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侗是「臨青」人?

2020-12-20 德州新聞網

王金星

2013年筆者在省外一家博物館看到,該館在展出邢侗書法作品時,在作品旁側所做說明,說邢侗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山東臨青人」。

邢侗何許人也

山東有個「臨青」嗎?答案是否定的。山東有個臨清市,隸屬於聊城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在明代,出過嘉隆年間的著名詩人書法家謝榛,和嘉靖年間的文學家書法家方元煥。

臨清的相關正規史料中,並沒有關於邢侗的記載。

邢侗究竟是何許人也?

各種資料文獻和媒體上都是這麼介紹邢侗的:

邢侗(1551-1612),字子願,號知吾,自號啖面生、方山道民,晚號來禽濟源山主,世尊稱來禽夫子。臨邑(今屬山東德州)人。明萬曆二年進士,官至陝西太僕寺少卿。善畫,能詩文,工書,書法為海內外所珍視。與董其昌、米萬鍾、張瑞圖並稱「晚明四大家」。

邢侗生於臨邑縣萬柳村(今臨邑鎮邢柳行村)一個書香門第。他資秉聰慧,七歲能作擘窠大書,劍拔弩張,氣勢生動;十三歲作雅宜(王寵)楷書;家多藏書,十四歲能讀所藏。鄒督學安福至濟南,見邢侗楷書道:「此兒書法有前輩風,是天下才也!」召至濟南濼源書院讀書,傳為齊中美談。十八歲考取拔貢,隆慶四年(1570)應詔進京,盡友天下士,學日益博,考中京闈舉人。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進士,次年,任南宮知縣。萬曆十一年(1583)按三吳(今蘇州、常州、湖州一帶),後升任湖廣參議。在升任陝西太僕寺少卿當年5月辭官歸鄉,築來禽館等二十六景名「爍園」,身於其中,攻讀習書26年。邢侗家資巨萬,在古犁匠修建「來禽館」,減產奉客,以致家道中落。他擅詩文,書畫尤為精妙,時有「北邢南董」之稱,又有邢、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之譽。明代史孝先在《來禽館集小引》中說,「侗法書工諸體,章、懷、柳、索、虞、米、褚、趙,規模肖像,咄咄逼人。」

書法世界珍藏

邢侗的書法成就,為社會所公認。特別其行書為海內外所珍。萬曆令內豎以邢侗字扇進覽,為擊節稱賞,命女史學其書,遂置以圖記。今倫敦博物館、日本、東南亞諸國皆存其跡。除故宮博物院外,上海、長春、四川、湖北等博物館皆有存跡;臺灣博物館存其書作六幀,存其妹慈靜《蓮瓣觀音圖》一幀。可惜在他的故鄉臨邑,歷經風雨、兵燹,邢侗紀念館僅存其墨跡中堂一幅。

邢侗知南宮時,即主纂了《南宮縣誌》,萬曆十六年(1588)應聘纂修了《武定州志》十五卷,四冊,約十萬言,體例完備,論述精闢,成為名志。萬曆十九年(1591),應臨邑知縣劉承忠聘,創修了《臨邑縣誌》十六卷,四萬字。其散著如「擬古十篇」,補史佚之文,未免過於深奧,「似比古人還古」。更有些通俗佳作,如《與季弟論文》、《半舫齋記》等,結為《來禽館集》二十九卷。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抄入《四庫全書》。邢侗著有《書札卷》、《來禽館集》等。有《石莒蒲圖》扇面,現存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籍貫以訛傳訛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既然邢侗是山東德州臨邑籍的明代著名書法家,省外那家博物館為什麼在關於邢侗書法作品所附簡介上把邢侗的籍貫說成了山東臨清了,並且還誤寫成「臨青」呢?

