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GDP超天津,首次躋身全國十強

2021-02-25 第一財經

03.08.2020

本文字數:2620,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在上半年GDP十強城市榜單中,南京的成績尤為引人關注。「(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南京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前十」。

當下,城市競爭格局也經歷著「洗牌」。

今年上半年,前十名中,最大的變化就是重慶GDP超過廣州,位居全國第四,廣州退居第五;南京GDP超越了天津,位居全國第九。

其中,南京的成績尤為引人關注。「(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南京經濟總量首次進入全國前十」。7月31日,在南京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這樣介紹道。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南京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又是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城市,發展的潛力很大。

南京超越天津

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的GDP為14104.28億元,比上年增長4.8%,僅領先第11名的南京74億元,領先優勢非常小。今年上半年,天津GDP總量為6309.28億元,同比下降3.9%,而南京上半年實現GDP約為6612.35億元,同比增長2.2%,GDP總量比天津高出303億元,升至全國第九。

表:上半年GDP十強城市

南京的「開掛」,有疫情之後復工復產速度較快的因素。今年一季度南京逆勢增長1.6%,是江蘇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城市。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與近年來產業發展差異有關。進入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高新產業、新興產業在城市競爭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更為突出的城市,正逐漸趕超並甩開以傳統製造業、重化工業、傳統商業為主的城市。尤其是,2013年以來,南北經濟增速分化明顯,其背後是傳統產業與新經濟之間的比拼,是開放創新快與慢的差別。

牛鳳瑞說,高新產業、新型產業對當前一些明星城市,如杭州、深圳等城市來說是很重要的推動力量。今年疫情以來,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高歌猛進,以這些產業為龍頭的城市,就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南京也持續在科創上發力。從2018年開始,南京連續三年將新年「第一會」和市委「1號文件」同時聚焦「創新名城」,期冀讓「創新」成為南京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最顯著的城市標識。

南京發力科創,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南京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 ,科教綜合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 ,居全國第三位,有仙林大學城、江寧大學城和浦口大學城三個大學城,擁有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等名校。近期華為CEO任正非重點走訪了這兩個名校。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伯平對第一財經分析,南京的科教資源十分豐富,但以前並沒有很好打通高端生產要素和現代產業發展之間的環節。南京作為江蘇的最大城市、華東地區的特大城市,在資源、人才、創新等方面,應該更多發揮出中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

2019年,南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淨增1475家,累計達到459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1.2萬億元,增長14.8%;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近460億元,佔GDP比重提高到3.28%。

持續發力科創之外,近年來南京的另一項重點工作是提升城市的首位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藉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加上南京更靠近安徽的地理位置,南京的首位度和省會引領作用不夠突出。

不過,近年來南京主要經濟指標一直好於全省、快於蘇南。南京GDP總量在2014年首度超越了無錫,告別了「蘇小三」的位置,上升至江蘇省第二。到今年上半年,南京的GDP增速已經連續9個季度位居江蘇第一。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最近幾年南京快速發展,一個重要的背景是,這幾年隨著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現代服務業對轉型升級作用十分突出。南京與武漢、成都等大區中心城市類似,教育、醫療、科研等資源特別集中,服務業的生產要素十分發達,這些強省會城市近年來發展勢頭都很快。

南京、天津未來能否穩住前十?

從今年上半年前十名的城市來看,由於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退出了前十行列。天津儘管在上半年被南京超過,但仍繼續位居前十。不過按照武漢當前的回血速度,在不久將來有望重回前十行列。如此一來,未來天津也有可能掉出前十行列。

從天津的產業結構來看,作為北方工業重鎮,天津的重化工業佔比較高,近年來面臨的下行壓力較大。不過,一個城市發展的快慢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一些重化工業突出的城市也能很好實現轉型。以南京為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京的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電子、鋼鐵、汽車等產業佔據相當高的比例,但近幾年南京的科創發展已十分突出。

胡剛分析,現如今科創對於城市的拉動作用越來越大,南京的科教資源很強,對城市的發展推動作用很明顯。天津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科教資源也很強,離北京很近,具備了多重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轉型,未來天津也有望重新追趕上來。

