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中,牛吃草問題曾經難倒過很多學生。可是,如果靜下心來,把牛吃草問題的思路理清楚,那麼,就能輕鬆應對牛吃草問題以及變形牛吃草問題。今天,我要講的是一道行程問題,不過,它也是變形牛吃草問題,建議大家為孩子收藏,以備學習之用。
例:小明從甲地步行去乙地,也發一段時間後,小亮有事去追趕他。如果騎自行車,每小時行15千米,3小時可以追上。如果騎摩託車,每小時行35千米,1小時可以追上。如果開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多長時間可以追上小明?
分析:這道題乍看上去,好象並不是「牛吃草」問題,但仔細思考之後,就會發現:這題的解題思路就是解決牛吃草問題的思路。在牛吃草問題中,需要先求出草地上每天新長的草量,然後求出草地上原有的草量。而此題中也十分類似,要先求出小明每小時走的路程,以及在小亮追趕之前小明已經走的路程。
騎自行車3小時行的路程為15×3=45(千米);騎摩託車1小時行的路程為35×1=35(千米)。而45-35=10(千米),為什麼會多出10千米呢?這是因為從1小時到3小時,小明又走了一段路程,也就是說,小明在(3-1)小時內又走了10千米,所以,小明每小時走10÷(3-1)=5(千米)。接下來,要求在小亮追趕前小明走了多少路程:45-5×3=30(千米)。
現在小亮開汽車去追趕,每小時45千米,在這45千米裡,可以拿出5千米正好與小明每小時走的5千米抵消,剩下來的(45-5)千米可以追趕小明已經走的30千米,所以,30÷(45-5)=3/4(小時)。
解答如下:
15×3=45(千米)
35×1=35(千米)
45-35=10(千米)
10÷(3-1)=5(千米)
45-5×3=30(千米)
30÷(45-5)=3/4(小時)
答:如果開汽車,每小時行45千米,3/4小時可以追上小明。
由上述解答過程可見,這道行程問題實際上就是由牛吃草問題變形而來,其解答思路與過程和牛吃草問題是十分相似的。要了解更多的牛吃草問題,可以點擊:小學奧數「牛吃草問題」變形題的解答方法舉例,建議為孩子收藏小學奧數牛吃草問題講解:學生只需掌握關鍵的兩步
歡迎您收藏、分享、評論,或者關注我,了解更多關於小學數學的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