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2020-07-26 凱蒂教你輕鬆帶娃

年輕的夫妻要上班,邀請家裡的老人幫忙看娃。老公要上班,妻子當家庭主婦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這是當下社會最常見的兩種家庭現狀,不管是哪一種,都會產生不少的矛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會出現分歧,其實不管家裡誰帶孩子,大家都該體諒,多包容,但是這些行為都要喊停。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案例

孩子出生之後我跟妻子一致認可讓家裡的老人來幫助帶娃,一開始都說好不管老人怎麼帶,我們都該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但是最近我家孩子的表現,讓我跟妻子非常的慌張。

兩歲的孩子每天吃飯都是兩個老人圍著轉,一個負責餵飯,一個負責逗樂,看似和諧的畫面,卻讓我們倆十分反對,因為這是對孩子不利的行為,但似乎老人不以為然。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年輕的夫妻與家裡的老人總會發生很多分歧,畢竟不是一個年代的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也不一樣,老人的確更寵溺孩子,這種時候,家長一定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很多壞毛病一旦養成很難改掉,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這些行為都要喊停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產生不少的家庭矛盾,統計數據顯示,這裡面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小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出現以下這些行為時,家長要警惕,不管是父母帶娃孩子自己帶娃,都要喊停: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一、追著孩子餵飯

追著孩子餵飯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家長也是有苦難言,總想讓孩子多吃點,身體更健康,但是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毫無辦法,只能追在孩子後面乘機餵飯,但其實這是十分不好的習慣,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孩子今後吃飯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好吃飯的規矩,在固定的餐桌上吃飯,吃完才能去玩。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二、一哭就妥協

哭,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慢慢的長大,幾歲的孩子就學會了看臉色,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旦發現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想吃的東西沒到手,就會假哭或者嚎啕大哭,這種時候家長通常會妥協,這也是該喊停的行為,否則孩子會養成動不動發脾氣哭的毛病,家長會越來越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三、過度保護

保護孩子是每個家長的義務與責任,但是過度保護孩子就是在禍害孩子。很多家長因為太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點傷,什麼都替孩子打理好,甚至替孩子規劃好未來、人生,其實這是在害孩子,什麼都替孩子操辦好,會讓孩子長大之後沒有主見,也不懂為人處事,走上社會之後大都不受歡迎,要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更優秀,就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接受自己決定產生的後果,讓其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不管家裡是老人帶孩子還是自己帶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以上這些行為,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幫助他改正,比如嚴禁看電視,不按時不乖乖吃飯,可以餓一頓甚至幾頓,讓他知道不按時吃飯的後果,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書籍、朋友等等,養成他獨立的好習慣。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

