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童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出國留學後,改國籍嫁53歲美國教授

2021-03-03 百戰不殆123

"敢於衝撞命運才是天才。"從科學上來說,每個人從出生起就存在著差距,但更多的決定一個人命運走向的更多的是後天的種種行徑,傷仲永的例子從古至今也已經是屢屢發生了。

中國神童田曉菲十三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後她出國繼續深造,在三十未到時就改變國籍,嫁給了53歲的美國教授,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不理解,但她有自己的想法。

神童的讀書路

1971年,田曉菲出生於哈爾濱,父母都是從事文字工作的學者,家庭的文學含量很是豐厚。

在她四歲時,父親被調往天津文聯,出任文聯主席,田曉菲也就在天津市文聯大院的地震棚裡接觸到了文學,她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就寫得極為出色,被發表在了《天津日報》上。

一直被文學創作感染的田曉菲陸陸續續出版了五本詩集,榮獲了文學創作獎,當時以柳溪阿姨為代表的一大批天津老作家都很喜歡她,不少還是忘年交。

這樣出眾的才華終究不會被淹沒,在田曉菲十三歲那年,北大招生辦就注意到了這個優秀的孩子。加上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處於對神童有著很大的推崇階段,為了能夠給學校樹立一個正面的"神童效應",北大決定破格將田曉菲錄取,就讀西語系英美文學專業。

同齡孩子還在初中打打鬧鬧時,田曉菲就已經拿到了步入中國頂尖象牙塔的入場券,多少人對她懷著豔羨,這樣的經歷又是望塵莫及的程度。

在她十六歲時,正值北京大學建校九十周年校慶,田曉菲寫下《十三歲的際遇》,發出良多的感慨,既有關於對大學一草一木的懷想,又穿插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文章一出,好評如潮,它甚至被編入了國內某版本的中學教材中,讓許多中學生都感受其中的多重感懷。除了三年前的神童名聲,這可能是田曉菲被人關注的另一個開端。

田曉菲在北大校園的另一個人生重要事件,就是結識了十五歲考入北大的查海生,也就是大眾所熟悉的詩人海子。

當時海子任教於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主要是哲學教研。兩個同樣的天才,同樣在文學上有著深層次感受的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

田曉菲拿著完成的詩歌找海子時,他給予了田曉菲很高的評價,認為她要是能夠一直堅持創作,未來一定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1989年,正是田曉菲大學畢業之際,她卻得知了海子臥軌自殺的噩耗。幾年的交往,讓田曉菲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能鼓勵自己堅持寫作的人,自己卻先行放棄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無法拿起筆創作,只是不斷思考人生的最終意義究竟是什麼。

留學美國的際遇

1991年,在海子逝世兩周年後,田曉菲重整心態,前往美國留學,同年取得了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文學的碩士學位。

1998年,田曉菲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的博士學位,也是哈佛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畢業生。畢業後,田曉菲憑藉著優秀的履歷應聘到柯蓋德大學東亞系,出任了客座助理教授,次年又轉任於康奈爾大學的中國古典文學任助理教授。

2000年,受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邀請,田曉菲回到哈佛的東亞系任講師,五年後被評為副教授。第二年,即田曉菲三十五歲時,她正式成為哈佛大學教授,可以說,她是一直走在大多人的前面。

此期間,田曉菲再也沒有放棄過創作,特別是在接受了美國教育後,她對各國文化的深入研究產生了更加明確的意向。

田曉菲在表達中西文學的認識時,不僅僅從簡單的對立面出發,反而是站在更高處,超越了民族與國家,加進自己的創作理解,使讀者體會到古今文化的妙處。

之後,田曉菲對南朝的宮廷文化產生了前所未有過的興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其中,且不斷深入。

備受爭議的愛情

這樣一位神童在長大後,也是有情竇初開的時候,但她的選擇卻是讓很多人難以理解。在田曉菲攻讀博士時,接觸到了哈佛文學院院長兼導師史蒂芬·歐文。

史蒂芬·歐文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從小卻對中國詩歌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對唐詩的研究格外深入,還有一個中文名宇文所安。

