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中利用最大公約數解決的實際問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2020-12-16 孫老師講堂

最近幾年,我教的是小學數學。以前,我總是覺得小學數學知識點簡單,所以,小學數學的題目也非常簡單。但是,如今,我感覺到小學數學的題目也真是千變萬化的。有時候,拿到一個題目時,你不一定能夠立即想出解題方法的。就拿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這道題來說,如果你沒有教過小學數學,還真不一定能夠很快想到解決的方法。

題目是這樣的:

馬師傅要在一條路上安裝路燈,要求A、B、C三處都有路燈(如圖),且所有燈之間的距離相等,已知AB長57米,BC長95米,馬師傅至少要安裝幾盞燈?

【思路點撥】在第一次看到該題目時,說句實話,我還是幾分鐘後才想到解決方法的。既然要求所有燈之間的距離相等,那麼,說明ABC總長度能夠被這一「距離」整除,而且要求要求A、B、C三處都有路燈,那就表明AB的長能被這一「距離」整除,BC的長也能被這一「距離」整除。也就是說,這一距離是57的約數,又是95的約數。同時,要求的是馬師傅至少要安裝幾盞燈,這就要求這一「距離」要儘可能地大,所以,這一「距離」就是57和95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只要求出最大公約數,就得到了相鄰兩盞燈之間的距離,就可算出至少一共安裝幾盞燈。

解答過程如下:

(57,95)=19

(57+95)÷19+1=9(盞)……[(57+95)÷19算出的實際上是間隔數,因為兩端都要安裝路燈,所以,求出的間隔數要加上1。]

