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批轉行的地產人,又回來了

2020-12-13 鳳凰網房產

來源: 深悅會

作者|深悅君

01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讀者都問一個共同的問題:快過年了,我該轉型跳到別的行業去嗎?

這並不稀奇,就像古代一樣,世道好風調雨順了大家平安喜樂也沒什麼。

但是世道一旦開始風雲變幻,大家就各自謀劃前程,有人棄筆從戎,有人趁勢發著亂世橫財,也有人乾脆另立山頭自創功業。

地產江湖也一樣,行情好了,大家閉著眼睛都能賺到錢,於是皆大歡喜。

行情差了點,大家緊鎖眉頭開始尋思轉型,更有年紀漸長的地產人,終日憂心忡忡,害怕被年輕的後浪給拍死在沙灘上,即使不轉型,也在考慮跳槽。

我的答案就一句話:別輕易想著轉型跳槽。

跳槽遠不是通知要辭職,轉行找下家這麼容易的事情,轉行更不是今年說不幹房地產,明年就能找到自己既合適又喜歡,待遇還差不多的行業。

作為一名地產人,每個轉型的選擇都是人生中的一個節點,絕對不應該草率決定,必須掂量清楚三個問題:

為什麼要轉型?轉型或者跳槽之後?你能幹什麼?適合幹什麼?去了之後就一定比原來幹房地產好嗎?

我們見過或者認識的地產人很多很多,上半年興起的一股離職轉行潮當中,有一批地產人走了,但是半年以後,80%的人,又回來了。

02

朋友唐三打就是其中之一。

2019上半年因為房子不好賣,他拿了將近三個月的底薪,後來看到某網際網路公司招運營,開出的薪酬是現在的兩倍,一時心癢,唐三打便去了。

他們給的薪酬的確比普通地產崗位高,但任何行業的錢都不是白拿的。

甚至,取決於個人的關係網,或者能力。

最後,唐三打倒是進去了,但僅僅兩個月就捲鋪蓋走了。

從此,逢人就吐槽那家地產公司執行力簡單粗暴又瘋狂,那一批與唐三打一起進去的有13個地產人,最後扛過試用期的只有3個……

一來一去,不僅耽誤了時光,損失了金錢,甚至連原本是TOP房企的老東家都回不去了。

最後因為長時間的失業,草草選擇了一個本土樓盤繼續賣房子,想起來常常心中後悔不已。

考慮轉行,如果僅僅是因為其他某一個行業基數的錢多了點,是非常不謹慎的。

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錢能帶來的喜悅,也會很快消失。

也不要因為暈輪效應,看到其他行業一個優點就覺得他娜都好,人無完人,各有優缺,它的某一個長板,也並不能彌補其他短板帶來的消極影響。

所以要綜合考慮,是否工作職責更有挑戰,內容更加豐富,是否平臺更大,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業務,是否職位更高,可以開拓視野……

如果房地產行業是100分,新的行業能到120、130,甚至更多,根據韋伯定律,這才是可以鼓勵的。

轉行是一個技術活,如果能夠脫離連996都是奢侈的地產行業,還能掙得比現在多,那當然沒問題.

但是一旦跟唐三打那樣跳失敗了,就成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了。

現在不比從前,大多數房企都在做裁員或者優化,你這一主動轉行退出,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最後多半跟唐三打一樣,去更小的地方更小的樓盤混吃等死了。

大家還要弄清楚的一點是:你的轉行是為了追求還是逃避?

如果是因為短暫的開不了單賺不了錢,想換個地兒碰碰運氣的這種,我不客氣的講,跳到哪一行都沒戲。

因為從骨子裡來講,這是一個無法面對困難的失敗者。

更何況,現在不景氣的何止房地產?你又能轉到哪一行?

銀根緊縮,P2P大規模爆雷,多少風光一時的公司遭遇破產。

騰訊市值蒸發1.2萬億,京東也在大規模裁員降薪,美團、小米等大批公司搶著敲鐘上市的背後,是對資本以及市場的恐慌。

就更不要說那些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夾縫之中艱難生存與轉型的製造業了。

所以,哪怕在去年遭遇經濟寒冬,發展陷入停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房地產行業15萬億銷售額所創造的巨大市場,仍然是其他行業難以比擬的。

不景氣是與過去的自己相比,與其他行業相比,房地產依然具有相當大的優勢。

而我們地產人在世道下行的時候,要考慮的並不是跳槽或者轉行,大環境如此,你跳到哪裡都一樣。

相反,要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在這個行業找到解藥。

即使市場爛成一灘泥,咱們地產人的風骨,就是要努力的給捏出一朵狗尾巴花來。

與其考慮跳槽,不如修煉自身的內功,想方設法提升自己業務水平、專業水平和服務水平。

03

真的,別考慮轉行了,地產江湖依然還有美好的未來,依然還有無數人想削尖腦袋往裡鑽,大部分地產人依然再努力的活下去。

外面的行業興許有高薪誘惑,但你捫心自問:真的有把握有能力勝任那份工作嗎?

