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科人才出現「擠兌」現象!如何突圍?
「萬金油」商科專業未來出路變窄!怎麼再闖?
學歷通貨膨脹,商科體現尤為明顯!去哪深造?
... ...
陳磊教授
LSE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
7月27日17:00
為你詳析:當前世界環境下
商科生的最優發展規劃
↓↓↓ 漲姿勢的正文 ↓↓↓
相信當年每一個在志願表上填上商科專業的同學,一定會多多少少夢想著自己日後可以叱吒商圈,哪怕做不了華爾街之狼,也要在BAT站穩腳跟,成為別人眼裡的「神話」。然而,當年這麼想的學生,現在有多少還堅持初心?
丨商科熱度持續數年不減……
要說到商科的火爆已經持續近十年了,從2010年開始,在各個中外的公開報告和榜單中我們能看到,我國學生所學TOP專業非常穩定:商科第1!!!
有越來越多的商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據近幾年我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顯示,超過40%的學生傾向選擇商科專業。
丨商科專業本科學歷夠用嗎?
近日,《2020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也已發布,報告追蹤並統計了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現狀、薪資收入、就業滿意度等多項數據。金融人員、財務/審計/稅務/統計人員是商科類專業畢業生從事較多的工作崗位。
然而,本科畢業起薪並不理想!
丨商科生未來的出路大體有哪些?
商科對於學生專業背景要求比較寬泛,文理皆可。再加上在經濟高度發展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那麼讀商科的出路在哪?未來的就業崗位都有哪些?
當今時代,幾乎所有企業的各個層級都需要商業人才,無論是高級管理層如董事會,又或是基層部門如銷售部、客戶服務部、財務部等。
這些企業自然是需要專業性人才進入製造部門,但與此同時也需要很多商科人才參與工作,幫助實現更高的生產和管理效率。
其中,可以選擇的就業企業大致可以歸納成兩種:
①其一是業務型企業,通過這些企業可以進入實際的行業中,在行業運行和業務中接觸專業性知識及市場、客戶、產業情況,運用商科知識為行業的良好運行和發展提供幫助。
②其二則是商業服務型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是專業的商業服務。這些企業對於員工商科知識的專業性要求更高,不僅需要對所參與項目所在的行業有了解,更多的是對於整個商業體系要建立成熟的全局觀,才能幫助客戶解決在實際經營和企業運行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要想進入著名的諮詢公司,對於應屆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現今我們所處的世界在不斷變化中,不單是從經濟層面,同時還有政治層面。國家及地區的治理中對於經濟運行和發展的考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政府部門中對於商科人才的需求不斷。
政府部門不僅需要實時監測政策及及社會和市場的運行情況,也需要大量的經濟人才協助未來發展規劃建設和政策研究。要想進入政府部門,需要通過國家或省級的公務員考試。
如果對商科任何一個門類有意向走研究方向,那麼研究機構,譬如行業研究院、學校等,則是非常重要的選項。通常在進入此類機構後,所走的路徑與科研路徑類似,需要在不斷的實踐和學習中成長為學科內專業性人才。
這類機構一般對於求職者本身的專業程度和學歷要求很高,同時有些其他專業的人才,如數學、信息科學等,也可以有機會進入商科研究機構,所以總的來說這些職位的競爭性還是很高的。
(證券公司、投資公司)
銀行是每年的校招大戶,一些崗位遍布全國的大型國有銀行,招聘人數高達上萬人,也是部分商科學生的畢業好去處之一。
除了國內的銀行以外,滙豐、花旗等外資銀行也頗受商科學生歡迎。這類外資銀行一般主要招收管培生,薪資待遇足夠誘人,起薪基本都是10K以上,每年還有調整薪資的機會。同時外資銀行通常都是朝九晚五,工作氛圍較為輕鬆,海歸比例很高。
而如證券公司、投資公司這樣的金融機構中通常需要承受相當的工作壓力,崗位流動性和穩定性對市場變動敏感。而與之而來的則是薪酬待遇較高,崗位成長空間大,對商科學生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此有意向進入金融機構的商科學生在學生期間可以積極參加實習,積累經驗,同時還可以通過獲得證書,如CFA、CPA等,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近20年來全球進入了一個鼓勵創業的時代,世界劇烈而快速的變革帶來的也是數不清的商業機會。不論任何年齡層,任何專業,都可以一躍而入創業的大潮之中。
然而創業也是一項風險非常高的行為。據統計,我國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僅為2%-5%。因此在創業過程中如何保證企業能夠從一個靈感落地變成一個實實在在自主成長的組織,需要紮實的商業思維對於市場的合理分析、機遇判斷,和及時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這些對於商科學生來說,不僅需要在學習中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同時也需要在模擬或真實實踐中積累經驗。
丨商科生求職遭遇人才擠兌現象!
與商科受學生的吹捧程度呈反比的是,對商科畢業生最有吸引力的四大、投行、諮詢、銀行...等等企事業單位的錄取比例卻逐年走低,不僅是我國,是全球範圍!我們拿四大作為樣本來看:
安永全球主席卡邁恩·狄思博表示:安永的實際錄取率不到3.5%,2019年裡有200萬人申請加入安永,最終獲聘69,000人。
德勤全球執行長浦仁傑也曾在採訪中表示德勤的錄取率不到2%。平均每年,有350萬人投遞申請加入德勤,最終只有62,000人被錄用。
那,剩下的這95%的申請人,該何去何從?
所以,現在真的是僧多粥少了嗎?
當然不是!
我們就籠統的來看商科顯得過於片面,商科包含了非常多的傳統專業、新型專業或者交叉專業等。一方面在某些專業人才過剩的情況下,又有很大一部分人才告急!
就比如,普華永道在報告中指出,金融科技人才未來總缺口超150萬。
金融行業目前也正急缺金融分析師、金融風險管理師、特許財富管理師... ...等九大類人才!
丨所以,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站在巨人肩膀上看行業沉浮!
讓業內大咖為你點撥人生方向!
Part 1:海外求學經歷分享
Part 2:商學院畢業生職業發展路徑及就業前景
Part 3:如何提升ACCAer的競爭力
Part 4:對於想要出國的ACCAer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