牛鳳瑞認為,城市的分化是時刻進行的,城市之間的發展有各自的軌跡,在某些階段,有些城市會發展比較快,有些城市發展比較慢,都是城市發展的正常現象。

對南京來說,雖然目前GDP超越了天津,上升至第9,但南京存在的不足和短板也仍較為明顯。牛鳳瑞說,南京這幾年底蘊迸發比較明顯,但是在長三角內部,南京與杭州、蘇州相比,差距不少。

從城區人口規模來看,作為大區中心城市,南京在長三角地區,是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但從經濟發展主要指標來看,杭州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資金總量、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研發強度、A股上市公司等方面,均佔一定優勢。

尤其是在民營經濟增加值佔比上,南京與杭州差距很大。2018年,杭州市民營經濟增加值達8175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的60.5%。同期,南京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5953.76億元,佔GDP比重為46.4%,比杭州低了14個百分點。杭州不僅有娃哈哈、吉利汽車、萬向集團、崑崙控股等著名的傳統企業,更有以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海康威視等民企巨頭領銜的科技公司。

此外,近幾年,南京的人口增長緩慢,與同類城市差距明顯。數據顯示,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從2018年的980.6萬人增長到2019年的1036萬人,增量達55.4萬人,增量超過廣深,在全國各大城市領跑,人口總量更是超過千萬大關。此前2015到2018年,杭州人口增量分別是12.6萬、17萬、28萬、33.8萬人,逐漸追上廣深;2019年,首次超過深圳和廣州。

相比之下,2019年末南京全市常住人口8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38萬人,增長0.8%,延續了近幾年人口低速增加的態勢。在人口總量上,當前武漢、成都、蘇州、杭州、西安等強二線城市均已突破千萬大關,相比之下,南京的常住人口規模存在明顯的差距。

