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在吃「屎」?還是吃火鍋!以「屎」為料的黑暗料理火了?

2021-01-15 舌在美食線

想問一下你們吃過「牛屎」火鍋嗎?

哦,不。它還有一個正經官方名字,叫牛癟(biě)火鍋。

它在網上被譽為「國際級別」的黑暗料理、糞便美食、黔東南地區最牛的侗族美食......

網上有超多美食博主、吃播博主,都對這個食物發起過挑戰!甚至成為了新的「網紅」食物(可以釋義為:網紅吃的食物哈哈哈哈)......

甚至有人說,應該直接把這個火鍋當做中藥來吃......

講到這裡,陛下們可能會好奇,牛癟(biě)火鍋,是個啥?為啥要叫它「牛屎」火鍋?是不是在搞噱頭,胡說八道?

別急!!聽包子給你細細道來~

牛癟(biě)火鍋,是貴州東南部的特色食物。深受侗族、苗族人民的喜愛,甚至還會作為待客的上品被端上餐桌。

可是,包子敢說 90% 以上的外地人,一開始可能並不敢吃這個火鍋......

那是因為,牛癟(biě)火鍋的做法真的太太太太太特別了!!

這個火鍋的核心,就是那個牛癟(biě)。

via 沸騰吧火鍋

牛癟這個東西是真的很神奇。人們將牛宰殺後,會把牛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拿出來。(內容物基本是草)

然後擠出消化物裡面的汁液,再加入牛膽汁及各種佐料放入鍋內文火慢熬,煮沸後將液體表面的泡沫過濾後作為湯底拿來涮火鍋使用。所以它另外一個名字就叫做「百草湯」。

但是多人誤認為裡面這個東西是屎,網絡傳言也是這麼說的。導致大家一開始就對它有強烈的牴觸心理。

嚴格來講,這個東西是即將變成屎,但是還沒變成屎的狀態。所以說它是「牛屎」火鍋,是對它的一種誤解哦。

via 沸騰吧火鍋

因為牛吃的草是綠色的,所以擠出來的汁液也是綠色的。放到鍋裡熬煮,那場面,和女巫熬毒藥的畫面如出一轍。加入的食材煮久了,也會變成綠色。

綠色絕對沒有牛油火鍋的紅色看來有食慾的,但是顏色的衝擊不算啥,更重要的是它那個刺激的,又令人難以描述的味道!

據吃過的人說:嘗到湯底,入口是非常重的苦味,接著是辣味、鹹味、酸味一起湧上來。但是沒有大家想像中屎的臭味和澀味。

如果不喝湯,只是吃肉的話,味道還是可以接受的。

大多數人,都不太能接受,牛癟(biě)火鍋的苦味。

但是對貴州東南部的人民來說,這就是他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了!他們吃牛癟火鍋也是很講究的~

會先往鍋裡倒菜油,然後下入花椒、辣椒、薑片、無香草和陳皮碎等,倒入過濾出來的牛癟湯,有些還會加腸癟和牛膽汁增加苦味。最後再加入烤過的「吳茱萸粉」(當地稱為垂油子),這樣才能算是完美的牛癟(biě)鍋底。

牛癟鍋底最配的當然是切成條或者片的牛肉或者牛雜等食材,牛癟的苦和牛肉的鮮香,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感。

牛肉浸潤了帶著苦味的湯汁,整體的滋味更加鮮香濃鬱,吃起來微苦,但是肉香在嘴裡四散開來,咽下去後,還會有隱約的回甘。

如果搭配特調的辣椒麵蘸水,那滋味就會更上一層樓。

當地人認為,牛癟火鍋的苦味,是那種降火食物的清苦。有吃苦瓜的感覺,清涼爽口,味道鮮美,吃完之後一晚上口留餘香,嘴裡都是清涼的滋味。

而且他們認為,這牛癟是有藥用的。西南地區多潮溼瘴氣,平常容易腹瀉,而牛癟的功能之一就是健胃止瀉。飲食養生兩不誤,大概說的就是這種食物了吧。

講到這裡包子開始有點想要嘗試了!!不知道有沒有吃過的陛下來給包子分享一下體驗呢?

