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上海交大「面試招生」 廣東高校暫不跟風

2020-12-13 陽光高考

    廣東兩所可以自主招生的學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均表示,暫時不會僅憑面試來錄取學生

    近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自主面試招生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與全國另外50多所試行自主招生院校不同的是,今年兩校在自主招生上均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其中復旦大學首次嘗試「用75分鐘面試決定考生是否上復旦」,此舉究竟是不是「中國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對此,廣州多所知名高校負責人表示讚賞,認為這是高校選拔高素質人才的有益方式,也能指導中學教育,但由於中國發展不平衡等特點,該方式不適宜在大範圍推廣。而廣東兩所可以自主招生的學校——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均表示,暫時沒有計劃像上海兩所大學那樣僅憑面試來錄取學生。

中山大學:復旦交大的做法值得高校推廣

    中山大學招生辦一名曾從事多年招生工作的老師表示,自主招生在高校試行不過二三年時間,目前還在探索之中,廣東也僅有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試行這種招生模式,事實證明效果不錯。復旦大學的破冰之旅顯然是對傳統的高校錄取方式的挑戰,這種模式是否成功,還需要時間去證明,在這一點上,復旦大學的步子顯然是跨得大了很多。但不管結果如何,高校自主選擇偏才怪才、在優秀人才中通過面試的方式選擇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顯然是一條不錯的招生途徑,值得高校去推廣,這是與國外高校招生模式並軌的趨勢。

華南理工:高校自主招生能招到偏才怪才

    華南理工大學招生辦主任曾志新明確表示,自主招生的招生模式一年比一年熱,而且效果出奇地好,高校也因此挑選到了不少偏才、奇才。「 這一招生模式,對於選拔特殊學生是一條不可多得的有效途徑!」

    他指出,復旦大學所謂「75分鐘決定能否上復旦」的做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所有參加面試的學生,在面試之前,已經進行了激烈的淘汰,這個淘汰的依據是什麼?顯然是成績。這些孩子都是選拔後推薦出來的優秀學生,成績居於年級前5名,他們的基礎較好,又有一技之長,是中學公認的重點苗子,才得以推薦到名校。從這一角度說,他們並不是僅僅是「依面試決定錄取」的考生。

    對於這種模式精挑出來的尖子生,作為高校已無需再去考慮他的基礎如何?他的成績是否夠分數線?而是要看這個孩子有沒有培養前景?有沒有培養後勁?會不會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人才?這時,學校面對的只是在「精英學生」中做挑選,而不是在「普通學生」中選優秀。事實上,國外很多知名高校都是這麼做的。

    據曾志新介紹,今年是華工第四年實施自主招生,因為前兩年的「效果」不錯,意外地挑選到了不少令人稱奇、優秀而有特長的學生,因此,該校今年自主招生的名額「突飛猛進」,比去年擴充了3倍,高達247人(去年僅有50餘人,以教育部5%比例,可招生310餘人)。全國的報考者也猛增至600多人。

暨大:學生是否真冒尖還需時間鑑定

    暨南大學招生辦主任莊友明認為,全國招生都在提倡「陽光招生」,中學推薦的學生是否都是有特長的學生?這個選拔過程一定要嚴謹。要確保錄取的公平公正,高校錄取的名單也一定要公示。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對於有一技之長的「偏才怪才」既便不參加高考就被大學錄取也無可厚非。而復旦大學正是創造了一種更靈活的,更適合挑選「才子」的錄取模式。

    復旦大學的做法,無疑打破了長期以來固有的高考獨木橋的招生模式,但這畢竟只是試行階段,這種模式是否完善,是否會擴展到更多的高校,還要看實際情況而定。此外,最後被錄取的學生是否真的冒尖,是否真能夠如學校所願,還需要時間來鑑定。

上海交大:我們是與國際接軌

    除復旦大學外,上海交通大學今年也首次採取這種「面試決定錄取結果」、「學校說了算」的招生模式。昨日,上海交通大學負責廣東招生工作的有關負責人告訴信息時報記者,這種新的招生模式實際是向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是一種改革性的進步。

    「這次交大也採用這種方式自主招生。選拔錄取工作都是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進行,工作方案、實施辦法以及面試人員名單和預錄取結果都必須報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批准,學校招生監察小組按規定的程序全程參與監督」。對於獲得預錄取資格的學生,將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應該說是十分公平和透明的。這樣的選拔考試比單純的對著試卷「紙上談兵」要更科學的多,應該符合素質教育的需求。

