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環境影響簡要分析
項目施工期已結束,現場調查未見施工期遺留影響。
二、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本次改建項目是對原有儲罐儲存品種進行調整,減少原有醋酸(醋酐)、甲醇、苯、乙二醇丁醚儲存量,改儲汽油、柴油。項目調整後不改變公司總儲存能力,只是增加了儲存品種。
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氣有:儲罐大、小呼吸廢氣和裝卸廢氣。
儲油罐呼吸廢氣:項目採用內浮頂罐,極大的減少了油氣的罐內揮發,減少了呼吸氣的產生。通過採取以上措施後,大呼吸年排放非甲烷總烴0.4307t/a,小呼吸年排放非甲烷總烴8.254t/a,呼吸閥位於灌頂,平均高度約為15m。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08),使用大氣環境防護距離計算模式計算本項目的大氣環境防護距離,預測結果表明,本項目非甲烷總烴排放無超標點,不會造成環境空氣品質的超標現象,因此本項目不設大氣環境防護距離。
圖7-1 大氣防護距離計算圖
裝卸廢氣:本項目裝卸廢氣來源於裝卸站,裝卸量為汽油17萬噸/a,柴油15萬噸/a。根據計算,本項目裝卸廢氣為非甲烷總烴2.0t/a,裝卸車產生的廢氣採用油氣回收系統進行油氣回收處理。油氣回收系統回收處理效果為96%,經回收後尾氣由15m排氣筒排放,排放溫度為常溫,裝車時間按647小時/年計,廢氣排放量為10000m3/h,經處理後,裝卸廢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濃度12.36mg/m3。排放量約為80Kg/a。符合《儲油庫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要求。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夏季噴淋冷卻水用量為1500t,廢水量為500t/a,該廢水中主要汙染物濃度未和產生量為:COD 200mg/L、0.1t/a;SS100mg/L,0.05t/a;石油類30mg/L,0.015t/a。費水排入廠區汙水處理站處理,可以實現達標排放,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3、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
汙染物從汙染源進入地下水所經過路徑稱為地下水汙染途徑,地下水汙染途徑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工程所處區域的地質情況,擬建項目可能對下水造成汙染的途徑主要有:罐區汙水下滲對地下水造成的汙染。
正常情況下,對地下水的汙染主要是由於汙染物遷移穿過包氣帶進入含水層造成。
根據項目初步設計,項目公用輔助用房、路面、儲罐區等地面採取粘土鋪底,然後鋪設HDPE柔性土工膜,再在上層鋪10~15cm的水泥進行硬化。目前廠區已經採取上述措施可使一般汙染區各單元防滲層滲透係數≤10-7 cm/s。
項目對可能產生地下水影響的各項途徑均進行有效預防,在確保各項防滲措施得以落實,並加強維護和廠區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廠區內的廢水汙染物下滲現象,避免汙染地下水,因此項目不會對區域地下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4、聲環境影響分析
本項目主要噪聲來源於輸送泵、水泵等,通過優先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進行庫區平面布局,改造生預案設備距離用改建前的原有設備,本次改建項目不新增噪聲源,改建前場界噪聲達標排放,本次改建項目建成後不改變場內現狀噪聲情況。
5、固廢
擬建項目新增固廢主要為廢氣處理裝置產生的廢活性炭。本次項目新增廢活性炭2.0t/a;廢活性炭為危險廢物,危廢編號HW06,對新增廢活性炭,廠內應設置專門的暫存場所,委託有資質的單位定期處理。
油氣回收裝置產生的廢活性炭儲存於危廢暫存間,定期送有資質單位處理。
本項目應設危險廢物暫存間(輔助設施區),危險廢物暫存間50m2,危險廢物暫存根據對本項目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對環境影響的分析結果,建議採取如下風險防範措施以進一步減輕影響。
同時還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①加強管理工作,設專人負責危險廢物的收集、安全貯存、廠內輸送,按照其物化性質、危險特性等特徵採取相應的安全貯存方式,減少廠區臨時貯存時間及貯存量,降低事故風險。