【推薦閱讀】


2019年流入人口TOP10城市:第二你猜不到

相關焦點

  • 南京國展中心場館利用率躋身全國十強
    7月30日,2020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年會暨中國會展經濟論壇在東莞發布「2019中國展覽與會議統計數據」,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國際展覽中心2019年場館利用率躋身全國十強,比2018年全國排名上升四個名次。
  • 寧波首次躋身中國遊艇城市競爭力十強
    該報告對2019-2020年中國12個重點城市的遊艇綜合競爭力進行了排名,寧波首次躋身競爭力十強。根據自然環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市場營商環境以及遊艇消費環境等衡量指標,2019-2020年中國遊艇城市綜合競爭力十強依次為:三亞、深圳、廈門、海口、上海、青島、惠州、大連、珠海和寧波。
  • 2020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7所C9高校躋身全國十強
    2020中國重點大學排名150強,7所C9高校躋身全國十強 、2020中國副部級大學排名和2020中國部屬大學排名等系列排名公布,旨在為2020年全國高考考生填報志願挑選大學和專業提供權威參考指南。
  •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 上半年gdp各省排名2020
    上半年城市GDP全國排名2020,2020年上半年城市GDP相繼發布,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個城市的GDP受到了嚴峻的挑戰。  上半年的GDP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沿海外貿城市受到疫情及貿易戰衝擊最大,GDP排名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50強 中國城市gdp排名2020
    榜單顯示,有11個城市超過萬億元,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和天津。此外,前三季度GDP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也達到了31個。  榜單前十強  今年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
  • 南京綜合排名躋身「機遇之城」全國前十
    2019-03-25 06:3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近日,普華永道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19》報告,其中,南京綜合排名躋身全國前十。 普華永道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報告南京躋身「機遇之城」全國前十
  • 荊州兩景區躋身全省十強!
    荊州兩景區躋身全省十強!黃志剛 攝客源地方面,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列前三,杭州、廣州、成都、重慶、蘇州、武漢和南京排在前十。武漢、宜昌、襄陽、孝感、黃岡、荊州、恩施、十堰、黃石和鹹寧是湖北省內外出遊客最多的前十城市。湖北遊客最喜愛的長線遊目的地有安徽、廣東、重慶、海南和上海。
  • 中國GDP十強城市:總量超過英國,GDP佔據全國四分之一
    中國的地級市數量接近400座,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GDP十強。這十座城市代表了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最高級別,它們分別是:北上廣深、重、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這十座城市的實力到底有多強?放在國內它們處在金字塔頂端,如果放在全球範圍,又將如何呢?
  • 2013年全國購物中心銷售排行榜:南京德基、金鷹商場等躋身十強
    昨日,「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自媒體發布了2013年全國重點市場購物中心銷售額排行榜,南京德基、南京中央百貨、南京金鷹購物中心分別以58.9億元、43.6億元、40億元躋身全國銷售額十強,分居第五、九、十位。南京由此成為佔據前十強席位最多的城市。   南京新街口百貨以33億元位居第21位。
  • 校友會2020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躋身全國5強
    校友會2020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躋身全國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連續13年問鼎冠軍,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天津大學首次躋身全國前10強,山東大學躍居至第13位。北京、江蘇和上海分別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雄居全國前3甲;全國36所省屬高校躋身百強行列,南昌大學首次躋身前50強。
  • 2020年,中國內地TOP30城市GDP排行榜
    江蘇(6):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徐州。廣東(4):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浙江(3):杭州、寧波、溫州。 這些城市,只要經濟增速不出現明顯下滑,未來3-5年內都有望躋身萬億陣營。 其二,TOP10城市最大的變局,當屬南京取代天津。十強陣營裡只剩下北京一個北方城市。
  • 江蘇GDP將突破10萬億,超過澳大利亞,第2個十強城市也將誕生
    江蘇,是中國公認的經濟大省,經濟排名全國第二僅次於廣東,而且江蘇是最有實力和廣東競爭的,江蘇有多富?江蘇確實發展很均衡,最好的城市蘇州全國排名也沒進前五,而省會南京更是十名之外,江蘇人口8000餘萬人,去年廣東經濟首次突破10萬億讓人振奮,但是江蘇也不弱,去年經濟達到99631.52億元,距離10萬億僅僅一步之遙,這個成績如果把江蘇當作一個國家,在世界是什麼水平呢?
  • 中國城市gdp排名人均收入多少?全國gdp城市排名2019
    全國gdp排名2019省份 全國gdp城市排名2019 破萬億gdp城市2019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31省份2019年前三季度GDP數據。其中對於2019全國各個省份城市的gdp排名也具體給出,還特別的公布了破萬億gdp城市2019名單。
  • 2020中國地方版雙一流大學排名公布,上海理工大學等4校躋身全國80強
    北京大學雄居2020中國大學排名第一,連續13年奪魁;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 武昌首義學院、文華學院和山東英才學院位列2020中國民辦大學排名前3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雲南師範大學商學院和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名列2020中國獨立學院排名前3強。
  • 校友會2020江西省大學排名,南昌大學躋身全國50強
    艾瑞深校友會網發布《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連續13年問鼎冠軍,雄居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榜首;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浙江大學第4,南京大學第5,天津大學首次躋身全國前10強,山東大學躍居至第13位。北京、江蘇和上海分別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躋身全國百強,雄居全國前3甲;全國36所省屬高校躋身百強行列,南昌大學首次躋身前50強。
  • 2019GDP前30強城市公布:上北領先 深圳人均最高
    隨著2019年佛山跨過萬億GDP大關,目前全國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的城市共有17個。有意思的是,排名越靠前名次越穩定。2019年全國GDP十強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頭部的這10座城市,GDP已經雄踞前十強榜單多年,且常住人口均在千萬以上,比較優勢明顯。
  • 2020年中國各省gdp排名 31個省份2020年GDP增速均已公布
    此外,2020年31個省份的GDP總和超全國的差額首次出現銳減,意味著地方GDP之和與全國GDP差額不斷擴大的趨勢得到扭轉。2020年中國各省市GDP增速可參考2020年數據,各省市排名情況或有些許調整。  2020年全國各省市GDP增速31省份去年GDP增速普降
  • 廣東gdp排名2019 2019年廣東省各市gdp排名表
    廣東經濟總量雖然第一,到但人均GDP排名全國僅排第四(含直轄市排名全國第六)。  以下是2019廣東各市經濟排名: 相關推薦 中國萬億gdp
  • 中國地級市十強醫院:溫州躋身三強,聊城位居第5,徐州最為全面
    南方某機構就結合醫療水平、資源設施、學術科研等多個指標對我國各大醫院進行了排名,並單獨列了一份地級市醫院的榜單,我們就選取了前十強進行研究。根據榜單,中國地級市十強醫院分別是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沂市人民醫院、十堰市太和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以及徐州市中心醫院。地級市十強醫院的水平,基本也是達到了超高的水準,都是各自區域性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