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意見分歧 傷害的不僅是夫妻感情 可能在孩子身上留下惡果

2020-09-05 深淺的涵養

你生娃之後,有沒有遇到一個問題?
就是總有人要把你費力教育好的孩子,一下子打回原形!
昨天我看到一篇新聞,也是挺震驚的。
蘇州陽澄湖半島派出所接到一起妻子遭丈夫家暴的報警,民警趕到現場了解情況後發現,事情的起因,僅僅是因為「陪孩子寫作業」。


妻子加班,讓丈夫輔導孩子寫作業,而丈夫認為一年級不需要很嚴格,所以,孩子根本沒好好寫,寫了的也錯誤百出。
妻子回家發現後,嚴厲地批評了孩子,她認為孩子應該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時,丈夫站在一旁各種拆臺唱反調,夫妻雙方起了爭執,最終引發了家暴......


在心疼這位媽媽之餘,我不禁在想,這樣的家庭,怎麼能教育出好孩子?
可是,教育分歧,不只她家會有。而是個普遍現象。
最近有一位媽媽和我抱怨她的日子沒法過了,在家已經和老公吵了N+1次架了。
原來,她和老公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比如:
她要求孩子上完網課就寫作業,寫完作業再玩別的;可爸爸心疼孩子,認為上了一天課了,應該先放鬆放鬆。
孩子賴床不想起來學習,她教育孩子「一定要克服困難。」爸爸就在旁邊說:「不要把孩子逼的太緊,多給他一點個人空間。」
孩子寫作業龍飛鳳舞,簡直不能看,她要求孩子字體要工整,現在改過來還不晚。
爸爸就拆臺說:「讓他慢慢來,不要太較真了。」
媽媽也表示,我知道自己的觀點不是全對的,所以我也不只一次的和老公溝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如果有了分歧,回自己房間關上門,心平氣和的溝通。
十多天過去了,收效甚微。脾氣上來了,誰也不讓誰,該吵還是吵。

當孩子做錯事需要引導時,夫妻倆教育立場不統一,一個「訓」一個「護」。
這樣不僅傷害的是夫妻之前的感情,更對孩子教育沒有任何幫助。
父母理念不統一教育下的孩子,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是,孩子除了學會在「訓」面前服軟,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學會規矩,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
不僅如此,他還學會察言觀色,變成「兩面派」。在媽媽面前是乖小孩,在爸爸面前,則把話當耳邊風。
他明白了該在誰面前扮演什麼角色,免得挨罵。
要知道,小時候就學會表裡不一的孩子,很容易會養成趨炎附勢的性格,長大後很難和別人建立真實的親密關係。
一個是,孩子無所適從,失去方向,沒有了安全感。
父母的吵架,情緒發洩出來就好了。可我們總是忽略一點,那就是孩子。
你們吵架時猙獰的面目在孩子的腦海中可能久久不能散去......
對於孩子來講,最愛的就是爸爸媽媽,當父母對於教育自己的事情出現了分歧,那孩子到底該聽誰的?
無論是聽哪一方的話,最終都是&34;,聽誰的都很難過。
如此一來,不僅喪失了教育效果,還會讓孩子丟失安全感。
我相信,不管是哪個結果,都不是父母想要的


一個孩子若喻為船,你往左劃,我往右劃,船要麼原地打轉,要麼失控側翻,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穩穩地向前。
夫妻同心,其力斷金,這句話也適用於教育上。
父母一條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孩子更努力,更優秀。
去年秋天,朋友帶著老公和十三歲的孩子來我家吃飯。
孩子剛開始都還好好的,非常討人喜歡,但在的時候鬧起了脾氣,原因是孩子想吃零食,不想吃飯。
朋友就跟孩子說「吃零食對身體不好,營養均衡有利於長身體。」
孩子仍舊不為所動,繼續玩著手裡的筷子就是不吃飯。
朋友這時候也沒有了耐心:「你再不聽話,那你就不要吃飯了,自己去牆邊罰站吧。」
孩子聽到這句話,可憐巴巴的看向了正在吃飯的爸爸,仿佛像他求救一般。
爸爸也看出來了孩子是什麼意思:「你不要看我,現在吃零食就是不對的,我也幫不了你。」
折騰了一番,這段插曲很快過去了。