②須作好危險廢物情況的記錄,記錄上須註明危險廢物的名稱、來源、數量、特性和包裝容器的類別、入庫日期、存放庫位、廢物出庫日期及接收單位名稱。
③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圍牆或其它防護柵欄。
④必須定期檢驗存放危險廢物的包裝容器,及時淘汰出現安全隱患、超期服務的容器,及時清運,減少物品的儲存時間和儲存量。
⑤危險廢物貯存間按《危險廢物貯存汙染控制標準》(GB18579-2001)設計,基礎必須防滲,貯存場所還需要防風、防雨、防曬。
6、清潔生產分析
建設項目屬於非汙染型基礎設施儲罐建設。本項目的生產功能是匯成某一特定物料的裝卸、倉儲和轉運。物料的裝卸、倉儲和轉運過程的產汙環節是影響本項目清潔生產的主要因素。本項目不承擔對物料的加工、處理或產品轉化的功能,一般情況下,整個生產過程不會改變物料的理化性質和狀態,所以說該類項目的清潔生產評價不同於工業建設項目。
本次清潔生產評價將結合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通過對項目裝卸工藝、設備的先進性及產汙水平分析,評價建設項目清潔生產水平。
(1)生產工藝、生產機械設施先進性分析1)本項目所運送和倉儲的為油品,主要輸送過程是將油船的油品通過輸油臂、管道卸載到罐區儲罐中,或是將儲罐內的油品通過輸油臂、管道裝到汽車罐車上。配置液壓裝卸臂,提高的裝卸效率,並有效降低裝卸管道脫落、斷裂等帶來的油品洩漏及事故發生概率。在油品裝卸時則採用儲罐液位計計量。
2)在輸送及儲存的過程中,物料的溫度、壓力、液位信息都傳輸到集中控制室,實施動態監控,所有管線在設計分界線處均設有緊急切斷閥。
3)輸油軟管每月試壓一次,防止輸油軟管滲漏、爆破。
4)油氣回收系統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控制,完全自動化。PLC智能監控,可自檢溫度、真空泵運行等系統狀況,安全可靠,系統控制設計合理,完善的ESP智能控制程序,自動優化處理。
5)選用高質量的管件,提高安裝質量,並經常對設備檢修維護,將油品在裝卸過程中的跑、冒、滴、漏減至最小。
故從清潔生產角度看,項目儲罐油品運輸工藝、機械設備、掃線工藝均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
(2)自動控制水平分析本項目以集中控制為主,採用DCS系統對整個裝置的工藝參數進行監視、控制。裝置內所有需要集中檢測的工藝參數的信號從現場通過電纜直接送入控制室。對不重要的或不需要經常監視的工藝參數採用就地儀表指示。
為了避免油品輸送過程中發生事故,建立了信號報警、聯鎖、自動切斷系統,火災報警裝置和工業監視系統,以便及早發現火情,及時撲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災造成的損失。
(3)工程節能及減少汙染物排放措施先進性分析本項目汽油和柴油儲罐均採用內浮頂罐,同拱頂罐相比可以顯著降低烴類的蒸發損耗。對內浮頂罐採用二次密封措施,嚴密性能較好。在落實環評提出的環保措施後,項目將配套裝卸區的油氣回收裝置,可實現裝卸區95%以上揮髮油氣回收。
綜上,本項目採用先進的儲運設備、工藝控制技術,國際領先水平的油氣回收系統。最大的限度減少油品損失的同時,減少了環境汙染物的排放,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清潔生產水平。
(4)小結本項目為油庫改建項目,油品運輸設備技術先進,採用DCS系統(集中監視分散控制系統)控制方案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檢測、控制和聯鎖;採取了多項節能措施,嚴格生產管理,優化工藝,以保證工藝技術和裝置的先進性,資源、能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汙染物產生指標的最小化,廢物回收利用的合理性和環境管理的有效性。總體看來,可確保其清潔生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建議建設單位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和管理力度,切實降低生產成本,減少「三廢」產生,確保在環境和經濟兩方面取得顯著成績,達到進一步清潔生產的目的。
三、環境風險分析
由於原有環評已對公司環境風險影響進行了分析,並制定了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採取了有限風險防範措施,公司的各項設施也通過了湖南省環保廳組織的驗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也在省環保廳備案。因此,本項目的環境風險分析主要分析儲存物料改變後,現有風險防範措施能否依然有效。
1、現有風險情況