我查閱資料始知:民國年間,一部《中華人名大辭典》說邢侗是「山東臨清人」,以致很多不明事理的撰文者,人言亦言,以訛傳訛。還有的竟然介紹說「邢侗是山東臨邑(今臨清)人」。足見對地理位置的不諳。

在那家博物館展出的作品中,邢侗的書法作品置於顯著位置,我注意到了這個關於邢侗的簡介有不當之處,於是寫下以上文字,以正視聽,並伺機示以館方。

相關焦點

  • 邢侗:與晚明書壇風尚相悖的復古主義者
    ▲邢侗畫像 邢侗是一位全能型的藝術家,擅長詩文、繪畫和書法,其中以書法為最。 於掛壁書,又多臨王大令。其他則兼虞、褚、顛米、禿素。無論大而擘窠,小而蠅頭,博而行草篆隸,各臻其妙,尤以行草見長,晚年則鍾情於章草。他自己說:「與右軍書坐臥幾三十年,始克入化。」 邢侗攻書之旨,在於匡時。時朝廷不振,反映到文學藝術上,也出現了衰糜之氣,「館閣體」又作怪。
  • 吳澤浩先生畫邢侗:一脈文緣六百年
    當代著名畫家吳澤浩與近600年前的晚明書法四大家之首邢侗結緣,便產生了《抒寫來禽》書畫系列作品。來禽館主邢侗邢吳因緣源於30年前的一次文化活動:當時吳澤浩先生受邀參加臨邑縣舉辦的邢侗書法節,來到邢侗紀念館,突有似曾相識之感,邢侗的書法真跡、《來禽館帖》中清正雅逸的書風,喚醒了吳澤浩多年研習王右軍書帖的靈感。
  • 臨邑串起「邢侗文化」產業鏈
    邢侗與董其昌、米萬鍾、張瑞圖合稱「明末四家」,人稱「北邢南董」,其《來禽館帖》在明代就被列為十大書法從帖之冠,其中的《唐人雙鉤十七帖》被列為歷代《十七帖》之巔。邢侗書法博採眾長,而主要取法於王羲之,筆力矯健,氣味古淡;善工畫,寫意拳石莎草,長松修竹,筆法古秀洇潤,點綴清疏,大抵是仿元代王冕、王蒙的筆意,宋文同一派;兼善詩文,著有《來禽館集》。
  • 邢侗故裡、龍泉古佛、漯陰古縣都去過嗎
    到民國初年,屬東臨道,後屬洛北專區建國後,屬德州專區,後改為惠民專區。58年,濟陽縣併入臨邑縣,隸屬聊城專區,60年,隸屬淄博專區。1961年,濟陽縣分出,臨邑縣仍屬德州專區,後改為德州地區、德州市16年曾有報導,臨邑縣將考慮撤縣設區。
  • 夏遊邢侗公園,博取清涼一片
    山東臨邑邢侗公園因紀念臨邑歷史文化名人邢侗而建,是臨邑人民休閒、娛樂、健身、歷史文化於一體的開放式公園。景點綠化區域乾淨、清晰、明朗、苗木搭配適宜、環境靚麗、秩序規範。 今日盛夏時,烈日照,悶熱燥。送子入學畢,閒遊園,覓清涼。
  • 跨越歷史的知交——憶著名文史專家、邢侗紀念館名譽館長席文天先生
    他自幼熟讀詩書,及長又師從名家研學詩詞書法,加之天資聰慧,勤讀善學,積以時日,他成為一位具有深厚文史素養和書法造詣的人。他還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協會會員。在山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只有兩位是在縣一級單位工作的,席文天就是其中一位,由此也可見他的文史功底之一斑。
  • 搭建友誼之橋 共賞邢侗文化 魯網德州小記者走進臨邑
    兩地小記者互相自我介紹   隨後,兩地小記者趕赴臨邑邢侗公園,在邢侗紀念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共同領略了邢侗文化,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記者遊覽邢侗文化館     邢侗公園採風現場  「這個活動真的挺好,孩子回家說玩的很盡興,學習到不少東西。
  • 臨青學校裡的那些故事,你知道嗎?
    在楊浦,曾經有一所「特殊」的學校——臨青學校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所學校1919年五四運動後,中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掀起了「到民間去」的熱潮,他們興辦義務學校,開展平民教育。中國共產黨誕生後,更致力於工人運動,到工人中辦學校,團結教育職工,培養積極分子,由此誕生了許多「平民學校」,而位於滬東地區臨青路上的「臨青學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臨青學校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它是在國家危難之際,由部分優秀共產黨員領導創辦的。