答:馬師傅至少要安裝9盞燈。

從上面這一例題可以看出,小學數學中的有些實際問題到底用什麼方法解決,可能讓你萬萬想不到的。小學數學中利用最大公約數解決的實際問題還是比較少的,但一旦遇到,如果不仔細思考,還真不容易想到哦。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變形牛吃草問題解答舉例,建議為孩子收藏
    在小學數學中,牛吃草問題曾經難倒過很多學生。可是,如果靜下心來,把牛吃草問題的思路理清楚,那麼,就能輕鬆應對牛吃草問題以及變形牛吃草問題。今天,我要講的是一道行程問題,不過,它也是變形牛吃草問題,建議大家為孩子收藏,以備學習之用。
  • 小學數學中利用「假設法思想」解決稍複雜的圓柱體體積問題舉例
    我們知道,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有很多較難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假設法思想」來解決。「假設法思想」最典型的運用便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了。例如,有48名同學一起去划船,一共租來10條船,正好坐滿。每條大船可坐6人,每條小船可坐4人。問: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幾條?
  • 用「假設法」思想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數學中,「假設法」經常被應用於應用題的解決中。不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雞兔同籠」等類型師可以用假設法解決之處,還有很多小學奧數應用題,也可用「假設法」思想來解決。我覺得,對於小學奧數而言,題目很多,每個學生都不可能把這麼多的奧數題做完,做窮盡,所以,解題思想的運用很重要。
  • 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舉例,一線教師為您講解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些題目如何僅憑學生的頭腦去想像,是很難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畫「線段圖」來幫助解答。今天,我就通過一道例題,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
  • 小學六年級數學關於圓柱與圓錐的體積比的問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中,經常遇到一些關於圓柱與圓錐的體積比問題,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這些題型時,不知如何去做,所以,錯誤率很高。下面,就以幾個例子來講解一下:例1、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高相等,底面半徑的比是2︰1,圓柱和圓錐的體積比是( )分析與解答:遇到些類型題時,因為涉及到半徑、高與體積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而且求體積時還用到半徑的平方,求圓錐體積時還要乘1/3,所以它們之間的關係顯得錯綜複雜。
  • 小學數學中怎樣巧妙利用「單位1」求往返平均速度問題講解舉例
    記得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在初二物理的一次考試中,有一道填空題:有一個人,上山時的平均速度是V1,下山時的平均速度是V2,此人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記得當時,班上有很多同學都是填寫:(V1+V2)/2。我還記得我的答案是:設了一個參數S,把答案用S/(S/V1+S/V2)表示。
  • 六年級老師講解:如何利用「單位1」解決小學數學中的盈虧問題
    我們知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一類叫作「盈虧問題」的應用題,很多數學老師都喜歡讓學生死記公式,然後在解題中拿公式去套。我覺得,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升,二是學生的記憶負擔加重。那麼,有沒有一種不用學生記公式就能解決盈虧問題而且又容易掌握的方法呢?
  • 只用減法求出A和B的最大公約數!超級簡便,一學就會,建議收藏
    最大公約數,又叫最大公因數,是指兩個或多個整數共有的約數中最大的那一個。在小學數學五年級的課本上,就出現了求最大公約數的解題方法。一般課堂上老師講解都使用「短除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使用一種只需要減法就能算出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超級簡單易懂,建議收藏學習!
  • 利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背景模型思想和應用意識主要是指有意識地利用數學概念、原理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根據具體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將問題中的數量關係、位置關係和變化規律用方程(組)、不等式、函數、幾何圖形、統計圖表等進行表示
  • 二年級下冊數學: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
    利用餘數解決排列問題大家都知道在有餘數的除法裡,餘數要比除數小。利用餘數,我們可以解決許多有趣的實際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如果相除有餘數,那麼餘數是幾,某個物體(或數)就是一組中的第幾個,如果相除沒有沒有餘數,說明某個物體或數是一組中的最後一個,從而解出所求問題。這樣用文字說可能大家覺得很抽象,沒有什麼印象和概念,下面我照樣是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給大家講解,希望大家能夠掌握這個思路和方法,從而能夠拓寬思路,輕鬆應對此類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 數學名師推薦:人教版三年級下兩位數乘兩位數圖文講解,值得學習
    數學名師推薦:人教版三年級下兩位數乘兩位數圖文講解,值得學習,建議收藏。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小學數學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為主,設計符合學生大腦開發的知識和內容,比如:數的認識,圓的認識等等,不同的年級設計的知識不相同,但都有聯繫性,掌握好每一個知識的重難點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每一個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
  • 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稍複雜應用題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階段,經常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應用題,讓很多學生不知如何去思考和解答。實際上,有很多稍複雜的應用題,都是可以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決的。下面,就以我們本地去年小升初考試的最後一道題為例,來談談如何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稍複雜應用題,建議收藏哦。
  • 數學老師實用講解:讓孩子快速掌握小學數學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我們知道,「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數學中非常典型的一類問題。有些孩子說,「雞兔同籠」問題很難,但有些孩子又說很簡單。其實,說難和說不難,都有各自的道理,正所謂「會則不難,難則不會」嘛。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今天,我想給大家講解一種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最實用方法,那就是:「總數差÷單個差」。下面,就以幾個例子來談談如何運用這一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吧。例1、雞兔同籠,從上面數一共有17個頭,從下面數一共有42條腿。問:雞有幾隻?兔有幾隻?
  • 利用假設法解決小學數學中的某些行程類問題,建議收藏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學習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經常用到假設法。比如,在某些行程類問題中,也可運用假設法。請看下面的例題:例1、甲、乙兩地相距642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已經行了3小時,剩下的路程比已行的多42千米。
  • 小學五年級數學估算與比較,數學老師:學會常用方法解決問題
    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課程中,已經明確要求需要熟練掌握估算與比較大小。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類無需按部就班地每一步做到完整計算的數學問題,那麼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大家要學會運用估算與比較大小的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問題。
  • 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中,有很多應用題可以用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實際上,在小學奧數應用題中,也有很多題目可以用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而且還能使難題變得簡單,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哦。下面列舉幾道例題給大家講解下:例1、某廠運來一堆煤,如果每天燒1500千克,比計劃提前一天燒完,如果每天燒1000千克,將比計劃多燒一天。這堆煤有多少千克?分析:這道題目對於初次遇到的六年級學生而言,還是比較難的。不過,根據「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答,這類題目就變得非常容易,而且很好理解。
  • 小學數學最小公倍數學習方法,數學老師:建議收藏
    在小學數學課程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有些問題直接解答看似比較困難。而運用到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便很快迎刃而解。卓越麥斯數學小編認為無論多麼複雜或者有難度的數學應用問題,他們都是由最基礎的數學原理、數學概念演變、發散來的,因此大家需要深入理解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概念並弄懂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 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講解: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應用題
    我們知道,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些題目看起來還是比較複雜的,給很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了障礙。我們知道,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很多需要通過「單位1」來解答,而對「單位1」是未知的情況往往比較難。但是,如果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這類應用題,就能讓複雜的小學數學應用題變得更加簡單。例:王師傅和李師傅給一個長方形安裝護欄,他倆同時從A點開始向不同方向安裝(如圖),王師傅和李師傅在相同時間內安裝的速度比是7︰8,結果兩人在距離C點20米處相遇。這個護欄的周長是多少米?
  •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公約數、公倍數、互質數
    小學1-6年級數學基礎概念:公約數、公倍數、互質數   什麼叫公約數?   公約數,亦稱「公因數」。它是幾個整數同時均能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約數。
  • 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傳統教學模式根深蒂固,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引入,學校和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學習觀念和教學觀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與形結合」的思想可以更具體地解決傳統教學的刻板印象問題,也是幫助學生提高理解數學規律能力的一項重要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數形結合教學法,使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