每次看到這種獨特的地域美食,我都會想到汪曾祺老先生說過的一句話:「總之,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咱們國家地大物博,飲食文化,地域文化多種多樣。咱們應該抱著寬容的態度去面對,尊重每一種文化,尊重每一份食物~

相關焦點

  • 蝦頭部分是「屎」還是「黃」?別傻傻的不知道,很多人都吃錯了
    就是喜歡蝦頭的濃鬱風味,在這間日式料理店裡,不時就能看到民眾吸允蝦頭。日本料理店老闆王芳樹:「一般蝦頭的話大家是喜歡他那個,俗稱蝦味增就是蝦膏濃鬱的風味口感,那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說把它塞一點飯,讓我們的米飯去吸附了那個蝦味增的香氣之後,那有很多的時候也會把這個拿來煮成一個味增湯這樣子。」
  • 周公解夢:夢見吃了屎
    其實我們有時在夢中也會夢見類似的夢境,那在周公解夢中,夢見吃了屎是預兆什麼呢?且看下文解析!  夢見吃了屎的夢境解析  夢見吃了屎,預兆著夢者近期的感情運欠佳,有伴者的戀情可能會遭遇衰運的襲擊,有外人介入你和伴侶的關係,建議小心防範;單身者和剛認識的異性交往時不可過分投入,小心被對方利用。
  • 舌尖上的日本:從「平成火鍋演變史」,一探日本火鍋文化
    美味中體現時代脈動在進入「平成火鍋演變史」之前,先簡單看一看日本人關於他們關於火鍋起源和演變的一點研究,從火鍋的起源開始看起吧。日本的「鍋」這個字(なべ)的字源為「餚甕」(なへ),「餚」指的是魚類(さかな),而「甕」指的是土製的甕(かめ)。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
    這次特別介紹京都必吃的春懷石料理。喜歡日本料理的朋友們,一定要看一看!懷石料理的八寸,食材豐富,擺盤華麗▋什麼是「春懷石」料理「懷石」一詞,顧名思義,懷中抱著石頭。這是過去在禪寺修行的日本僧侶,打坐時為了忍住飢餓,在懷裡放置烘烤過的溫熱石頭,以達止飢禦寒的效果。 懷石料理本來是日本茶道中,由主人招待客人喝茶之前的菜式。為了不讓客人等待時餓肚子,也要避免濃茶傷胃,所以在飲茶前奉上簡素的料理;一般來說是一汁三菜、強餚、八寸、湯。發展至今,已不限於此,轉變為高檔日本料理的代名詞。
  • 大鬍子哥裸泳,下一秒「失守噴屎」整條飄水面,網友笑翻
    英國一名男子跟朋友一起開心到湖邊出遊,心情玩的正嗨就直接裸體跳下水遊泳,但沒想到他的屁股也異常興奮,遊到一半的時候沒控制好,直接在湖面中冒出一條長長的「屎痕」,讓一旁的朋友全笑瘋,雖然多數網友都狂罵太噁心,但影片已經有超過900萬人觀看了。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 舌尖上的日本:會席料理要如何「吃」?
    建議從前菜開始慢慢品嘗,最後才吃白飯配漬物──跟臺式料理很不同,會席料理的白飯通常會在倒數第二道才出現,據說這是因為日本人認為吃飯有助於解酒!品嘗各道料理時,基本把握原則是「由左至右」。如前菜擺盤應從左至右的順序品嘗;烤魚、芋頭這類需要切小塊吃的食物,均從左邊吃起就對了!
  • 「贅詞」的臺語要怎麼說?
    所謂眼有眼屎、耳有耳屎,屁股也會拉屎,這都非常直白,不需多做解釋。不過,臺語形容起這個「屎」呢,則要腦筋轉一轉才能明白,從字面到其衍生的意思,保證會有「原來是這樣!」茅塞頓開的暢快。譬如「目屎」,這應該是最基本的,也就是指眼淚;「火屎」,照字面是火的殘留物,猜出來了嗎?是指燃燒木炭過後所留下的灰燼;「薰屎」(hun-sái)照前推論,沒錯!就是指淤灰;「激屎」(kik-sái)比較高難度,是擺架子、態度驕傲的意思;「厚屎」本意是指很常跑廁所大便,但後來衍伸形容一個人毛病很多;「攝屎」(liap-sái)本意是忍住大便,後來衍伸為小氣、吝嗇;「話屎」則是指多餘的廢話。
  •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
    「最想要吃一次的動漫料理或食物」萬人票選TOP 20排行出爐!   第八名:志村妙的黑暗物質「銀魂」   「銀魂」的料理中,雖然有著銀時的紅豆蓋飯及土方的蛋黃醬蓋飯等恐怖的料理,但志村妙的料理在恐怖這方面可說是壓迫眾生
  • 鹿兒島美食攻略:要吃正宗薩摩料理就到天文館通老店「熊襲亭」