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時,只要父母站在同一條線上,孩子就會對我們的態度確信無疑,更有效地執行好規則。
在孩子面前呈現一致的教育,是靠譜父母的基本素質。
尼採說:「兄弟,如果你是幸運的,你只需要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會容易些。」
孩子亦然,只有專注、堅定、自信,才能順利地走到彼岸。
在育兒路上父母發生分歧,沒什麼錯對可分,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出發點不同而已。
家,不僅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更是一個講愛的地方。
聰明的父母在育兒的路上,一定懂得相互尊重,彼此協助。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專注、堅定、自信地走向優秀的彼岸。
因此,父母們請記住,教育方向一定要一致。夫妻同心,是一種優質的教育,更是一種珍貴的愛。

您有沒有和別人意見發生分歧的時候 您是怎麼解決的呢?請留言告訴小編

相關焦點

  • 夫妻教育意見不同,傷害的不僅是夫妻關係,還有孩子的未來
    那是因為他還沒意識到,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產生意見、互相拆臺,那「拆」掉的將不僅僅是夫妻關係,還會傷害孩子。父母教育觀念對立會傷害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分歧中,孩子會無所適從。有國外專家指出:「父母之間在教育手段上的意見分歧,會促使孩子產生不法行為。」為什麼孩子會產生不法行為?
  • 教育是個大問題,可夫妻雙方意見有分歧怎麼辦?
    尊重差異,學會接納   夫妻雙方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各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經歷決定了兩人原本就「預裝」了兩套不同的「作業系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存在不同的意見很正常。夫妻選擇對方為伴侶時,就已接納了對方與自己的不同,所以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雙方同樣需要學著接納對方與自己不同的教育觀念。
  • 父母教育理念有差別,給孩子成長帶來傷害,當心孩子變「兩面派」
    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觀念不同,即使親密如夫妻,在很多事情上也免不了有分歧,尤其是教育孩子這種很複雜的事,兩個人真的很難達到統一,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原本很恩愛的夫妻在生了孩子之後天天吵得不可開交,這樣不僅影響夫妻之間的心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各執己見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 兒子輟學不出門,父母教育觀念有分歧,導致夫妻感情出現裂痕
    父親母親在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採用的是棍棒教育,尤其是母親,生活上或者學習上,還有生氣的時候都會發洩在孩子身上,最厲害的一次肢體衝突是母親把孩子打倒在地,穿著鞋子用腳踢他的頭,踩他的頭。孩子在12歲由於母親說了不該說的話刺激了孩子,開始第一次反抗母親,最後父親幫助母親把孩子「鎮壓」下去了。
  • 傾訴:夫妻倆經常為教育孩子而吵架,怎麼處理?
    孩子是夫妻愛的結晶,夫妻二人都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但是由於兩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成長經歷,性格特質、價值觀存在差異,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有些家庭常常會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產生爭吵,那麼,該怎麼處理呢?
  • 父母教養衝突易傷害孩子
    在有關孩子的教養問題上,夫妻雙方難免有所爭執。此時雙方應該積極進行溝通,努力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各執己見或者辯論不休。要知道無謂的爭吵不僅會傷害夫妻感情,而且更容易讓寶寶的心靈受到傷害。
  • 家庭教育的分歧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這種情況下,若夫妻間一方強勢,說一不二,可能會出現粗暴的教育方法,動輒拳腳相加,惡語傷人,儘管另一方可能會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根本沒有實施的機會。並且這種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粗暴的教育給孩子的不是改掉了壞毛病,而是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若夫妻間雙方勢均力敵,夫妻雙方則會互不相讓,相互埋怨,發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 看不見的心理暗傷:比父母離異更傷害孩子的,是父母經常爭吵!
    研究發現,夫妻之間經常吵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達32%,父母爭吵比離異帶給孩子的傷害更大。家庭是孩子獲得生理需求和心理、情感滿足的地方,但也可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傷害,且這些傷害很多時候是內隱、長期的。因此,父母有責任和義務維護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這篇文章結合具體案例,再次分享夫妻吵架中的忌諱,希望能給父母們一些啟發。
  • 夫妻之間意見有分歧怎麼辦?
            生活之中人與人的交往和相處,常常在各個方面產生各種各樣的分歧,夫妻之間也不例外,但是夫妻之間的關係又與別的關係不一樣,解決分歧的方式也與別的關係不太一樣。
  • 劉璇鐵血教育丈夫甘當「輔助」,夫妻有育兒分歧,3條原則是法寶
