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時代,壓歲錢怎麼給才不失禮

2020-12-19 瀟湘晨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曹偉長沙報導

    過年期間,最開心的應該屬孩子們了。能夠買新衣,吃美食,還能收壓歲錢。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給孩子們的壓歲錢成了春節期間一筆不小的開支。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有兩個小孩的家庭越來越多,經濟發展水平也越來也高,那給孩子們的壓歲錢是不是也越給越多呢?

    有調查顯示,今年春節期間收到的壓歲錢在2000元至5000元之間的小孩佔三成多。有受訪的一些單身族表示,春節期間發出的壓歲錢成為一筆較重的經濟負擔。

    

    給紅包

    壓歲錢成了單身族的「負擔」

    春節期間,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在網絡走紅,家住長沙望城區的王磊也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張地圖。

    據這張地圖上標識的數據,大部分省份小孩人均壓歲錢在300元至500元之間,東南部沿海地區普遍高於內陸地區,湖南省人均壓歲錢為800元,最高水平的為北京,達2900元,最低的是廣東地區,人均50元。

    王磊看完這張地圖後,表示「很羨慕廣東的朋友」。今年過年回家,他表示壓力有些大。王磊31歲,還是單身。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開始,他開始給家族裡的小輩發紅包。

    王磊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還有七八個外侄。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般自家兄弟姐妹的孩子他一人給200元,其他親戚的孩子一人給100元,但現在「水漲船高」,200元已拿不出手,便改成親侄兒、外甥一人600元,其他親戚孩子一人200元。

    「一個春節下來,年終獎都用來發紅包了。」王磊說,今年兩個姐姐都添了二胎,到底是按戶給紅包,還是按人數給紅包又成了新問題。考慮後,他還是決定按人頭給紅包,這導致今年比以往多出一大筆。

    越來越高的壓歲錢,成為一些人的負擔。「已經有孩子的,還能『禮尚往來』,但像我們就只能單向輸出了。」王磊笑著說。

    有受訪者坦乘,他們會私下算算成本。有人實事求是地說:給多了,覺得虧;給少了就怕被人說「貪小便宜」。現在生二胎的情況越來越多,一些市民會將給一個孩子的壓歲錢一分為二,分發給兩個小孩。

    

    有些家庭約定不再相互給紅包

    根據《維度》聯合騰訊理財的一項調查結果,今年春節孩子累計收到的紅包1000元以內的佔8.5%,1000元到2000元的佔25.8%,2000元到5000元的佔33%。單筆壓歲錢在200元到500元和500元到1000元之間的比例最高,分別為23.6%和23.1%。

    婁底的張先生今年一共給出了一萬多的壓歲錢,除了他兩個弟弟的孩子每人給1000元外,還有四個舅舅、三個姨媽一共18個小輩,每人都是幾百元。

    張先生說,紅包大體都是一種均衡的交換,你給我孩子200元,我給你孩子200元。張先生私下和家裡人交流:以前還有人會攀比收到的壓歲錢多少,但這樣包紅包有什麼意思?

    長沙市民曾先生今年就沒有給小孩子包紅包,因為從兩年前他就和家族裡的親戚商量,春節不再相互給對方的小孩包紅包,一開始大家還有些不習慣,但執行兩年後,大家都覺得輕鬆多了。

    「還是要有點儀式感。」市民高先生認為,現在年味本來就淡了,紅包不在乎多少,其實是文化的傳承。

    今年過年時市民唐先生就玩出了一點新意,他將家裡的小孩都叫到一起,一共包了10多個紅包,每個紅包內包了不同金額的現金,然後讓每個小孩子從中抽出一個紅包,雖然每個紅包內的金額不大,但孩子們都搶得很開心。唐先生說,希望全國都像廣東地區一樣,不以紅包金額做攀比和衡量感情。

    收紅包

    孩子壓歲錢超七成由父母保管

    本報長沙訊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壓歲錢會如何處置呢?日前,融360《維度》聯合騰訊理財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近一成孩子春節收到的壓歲錢過萬,不過超7成父母都會將壓歲錢收走,其中超2成父母對孩子的壓歲錢並沒有明確規劃,而是直接「充公」。

    在《維度》調查中,8.1%的父母表示自己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超過了1萬元,超3成(31%)的孩子收到的最大一筆壓歲錢都超過了1000元。

    家住東塘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她崽崽現在年齡尚小,只有四歲多,寶寶這幾年春節所收到的紅包壓歲錢,都是李女士代為管理,「在很早以前我就幫我寶寶另外單獨開立了一個銀行帳戶,將這些壓歲錢存入其中,將來作為寶寶以後成長的教育基金來使用」。

    調查中,近6成(57.1%)父母都會將子女的壓歲錢全部收走,只有27.4%的家長會讓孩子完全自由支配壓歲錢,不予幹涉,還有15.5%的家長表示會收走一部分壓歲錢。父母是否會收走孩子的壓歲錢也取決於孩子的年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沒收孩子壓歲錢的比例也隨之降低。