    說到鹿兒島美食,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大量運用薩摩地雞、黑豚、九州在地食材的鄉土料理羅!「樂吃購!日本」這次就要向大家介紹在鹿兒島市區最熱鬧的天文館通上,人氣NO.1的鄉土料理餐廳「熊襲亭」,現在就一起來瞧瞧道地的薩摩料理有哪些必吃美食吧!
  • 吃貨天堂「高知」必吃美食攻略!高級和牛與海鮮料從早吃到宵夜場
    到日本四國自由行一定會把「高知」排進行程,因為這裡有一項不分國籍、性別都超受歡迎的觀光人氣賣點,就是「美食」啦!從新鮮海鮮、高級和牛、日本酒到坂本龍馬心心念念的軍雞料理,每一樣都充滿特色、美味滿分,不管你是愛海鮮、愛吃肉還是愛酒,跟著我們一起吃一輪,保證超滿足!
  • 火鍋老油不是地溝油,吃起來真的「香」嗎?
    回到四川後,有意回收火鍋湯底,將其中的油提取後加入到新油中,20天節省了近10萬元的成本。網絡視頻截屏事件背景及引發關注的「善與惡」咱不做討論,小邢僅從食品衛生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老油」。一、什麼是老油呢?
  • 為什麼日本的炸雞叫「唐揚」?開動前,5個必學的日本料理漢字課
    日本自由行時一定會吃美食!不管是壽司店、居酒屋、料亭,都會看到漢字名稱的料理。像是居酒屋常見的「唐揚」,壽司店必點的「鮨」、「刺身」,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都搞不懂意思。這次就要介紹5個日本料理常見的漢字單字,還會告訴你這些單字的起源喔。馬上看小編的介紹!
  • 日本新年吃什麼?跨年蕎麥麵、御節料理「食文化」大解析
    另外,在「食文化」方面,日本也相當講究喔!你聽過跨年蕎麥麵、御節料理嗎?一起來看看吧!▋跨年蕎麥麵:有吃有保佑!日本人在「大晦日(12月31日)」這天吃蕎麥麵的習俗,據說源自於江戶時代職人、商人們在歲末忙碌時節,吃方便、快速的蕎麥麵果腹的習慣。
  • 「兩餐」韓國年糕火鍋吃無限量吃到飽
    「兩餐」意思就一餐當兩餐吃,簡單說就是吃法有兩種,先吃鍋再吃炒飯。店裡的用餐空間算是蠻明亮的。取餐區在中間,主戰場是這一排,看起來選擇性不多,但其實也夠吃了,主要都是韓國人在吃火鍋時的配料,肉類部分則是單點。
  • 利用味噌與海鮮,做出道的日式「石狩鍋」、「土手鍋」!
    冷冷的天氣就會想要吃溫暖的鍋物,先前有媒體調查,臺灣人最喜歡的鍋物依序為「麻辣鍋」、「薑母鴨」再來就是「壽喜燒」。源自日本的壽喜燒是一種不喝湯的火鍋,吸滿壽喜燒鹹甜醬汁的肉品、再裹上蛋汁有夠銷魂。但許多人吃火鍋也很想喝暖心暖胃的湯,今天就要跟你介紹兩款日本的鄉土料理「石狩鍋」、「土手鍋」,只要利用味噌與海鮮這兩種食材,就能簡單迅速品嘗到道地美味。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哎呀,這個是發物,不能吃!」發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關於發物的禁忌就更多了。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
  • 別讓把屎把尿害了你自己的孩子
    天氣越來越熱,給寶寶「把屎把尿」的呼聲也越來越大:紙尿褲太熱了,把屎把尿對寶寶發育好。早點把屎把尿,就能早點學會自己上廁所。做媽媽別太懶,該把還得把。……要是爭辯幾句,還會被「你也是把過來的,不是好好的?」給懟回來。沒錯,把屎把尿一直都是我們的老傳統,但是老傳統,就一定是對的嗎?
  • 實測6款自熱火鍋,疫情期間也能實現「火鍋自由」
    約上三五好友出門吃火鍋的時機還未成熟,雖然現在可以點火鍋外賣,但點少了虧得慌,點多了吃不了浪費。不過,想要宅家吃火鍋的問題並非無解。火鍋店去不了,但可以買自熱火鍋在家吃。疫情以來,自熱小火鍋的熱度不斷攀升,熱門口味難搶程度僅次於口罩,可謂是「一鍋難求」。
  • 日語語法:「だけ」、「ばかり」、「しか」的區別
    在日語初級語法中,「だけ」、「ばかり」和「しか」是比較重要的語法點。它們看起來意思相似,但是用起來總覺得有些區別。如果分不清楚這些區別那就會錯意。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