外面的行業興許很輕鬆,沒有加不玩的班開不完的會做不完的PPT操不完的心,但能施展地產人骨子裡的那股拼勁兒,有那份驕傲和自豪嗎?

相關焦點

  • 我,30多歲的土木工程人,終於轉行了
    土木工程的話題總是充斥著許多負能量,要麼吐槽連篇,要麼苦惱轉行無門。大家苦惱,既不想繼續做工程,又不知道出了工地,自己還能做什麼。最近明源君正好接觸了一些轉行的土木工程人,他們有的去了地產開發上下遊行業,有的徹底離開了工程行業,都成功的完成了轉型。下面明源君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希望給那些不滿於現狀又苦於沒有出路的工程人帶去一些啟發。
  • 施工技術 | 我,30多歲的土木工程人,終於轉行了
    土木工程的話題總是充斥著許多負能量,要麼吐槽連篇,要麼苦惱轉行無門。大家苦惱,既不想繼續做工程,又不知道出了工地,自己還能做什麼。最近小編正好接觸了一些轉行的土木工程人,他們有的去了地產開發上下遊行業,有的徹底離開了工程行業,都成功的完成了轉型。下面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希望給那些不滿於現狀又苦於沒有出路的工程人帶去一些啟發。
  • 黃心穎被曝徹底退圈,還改成了英文名,轉行做地產經紀
    據港媒報導,有知情人士曝黃心穎目前已經離開了洛杉磯去了加拿大打算過新的生活,已決定徹底退出娛樂圈,改成了英文名,轉行當地產經紀,專做外國人的生意,似是決心與過去切割,過隱姓埋名的生活。值得注意,報導中稱由黃心穎參演的新劇《牛下女高音》獲得了解禁,還安排到動臺慶播出。
  • 30多歲的土木人,終於轉行了!
    土木工程的話題總是充斥著許多負能量,要麼吐槽連篇,要麼苦惱轉行無門。大家苦惱,既不想繼續做工程,又不知道出了工地,自己還能做什麼。最近明源君正好接觸了一些轉行的土木工程人,他們有的去了地產開發上下遊行業,有的徹底離開了工程行業,都成功的完成了轉型。下面明源君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希望給那些不滿於現狀又苦於沒有出路的工程人帶去一些啟發。
  • 第一批90後幼師也已經轉行了?!
    寫在開頭:最新對幼兒園事件的負面新聞太多了,甚至有些已經考慮轉行……讓我們也替那些真誠為事業付出的教育工作者打報不平!他們都是剛畢業的第一批90後,他們也在用熱愛、真心努力做的更好!我相信這也是所有為理想付出的教育者共同的話,他們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幼教這條路,我們要勇敢的走下去,因為我們對孩子們的真愛!
  • 那些轉行成功的中年土木人,到底做對了什麼.
    土木工程的話題總是充斥著許多負能量,要麼吐槽連篇,要麼苦惱轉行無門。大家苦惱,既不想繼續做工程,又不知道出了工地,自己還能做什麼。最近我正好接觸了一些轉行的土木工程人,他們有的去了地產開發上下遊行業,有的徹底離開了工程行業,都成功的完成了轉型。下面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希望給那些不滿於現狀又苦於沒有出路的工程人帶去一些啟發。
  • 傳黃心穎改英文名轉行做地產!已決心退出娛樂圈?
    不過仍未確定黃心穎會否出席新劇宣傳活動另一邊廂,又有消息黃心穎已決定退出娛樂圈,目前在洛杉磯轉行做地產經紀,更捨棄舊名字Jacqueline,改了一個全新的英文名希望重新出發!同時主力做外國人的生意,又甚少踏足唐人街,隱姓埋名留美發展,無意再回香港!
  • 轉行窮三年?都是騙人的
    首先給大家分析一下大家轉行的深層原因在哪,只有對自己有所了解才能敢於做出正確的抉擇1第一種人是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想著轉行進當今熱門的行業。這樣的人到處都是,有的聽到別人說地產賺錢,馬上轉入賣房子的陣營中去。有的聽說網際網路賺錢分分鐘毫不猶豫的轉入網際網路行業。
  • 我敢打包票,擺地攤沒人能幹得過地產策劃!
    在一個地產群裡我把想法一說,群友紛紛覺得地產策劃的經驗和能力太適合轉行擺地攤了。玩套圈圈送豬肉,把豬肉切成大小不等的塊,讓客戶扔圈圈套,套中那塊是那塊,真會玩。 如果策劃真的轉行擺攤賣肉,這麼多花樣翻新賣法,加上業界盛傳的策劃會殺豬的技能,這真的是讓其他賣肉的屠夫完全沒有活路啊。 你還別說這完全是扯談,因為真有策劃轉行賣菜的,某20強房企的策劃經理,辭職後開起了淨菜店開始賣菜了。
