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年,馬扎爾人在潘若尼亞平原建立匈牙利國。
起初,馬扎爾人是生活在烏拉爾山附近的遊牧民族。根據語言學上的追根溯源,這個民族的起源可能和蒙古人、突厥人有一定的關係。他們由七個小的遊牧部落共同構成,其中最強大的一個部落名字叫馬扎爾,在他們的語言中是「當地人」的意思。部落聯盟同樣也以馬扎爾來命名。
公元91年,匈奴戰敗,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北匈奴西遷,一路擄掠迫害沿途的當地部落,導致原本生活在他們西邊的其他遊牧民族不得不紛紛躲避。5世紀起,一部分馬扎爾人也因此離開了原本的居住地,向西遷徙。最終,他們來到了第聶伯河流域,當時那裡正被突厥民族治下的可薩帝國所統治。
馬扎爾族人頭像
據說,在889年的時候,可薩人指派了一個來自卡巴爾部落的人作為馬扎爾部落聯盟的領袖。他既有馬扎爾人的血統,也有突厥的。這個人就是後來匈牙利的的第一位大公——阿爾帕德大公。
同樣生活在這片區域的遊牧民族還有保加爾人。他們建立起的保加利亞汗國和拜佔庭帝國素有恩怨。為了解決保加利亞帶來的威脅,拜佔庭帝國的皇帝選擇和馬扎爾結盟。經過一陣談判,阿爾帕德大公選擇接受拜佔庭的報酬,驅逐保加利亞人。馬扎爾人擅長騎射,身手矯健,能徵善戰。
戰爭的開始,他們很快就擊潰了保加利亞的隊伍。眼看局勢一面大好,保加利亞的西蒙大公卻在此時向另一支草原部落佩切涅格人求助。佩切涅格人襲擊了馬扎爾守備空虛的後方駐地,大獲全勝,之後更是不斷故技重施,反覆騷擾。因為敵人在人數上佔據了絕對優勢,馬扎爾人不得不放棄原有的家園,再次啟程,尋找新的居住地。
為了增強實力,確保在遷移途中能生存下去,馬扎爾吸收了更多新成員。此時的馬扎爾已經變成了十個部落的聯合。除了原先的七個馬扎爾部落,又有三個可薩人的部落加入進來。在出發前,按照當時的傳統,所有的部落都拿出一支箭象徵自己。十支箭被困在一起,插在高高的石堆上。這個儀式告成,就算宣告聯盟誕生。也正因如此,這個聯盟的名字就叫「十箭聯盟」。
由於語言不通,周圍的斯拉夫人照搬了這個詞的讀音。後來,斯拉夫人的叫法又傳到西方。在一系列的以訛傳訛之下,「十箭聯盟」的讀音變成了「匈牙利」。「馬扎爾國」也就變成了「匈牙利國」。至少之後的很長時間裡,歐洲國家都是這樣稱呼他們的。
不過在當時,他們對自己的稱呼還是馬扎爾。在阿爾帕德大公的帶領下,新組建的聯盟不斷沿著喀爾巴阡山脈向西深入,來到了位於多瑙河盆地的潘若尼亞平原。這裡地形平坦,水草豐茂,適宜遊牧民族定居。在歷史上,這裡就曾兩次被選中作為遊牧民族建立國家的場所。
馬扎爾人(圖畫)
此時的馬扎爾雖然主體還是馬扎爾人,但在多次的遷徙當中,他們不斷在途中繁衍生息,同化也吸收其他民族,已經很難辨別出究竟屬於哪一血統。然而,不同民族的混合與不同文化的交融反而塑造了他們獨特的個性,共同成就了馬扎爾人這一整體。當人們終於安頓下來後,他們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國家——也就是現在為我們所熟知的匈牙利。
896年,馬扎爾人正式在潘若尼亞平原定居。這個幾經遷徙的民族總算找到了長久的安身之地。這一年,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匈牙利「建國之年」。
經過斷斷續續進行了幾個世紀的遷徙,原本生活在烏拉爾山附近的遊牧民族——馬扎爾人來到了位於歐洲腹地的平原地帶。這期間有戰爭也有融合,都為一個新整體的誕生做了鋪墊,最終形成了馬扎爾人建立起的國家——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