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於2012年1月開始建設,2014年5月工程建成,2014年10月進行試運行。試生產運行期間公司管理人員嚴格按相關管理制度操作,沒有發生過罐體及管道洩漏引起的火災及爆炸事故、地表水及地下水受汙染事故以及其他環境汙染事故。本項目儲罐區已經構成重大危險源,最大可信事故為:儲罐區汽油洩漏、火災爆炸事故。
(1) 現有風險識別
a、風險源識別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9)中的規定,對本項目進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若滿足Σqn/Qn≥1,則該單元定為重大危險源。若存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則應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各項管理工作按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要求進行,確保安全生產。結合儲罐適裝物料表與環境風險物質理化性質表,同時假設儲罐分別儲存最大危險物質,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見表7-1所示。
表7-1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
品種 | 最大儲存量(m3) | 最大儲存量(t) | 臨界量(t) | q/Q |
甲醇 | 24000 | 19003.2 | 500 | 38.0064 |
苯 | 24000 | 21036 | 50 | 420.72 |
Σqn/Q | 458.7264 |
由表7-1可以看出,本項目的最大Σq/Q=458.7264,因此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是重大危險源。
b、 生產設施風險識別
恆陽化工不涉及化工品的生產,主要為液體化工品的存儲和輸送。儲罐區現總庫容7.2萬m3,分別由16臺1000m3、12臺2000m3、10臺3000m3加2臺1000m3儲罐由西南往東北組成3個罐組。碼頭區主要有3000DWT化工品躉船1艘。發車區汽車裝車臺9個。儲罐區和碼頭之間有8根Ф200的物料管道,每根管道長約500m。
由於該項目儲存的化工品量比較大,容易發生化工品的洩漏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及次生的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事件。
c、 環保設施風險識別
本項目的環保設置主要是廢水處理系統。公司的初期雨水和生產廢水由廢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後排放。
場區內環保設施主要有廢水處理裝置、罐區的防火堤,雨水、汙水收集及分流系統。理論上本項目的廢水處理裝置如果出現設備故障或操作失誤;公司儲罐區內或碼頭發生洩漏,雨水閥門未及時關閉,洩漏的化工品進入儲罐區雨水系統;或洩漏的油類物質遇火源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後,滅火產生的消防水、雨水與洩漏化工品的混合物料未得到有效收集處理由雨水系統進入外界環境,可能導致環境事件。
綜上,恆陽化工的環境風險源統計情況見表7-2 所示。
表7-2 恆陽化工環境風險源統計表
序號 | 環境風險源名稱 | 所在位置 | 情況說明 |
1 | 一號罐組 二號罐組 三號罐組 | 罐區 | 18臺1000m3儲罐、12臺2000m3儲罐、10臺3000m3儲罐 |
2 | 碼頭 | 碼頭 | 3000DWT化工品躉船2艘 |
3 | 管道 | 連接碼頭與罐區 | 儲罐區和碼頭之間的有8根Ф200的物料管道,每根管道長500m。 |
4 | 發車臺 | 發車區 | 汽車裝車臺9個。 |
5 | 環保設施 | 罐區 | 廢水處理裝置 |
d、 環境風險等級
依據《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稿),企業環境風險物質數量及臨界量比值(Q)為16257.9,為Q3水平;生產工藝與環境風險防控措施(M)值為18,屬於M1水平;企業周圍環境風險受體(E)值為E1水平。所以目前恆陽化工屬於「重大環境風險」等級,表示為「Q3M1E1」。
(2)現有風險防範措施
a、管理措施