    融360《維度》調查中,34.1%的父母選擇將壓歲錢用於子女未來投資上,如存定期、買教育基金等,30.2%的將壓歲錢用在了學習上,比如買文具、圖書等學習用品、交學費等。不過,也有超過2成(23.2%)的父母對子女的壓歲錢並沒有任何規劃,只是收上來充實家庭資產。

    理財分析師提醒,父母眼中的壓歲錢是人情往來,互相交換,所以就理所當然沒收孩子的壓歲錢,但這樣做常常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應該明確的是,壓歲錢屬於孩子,如何支配應該和孩子商量決定,藉此讓孩子學習管理壓歲錢也是培養孩子財商的重要契機。        記者卜盎劉紅

    孩子的壓歲錢如何理財

    銀行理財師表示,不同家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壓歲錢理財方案,使壓歲錢保值增值,並提供了四種理財方式供大家參考。

    第一種:銀行儲蓄

    考慮保本無風險的,可以選擇銀行儲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到銀行開個帳戶。從小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

    第二種:定投類

    定投類,投資期限較長,比較適合長期理財,目前市場上這類理財方式有基金定投,長期投資可以享受複利帶來的收益。

    第三種:兒童類保險

    可以考慮用壓歲錢為孩子買一份保險,比如保障教育型的保險,包括了意外、醫療、教育。一般保障教育型的保險在投保後不可隨意中斷。

    第四種:穩定型理財產品

    可選擇穩健型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比銀行存款高,可考慮中長期理財產品,鎖定高收益。    記者卜盎劉紅

