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青學校裡的那些故事,你知道嗎?

2020-08-15 上觀新聞

在楊浦,

曾經有一所「特殊」的學校——

臨青學校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所學校

1919年五四運動後,中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到民間去」的熱潮,他們興辦義務學校,開展平民教育。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更致力於工人運動,到工人中辦學校,團結教育職工,培養積極分子,由此誕生了許多「平民學校」,而位於滬東地區臨青路上的「臨青學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臨青學校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它是在國家危難之際,由部分優秀共產黨員領導創辦的。

△臨青學校部分校友在舊址前的合影,中間一位為第四任校長鍾韻明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屠殺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鄧劼剛、嚴鏡餘、任崇高等一批地下黨員奉命疏散到上海,在中共滬東區委代理書記鄧錦珊的支持和幫助下,租借了臨青路臨青坊(今臨青路116弄10號)內的一幢民房,以創辦臨青學校做掩護,開始了一場新的戰鬥。

△今臨青路116弄10號↑ (沈勇/攝)

△今臨青坊樣貌 (徐小萌/攝)

創辦學校首先面臨的是資金問題,為解決辦學經費,全校教職員工群策群力、艱苦奮鬥。一方面利用各自的社會關係找進步人士募捐。鄧劼剛校長曾在上海川鹽銀行經理李先生家做過家庭教師,他設法爭取到了李先生的資助,其他教師也利用自己的社會關係得到了一些進步人士的支援。另一方面學校提倡勤儉辦學。教職員工不拿工資,只享受學校提供的食宿,生活十分艱苦,但他們卻毫無怨言。學校裡的黑板、課桌椅都由師生一起動手油漆,每學期招生廣告都由師生上街張貼,凡是自己能做的事情決不花錢僱人做。

臨青學校的教職員工除了要克服經濟上的困難外,尤其艱難的是要對付險惡的政治環境。對於這所革命學校,國民黨當局從未放鬆過監視,經常派特務、巡捕、「包打聽」來幹擾,甚至公開來檢查,妄圖找到藉以封校的證據。為了減少敵人對學校的騷擾,學校請了幾位進步的社會知名人士出面支持辦校,成立了校董會。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任名譽董事長,上海著名律師李伯申先生任義務法律顧問。

△陶行知(圖片來源於網絡)

臨青學校按照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合一」的理念,一面給學生、青年工人上文化課,一面將文化教育和國難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明白救國的真理,鍛鍊成為抗日救國的戰士,成為革命事業接班人。學校的四任校長都是共產黨員,老師大部分是黨的地下幹部,半數以上都讀過大學,文化水平較高,有人曾當過教師,還具有教數學、英語、音樂的專業水平。

當時,臨青學校講授的課本都是全國統一使用的課本,但臨青人「舊瓶裝新酒」,注以新觀念、新內容。不論是語文、數學、歷史、地理等課程都和國難、抗日結合起來,向學生灌輸愛國主義思想。

每周一早上的周會,老校長都要講述國難形勢。有一次,任崇高校長在講話前,把一幅方桌大小的「毒蠶侵華圖」掛在黑板上,綠色的桑葉形似我國的地圖。他將毒蠶的身子引在桑葉的東北部,兩隻毛刺的爪子已覬覦著桑葉北部,兇惡的頭部張開了血盆似的大口,馬上就要吞噬中、南、西部的桑葉,他一邊講一邊流淚,「同學們,桑葉就如同我們的祖國,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毒蠶就是我們東鄰的日本強盜,它的野心就是吃掉全中國!我們要拿起刀槍,把日本鬼子殺死,保衛我們的母親呀!」說到這裡,他難過得泣不成聲,全場的同學也隨之哭了起來,內心激憤的同時也燃起了為革命而戰的火苗。

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臨青學校開展了豐富的活動。舉辦課外閱讀活動,學校裡有個小圖書館,裡面有《革命文豪高爾基》、《我的童年》、《吶喊》、《》、《小草》等書目,都是學生喜愛的書籍。那時,生活書店出版了一本《獄中寫給弟弟的十封信》,內容講述的是東三省人民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其中一個故事講的是吉林省一個中學生,看了一本抗聯的書就被關進監獄,如果不投降,就被狼狗咬死;他父親是教師,因為上課時說東北是中國的地方,結果被日寇活活打死······孩子們聽完這些故事,心中不由地激起對日寇的仇恨,也更加堅定了抗日救國的決心。

1935年春,臨青學校推行陶行知先生創導的「小先生」制,挑選了10多位活動能力強的學生當「小先生」,每天放學後深入附近居民區教群眾讀書識字,廣受歡迎。「小先生」活動不僅使五六百個讀不起書的兒童和成人得到了識字的機會,同時也受到了抗日救亡教育。