    每一個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看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家的育兒觀念各有各的不同,而作為父母,給孩子的教育關係到孩子今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可是不同的育兒理念該如何更好的應用到孩子身上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 夫妻育兒理念有分歧,怎麼辦?
    所幸,在我們上周發起的話題調查中,絕大部分夫妻雖然會存在一些意見分歧,但總體來說也還好,基本能達成一致,甚至還有5.3%的人表示沒有分歧,完全神同步。(嘿嘿,看來喜歡看壹父母的人,都是育兒理念更先進、也更善於交流溝通的人吶。)在遇到分歧怎麼處理這個問題上,基本上孩子媽媽的話語權最大,其次是讓育兒專業書籍來幫忙解決,誰對聽誰的。
  • 因孩子教育問題產生分歧要離婚?遇到這種矛盾我們該怎麼處理
    一、教育分歧,讓父母矛盾不斷。兩個人結婚後,在孩子的問題上會遇到兩大考驗。第一個考驗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庭裡迎來了新的生命,打破了原本已經平衡的夫妻關係,再加上有的家庭老人幫忙帶孩子,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一些矛盾會接踵而至。
  • 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總是引發矛盾,該怎麼辦?
    成長關鍵詞:教育分歧夫妻教育孩子有分歧,總是引發矛盾,該怎麼辦?問題我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家庭關係的,我和老公常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發生爭論。我通過學習明白了,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就是家庭關係要好,而且夫妻關係比親子關係更重要。我們的分歧總是以孩子為中心,我老公經常很焦慮,經常挑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我卻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比如,孩子有點兒身體上的小毛病,我老公就會認為很嚴重。我也有一點擔心,但沒有那麼明顯。
  • 教育孩子有分歧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經常會出現分歧,令孩子無所適從。教育孩子有分歧並不是可怕的事情,處理好了,能讓孩子感受到不同特點的父愛和母愛,看到人性的豐富性和彈性;處理不好,孩子將會感受到婚姻中的相互憎恨、權利爭奪、絕望和僵化,對孩子的行為和性格造成不良影響。那麼,當父母面臨教育分歧時,應該怎麼辦呢?
  • 父母教育孩子時口徑要一致
  • 夫妻因孩子教育問題爭執不休,這一矛盾如何化解?
    一、教育分歧,讓父母矛盾不斷。兩個人結婚後,在孩子的問題上會遇到兩大考驗。第一個考驗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家庭裡迎來了新的生命,打破了原本已經平衡的夫妻關係,再加上有的家庭老人幫忙帶孩子,各種關係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一些矛盾會接踵而至。
  • 孩子教育問題與媳婦意見不一致怎麼辦
    #動態新人4天成長挑戰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夫妻雙方會經常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情況,這種現象也很普高,不必要大驚小怪,比如孩子要不要上興趣班,孩子需不需要做家務等。不過真正遇到了分歧,夫妻雙方切忌圖一時之快,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一旦如此,教育的分歧就永遠成了分歧,受傷害的永遠是孩子。首先,夫妻雙方都應該冷靜。因為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只不過是方式、方法、理念等不同而已。第二,丈夫應該表現出男子漢氣概。
  • 父母感情好壞,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不容忽視
    可以讓孩子處於一種和睦友好,有愛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就會和父母建立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父母感情如果不穩定,經常的吵架鬧彆扭,甚至兩個人之間經常發生冷戰,這種情況會給孩子帶來不安的情緒,甚至懷孩子會感到自責,覺得父母鬧矛盾可能都是因為自己,時間久了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不會那麼親密。
  • 嚴父慈母教育產生分歧?父母自省找到問題所在
    教育阻力非常大其實大多數家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媽媽好不容易幫孩子改掉了吃飯看電視的習慣,然而父親帶娃一天這些努力就全白費了;放長假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孩子制定了勞逸結合的時間表,希望養成兒子的時間觀念和孩子的自制力,爺爺奶奶一來,這些計劃根本不可能進行;甚至還有這種情況,一方在教育孩子時,另一方在一旁做和事佬,替孩子說好話求饒。
  •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父母有分歧怎麼辦?
    哪怕再相愛,相處再和藹密切的夫妻,有的時候總會有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尤其是在教育孩子這個方面上,有的父母很容易達不成一致的意見。據我所看過的一篇文章,有一對夫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永遠與對方達不成一致的意見,兩人的脾氣也較為暴躁,所以前一秒溫柔細語,下一秒如同火山爆發,直接在孩子的面前爭吵起來。可是這對夫妻完全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一昧地在抒發自己的情緒,其實無論是為了什麼,只要是在孩子面前爭吵、吵架,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