    但是,該負責人認為,目前這種招生模式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起來比較難,還不是很成熟。

高考狀元說 當年如此招生高考會很輕鬆

    王凝是廣東2005年高考狀元,昨日,記者電話聯繫到遠在北京大學的她。剛聽完記者的介紹,王凝就搶著說:「我已經知道這事了,真得很不錯啊,如果我們當初也能實行這樣的招生模式,那高考就會輕鬆很多,不過這樣也就不會有『狀元』之說了」。

    王凝認為,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體現,對部分考生是很有利的。這種模式無形之中給考生增加了一次機會,因為即使面試不合格,他還可以繼續參加高考,避免了因為面試發揮失常而導致高考落榜的情景。但她也提出,這種模式在地域和標準上可能會有失公平,因為面試的地點定在上海,對於生活在上海郊區和農村的考生來說,為了要參加這次考試會花費車費、住宿費等大量費用,也會影響他們現場的發揮。另外,這個選拔模式的標準是否客觀,能不能全面地展現考生的真實水平,也有待驗證。

中學校長說 中學應給學生更多自主空間

    華師附中校長吳穎民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復旦、交大能在選拔學生中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新中國高校招生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自主招生搞了多年,但以前不管怎麼「自主」,都必須以高考成績上線為基點,要是高考中連出檔線都上不了,就算高校肯錄取你,當地教育部門也不會給你投檔。而這次通過復旦、交大面試後自主錄取的學生,雖然還是要參加高考,但高考成績已不影響考生的錄取,只會影響考生入學後的獎學金和專業的選擇。「這就是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人們應該以寬容的心態去看待,畢竟它代表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

    吳穎民說,高校招生不再看中高考一個指標,而是對考生特長發展、綜合素質等也有專門的要求,中學應該看到這一點,按照國家新課改要求,開好必修課、選修課,不僅給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與教學,還應該注重給學生更多自主發展空間,引導學生發展興趣愛好,提高綜合素質,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教育部門說 廣州學生能適應高校新招生方式

    廣州招生辦有關人士認為,在一個地區、少數學校這麼做,可以起到考察學生素質的作用,也能有利於學校選拔人才。如果能在具體操作中保證公平公正,這種高校招生方式確實是較好的方式之一。

    越秀區教育局一人士表示,以高校面試作為主要依據錄取學生,雖然招生成本大了,考生奔波了,但對提高學生素質有較好作用。這種招生方式適合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中國。該人士認為,廣州素質教育開展得不錯,廣州學生並沒有讀死書,能學能玩,視野開闊,尤其在英語能力等方面整體都不錯,綜合素質較強,能適應新的高校招生方式的發展。

    廣東華南科教研究所所長謝國生也認為,高校不再以高考作為唯一招生依據,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發揮學生自主創新精神,利於培養其成為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人才。高校招生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中學教學也應更加注重素質教育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

記者手記 高校自主招生不宜大範圍推廣

    採訪中,廣州教育界人士認為,由於中國發展不平衡的特點,高校招生以面試為主在小範圍操作能促進選拔人才,但大範圍推廣不太現實。

    有關人士認為,如果一個地區好幾所學校都這樣選拔,雖然對學校選拔人才來說是好事,但對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會增加不少麻煩,比如參加了A校的面試,又要參加B校的面試,反倒不如一次統一考試簡單方便;而國家這麼大,如果都這麼面試選拔學生,每年高考時學生又要「全國大遷徙」了,這樣特別是對農村地區的學生不公平,假如要報考城市的高校,如果沒有路費,或者沒有條件去面試,豈不是失去了入學的機會?因此,新的高校招生模式如何能有效推廣,是個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也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高考只是對一個人的某一方面進行考核,根本不能證明一個人的能力。但是,在當前國情下,應試教育是一個權宜之計。隨著時代的發展趨勢,高考是遲早要取消的。為了避免當前的高考制度導致人才的流失,為了彌補偏才生不能接受高等教育這個遺憾,教育界才出臺了「自主招生」。

    中國當前環境下,可以嘗試多種招生模式並存。在一些名校、經濟較發達地區,採取以面試為主的自主招生,學校選拔適合自己的人才;同時全國照樣舉行統一的高等考試,作為當前教育資源有限、經濟發展不平衡時期,大多數學生能入讀高校的方式。