恆陽化工安全管理機構由HSE管理領導小組下轄安保部負責,HSE管理領導小組由董事長負責。安保部下有倉儲部、質計部、中控開票部、設備部組成,分管生產、HSE的倉儲部主任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直接責任人,負責本企業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監督和檢查。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HSE管理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職工職業健康安全與環保管理工作,制定並監督各項安全環保制度的落實。目前制定了《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標準化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明確了各崗位具體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管理制度》、《安全檢維修管理制度》、《安全作業管理制度》《危險化學品作業管理制度》等,明確了各風險點、要害部位設備安全責任人。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重視安全生產標語和警示的作用,對於重點區域和重大風險源均張貼了警示標語和說明。
b、技術措施:
①公司儲罐區、綜合區、碼頭道路地面均全硬化。
②公司儲罐區按照《石油化工企業環境保護設計規範》(SH3024-1995)、《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範》(GB50160-2008)設置了防火堤、雨汙分流系統、水封井,初期雨水和汙水收集後經公司汙水處理系統處理;
③公司儲罐區設置了14個可燃氣體探測報警裝置、火災探測報警裝置、壓力液位探測報警裝置、溫度檢測報警裝置等防控報警裝置,各設備裝置聯鎖聯動。
④公司碼頭區5個感煙探測器、10個手動報警按鈕、10個聲光警報裝置、8個消火栓按鈕、5個感溫探測器。
⑤公司儲罐區防火堤、汙水收集管網連接公司事故池及汙水處理系統,公司有完整的事故汙水三級防控系統。
c、應急措施:
公司設置了較為完整的消防滅火系統,設置了1個泡沫混合裝置系統,2個2500m3消防清水罐,另有可攜式滅火器、消防砂箱等若干。
公司配備了汙水處理裝置、應急事故池、消防服、防化服、自給式呼吸器、防護眼罩、防毒面具、石棉被、安全帽、防護面罩、救生衣、圍油欄、吸油氈、救生圈、消防斧等應急搶險物資。
公司還配備了洗眼器、急救箱、擔架、應急氧氣瓶、消毒紗布、包紮帶、橡膠帶、藥棉生理鹽水等應急救援物資
(3)事故救援決策體系
a、組織體系
成立了應急救援指揮部和應急救援小組,專人負責防護器材的配給和現場救援,各職能部門對化學毒物管理、事故救援,各負其責。
b、通訊聯絡
在指定的預案中明確了負責人和聯絡人的電話,對外聯絡中樞以及社會上的各救援電話,如120、消防隊等。通訊聯絡不經在白天和正常工作日能夠快速暢通,而且在深夜和節假日也能夠快速聯絡。
c、安全管理
公司保衛部門做好公司內的消防安全工作。貫徹執行消防法規,制定公司消防管理機場去車輛交通管理,做好對火源的控制,並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教育。
2、改建項目環境風險分析
本次技改項目是對原有儲罐儲存品種進行調整,減少原有醋酸(醋酐)、甲醇、苯、乙二醇丁醚儲存量,改儲汽油、柴油。項目調整後不改變公司總儲存能力,只是增加了儲存品種。
(1) 風險識別
a、風險源識別
根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9)中的規定,對本項目進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單元內存在的危險物質為多品種時,若滿足Σqn/Qn≥1,則該單元定為重大危險源。若存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則應對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各項管理工作按重大危險源的管理要求進行,確保安全生產。結合儲罐適裝物料與環境風險物質理化性質,同時假設儲罐分別儲存最大危險物質,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見表7-2所示。
表7-3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識別
品種 | 最大儲存量(m3) | 最大儲存量(t) | 臨界量(t) | q/Q |
甲醇 | 4000 | 3167.2 | 500 | 6.3344 |
苯 | 4000 | 3506 | 50 | 70.12 |
汽油 | 32000 | 23200 | 200 | 116 |
柴油 | 24000 | 20520 | 5000 | 4.104 |
Σqn/Q | 196.5584 |
由表7-3可以看出,本項目的最大Σq/Q=196.5584,因此改建後嶽陽恆陽化工儲運有限公司仍是重大危險源,但風險程度有所降低。
b、生產設施風險識別