在家人為他以中國詩歌為職業難以謀生時,宇文所安卻是很樂觀,在他看來,歐美讀者對於中國古代詩歌的欣賞需要一個發言人,所以,他很難從這片領域中脫離。

而且,他主張詩人應該是博採眾長的,無論是自己國家,很是別的國家,都應該取其精華地吸收。而宇文所安遇到田曉菲後,立刻發覺了 自己這個年輕學生身上的文藝氣質。

幾年的學術研究下來,宇文所安更是對田曉菲刮目相看,這個東方女孩不僅是聰慧,還有著自己對文化的專業理解,兩個人簡直是不謀而合。

在大學時,他們始終是嚴格的師生關係,直到田曉菲離校後,宇文所安才逐漸顯露出自己的心意,這時候的他已經五十三歲了,二田曉菲不過二十八,正是一個女人的美好年華。

這段差距過大的感情一直不被田曉菲的家人朋友看好,但田曉菲本人在多年深入西方思想後,卻是沒有那麼大的反應。他們的結合就像是知音的相會,靈魂得到劇烈碰撞。

1999年元旦,宇文所安和田曉菲在美國紐約舉行婚禮,並且田曉菲還拿到綠卡,更改了國籍。

這樣的舉動讓很多人議論紛紛,認為田曉菲就是個崇洋媚外的人,國家培養多年的人才在成就斐然後,卻是輕而易舉地更換了國際,與一個老外結婚。

可是田曉菲本人並沒有很受這些紛雜言論的影響,她從一開始選擇這婚姻的目的就很單純,與宇文所安在一起後,二人相互促進,簡直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每個人都是有自由的選擇,只要不是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可。田曉菲神童出生,十三歲就進入大學的人生經歷,必然會讓她比一般人有更多的思考方式,但她選擇了更改國籍,嫁給大出很多的美國教授,必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相關焦點