  • 土木專業進地產,還是工程崗最穩
    土木工程專業的同學,大多都想過轉行,或者去地產行業的其他崗位。對於土木專業,在種類繁多的地產崗位中,應該怎麼挑選?而如果你是單身,那可能很難脫單,工地上幾乎見不到女生,同事,施工單位,工人都是一群糙老爺們。
  • 30歲還適合轉行嗎
    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說的就是一個人到了30歲年齡的時候,就應該成家立業了,有自己的家庭並且有自己的事業或者有一個明確的職業發展方向,那為什麼很多人到了30歲以後才開始轉行呢?那麼30歲真的還適合轉行嗎?
  • 零基礎轉行新媒體運營,人事轉行這兩個月我經歷了啥
    但.這並不是說直接改改簡歷投出去就好了,現在工作可沒那麼好找.雖說崗位多,人家要求也高啊,不然哪來這麼多失業的人.而且,哪個公司都不會想要一個啥都不會的人。也許有的創業公司會想要招個所謂的運營助理啥的,但你過去就會發現,那真的就是一個助理:做表格、與用戶聊天,也許掃地都是你的分內工作。
  • 35歲、40歲,是地產人職業生涯的2道坎?!
    獵頭說出來的那句話真的很扎心:你沒錯,只是你老了。 ●●● 1● ● ● 看到一個有關地產企業100強人才調查的報告,看到了一些非常不一樣的數據。
  • 土木想轉行?先看完這篇分析
    建設工程管理網編輯如果你向周圍的親戚諮詢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專業,可能每個人都會給你截然不同的建議:「出來做包工頭賺大錢」「搬磚吃土,不要選」「好好學,回來看風水」「做註冊工程師,把證掛出去躺賺錢」…… 呃……在小編看來
  • 轉行的簡歷怎麼寫?
    除非你有令HR眼前一亮的優勢她才願意找你聊聊看你沒有寫出來的那幾年究竟幹什麼去了,否則就直接Pass了!2、找已經身處目標崗位的人聊一聊,問問企業招聘這個崗位的核心需求是什麼。我看到很多大V教人寫轉行的簡歷都是首先從xx渠道xx網站找JD、分析JD,我覺得有點可笑,只能說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邏輯!
  • 臨近30我轉行了:從設計師到軟體工程師
    2018年國慶後,我從廈門回到了南昌,這次回來也只是呆幾個月而已,因為早已習慣和喜歡了廈門這邊的生活,在福建上的大學、畢業後留在這邊工作了幾年;回南昌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報了雅騰教育的PHP編程培訓班,為轉行做準備;順便回來老家呆一段時間,陪陪父母。
  • 那如果深圳各行各業的人,開始轉行擺地攤會是怎樣的畫風呢?
    這幾天,「地攤經濟」火了很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加入擺地攤的大軍那如果深圳各行各業的人開始轉行擺地攤會是怎樣的畫風呢?
  • 土木工程(土建類專業)轉行能幹什麼?
    小編出身非土木工程專業,而是學的被人戲稱為"萬金油"的工程管理。08年高考結束報志願那會,身邊人老是說看那那誰誰,承包工地的,又是買房又是買車,搞工程的都有錢,於是包括我在內的好些同學(超過了20%)選擇了土木工程或工程管理等相關工程類專業。十年後的今天,再看看當初那些選擇了土木工程類專業的同學,出路各不一樣,有在本行業堅守的,也有早已遠離工程的,至於過得好不好,我想只有當事人知道。
  • 【原創】我是那「回來的」人 ——魚亞強
    我是那「回來的」人                      文/魚亞強      那年,我報考大學定了個目標:離家越遠越好。如願,我能去往遙遠的黑龍江讀書,中國的最北方、最東方都在那裡。     我第一次坐火車去大學,就經歷了很久時間、很長距離。
  • 「中年人不配轉行」,30歲轉行,還來得及嗎?
    面試官》選手職業規劃不清晰一番「考慮不成熟」的言論,有面試官直接滅了燈:已經三十歲的人,咋還在請求別人確定你的人生方向。面試官質疑選手職業規劃中年的轉行,失去了二十多歲「試錯」的資本,如果連清晰的職業規劃都沒有,哪個倒黴企業願意為你的不確定性買單?網絡圖片:職場人需要清晰定位規劃職業方向之外,還要有清楚的自我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