相關焦點

  • 二孩新「問題」:壓歲錢該按家給還是按孩子給?
    隨著二孩家庭增多,發壓歲錢的負擔比以往重了,怎麼給壓歲錢,給多少壓歲錢,成為很多人的困擾。「婆婆給我們家倆娃一人2000元,給老公弟弟家的娃一個人4000元。」因為老人按家庭給而不是按孩子人數給壓歲錢,胡女士覺得很鬱悶,小孩子問起該怎麼解釋呢?
  • 家有二胎咋包壓歲錢?過年紅包成「心結」
    □記者譚萍核心提示┃進入二孩時代,今年過年,怎麼給二孩家庭包壓歲錢,難住了不少人。「親戚朋友家不少都添了二孩,這壓歲錢給得少不好看,給得多又確實吃不消!」提起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讀者李先生一肚子苦水,吐槽說過年回趟老家,光發壓歲錢發了自己近一個月的工資。
  • 二孩時代的娃娃經
    二孩時代也是如此,你是你,我是我,偏偏又生活在同一片屋簷下,既要分彼此,又要共進退。加上這又是一個無比強調個性突出的時代,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如果你家沒爆發,那估計是正在醞釀爆發。今天要說的案例,來自一對小學姐妹。姐姐營養有些超標,長得和父母身材一個樣,小小年紀,卻有著成人的體格。才小學三年級,體重已經和我相當。
  • 二孩時代:湖南二孩生育井噴 醫院產科嚴重吃緊
    通訊員 陳穎攝 編者按 11個月之前,湖南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時至今日,二孩媽媽要麼剛好到了預產期,要麼已經在給寶寶餵奶,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波生育高峰也如期而至。然而,二孩生育政策並沒有實施之初那般令人皆大歡喜。
  • 親子遊服務要跟上二孩時代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旅遊行業的思維如果仍然停留在「獨生子女時代」,堅持幾十年不變的「2大1小」的服務標準,很顯然滿足不了越來越多的「2大2小」以及「2大N小」的親子遊基本需求,只會讓「四口之家」、「多孩家庭」遭遇到的出行、旅遊不便和煩惱越發明顯,更加突出,反過來會制約和阻礙親子遊市場的發展。
  • 二孩時代,你處在風口浪尖嗎?
    二孩時代後,一孩是怎麼當羊放的?!都說第一個孩子看書養,第二個孩子當豬養。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去做一些決定,甚至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直接包辦了別人的人生。異地戀小林夫婦結束8年戀愛長跑,在城市打拼置了一個小兩居。婚後孕有一子,有車有房,生活質量小康。隨著二胎政策放開,家庭經濟狀況穩定的情況下,決定響應號召。
  • 數一數孩提時代的壓歲錢
    還記得你當年的壓歲錢有多少嗎?今年春節你需要給別人發壓歲錢嗎?今天小編就和你一起數一數孩提時代的壓歲錢。壓歲錢——每個時代的標籤>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壓歲錢的數量儼然成為一個時代的標籤。而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地區(如下圖中所示的重慶)人均壓歲錢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甚至超過了北上廣,壓歲錢不應成為家庭的負擔,更不應成為攀比的工具。
  • 二孩時代,如何規避生育風險
    也就是在同一天裡,山東滕州市37歲的孕婦張媛媛被家人送往滕州市婦幼保健院,張女士懷的是二孩,入院時體檢診斷出4項異常,且胎兒巨大。由於家屬拒絕剖宮產,產婦生產時出現意外,最終母子雙亡。統計顯示,「全面兩孩」政策每年將增加600萬到700萬新生兒,加上1600萬左右的正常年出生人口,預計年出生人口峰值將達到2200萬左右。而二孩時代,高齡、高危孕產婦比例也大大增加。
  • 《二胎時代》首播 楊陽洋夏天因二孩"受委屈"
    作為國內首檔關注「二孩」的節目,《二胎時代》將以「二胎家庭幸福養成記」為創作理念,以「全面二孩」為社會政策背景,通過四組明星家庭和四組「二胎寶寶」的互動,模擬二胎家庭的生活形式。曹穎王斑王梓涵一家、夏克立黃嘉千夏天一家、潘長江潘陽小石頭一家以及楊威楊雲楊陽洋一家共同加盟,獻出他們的全家庭首秀,並展現他們面對二寶時不同的教育觀念。
  • 二孩」時代 我市高齡產婦比例增多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實施,不少家庭走進二孩時代,而其中超過35歲以上,在醫學上被定義為「高齡產婦」的孕媽媽佔了不小比例。  據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我市醫院產科分娩量大幅上升,特別是2017年二孩效果突顯。
  • 綜藝節目《二胎時代》展示二孩家庭生活狀態(圖)
    (原標題:綜藝節目《二胎時代》展示二孩家庭生活狀態(圖))
  • 又快過年了,壓歲錢到底該怎麼給?給多少才合適?看看老農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又快過年了,壓歲錢到底該怎麼給?給多少才合適?小孩子們就不這麼想,他們倒是很期待著過年。過年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會給錢,就是正月裡走到親戚家,也會有人給錢的。也難怪,兒女沒成家都是孩子,過年給壓歲錢也是一種亙古不變的習俗。況且,大人們給別人家孩子的壓歲錢,其實就是在「等價交換」,而「受益人」和「支配權」是孩子。這樣,對於有些大人來說,卻要為壓歲錢犯愁,給少了怕沒有面子,給多了,又拿不出手,還真讓人頭痛的。壓歲錢到底該怎麼給?給多少合適?
  • 幼兒園開了「二孩課」 幼兒激辯「到底需不需要二孩」
    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孩子的壓歲錢不該給家長?你是孩子派來的水軍吧
    最火的話題依然是有關壓歲錢,其中爭論最大的話題是:該不該沒收孩子的壓歲錢?當然,一般不會用「沒收」這個詞,而是用「保管」,顯得柔和許多。正方認為應該幫孩子「代保管」,因為孩子沒有自制力,會亂花錢;反方認為沒收孩子的壓歲錢是剝奪孩子的權利,對孩子不公平。這個問題註定不可能有正確答案,或者都是正確答案。
  • 二孩時代已來臨,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孩的佔比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其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二孩佔比連續幾年提高。 全面放開二胎是一個長期政策,二孩的比例也將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 二孩時代 嬰幼兒奶粉最先獲益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孕嬰產業,奶粉行業則是最先獲益。長沙海關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1月,長沙口岸進口奶粉1.5萬噸,比2015年同期增長43%,貨值達7.3億元,上漲59.4%。面對消費升級、二孩時代的商機,以及電商、海外代購的衝擊,長沙嬰幼兒奶粉市場正經歷什麼變化?近日,記者走訪了各大超市。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專家稱「二孩課」成學前教育新趨勢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
  • 「二孩時代」催熱月子餐市場
    在月子餐體驗中心,兩名準媽媽開心地邊吃水果邊聊天。楊豔的家庭收入不高。她說,如果去月子中心,便宜的也要花銷四五萬元,請月嫂單是月工資就要1萬多元,還不包括吃住等費用。「後來,同事介紹說有專門外賣月子餐的服務,到時在家坐月子省錢也省心。」福州市民曾筱靜剛生下第二個孩子。她告訴記者,第一胎坐月子時請了月嫂,結果每天都是燉雞湯煮麵,吃得她到現在見到雞湯煮麵還想吐。「所以,這次只需婆婆來照顧,吃的就是外訂的月子餐。」
  • 二孩潮殺到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小豆丁"學餵奶
    「小妹妹熱了,你知道要怎麼幫她把帽子摘掉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二孩課程」的設置也有所不同:小班的孩子只學學怎麼給小寶寶唱歌、講故事;中班的孩子學幫弟弟妹妹穿衣服、推嬰兒車、搖搖籃;大班的孩子已經可以學如何餵奶、換尿不溼等等「技術活」了。「其實,我是看到不少大著肚子的媽媽來給大寶報名時想到開設這個課程的。」
  • 預告 | 家長課堂:二孩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廣州市的二孩出生數量不斷上升。廣州市衛計委2017年4月25日公布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二孩佔比已超過一孩,2017年上半年(2016.10-2017.3)廣州市常住人口出生12.36萬人,其中二孩7.08萬人。有關部門預測今年還會大量增加,廣州市會迎來二孩政策開放以來的第一個生育高峰!種種跡象表明,「二孩時代」是真的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