  • 她是中國著名神童,13歲被北大錄取,留學後改國籍嫁53歲美國導師
    對比一般的神童,田曉菲的被一流學府破格錄取的原因有些獨特,我們常聽到各種數理化神童的故事,但田曉菲卻是因為文學天資好才脫穎而出,她10多歲時,寫下了一首名為《露》的詩:「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滅/我不是星星的眼淚/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純潔的甘露......
  • 13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出國留學退出國籍入美,最終嫁了美國老頭
    施一公教授曾回憶,自己畢業那年清華大學約有2000多名本科生,但超過一半的學生都選擇赴美留學,而且大部分還留在了美國。對於清華北大,復旦交大等國內一流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出國留學不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 哈爾濱13歲神童被北大錄取,出國後果斷嫁給53歲美國老頭,入美籍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都不再封建古板,在愛情方面更是倡導自由戀愛,現如今的通訊更是十分發達,人們通過社交軟體就可以認識到世界各地的人,不再像以前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姐弟戀,忘年戀更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講的就是一位13歲的神童被北大錄取,結果嫁給了53歲的美國老頭他們的故事。
  • 13歲便讀北大的神童田曉菲,為何出國後,嫁給50多歲的美國人
    北大才女田曉菲很厲害,她4歲習詩,10歲出版詩集,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成為學校重點培養對象。畢業後,到美國留學,考取哈佛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博士生。 天才田曉菲擁有這樣完美的履歷,誰能不看好她的大好前程呢!
  • 13歲上北大,27歲成博士,她為愛改國籍,嫁大自己24歲外國教授
    田曉菲1971年出生,從小就是個神童,她2歲讀書,5歲寫作,7歲立志要考北大,13歲上北大,27歲成博士,在學習的時候遇見了自己的愛情,她為愛改國籍,嫁給了大自己24歲的外國教授歐文。神童一詞對于田曉菲來說,並不陌生,她從小被叫到大,已經習慣了,也承認這個稱呼,畢竟很少有孩子能夠在13歲的時候被北京大學錄取,13歲就能夠就讀大學的孩子,稱得上是神童。
  • 13歲被北大錄取,27歲獲哈佛博士學位,28歲卻嫁美國教授更改國籍
    在田曉菲13歲的時候,她進入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北大,在西語系讀英美文學專業就讀。而在北大就讀的時候,田曉菲結識了著名的作家海子先生。其實算起來的話,孩子應當是田曉菲的學長,海子當年也是在15歲的時候,被特招進北大的法律系。田曉菲久仰海子,於是就拿著自己寫的詩歌去詢問海子的意見。
  • 她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重點培養,結果一出國就嫁50多歲美國人
    在我國眾多的大學之中,北大可謂首屈一指,這座百年老校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還有著其他高校無法比擬的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考入北大就意味著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因此到北大學習深造便成為了無數學子們的夢想。作為國內頂尖大學,北大從來不缺天才,這些人雖然智力超群天賦異稟,但最後做出的選擇卻經常令人不解,就比如我們下面講到的田曉菲。
  • 13歲進北大,27歲哈佛碩士畢業,改國籍嫁美國老頭
    人才流失一直我國非常嚴重的問題,進去二十一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不管是自費還是國家出錢,從前萬眾矚目的海歸,到了現在成了無根的海草,特別是國家送出去進修的學生,大部分都選擇留在留學的國家,不再回來,這樣國家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就這樣白白送給人家,田曉菲就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其實有關她的故事也還是飽受爭議。
  • 她13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畢業卻嫁52歲美國老人,換國籍也不猶豫
    也是因為這樣的天賦,在田曉菲13歲的時候,就被北大破格錄取了,就這樣她選擇了北京大學的英美文學專業,順利畢業,而且有了出國的想法最開始的時候,田曉菲只是想出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就這樣她選擇去美國,經過十四年的打拼,年紀並不大只有34歲的田曉菲,成為了著名學府哈佛的教授。
  • 她13歲被北大錄取,赴美留學後一去不回,28歲嫁53歲美國人
    另一方面,當時中國很多高等學府陸續開展少年班,進入少年班的無不是天資聰慧,才學過人的少年天才,他們早早就展現出了與同齡人比超常的智力水平。國家為了不讓這些人才被埋沒,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培養他們,將來好回饋社會。就這樣,田曉菲幸運但又是情理之中被北大破格錄取。當年只有13歲的她,成為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女。
  • 4歲寫詩,13歲上北大,被公認修成正果的神童田曉菲,卻選擇加入美籍
    」在中國,神童有很多,但一般他們的結局都令人唏噓,比如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在比如曾被捧為教育典範的哈佛女孩「劉亦婷」,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神童,她4歲就能寫詩,13歲就上了北大,後來在美國結婚定居,她就是被公認修成正果的神童田曉菲。
  • 才女13歲就被北大錄取,剛畢業就嫁半百美國佬,更換國籍引爭議
    她在4歲時開始學習詩歌,並在10歲時出版了詩集,年僅13歲就以神童之名被北京大學收為麾下。畢業後,她去了美國學習並獲得了哈佛大學博士學位,成為學校歷史上最年輕的女博士生。擁有如此完美履歷的田曉菲,許多人認為她前途不可限量!但是,誰曾想到剛走出校門的她便嫁給了一個年過中旬的美國人,並因此入了美籍。這個結果使大家都很困惑。
  • 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35歲成哈佛教授,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
    不過伴隨著其他國家的崛起和發展,尤其是像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也吸引了不少的國內學子出國留學,其中不少人甚至選擇留在國外,造成了人才流失。 4歲就在報刊上發表詩歌,13歲被北大破格錄取,16歲寫出被課本錄入的文章,35歲就成為哈佛大學的教授…… 種種的榮譽之下,都是一個天才的「神」操作,而除了這些榮譽之外,田曉菲最引起世人爭議的地方就是博士畢業就嫁給自己的美國導師,從此沒再回國的事情。 那麼多年過去,如今的田曉菲怎樣了呢?
  • 13歲被北大特招錄取,成哈佛史上最年輕女博士,卻嫁給了美國人
    不過,最近一位13歲才女被北大特招的故事,雖然後來功成名就,但最終的結局讓人看後感慨不已。2歲識字讀書田曉菲,1971年出生,父母從事文字工作。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2歲的時候,田曉菲就超乎常人,開始識字讀書。
  • 中國神童13歲就考入北大,後遠嫁美國,如今過得怎麼樣?
    世界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天賦異稟,小小年紀就能達到普通人不能到達的高度,但是當他們走出國門後,卻再也沒回來。還記得「中國神童」尹希嗎?他從小就具有驚人的數學天賦,12歲就考入了中科大,後去了美國哈佛大學讀書,但他從此加入了美國國籍,再也沒回到中國。
  • 北大27歲才女嫁美國52歲老頭引熱議!20年過去了,他們幸福嗎?
    時光倒流到1999年元旦,在美國紐約州一場浪漫的婚禮正在舉行,婚禮的主角一個是來自中國的27歲的哈佛大學教授田曉菲,一個是52歲的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系主任史蒂芬.歐文,中文名宇文所安。這場浪漫的婚禮,引發網友持續的熱議。
  • 她13歲考北大,26歲博士畢業嫁美國老頭後過得怎樣?網友:活該
    有不少關於神童的例子,從傷仲永到魏永康,再到張炘煬,大部分都是男孩子,而北京大學曾出過一個女神童,她的名字叫田曉菲,之所以特別提到她,是因為她的事跡讓網友們都吵翻了。田曉菲從小就是讓其他父母羨慕的好孩子,13歲就考上了北京大學,當時是北京大學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學生,引來了廣泛的關注。
  • 12歲被北大破格錄取的才女,留學後嫁給美國大學老師,如今怎樣了
    還有一類人是在個人年齡還沒有達到考進學校的時候,就被清北大學提前破格錄取,這一類人更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了吧。田曉菲就是這樣的一個才女。12歲被北大破格錄取的才女,留學後嫁給美國大學老師,如今怎樣了?當然在看到田曉菲未來有很好的前途後,她的父母也對她的學習更加看重了一些。結果在12歲那一年,田曉菲就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這可不是用天才兩個字就可以形容她了啊。
  • 天才少女13歲讀北大,28歲時嫁50歲美國導師,如今過得怎麼樣?
    儘管對愛情的追求歷久彌新,但曾經被北大錄取的那個13歲的神童田曉菲,出國留學後,嫁給了一個50多歲的美國人,又是因為愛情嗎?一九七一年十月,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一個書香門第裡,父母都是文盲。後來由於父母工作調動,她便跟著去了天津,在那裡長大。因為父親是天津文聯主席,田曉菲在天津文聯大院裡開始接觸文學。
  • 13歲被北大挖掘培養4年,赴美留學一去不歸!改國籍嫁給美國老頭
    我國從古至今都有「神童」之說,載入史冊的「神童」不勝枚舉,《三字經》有語「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這其中所說的就是「聖公項橐」,項橐七歲時就能與孔子爭辯而不落下風,甚至令孔子心悅誠服,拜其為師,妥妥的「神童」,除此之外還有甘羅12歲官拜上卿,晏殊14歲賜進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