此外,學校也注重課堂外的學習。每逢周日和假日,老師會帶領學生參觀博物館、魚市場、大世界,遊覽南京路,參觀哈同花園······學校還成立了學生自治會,各班派代表參加,自己管理自己;辦壁報,每周出版《學習園地》;開展演講、辯論比賽,一學期比賽一次,以抗日為主題,不僅鍛鍊口才,也提高抗日的覺悟;成立孩子抗日歌詠隊,由音樂老師講課、教歌,每月對外演出幾次,表演曲目有《槍口對外》、《大路歌》、《太行山上》、《五月的鮮花》等30多首救亡歌曲;建立孩子演劇隊,在鍾韻明擔任校長期間,演劇隊排演了兒童獨幕劇《抓漢奸》、《仁丹鬍子》、《最後一課》、《放下你的鞭子》等到市區演出。

△1936年成立的臨青學校孩子歌詠隊

信息來源:最憶楊浦

編輯:張允允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邢侗是「臨青」人?
    王金星2013年筆者在省外一家博物館看到,該館在展出邢侗書法作品時,在作品旁側所做說明,說邢侗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山東臨青人」。邢侗何許人也山東有個「臨青」嗎?答案是否定的。山東有個臨清市,隸屬於聊城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在明代,出過嘉隆年間的著名詩人書法家謝榛,和嘉靖年間的文學家書法家方元煥。
  • 你們知道學校裡的那些恐怖禁忌嗎?
    十二點後宿舍熄燈,為什麼走廊裡還會傳來彈珠聲?  下晚自習已經很累,為什麼不許從小樹林抄近道?  宿舍盡頭的那個房間,為什麼每一屆都空著?  上廁所的時候,感覺到有頭髮撓你,為什麼不能回頭?  而在我們學校,同樣有一條恐怖的禁忌,那就是不能挖校網內的一個墳貼。
  • 沙棗青是什麼籽料,你知道嗎?
    我們都知道和田玉是玉中珍品,而在和田玉中就有一個特殊的籽料,它的名字叫沙棗青,而且名氣還相當的高,那麼你知道沙棗青是什麼籽料嗎?今天小偏就帶大家簡單的了解一下。沙棗青首先,我們說的沙棗青它的直閃石成分較高,比一般籽料的透閃石含量比較低,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而且沙棗青顏色多變,形狀也千變萬化,而我們常見的沙棗青一般都是偏藍色的,就好像沙棗樹的葉子顏色一樣
  • 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
    那麼,你還記得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嗎?很多同學在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翻看課本裡面的故事,尤其是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你還記得小學的語文課本嗎?如果再看以前的課文,因為多了些人生歷練,很多課文或者成語故事再讀起來就別有一番感觸。比如,上圖中的這個成語故事,你知道是哪個成語嗎?船已經走了,萬裡長江,又去哪找劍呢?
  • 閩南潤餅,騰衝大救駕,這菜裡的故事你知道嗎?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收音機裡傳來溫暖的聲音,訴說著有關於家鄉菜的故事,讓漂泊在外的小二,不由得想起了那座既陌生又熟悉的城市。這溫暖的聲音來自廚房達人鄧鷺燕,一位來自福建廈門正在北京打拼的電臺主持人。
  • 杭州中青留學機構告訴你,加拿大本科留學那些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2、提前去加拿大讀高中,再申請加拿大大學會更方便嗎?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學生去多倫多讀一年或幾年的高中,申請加拿大大學的時候,就是以安大略應屆高中畢業生身份了,在大學錄取名額上有最大優先權,有些人會把多倫多讀最後一年高三叫做大學預科。
  • 蘇麻離青:這些明代青料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所以,往往民間那些沒錢的,對於瓷器研究比較充分,錢多的,往往被騙,買了一屋子國寶贗品尚不自知。其實不然,最容易出問題的就在這些懂了幾個名詞的收藏者中間。為啥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謂也。比如我們熟知的蘇麻離青,玩青花瓷收藏的個個都能知道這個收藏名詞,但如果深究,蘇麻離青到底是什麼玩意?
  • 【藝海拾貝】藏在青棒子裡的故事
    把它們剝皮摘淨,排放在大蒸鍋裡,加水開始煮。不一會兒,青棒子獨特的香甜味道瀰漫四周,很是誘人。時間到了,關火,掀開鍋蓋,用筷子先把最上面的幾個夾出來,放到箅子裡晾著。心急的人兒拿根筷子,順著棒子芯插上,掫著邊吹邊啃,搶先品嘗這人間美味。
  • 你知道學校的標語都有哪些嗎?
    橫幅和標語在校園裡隨處可見,有些簡潔明了,有些引人深思,有些能讓人銘記在心,還有些幽默風趣。關於我們學校的標語你還記得多少?你知道這些標語平常都懸掛在哪裡嗎?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橋上標語廣西科師的橋連通了教學區和食宿區,是同學們每日上下課都會經過的地方。
