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稍複雜應用題舉例,建議收藏

2020-12-25 孫老師講堂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階段,經常遇到一些比較複雜的應用題,讓很多學生不知如何去思考和解答。實際上,有很多稍複雜的應用題,都是可以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決的。下面,就以我們本地去年小升初考試的最後一道題為例,來談談如何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稍複雜應用題,建議收藏哦。

例題:張師傅和李師傅給一個等邊三角形的花圃安裝防護欄。他倆同時從點A開始向不同方向安裝(如圖),張師傅和李師傅在相同的時間內安裝防護欄的長度比是9:7,結果兩人在距離點C20米處相遇。這個花圃的周長是多少米?

分析:解決這道題時首先要注意到題目中敘述的順序是張師傅、李師傅,而圖形中的順序卻反過來了,李師傅在左,張師傅在右,這也是很多學生出錯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善於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決。張師傅和李師傅在相同的時間內安裝防護欄的長度比是9:7。如果把這個花圃的周長看作單位「1」,那麼,張師傅安裝的長度就是9/16,李師傅安裝的長度就是7/16。同時,張師傅安裝得快,所以,當他們相遇時,張師傅已經超過了點C。也就是說,從點A到點C再到相遇點,這段距離佔花圃周長的9/16,而從A點到C點的距離佔總長的1/3,因此,20米這一「對應量」的「對應分率」是9/16-1/3。然後,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即可求出單位「1」的量——花圃的周長。

解答過程如下:

9+7=16

20÷(9/16-1/3)=960/11(米)

答:這個花圃的周長是960/11米。

點評:這道題目的錯誤率非常高,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有很多學生讀題不仔細,把圖形中的「李師傅在左、張師傅在右」弄反了。第二,學生沒有想到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答。第三、學生平時缺乏此類題型的訓練,因為平時練習的題目多局限於線段圖,容易看出對應量和對應分率,而題目改成了三角形,學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我想,只要在六年級數學複習中,能夠對學生引導得好,就能讓他們關於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決一些稍複雜的應用題。

