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倩一直比較擔心自己寶寶的未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學歷不高,導致現在的生活不盡人意,所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寶寶身上。於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陸續給寶寶報各種技能培訓班,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樂器之類的音樂啟蒙。
最近我們在聚會的時候,小倩有些抱怨,花費了巨額的學費,寶寶卻充滿了不開心,為了考級而考級的學習,似乎已經成為了負擔。實際上,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會事半功倍。
我家寶寶現在快要4歲,走在路上,經常會有培訓廣告的吸引。但是,我卻覺得與其佔據寶寶大量時間去做不開心的學習,倒不如隨時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處處開啟藝術啟蒙。
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過身去,音樂依然會在耳邊竊竊私語。無論你向前走多遠,那些久遠的音符還是會和你心靈很近。 ——白巖松
我們在聽到某首歌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感悟,或喜或悲。寶寶對於歌曲的理解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我們陪伴他一起去探索。
在這個過程中,舒緩慢節奏的曲調和歡快旋律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對寶寶的大腦和心理會有無法比擬的激發刺激。而情感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小寶寶,也會有喜怒哀樂。
音樂的薰陶更容易豐富寶寶情感,學會表達。
我家寶寶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早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似乎對於特定歌曲很是敏感,而且記憶也會重複。寶爸做過一個實驗,將這首歌曲和其他歌曲都下載到優盤中,外出時在車中播放。每當播放到這首歌曲時,寶寶都會有強烈的胎動。
更有意思的是,寶寶出生後,依然會對這首歌曲情有獨鍾。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現在都會哼唱出部分曲調,很是讓人驚訝。
寶寶的模仿能力不僅在語言、動作上有所表現,在音樂、繪畫等藝術啟蒙中,也是很實用的。
還記得上學期間,總會有藝術節活動。很慶幸可以見到有些同學從膽小不愛說話,成為活潑自信,輕鬆融入集體的活躍分子。這就得益於寶寶的音樂技能,無論是唱歌、舞蹈還是樂器,都可以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看到所有人的喜歡,也會激發寶寶學習的動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自信。
不久前在某視頻平臺看到一種玩法。首先,擺上5個一次性餐盤,家長再將不同種類的水果依次放到一次性餐盤中。然後,每種水果代表不同的打擊方法,跟隨音樂就可以變成一首鍛鍊寶寶反應能力的打擊樂。當然,與此同時,對於音樂的熟悉程度,也會讓寶寶直接形成樂感。
我家寶寶很喜歡這個遊戲,總會拉著我一起來玩。回想起早教中心的教學,其實也是有過類似的遊戲。比如將繩子拉成一個圓圈,每個人圍坐在圓圈的外邊,雙手拉住繩子,然後隨機播放音樂,從左至右的依次傳遞繩子。這個過程中,要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變化,來改變繩子傳遞的速度,讓寶寶感受節奏不同帶來的感官刺激。
在家陪伴寶寶,玩遊戲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最近寶寶最愛的奧特曼打小怪獸,就是自導自演的快樂時光。我會找一些與「劇情」相近的音樂來幫他烘託氛圍,幾次下來,我發現寶寶竟然可以很準確的踩點出現。
因此,磨耳朵其實是很有效培養樂感的方式。即使是在做家務、休息的時候,也可以給寶寶播放一些他喜歡的音樂。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寶寶會很自然地哼唱,或者在某個熟悉的歌曲出現時,告訴你在哪個地方聽到過。
有人說「音樂啟蒙和強身健體有什麼關係?」
有,當然有!
音樂不僅是歌曲,同樣有樂曲。慢跑、健身操以及瑜伽等等有氧運動,都可以藉助音樂來放鬆。我家寶寶最近喜歡上韻律操,動感的節奏響起,他就會不自覺地跟著做起來。這樣既可以鍛鍊寶寶對音樂的認識,還可以幫助消化,加速腸胃蠕動,讓寶寶身體越來越棒。是不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呢?
不同年齡的寶寶對音樂的敏感度不同,簡單的沙錘、腕鈴都是幼兒園最常用的小樂器。我們在家中也可以給寶寶準備,隨時讓他聞聲起舞。生活中的音樂豐富多彩,高低不同的杯子、圈口大小的瓷碗,都會對寶寶具有吸引力。
只要我們肯陪伴寶寶去發現,就一定會在快樂和幸福中有所收穫,或知識,或教育,以輕鬆的態度開啟音樂之旅。
你在家中如何做音樂啟蒙呢?歡迎來評論哦,我們一起來分享優質的方法!
我是,懂財務的佛系媽媽,育兒先育己,持續分享實用經驗
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育兒路上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