    據介紹,在當今西方發達國家,也大多是將兩者結合,即大學自主招生與全國統一考試結合,但無論哪種選拔方式,面試都是一個必要環節,這也跟他們的經濟發展、教育資源發展程度有關。

相關連結:

復旦首次面試招生:高考分數與高校錄取脫節

復旦、上海交大自主招考:上大學,面試說了算

關鍵的面試:直擊我國高校首次自主選拔錄取

媒體直擊高校首次自主選拔錄取全過程(圖)

業界反應:

復旦大學實行面試招生 山東暫不實行面試錄取

復旦上海交大「面試招生」 廣東高校暫不跟風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復旦、浙大... 高校招生負責人為你支招志願填報
    123年的歷史積累,讓上海交大擁有了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力量。」上海交通大學河南招生組組長顧順超向河南考生發出邀請。今年,上海交通大學計劃在河南省招生198人,其中,校本部理工科175人,比2018年增加了1人;文科3人;醫學院20人。
  • 高校綜合評價錄取來了!看看復旦交大今天如何校測
    各高校高度重視《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紀實報告》,並將其作為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招生選拔的重要參考。復旦大學:「一對一」多輪面試復旦大學著力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全面發展,適合復旦大學培養的優秀學生。
  • 醫學類院校在江蘇招生遇冷 復旦、交大否認
    復旦、交大:個別考生成績不能代表整體生源質量  上海一本投檔線昨公布  復旦醫學院投檔線貼近一本投檔線,並且沒有招滿。上海交大醫學院投檔線比去年下降42分。近期,全國高校招生陸續進入投檔階段,一則「醫學類院校在江蘇招生遇冷」的新聞瞬間引爆輿論熱潮。
  • 復旦交大自主招生動真格 未上一本線「照單全收」
    高校錄取工作開始進行,先於高考被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自主選拔預錄取的考生近日也已收到錄取通知書。雖然有個別考生的高考分數線未達到上海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分數線,但錄取通知書仍將送到他們手中。  按照高考成績,這些考生將與上海交大失之交臂,但根據學生在資格審核、筆試和面試中的表現,他們完全符合學校對人才的要求,因此,經學校研究一致決定,為個別在高考中未能發揮出色的學生發放正式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發揮不理想屬正常  目前,復旦大學已經為290名預錄取考生中的287名考生發放了錄取通知書,其餘3名考生則已被境外高校所錄取。
  • 重磅:上海交大、復旦2020年綜合評價與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大比較
    2020年6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日公布《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上海市綜合評價招生簡章》《復旦大學2020年上海市綜合評價招生簡章》。與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復旦大學2019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相比,內容還是有相當大的變化。
  • 今年復旦交大自主招生名額不足往年1/3,門檻提升專業減少
    截至3月4日18時30分,全國90所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除北大、清華外,其他88所高校已全部公布其自主招生簡章。       3月4日,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公布了各自的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兩校的自主招生規模明顯縮減、門檻提升。
  • 上海交大、復旦三位一體筆試同時舉行 來看看考了啥?
    6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在浙江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筆試,同時拉開了序幕。當天下午,記者來到學軍中學紫金港校區,這裡正同時進行著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三位一體筆試,聚滿了來自全省各地的考生和家長。三個小時的筆試,校門外等待的家長們討論的話題幾乎都關於學校和成績。
  • 針尖對麥芒,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誰才是「上海灘」名校之王?
    在這其中上海交大和復旦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海灘雙雄爭霸,誰才是上海灘第一名校呢?上海交大和復旦分高考分數線難分伯仲上海交大和復旦二者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二者實力非常接近,但是只是單論高考分數線上海交大還是略高於復旦大學。
  • 雙星對峙: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誰才是「上海灘」名校之王?
    在這其中上海交大和復旦是其中的佼佼者。上海灘雙雄爭霸,誰才是上海灘第一名校呢?編者帶給大家分析!上海交大和復旦分高考分數線難分伯仲上海交大和復旦二者都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學。而高考的分數線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各界對於這所學校的認可度,而這兩所學校地域同處於上海灘,自然排除了地域對分數線影響。