恆陽化工改建後任然主要為液體化工品的存儲和輸送。儲罐區庫容、碼頭、管道及裝卸設施均沒有改變。項目主要設施風險仍然是發生化工品的洩漏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及次生的大氣汙染和水汙染事件。
c、環保設施風險識別
本項目改建後的環保設置還是廢水處理系統。公司的初期雨水和生產廢水由廢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後排放。
場區內環保設施主要有廢水處理裝置、罐區的防火堤,雨水、汙水收集及分流系統。理論上本項目的廢水處理裝置如果出現設備故障或操作失誤;公司儲罐區內或碼頭發生洩漏,雨水閥門未及時關閉,洩漏的化工品進入儲罐區雨水系統;或洩漏的油類物質遇火源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後,滅火產生的消防水、雨水與洩漏化工品的混合物料未得到有效收集處理由雨水系統進入外界環境,可能導致環境事件。
d、環境風險等級
依根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指南(試行)》(環辦函[2014]34 號),計算所涉及的每種環境風險物質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如存在總量呈動態變化,則按公曆年度內某一天最大存在總量計算;在不同廠區的同一種物質,按其在廠界內的最大存在總量計算)與其在附錄B中對用的臨界量比值。恆陽化工存在多種環境風險物質,根據下面公式計算物質數量與其臨界量比值Q:
式中:q1, q2, ..., qn —每種化學物質的最大存在總量,t;
Q1, Q2, ..., Qn —每種化學物質的臨界量,t。
結合儲罐適裝物料與環境風險物質理化性質,同時假設儲罐分別儲存最大危險物質,環境風險物質識別表7-4所示。
表7-4 恆陽化工環境風險物質識別表
品種 | 最大儲存量(m3) | 最大儲存量(t) | 臨界量(t) | q/Q |
甲醇 | 4000 | 3167.2 | 500 | 6.3344 |
苯 | 4000 | 3506 | 10 | 350.6 |
汽油 | 32000 | 23200 | 2500 | 9.28 |
柴油 | 24000 | 20520 | 2500 | 8.208 |
Σqn/Q | 374.4224 |
企業環境風險物質數量及臨界量比值(Q)為374.4224,為Q3水平;生產工藝與環境風險防控措施(M)值為18,屬於M1水平;企業周圍環境風險受體(E)值為E1水平。所以改建後恆陽化工仍屬於「重大環境風險」等級,表示為「Q3M1E1」。但Σqn/Q僅為目前的2.3%,環境風險程度有明顯下降。
(2)風險事故分析
a、油品洩漏源強分析
設定一個油品儲罐的輸送管管道破裂,出現洩漏口,洩漏後10分鐘切斷洩漏源。根據《化工企業定量風險評價導則》(AQT3046-2013)中規定,恆陽化工儲罐設有洩漏壓力探測及自控隔離關閉系統,故洩漏時間10min計,洩漏速率採用液體洩漏速度QL用柏努利方程計算:
其中:
——液體洩漏速度,kg/s;
——液體洩漏係數,長方形裂口取值0.55(按雷諾數Re>100計);
——裂口面積,㎡,本次為0.005㎡;
——容器內介質壓力,Pa;
——環境壓力,Pa;
——重力加速度;
——裂口之上液位高度。
按單一油品儲罐發生洩漏事故計,即3000m3的汽油儲罐,洩漏孔徑的有效面積0.01m2(以配套管線30%的破裂計,管徑200mm),h=13.8m(項目3000m3罐設計存儲液位16m,輸油管道高1.2m);取C d = 0.64;ρ取725kg/m3,計算得Q洩漏速率=83.34kg/s。。
發生油罐洩漏並在防火堤內形成液池,事故持續時間按10min計(事故應急響應時間為10min),汽油的洩漏量為50004 kg(折合50.004 t)。油品洩漏後不會外溢,待洩漏修補後,排入廠區事故池中處理。
b、火災次生汙染源強分析
油罐火災熱輻射影響主要集中在油罐區。有機溶劑在燃燒過程中會伴生大量的煙塵、CO、SO2和NO2等汙染物,會在短時間內對周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由於罐區化工品含硫量很小,燃燒過程中產生的SO2量不大,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CO的毒性較大,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較大;但CO主要為化工品不完全燃燒產生,洩漏的化工品主要發生的火災爆炸事故為池火或蒸汽雲爆炸事故,由於化工品燃燒及爆炸為敞開式,與空氣接觸充分,且周邊開闊,燃燒產生的煙氣中的CO量較小,而CO的立即致死濃度為1700mg/L,罐區所在地離最近居民區為920m,汽油火災爆炸產生的CO不會周邊居民產生明顯的影響。
c、儲罐區水環境事故分析
恆陽化工儲罐區發生的水環境事故主要是:洩漏的化學品物質或火災爆炸事故等產生的消防水、油類、雨水等汙水進入汙水管網,進而對公司汙水處理系統造成衝擊。恆陽化工改建罐主要為二罐區和三罐區。