相關焦點

  • 小學數學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複雜的行程類應用題舉例
    行程類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十分重要的一種題型,也是六年級數學小升初複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複雜的行程類應用題,學生還是不容易掌握的。所以,我今天就以一道行程應用題為例,談談如何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複雜的行程類應用題。
  • 小學六年級數學老師講解: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應用題
    但是,如果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這類應用題,就能讓複雜的小學數學應用題變得更加簡單。例:王師傅和李師傅給一個長方形安裝護欄,他倆同時從A點開始向不同方向安裝(如圖),王師傅和李師傅在相同時間內安裝的速度比是7︰8,結果兩人在距離C點20米處相遇。這個護欄的周長是多少米?
  • 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中,有很多應用題可以用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實際上,在小學奧數應用題中,也有很多題目可以用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而且還能使難題變得簡單,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哦。不過,根據「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答,這類題目就變得非常容易,而且很好理解。您看,我們可以把這堆煤的總千克數看作單位「1」,如果每天燒1500千克,那麼,所燒的天數就是「這堆煤的總千克數÷每天燒的千克數」,即1/1500,這裡的「1/1500」實際上就是所燒天數的分率。同樣,如果每天燒1000千克,那麼,所燒天數的分率就是1/1000。
  • 用「對應量÷對應分率」解決單位1未知的小學數學應用題
    在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有一類「單位1未知」的應用題,對於學生而言,還是有難度的。但是,只要記住「對應量÷對應分率」就能讓這類難題迎刃而解。分析:此題中,是把蓄水池的容積看作單位「1」,且單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計算,即「對應量÷對應分率」。從下圖可知,對應量是(29+1)升,所以,最關鍵問題就是求出(29+1)升的對應分率,用1/2-20%可求。於是,可用「對應量÷對應分率」求出容量。
  • 小學六年級數學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求未知的「單位1」問題
    我們知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的學習中,當遇到應用題時,絕大多數都是用算術法來解答,而很少用方程去求解。也就是說,小學生大多習慣於把要求的量看作「單位1」,然後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求未知的「單位1」。那麼,當「單位1」未知時,如何利用「對應量÷對應分率」來解決問題呢?
  • 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舉例,一線教師為您講解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些題目如何僅憑學生的頭腦去想像,是很難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通過畫「線段圖」來幫助解答。今天,我就通過一道例題,為大家講解如何利用「線段圖」解決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
  • 小學六年級數學「誰比誰多幾分之幾」的應用題「一題多解」舉例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一類應用題雖然並不算難,但是在考試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做錯了。這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關於「誰比誰多幾分之幾」作為已知條件的相關應用題。我想著重從「一題多解」的視角來談談該類題目的解法。
  • 備戰小升初:畫線段示意圖,找量率關係,解分數應用題
    它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複雜的和差倍問題、行程問題、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中經常用到。在圖解數量關係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時,要儘量把已知條件中的數量集中畫在一起,以便於發現數量和分率之間的對應關係。例題精選田田的媽媽在一個花圃上班。
  • 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4分數應用題的解法
    二 分數應用題的分類1.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求分率)。這類問題的特點是已知兩個量,比較它們間的倍數關係,解這類題用除法。(1)求a是b的幾分之幾。首先根據題中的分率句子,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和對應量 (通常情況下看分率誰的幾分之幾,誰就是單位1的量),且判斷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或者單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或者列方程);其次會把「比」字句轉換成「是」字句;第三是能夠將模糊分率句轉換成較詳細的句子。2.
  • 期末總複習:六年級數學上期,「量率對應」貫穿始終
    在根據量率對應公式解決問題時,一定要找清楚分率所對應的部分量,千萬不能牛頭不對馬嘴,那就鬧笑話。在應用量率對應計算時,如果單位「1」未知,可以設為x,根據公式列出方程,進而解決問題。據公式單位「1」 x 分率=分率對應量,得小呆吃的=10 x 4/5=8(個)(2)「小瓜吃的是小呆瓜吃的2/3」,這句條件裡單位「1」、分率、分率對應量各是什麼?根據字面意思,得到小呆瓜吃的數量是總量,也就是單位「1」。
  • 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的「一題多解」講解舉例,教你迅速提高成績
    因為有很多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很多的,如果靜下以來學習的話,在那麼多方法中,又怎麼可能一種也沒有學會呢?下面,就通過一個例子,來談談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的「一題多解」,期待通過我的講解能夠幫助一部分孩子迅速提高數學成績。例:公園裡玫瑰比月季多180棵,月季的數量是玫瑰的80%。公園裡兩種花各有多少棵?
  • 小學奧數專題講座:小學數學老師關於利潤問題的應用題講解舉例
    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因為基於訓練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需要,經常會補充講解一些奧數題。而其中的小學奧數應用題往往都是比較難的,這讓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下手。而且在小學奧數應用題中,利潤類應用題尤其難。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小學奧數中的關於利潤問題的應用題呢?
  • 六年級老師講解:如何利用「單位1」解決小學數學中的盈虧問題
    我們知道,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一類叫作「盈虧問題」的應用題,很多數學老師都喜歡讓學生死記公式,然後在解題中拿公式去套。我覺得,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一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得不到提升,二是學生的記憶負擔加重。那麼,有沒有一種不用學生記公式就能解決盈虧問題而且又容易掌握的方法呢?
  • 解決分數應用題必須掌握的解題方法。適合六年級
    解決分數應用題必須掌握的解題方法。適合六年級學生。大家好我是小梁老師,這節課繼續學習對應法解題,對應法解決分數應用題是最基本的解題方法,無論如何都要學會!當然解決分數應用題不止這一種方法,今後還會給大家講解更多的解題方法。下面看這節課內容。
  • 小學數學中利用「假設法思想」解決稍複雜的圓柱體體積問題舉例
    我們知道,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有很多較難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假設法思想」來解決。「假設法思想」最典型的運用便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了。例如,有48名同學一起去划船,一共租來10條船,正好坐滿。每條大船可坐6人,每條小船可坐4人。問:大船和小船各租了幾條?
  • 小學數學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類型學習攻略,建議收藏
    分數百分數類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類應用問題,這類問題考察全面,考點主要是分數與百分數的綜合。下面卓越麥斯數學小編帶大家一起來認真學習這類問題的攻略。1. 分析題目確定單位「1」2.準確找到量所對應的率,利用量÷對應率=單位「1」解題3.
  • 六年級小升初分數應用題複習資料:量率對應解題細解(轉發收藏)
    在小學階段五六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分數應用題一直是多數孩子們最頭痛的一類應用題。這是因為沒有掌握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造成的。解答分數應用題技巧比較多,前面已經分享了兩篇內容。今天來學習量率對應在分數應用題解題當中的具體技巧,技巧有兩點,我們根據兩個例題來詳細介紹一下量率對應在解題當中的具體應用。量率對應的概念也就是量率對應的兩個關係:1.求一個數(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 用「假設法」思想解決小學奧數應用題講解舉例,建議收藏
    在小學數學中,「假設法」經常被應用於應用題的解決中。不過,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雞兔同籠」等類型師可以用假設法解決之處,還有很多小學奧數應用題,也可用「假設法」思想來解決。我覺得,對於小學奧數而言,題目很多,每個學生都不可能把這麼多的奧數題做完,做窮盡,所以,解題思想的運用很重要。
  • 小學六年級數學「和不變」應用題解題方法講解:把和看作單位1
    在小學六年級數學應用題中,有一類叫做「和不變」的應用題。例如:甲身上帶的錢與乙身上帶的錢數比為3︰1,如果甲拿出5元給乙,則甲身上帶的錢與乙身上帶的錢數比為5︰3,求甲、乙兩人一共有多少錢?因為題目中所提到的甲、乙身上的錢數雖然都發生了變化,但是他們兩人身上所帶錢數的和沒有變化,所以,我們暫且稱之為「和不變」應用題吧。對於這一類應用題,很多學生容易做錯。今天,我就來教您利用"把和看作單位1"解答「和不變」應用題。在剛才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把甲乙兩人的總錢數看作單位1。
  • 六年級:分數除法、量率對應、六大類分數除法應用題解題技巧
    六年級:分數除法、量率對應、六大類分數除法應用題解題技巧一、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