公布,M102線確認分段實施
    2.1 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城際鐵路聯絡線二期在副中心、首都機場地區為地下線,絕對工期較長為4.5年,無法在十四五期間建成。這條線路是最大價值就是一改通州只有單一東西向軌道交通的弊端,可以南北溝通順義、亦莊、廊坊。
  • 莘莊的逆襲……憑什麼?
    27年的時間、9700多個日夜,從一座地鐵站崛起成如今的一座城,它用實力逆襲到了上海城市副中心的位置,說實話連玄幻小說都不敢這麼寫。話不多說,這期板塊探秘我們一起走進——閔行莘莊。作為上海西南的門戶,莘莊不僅銜接了上海市中心的繁榮,更承載了外環外的各項城市能級,是市區與郊區不容忽視的連結點。作為新一代城市副中心,莘莊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了非常完善且成熟的基礎配套,然而就在上世紀90年代初,莘莊還是一個無名小卒。
  •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公交地鐵線路最新進展
    隨著公路、軌道線、公交線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們進出城市副中心正變得越來越方便。  為進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地面公交服務,自2018年11月26日首車起,5條公交線路調整引入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同時,為實現北京東站地面公交接駁換乘,新開1條接駁線路。
  • 上海最大城市副中心啟動開發,200米摩天樓群即將開建!
    地塊四至分別為同濟路(逸仙高架)、寶楊路、泗塘河、北四路。根據規劃,這塊地未來將轉型升級為大型商業文化創意休閒街區和3棟摩天大樓。摩天大樓的高度分別達到200米、170米和155米。這不僅將是寶山首個超高層建築群,更是上海外環外前所未有的超高層地標建築群!
  • 280米最高寫字樓、H型地下通道……真如城市副中心建設形象初綻!
    2007年,真如城市副中心開發建設正式啟動。2018年,真如城市副中心進行了新一輪控規調整,定位為「文化商業新地標,服務長三角的公共活動中心」。目前,真如城市副中心一路蓬勃發展,利好不斷。高·尚領域、星光耀廣場、天匯廣場、中駿天悅四大商業綜合體正相繼建成,南核心區商業商務價值日益凸顯。
  • 上海真如副中心新添一座高樓,模仿曾經的世界最高樓吉隆坡雙塔?
    今日,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西部的一個項目已經頗具規模,這個項目是一個高層雙塔樓,空中雙塔有連廊相連。這種形態非常像曾經的世界最高樓——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雙塔。似乎上海真如副中心正在模仿吉隆坡雙塔的效果,這也為真如城市副中心增加了一個亮點。
  •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新一輪規劃出爐 :文化生態值得期待
    以軌道交通為支撐,藉助軌交11、14、15號線站點及沿線展開全新TOD發展模式。創新性規劃地下H型車行公共通道,直連商業體地下車庫,同時規劃地下、地上多層次的步行交通體系,營造全天候、無障礙、高度智能化的綜合交通體系,優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兩心」即東部圍繞嵐皋路、銅川路的商業文創功能次核心節點,北部圍繞上海西站綜合交通樞紐的站城一體化次核心節點。
  • 風華正茂副中心|高尚領域領銜,真如煥城記
    對於長三角的居民而言,真如是通往上海的西大門,車子從嘉定一路開到這裡就是進了上海,上海西站是許多人落車的地方,這裡意味著大白兔奶糖、王家沙的糕團、哈爾濱食品廠的蝴蝶酥,一進這個因寺成名的古鎮,便進入到大上海的浩然香氣。
  • 真如城市副中心——3條地鐵加持不及1條高壓線毀所有
    真如城市副中心是上海2001版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上海西北地區城市副中心。經過20年的發展,真如城市服務中心的建設,始終落後其他城市副中心一大截。到2017年,隨著上海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的發布,上海城市副中心由原來的4個增加到9個,這也反映出近20年上海各個地區的發展較為均衡,新確定的9個城市副中心也是在原有各個地區發展較好的地區中心基礎上所選擇的。
  • 太原「如虎添翼」,又「籤收」一條地鐵線,全長28.9千米早晚逆襲
    在山西很多城市中,現在發展比較好的屬於省會太原,太原這個城市地理位置優越,歷史基礎深厚,有「龍城」的別稱。太原「如虎添翼」,又「籤收」一條地鐵線,全長28.9千米早晚逆襲!太原具有領四塞的重要衝擊,控制五原都邑的地理優勢,其對外交通網現在也比較完善,對國內交通建設太原非常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數量增加,國內很多城市都有交通壓力,為了緩解城市的交通壓力,很多城市都開始建設地鐵,但是並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有能力去建設地鐵線,太原省會山西省會城市自然具有這個實力,但是如今太原的地鐵網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
  • 坐著地鐵去看海!廈門地鐵一號線,簡直太美了
    >就是:坐著廈門地鐵1號線去看海列車慢慢行駛在蔚藍的大海上仿佛通往另一個神秘的世界這條路線最吸引人的就是在跨越廈門大橋的時候會從地底衝出海面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一路的美景美食吧為你的廈門之旅做好準備鎮海路站南普陀來到廈門,就要將步調慢下來,去南普陀寺嘗嘗素菜,上柱清香靜靜心,登臨遠眺,山風海濤,盡收眼底。
  • 最新,最新,真如城市副中心核心位置【高尚領域】即將加推住宅!普陀...