恆陽化工罐區二、三罐組分別設置了圍堰;罐區圍堤設置了雨水管網和汙水管網,罐區圍堤雨水排口設置了雨水關閉閥門,平常處於打開狀態。
本庫區消防最不利情況為儲罐發生事故時,消防水量為160L/S,根據《石油庫設計規範》12.2規定,著火事件按6小時計算,消防冷卻水量為3450m3。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56L/S,一次火災泡沫液最大用量為5.9m3,一次火災配置泡沫混合液最大用水量為286m3。故消防水量為3736m3。恆陽化工事故排水主要依託公司汙水管網、事故池,恆陽化工應急事故池為5000m3、初期雨水池為3256m3、雨水提升池為925m3,故總容積為9181m3。單個罐最大容積3000m3,故以此對事故廢水及收容設施容積進行核算,結果見表7-5。
表7-5 罐區事故排水及收容設施容積核算表
名稱 | 雨水收集面積(㎡) | 事故時最大雨水量(m3) | 罐區物料洩漏最大量(m3) | 消防液量(m3) | 事故總水量(m3) | 防火堤有效容積(m3) | 汙水系統分流量(m3) | 公司事故池容積(m3) |
油罐區 | 24000 | 2388 | 3000 | 3736 | 9124 | 24148 | 1738 | 9181 |
現有事故廢水收容設施能在事故狀態下將罐區產生的事故廢水全部收容,事故廢水進入外界水體可能性極小,環境風險可控。收容後的事故水進入公司汙水系統處理後達標排放。日常情況,恆陽化工事故廢水進入雨水的可能性極小,即使進入雨水管網,利用公司的雨水防控措施能夠將汙染的雨水攔截收容,避免受汙染的雨水進入外界水環境。
d、環保設施突發環境事件分析
恆陽化工的汙水處理系統主要是對項目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進行處理。主要汙染物為石油類、醋酸、甲醇、苯類等。汙水處理站處理能力:200m3/d,24h連續運行。,而改建後汙廢水排放為30430m3/a。正常情況下能滿足廢水處理需要。
公司根據緊急情況下收集廢水的需要,設置了應急事故池為5000m3、初期雨水池為3256m3、雨水提升池為925m3,汙水處理系統能分流1738m3。在非正常排放情況下可以收集汙水,通過水泵返回含油汙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後外排,避免對外環境產生汙染。
(3)現有應急措施差距分析
a、組織管理能力
公司成立了應急組織機構,制定了應急處置流程與措施,在處置化工品洩漏事故方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未針對公司可能出現的各類環境突發事件明確處置措施及注意事項、應急培訓等細節問題缺乏針對性、專業性,對應急組織機構分工不夠全面,職責不明確等。另外,部分工作人員也未進行過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培訓與演練,沒有相關經驗,對各種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方法和處置措施不熟悉。以公司現有的應急能力、水平,若發生小型突發環境事件,例如發生少量洩漏,公司內部可能尚能應付,但如果發生諸如火災爆炸、消防廢水外排等突發環境事件,則存在一定差距,而這些事故往往對外界環境、敏感點的影響較大。
b、 技術措施缺陷分析
企業已採取一系列技術措施,如公司生產區、生活區地面均全硬化,可防滲。對罐區設置了防火堤(圍堰),圍堤地面硬化並進行了防滲處理,堤內設置汙水收集溝。一號罐區防火堤長*寬*高150m*55m*1.1m,有效容積為9075m3;二號罐區防火堤長*寬*高136m*55m*1.1m,有效容積為8228m3;三號罐區防火堤長*寬*高138m*61m*1.1m,有效容積為9260m3。防火堤外設置了排水切換閥,正常情況下雨水閥門為關閉狀態,通向公司汙水收集和汙水處理系統及事故池。庫區實現雨汙分流、清汙分流。設置有容積量為9181m3的事故池、初期雨水池、汙水提升池,公司事故排水利用現有圍堰、公司汙水收集線路和公司事故應急池,事故狀態下,事故水能夠排入事故收容設施。但事故池未放空,有事故滿溢風險。
c、 應急物資儲備情況
公司儲備了如吸油氈、貯油桶等應急搶險物資,對講機等應急通訊設備,泡沫、乾粉滅火器、乾粉推車、消火栓等消防滅火設備與設施,但由於公司運轉化工品種類較多,在個人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備儲備不足。建議公司添加部分應急救援物資,如:抗溶性泡沫滅火器、編織袋等。
綜合公司風險管理措施、風險防控技術措施、應急物資儲備及人員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情況,當公司在發生一些較為嚴重的突發環境事件的情況下,將無法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態擴大或有效減輕事件引發的後果。