  • 復旦交大多省招生人數僅個位數,是照顧本地生源嗎,事實出人意料
    在眾多985裡面,上海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無疑都是最好的大學之一。一方面是因為清北復交的稱呼,這兩所高校的地位極高,另一方面這兩所高校均位於上海這個大都市,地理環境十分優越。雖然這兩校和清華北大尚有不小的距離,但其實力不容小覷,本身也是985院校中的頂級存在。當然也是眾多考生心目中的理想大學。
  • 上海交大、復旦同時進入全球五十強:上海成為世界教育高地
    >今年6月最新的全球權威高校排名QS全球高校排名中上海的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強勢進入全球五十強名校,這是上海交大首次進入全球五十強,也是上海首次兩所名校進入全球五十強,上海的全球五十強高校數量已經與北京一樣多,同時上海的中國十大名校數量已經超越北京問鼎中國第一,說明上海的教育實力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2020廣東提前批投檔線:清華北大依然強勢,中大滑落到省內第三名
    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雖然是我國頂尖的兩所大學,但是歷年的「超短裙」現象較為突出,大家理解的是復旦和上海交大把很多冷門專業打包放在提前批招生,而把熱門專業放在本科一批招生,從而讓本科一批的投檔線更為好看。
  • 上海交大和復旦哪個好 誰是上海的「龍頭老大」
    上海交大和復旦是上海乃至中國的兩所頂尖大學,名列華五,同屬C9,這兩所大學的對比類似於清華北大,武大華科。在人文類院校中,可以說是復旦更勝一籌,在理工科類,上海交大可以說是絕對的翹楚。因此,在這兩所學校中選擇,專業是關鍵,不存在誰強誰弱,誰是老大的問題!
  • 復旦大學等9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校測明天啟動
    高考結束後,對於部分考生來說,還來不及好好歇一歇,就要備戰11日相關高校舉行的自招校測。今年,在滬高校中有9所開展自主招生,分別是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大學,且集中安排在6月11日。
  • 上海交大與復旦大學,從人文情懷角度分析,誰可以稱霸大上海?
    說起「魔都」的教育,就不得不提起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兩所高校。這兩所高校都是985、211名校,九校聯盟成員,同時入選雙一流名單中。兩所高校以悠久的歷史和雄厚的實力獲得了載道口碑,雙雙成為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多年來相互競爭卻難分勝負。今天,小編不列舉冰冷的數據,從人文情懷的角度來分析,哪所高校更有可能稱霸上海。
  • 上海市國家一流大學,復旦大學招生計劃,復旦大學錄取分數線!
    導讀:復旦大學介紹:復旦大學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2020年招生計劃!學科建設: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列全球第44位,復旦大學位列國內高校第3位。在學術影響力方面,復旦進入ESI世界前1%的學科領域數19個,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2名(並列),其中,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全球1‰。
  • 上海的兩所雙一流院校:上海交大和復旦,人文底蘊有什麼不同?
    在這樣發達的地區,教育自然是不甘落後的,在上海有兩所雙一流院校復旦和上海交大。這是兩所屹立於魔都多年而不倒的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的高校。復旦大學的開放自由以及上海交大的內斂強悍,就這樣複雜地構成了上海教育的多彩。復旦大學,首任校董是孫中山先生。校訓取自《論語》,意思是說,要廣泛地進行學習並且篤定堅持自己的志向,誠懇地提出問題,多思考當前的事情。鼓勵學生樂觀積極,奮發圖強。這樣的指導思想使得復旦學子們熱情樂觀,輕鬆學習。
  • 復旦考題頻頻出人意料 自主招生面試題考暈一片
    面對頻頻出現的意料之外的面試題,不少考生感覺「很崩潰」,直陳,「教授的問題讓我情何以堪 !」更有學生用流行電視劇《宮》的歌曲改寫出《宮 復旦面試版》:「你怕或不怕,教授就在那裡,不卑不亢;你會或不會,誠信就在那裡,不瞞不慌;你冷或不冷,江灣就在那裡,不遠不近;你過或不過,復旦就在那裡,不見不散!」
  • 高考招生季,武漢大學發起的梗開始蔓延,上海交大接力去復旦招生
    引發網絡熱議的武大校友再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馬上就迎來高考,為了爭搶全國各地的優秀生源,各大高校的招生宣講團開始四處為自己的高校做宣傳,最近,武漢大學官方媒體的小編利用在北京學習的機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拍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兩位武大的美女誇讚了中國人民大學很美
  • 上海交大、中國科大實力很強,為何被經常性被吐槽,根源是這個
    這兩所實力超群的985高校為何屢遭「吐槽」,難道真是被人妒忌嗎?其根源在於C9聯盟的問題上。C9聯盟,顧名思義,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學、西安交大共9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