    全面發力上海城市新中心(1)進入2018年9月以來,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正在加速。地鐵超過徐家匯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向北是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區域,而向東則進入上海市中心區。未來將有三條地鐵在真如副中心交匯。
  • 贏在地鐵起跑線?貴陽一號線沿線商業項目全盤點!
    2018年12月1日,貴陽地鐵一號線全線開通,貴陽這座城市將從此邁入地鐵新時代。地鐵用速度改寫城市面貌,是城市進化的重要標誌。而高效率的地鐵一出現,也將主導城市交通,城市格局、功能、規模也逐步演變。
  • 每一根地鐵,都有自己的定價 | 最新上海地鐵房價大全_詳細解讀...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ID:zhenjiaolujun0426),作者:好房團隊,36氪經授權轉載 自從1994年12月12日,上海地鐵一號線開通那一刻起,上海便與地鐵有了不解之緣。 時至今日,魔都正式運營的軌交線路已經多達16條之多。
  • 上海寶冶精準營銷宣傳活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項目舉辦_快訊_宏觀...
    12月31日,上海寶冶北京分公司舉辦的「國企頂梁柱——深度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助力京津冀城市圈發展」精準營銷宣傳活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共享配套設施項目成功舉辦。
  • 北京城市副中心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
    北京發布11月30日電 記者昨日從通州區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多項交通基礎設施有了新進展。東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正式動工,建成後將成為城市副中心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核心銜接點。此外,通馬路(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工程項目也已獲批。
  • 地鐵一號線再迎新動作!誰才是太原的生命線
    1地鐵,是核心城市的標配。11月17日,太原市城市軌道交通一號線一期工程PPP項目SGTJ-107標段正式開工,舉辦開工儀式。面對地鐵建設捷報頻出,不禁讓我們回憶起一號線的點點滴滴。地鐵是涵蓋了城市地區各種地下與地上的路權專有、高密度、高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高密度,高運量。換句話說,隨著地鐵二號線即將通車的消息越發越近,城市中對於其他兩條線的呼聲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地鐵一號線。
  • 解讀真如副中心銅川路南的建設:建築位於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兩側
    真如副中心的這片地區的結構也有一些特殊,建築其實「夾住了」中間的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這一片三角形的區域位於銅川路以南、曹楊路以東,在真如副中心的地圖上面,正如下面的樣子。這其實就是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在地下路線,在這個路線上面是不能夠打地基的,因此建築都需要規避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 上海外環普遍4萬,憑什麼莘莊能7萬!
    一個站點帶動了一個區域 說莘莊是一個由交通帶起來的區域,一點也不為過。1909年,滬杭鐵路通車,設立了莘莊站,歷經了十餘年的發展從1920年代商貿繁榮,讓莘莊從一個普通小鎮一躍站上了上海西南商貿重鎮的位置。
  • 乘著地鐵去踏青 上海地鐵8號線沿線公園打卡攻略
    原標題:乘著地鐵去踏青,8號線沿線公園打卡攻略  據樂遊上海,剛剛過去的周末,上海各大公園都人滿為患。賞花、踏青、遊園,不負春光,探尋春天的腳步。在上海,最便捷的出行就是地鐵,那麼,先來看看8號線串起的公園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