因此,亟需提升恆陽化工現有的應急能力,應從如下方面進行整改完善:完善現有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完善應急機構設置和人員落實、熟悉應急響應程序、熟悉預警及應急響應分級、掌握信息報告與通報的要求和方法、掌握應急措施和安全防護撤離的內容、掌握應急監測的內容、了解應急終止及後期處置的事宜、完善應急保障工作,並按照規定對應急預案進行培訓和演練。
3、風險分析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現有風險應急設施、措施能夠滿足本次項目改建後的需求,具體對照表見下表:
表7-6 改建前、後風險情況表
具體的類型 | 現有工程 | 改建項目 | 適應性 |
重大風險源 | 重大風險源,Σq/Q=458.7264 | 重大風險源,Σq/Q=196.5584 | 風險下降 |
環境風險等級 | 重大環境風險,Q=16257.9 | 重大環境風險,Q= 374.4224 | 風險下降 |
汙水處理設施 | 200m3/d | 200m3/d,實際汙水量94.5t/d | 滿足要求 |
罐區圍堰 | 1罐區防火堤:150m*55m*1.1m 2罐區防火堤:136m*55m*1.1m,3罐區防火堤:138m*61m*1.1m,總有效容積為26563m3 | 依託現有 | 滿足要求 |
應急池 | 應急事故池為5000m3、初期雨水池為3256m3、雨水提升池為925m3,故總容積為9181m3 | 依託現有(事故汙水量9124 m3) | 滿足要求 |
應急物質 | 消防服、防化服、自給式呼吸器、防護眼罩、防毒面具、石棉被、安全帽、防護面罩、救生衣、圍油欄、吸油氈、救生圈、消防斧等應急搶險物資。 還配備了洗眼器、急救箱、擔架、應急氧氣瓶、消毒、紗布、包紮帶、橡膠帶、藥棉生理鹽水等應急救援物資 | 依託現有,增加編織袋 | 滿足要求 |
消防 | 公司設置了較為完整的消防滅火系統,設置了1個泡沫混合裝置系統,2個2500m3消防清水罐,另有可攜式滅火器、消防砂箱等若干。 | 依託現有,增加抗溶性泡沫滅火器 | 滿足要求 |
通訊保障 | 明確了負責人和聯絡人的電話,對外聯絡中樞以及社會上的各救援電話,如120、消防隊等。通訊聯絡不經在白天和正常工作日能夠快速暢通,而且在深夜和節假日也能夠快速聯絡。 | 依託現有 | 滿足要求 |
應急組織 | 成立了應急指揮部和應急工作辦公室,並設置了10個應急小組,責任到人 | 依託現有 | 滿足要求 |
四、產業政策相符性分析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本)》,本改建項目為成品油的儲存、中轉場所,屬於產業政策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建設」項目,為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五、達標排放分析
項目主要大氣汙染物為非甲烷總烴,水汙染物為石油類,通過工程分析可以看出採取相應的環保措施後可完全滿足排放標準的要求。
危廢暫存場所按照相關標準設置後,同時加強環境管理,可以完全實現危廢100%處理。
六、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本項目在採取各項汙染防治措施後各項汙染物可做到達標排放,新增汙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石油類,不是總量控制性指標,所以本改建項目不新增總量。
七、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1 環境監管計劃
本項目建成後,應按省、市環保局的要求加強對企業的環境管理,要建立健全企業的環保監督、管理制度。
(1)環境管理機構
本項目建成後,在試運行階段及正常生產過程中必須設立環境管理機構,配備專業環保管理人員2~3名;如現有項目已有環境管理機構,依託現有機構人員。負責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同時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環保培訓。
(2)環保管理制度的建立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項目建成後,按照國際標準的要求建立環境管理體系,以便全面系統的對汙染物進行控制,進一步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率,及時了解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規及各項制度。