  • 寢室裡的「獼hotel」,你還好嗎?三個月沒回去的大學宿舍到底怎麼樣了
    當初離開學校時,誰都想不到這個寒假會如此漫長。宿舍裡的各種物品,你們還好嗎?今天就來說一說,宿舍裡你最牽掛的東西!不知道現在它們還好嗎?那個和你朝夕相伴的「小夥伴」那些帶給你幸福感的「必需品」它們還好嗎?@方圓:幸虧找了「寄宿家庭」去年秋天在宿舍養了只小金魚作伴,每回深夜肝論文,它總陪在我身邊,咕嚕咕嚕吐泡泡。
  • 那些古風歌裡藏著的日語歌曲,你聽過嗎?
    聽多了古風歌,你會發現,很多古風歌是日語歌翻填過來的。這個事情,從第一代古風歌曲開始,就有很多歌曲是其他國家歌曲翻填出來的,畢竟現在優質的古風作曲家太少了。先不管版權的問題,總覺得在聽那些翻填的古風的歌的時候,也應該聽聽原版日語歌,給予各位歌曲創作者們,他們應該享受到的敬意!
  • 經典 那些課本裡的成語小故事,你還記得嗎?
    揠苗助長、刻舟求劍、掩耳盜鈴、濫竽充數……這些出現在中小學課本裡的小故事,你還記得嗎?故事情節雖然簡單,卻道出了人生的大道理。今天,小編帶您一起誦讀那原汁原味的文言文小故事,說不定你還會有新的啟迪和感悟。
  • 那些你不知道的歌曲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那些你不知道的歌曲背後的故事   導語  聽說,每個人都有一首單曲循環的歌,在夜深人靜時撥動你的心弦,在人潮喧囂時安撫你的靈魂。你可否知,那些經典曲目背後正承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四首歌,讓我們一起去體悟音樂帶來的,關於親情、友情、愛情、信仰的力量。
  • 青你2完結,渡邊麻友退役,從人設和劇本看,娛樂圈故事怎麼寫?
    第一期,節目就因為選手的性格上了熱搜,隨後,那些容易引起爭議的節目看點更是一次比一次引人注目。節目組這樣安排的用意很明顯,也有效果:觀眾對某個人產生興趣,就會想要了解她背後的故事,進而收看節目。接下來,我們看看人設是怎麼在故事裡發揮作用的。如果你有關注這檔節目,試著回想一下那位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選手。
  • 二次元裡那些令人膽寒的危險人物 《終結的熾天使》費裡德·巴特利...
    原標題:二次元裡那些令人膽寒的危險人物   二次元裡不缺壞蛋,真心的,不過即使是反派角色也是各有各的特色,作死的原因也是不一而同,作死的級別更是千差萬別,從小打小鬧到造成大範圍心理陰影面積的都有。這一次筆者專挑出來那些讓人印象深刻,只能遠觀不可接觸,絕對不想與之在三次元相遇的那些危險人物與各位分享。為了當反派,他們都是蠻拼的。
  • 吃了這麼多年的楊梅,你知道關於楊梅的傳說故事嗎?
    你喜歡吃楊梅嗎?你知道關於楊梅的傳說故事嗎?其實這個楊梅很多地方都有,但論名氣和口感,餘慈楊梅甲天下。很久以前,在餘姚、慈谿交界處的楊家岙山腳下,住著一戶楊姓人家,父子兩人,相依為命。採草藥為生。只見樹上原來珍珠似的東西已長成一簇簇圓圓的果子,有青、有紅、有紫、有黑。待的祭祀完了,拿下掛在樹上的籃子,準備回家,只見籃子裡掉落了許多又紅又紫的果子,有位膽大的鄉親拿來口中一嘗,又鮮又甜,頓時滿口生津。鄉親們明白,這是百果仙子梅珠姑娘為人間送來的仙果。人們想念梅珠姑娘,就把這種果子叫做「楊梅」。
  • 那些年玩過的的十大經典手柄遊戲,你都知道它們的故事背景嗎?
    那些年玩過的的十大經典手柄遊戲,你都知道它們的故事背景嗎?小編在前兩篇文章裡寫過《魂鬥羅》、《赤色要塞》、《忍者神龜》、《沙羅曼蛇》、《綠色兵團》、《怒一代》、《洛克人》、《雙截龍》》、《超級瑪麗》等單機遊戲的背景故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去翻看上兩篇文章。1冒險島
  • 上海臨青路一輕紡市場不明氣體外溢[組圖]
    圖片說明:今天下午1點多,位於上海市臨青路280號的超飛捷輕紡市場發生不明氣體外溢。點擊圖片看更多    [本網特快]環監部門分析後初步判定 不明氣體為揮發性有機氣體    18:55分消息:上海臨青路超飛捷輕紡市場發生不明氣體外洩事故後
  • 你們只知道《伊索寓言》裡的故事,但是你知道作者本人的故事嗎?
    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經常看到的課文內容裡就有《伊索寓言》的節選,裡面的內容有像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狐狸和烏鴉,狼來了的故事。雖然裡邊的故事非常簡短,但是卻非常蘊含有深意,這本書之所以叫做伊索寓言,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名字就叫伊索。
  • 你知道聯盟背景故事裡的關係嗎?一人一蛇竟是姐妹!
    你知道聯盟背景故事裡的關係嗎?一人一蛇竟是姐妹!在英雄聯盟中的背景故事將各個國家,各個人物串聯在了一起成為了一篇宏偉的世界觀,比如愛好和平,保護弱小的德瑪西亞,戰爭強國,軍隊政策的諾克薩斯。科技發達的班德爾城,還有混亂邪惡的祖安等等,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下那些不為人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