  • 上海臨青路一輕紡市場不明氣體外溢[組圖]
    圖片說明:今天下午1點多,位於上海市臨青路280號的超飛捷輕紡市場發生不明氣體外溢。點擊圖片看更多    [本網特快]環監部門分析後初步判定 不明氣體為揮發性有機氣體    18:55分消息:上海臨青路超飛捷輕紡市場發生不明氣體外洩事故後
  • 還有京滬二通道、濱臨高鐵...
    還有京滬二通道、濱臨高鐵.....魯中——青聊高鐵沂水西站這個月底,臨沂人終於盼來魯南高鐵東段的正式運行。重要的是除此外還有令我們歡欣鼓舞的期盼:省發改委已明確,青聊高鐵項目將於2020年初上報國家發改委,該高鐵從青島西站西經諸城至沂水、萊蕪、泰安、聊城、邯鄲,預計工期4年左右,批覆後將立即實施。
  • 伊 人 青 青(詩詞整理)
    伊 人 青 青  龍源湖畔二人悠,客運站前蓮子粥。    幕天水韻伊人卿,塑氈大棚玄湖鏡。    水闊天高電視塔,溫情繾綣理工大。    有女如廝人中仙,傾惜慕兮殊途戀。    菌菇湯儂米魚蛋,蕃茄木瓜水溫婉。    笑嫣如花伊聲罄,愛兮望兮醉年幸。    秀色可餐佳人前,一顰一舉看不厭。
  • 「臨新歐」班列臨沂直通德國:僅裝車報關 節省11天
    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記者站在青榮城際鐵路引入青島樞紐的婁山特大橋上說:「這裡之所以被稱作樞紐,左邊有在建的膠濟客專線,右邊是運行的膠濟鐵路,它的旁邊也為青連鐵路預留了空間,以後從這裡北可到膠東半島,南可到江蘇,西則連著京滬高鐵。」
  • 激揚青春 攜手共進丨林春浩董事長主持潮青商會「潮青暢想夜」活動
    集體合照這次活動以美食、美酒、趣味遊戲為伴奏,以一群活力無限的商場精英為主旋律,構築了一首和諧、歡樂、向上的「潮青暢想曲」。活動中,潮青暢所欲言,分享彼此的創業之道和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回顧2020,展望2021。
  • 東山頂山莊:臨湖別墅與垂釣聖地
    清晨在飛鳥的婉啼中甦醒捧著溫熱的咖啡推開窗,微風和陽光一同湧進來看湖面平靜林間霧氣嫋嫋升起你將擁有這樣的生活客居臨湖別墅的夢想沿著山裡獨有的青石板路一路向上,轉過一個彎路,就看見一座體量龐大的別墅倚在山間,因為這一段石板路是一直通向上的,眼望著這山莊,有一種要探秘山間神仙洞府的感覺。不得不細說這棟別墅,一起三層,室內都是歐式簡約裝修風格,室外臨湖小院,坐於院中,眼前的水庫大湖三面由青山圍攏,水紋翻湧,真是小島別墅的體驗感!
  • 東臨碣石——如何臨到機遇?
    這位看官說了:臨,很普通的一個字的一個字呀?有意思在哪裡呢?臨時, 容易讓人想到短暫、湊合的意思。臨者,明天地所在,悟萬物本來,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臨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我居其中的真髓。若能時刻感覺天地,萬物的存在,這就達到了臨字的本義(「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應該是臨字作為修行的本義。
  • 古村鄉韻:郟縣臨灃寨
    臨灃寨斑駁的古寨門 □記者李巖文李文波圖   提起寨子,很多人都會想到寨牆,要麼土夯,要麼磚砌,要麼石堆,畢竟「沒有寨牆,咋能稱寨呢」?塊塊條石、座座垛口加上寨門上厚重的石刻銘文,足以將很多人拉入時光隧道。   這裡是臨灃寨的正門,也叫東門。門頭上碩大的楷體「溥濱」二字則由一整塊條石凹刻而成,蒼勁有力,作者名字已經模糊。   溥濱門外,埋在路旁的一塊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2005年11月發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牌異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