報告制度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第二十條和二十三條規定,本改建項目應向負責審批的環保部門提交「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報告」,經驗收合格並發給「環境保護設施驗收合格證」後,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企業排汙發生重大變化、汙染防治設施改變或企業改、擴建等都必須向當地環保部門申報,改、擴建項目,必須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要求,報請有審批權限的環保部門審批。
項目建成投產後,產生的汙染物必須經治理達標後方可排放。單位法人要確保汙染治理設施能長期、穩定、有效地運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閒置汙染處理設施,不得故意不正常使用汙染處理設施。汙染處理設施的管理必須與生產經營活動一起納入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的範疇,落實責任人、操作人員、維修人員、運行經費、設備的備品備件、化學藥品和其他原輔材料。同時要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定操作規程、建立管理臺帳。
企業應設置環境保護獎懲制度,對愛護環保設施,節能降耗,改善環境者實行獎勵;對不按環保要求管理,造成環保設施損壞、環境汙染和資歷源、能源浪費者予以處罰。
(3)強化環境監督管理措施
應使用汙水壓力管,雨汙分流,在廢水總排放口(接管口)應安裝廢水截流閘門、廢水流量計,嚴禁事故性排放;在雨水排放口應安裝截流裝置。
2、環境監測 (1) 環境監測機構及職責環境監測機構應是國家明文規定的有資質監測機構,按就近、就便的原則,首選當地市環境監測站。對本項目環境監測站的職責主要有:
測試、收集環境狀況基本資料;
對環保設施運行狀況進行監測;
整理、統計分析監測結果,上報環保局,歸口管理。
(2)監測計劃項目的監測計劃應包括兩部分:一為竣工驗收監測,二為營運期的常規監測計劃。
竣工驗收監測:項目投入試生產後,公司應及時和環保主管部門指定的環境監測站取得聯繫,要求環境監測站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設施組織竣工驗收監測,由環境監測站編制竣工驗收監測方案,經環保部門同意後實施。
營運期的常規監測主要是對建設項目汙染源的監測。結合本項目特點,環境監測以水環境和大氣環境為主,對汙水排放口定期監測和廠界汙染物濃度定期監測。
項目建成後,監測計劃表如下:
表7-7 項目營運期監測方案
監測點位 | 監測項目 | 監測頻次 | |
廢水 | 汙水排口 | pH、COD、SS、石油類 | 1次/月 |
雨水總排口 | |||
廢氣 | 廠界 | 非甲烷總烴、TVOC | 1年/次 |
噪聲 | 廠界 | 等效聲級Leq(A) | 2天/次×4次/年,晝夜各一次 |
固廢 | 危廢儲存場所 | 調查儲存場所建設情況及配套的汙染防治措施 | 1年/次 |
風險 | 風險預案 | 調查風險應急預案及廠內應急設施的建設情況 | 1年/次 |
八、環境保護竣工驗收目標及驗收監測內容
根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範和本項目的特點,列出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設施竣工驗收一覽表見表7-8:
表7-8 本項目「三同時」環保設施竣工驗收一覽表
治理對象 | 汙染物名稱 | 治理措施 | 處理 效率 | 排放標準 | |
廢氣 | 裝卸廢氣 | 非甲烷總烴 | 裝卸油區配套油氣回收裝置,處理效率不小於95%。 | 95% | 《儲油庫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07)要求 |
儲罐區廢氣 | 非甲烷總烴 | 內浮頂罐 | / | 《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 | |
廢水 | 綜合廢水 | 石油類、COD、SS | 汙水處理站 | / | 《汙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排放標準。 |
固廢 | 廢活性炭 | 危險廢物 | 交有資質單位處理 | 100% | / |
表7-9 本項目環保投資
治理對象 | 設施名稱 | 環保投資(萬元) | |
廢氣 | 裝卸廢氣 | 裝卸油區配套油氣回收裝置,處理效率不小於95%。 | 依託現有 |
儲罐區廢氣 | 內浮頂罐 | 依託現有 | |
廢水 | 綜合廢水 | 汙水處理設站 | 依託現有 |
固廢 | 廢活性炭 | 設置危廢暫存間,交有資質單位處置 | 5.0 |
合計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