當你發現家裡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出現了不好的行為,不要過激的評判,可以給他講這些行為的危害性,大家一起引導好孩子。其實孩子一到兩歲的時候就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大人一定要給他正確的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其未來做一個獨立自主,有愛的人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不管家裡誰帶孩子,這些行為都要喊停,不僅大人累還不利於娃成長
    不管是大人親自照顧還是老人代為看管,都免不了會出現以下幾種行為,既會讓大人特別累而且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餵孩子吃飯孩子還小的時候,自己不會吃飯,所以大人就會追著餵孩子吃飯。讓孩子「宅」在家裡大人工作很忙偶爾放假一回就想在家裡好好地休息,或者爺爺奶奶帶孩子本就體力跟不上精力旺盛的孩子,索性就讓孩子一個人「宅」在家玩,給孩子看看動畫片甚至是把手機給孩子玩。
  • 別管家中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別管家中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中國有句古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育兒也一樣,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如果早期的家庭教育失敗了,那後面無論做什麼都難以挽回。如果這些行為長期存在,不僅大人會變得很累,還會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對孩子後天的性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每個孩子都要長成獨當一面的大人,只願在他人生中最需要引導的那一段時間裡,父母始終秉持著燭光,用自己的行動為他引路。
  • 別管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如果這些行為長期存在,不僅大人會變得很累,還會導致孩子養成許多壞毛病,對孩子後天的性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造成不利影響。每個孩子都要長成獨當一面的大人,只願在他人生中最需要引導的那一段時間裡,父母始終秉持著燭光,用自己的行動為他引路。
  • 這些行為快停下!不利於孩子成長
    現在家庭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人都想要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這些行為快停下!不利於孩子成長!由於家長們的成長環境不同,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或多或少都著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年輕的父母和老一輩人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分歧。
  • 李玫瑾:別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從小的行為習慣可以看出他們今後的成就,所以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為了教育好一個孩子,父母應該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如果孩子從小教育不好,父母再怎麼努力,孩子長大了也糾正不了他們的壞習慣。李玫瑾:別管家中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停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別管家裡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停下,不僅大人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
    這就導致了很多現在家庭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小時候的很多問題沒有及時的得到糾正,長大後,想糾正都已經沒有辦法了。很多不好的行為是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有時候,我們照顧孩子,不僅僅大人累的要命,孩子也不開心,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
  • 不論家中誰帶娃,這些行為要制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現在中國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在孩子小時候出現一些行為不當的時候,大多家長不僅不糾正反而說孩子還小,不懂事,等長大了就好了,殊不知這些小毛病、小錯誤如果不及時糾正,長大後會變得更加惡劣,很難挽回。李玫瑾教授說過類似的觀點:有的家長在孩子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管。
  • 別管家裡誰帶娃,這3種行為要停止,不僅大人累也不利於孩子成長
    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瞎管沒有誰生來就會做父母的,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世上,許多事情也是第一次經歷,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難免會犯一些錯誤或者走進各種各樣的誤區。就正如我國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所說:「有些父母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瞎管。」良好的性格要從小培養這其實是我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孩子小的時候,心疼孩子或者認為孩子還小,調皮一點很正常,對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寵著、慣著。
  • 別管家裡誰帶娃,要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這四種壞行為要立即停止
    別管家裡誰帶娃,要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這四種壞行為要立即停止我們的有些行為不僅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情緒發展,而且對孩子未來整體綜合素質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特別是以下四種行為,如果我們有,那麼一定要立即停止。千萬不要拖延或者是等待。一些行為一旦形成習慣,我們和孩子都會對其產生雙向依賴性,這樣是很難糾正的。
  • 同是帶娃,為什麼中國寶媽帶娃這麼累
    不知道大家看美劇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裡面的家庭都是一個媽媽帶三四個孩子,雖然有手忙腳亂的時候,但還是能應付的過來;而再看看國內,一家人圍著一個孩子轉,但寶媽還是感到累得不行。為什麼中國寶媽帶娃這麼累呢?是身體素質的因素嗎?
  • 在家這樣帶孩子,不僅大人累,對孩子也不好,請停止這些行為
    教育孩子是每個家庭都很注重的事情,當然也是最頭疼的一件事。我們都明白的道理,就是教育孩子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如果孩子早期教育沒有教育好,那長大以後家長再怎麼努力也是挽回不了的。尤其是現在社會壓力一直在增大,很多年輕的父母每天奔波於工作,教育孩子的任務就落在了爺爺奶奶們老一輩的身上。不管是年輕的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出現小錯誤,是沒有及時的去改正,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再去糾正就已經晚了。
  • 「我家寶寶都是玩累了自己睡」如此帶娃的寶媽,不出兩年要後悔
    而妙招就是讓他們隨便玩,等到玩累他們自己就睡著了。但是,如此帶娃的寶媽,不出兩年要後悔,我們一起來看看。那個說「我家寶寶都是玩累了自己睡」的寶媽,後悔了身邊有位寶媽,說自己帶娃還算輕鬆,不會非得管著孩子哄著孩子。就比如讓孩子睡覺這件事吧,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家寶寶都是玩累了自己睡。」
  • 娃上下學由誰接送?小事情背後隱藏孩子成長大秘密,父母別輕視
    生活在21世紀的孩子,備受家中父母、老人恩寵。長輩會儘量滿足娃提出的要求,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毫不吝嗇支出。這一代家長眼中,孩子至上。但娃長大後,終歸要離開父母去學校讀書,那孩子上學誰接送呢?這讓無數家長犯了難。
  • 有以下行為的老人,正在悄悄「假帶娃」,贏了名聲害苦了娃
    大多數老人因為子女的關係和喜歡孩子,都幫忙帶孩子,並且真心實意地對孩子好。可也有一部分老人,本不想帶孩子,卻也不拒絕。就心不甘情不願地「假帶娃」,雖然贏得了好名聲,卻把娃給害慘了。有以下行為的老人,正在父母不知道的地方悄悄「假帶娃」,年輕父母可要及時阻止。
  • 老人帶孩子何時放手比較好?如果晚於這個時間,不利於娃健康成長
    這天,小剛和爺爺奶奶要了四百塊錢,說學校辦了一個補習班,爺爺奶奶高興的不得了,孩子學習這麼認真,長大肯定有出息,連忙給了五百塊,其中一百塊是獎勵。誰想到下午放學回來的時候,小剛鼻青臉腫的,問他發生了什麼,一向乖巧的小剛也是什麼都不說。
  • 再辛苦我也要自己帶娃…老人帶娃的這些畫面,真的耽誤孩子成長
    ,自己洗腳還被奶奶誇,更關鍵是每天寫作業磨磨唧唧,每天寫半夜,然後四五點在爬起來寫到天亮,為此他爺爺還買個小夜燈,比起這些不是更應該糾正孩子的習慣麼!作為外人,我不會多說什麼,至少以後自己孩子自己帶!@雲寶貝:早晚不刷牙洗臉,晚上不洗腳,婆婆就是這樣人,從床單開始一直到來年換涼蓆被單,床罩,枕巾從不洗,我出差去南京3天回來,我女兒衣服、鞋、襪子、內褲都沒給換!果斷自己帶,現在上小班,我只讓婆婆偶爾接送,從不讓女兒在她家過夜!
  • 老人這些「假帶娃」的行為,正在傷害孩子,父母再忙也要自己帶
    由於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是由於一些老人錯誤的帶娃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甚至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要觀察老人是否有"假帶娃"的行為,及時幫助改正,實在不行,再忙也要選擇自己帶孩子。
  • 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如何判斷真假帶娃
    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現在把孩子放手給長輩帶娃的媽媽很多,孩子不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生活,家長也不知道長輩是如何帶孩子的。有些長輩為了「省事」,面對孩子就不是很用心,「暗度陳倉」式帶娃正在慢慢普及到很多家庭。
  • 有一種帶娃叫奶奶「假帶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寶媽要妥善處理
    文|啞鈴媽媽在一些傳統家庭裡,女人生了娃,就算是給婆家完成了一項任務。至於帶娃嘛,如果還要寶媽一個人帶,那就不行了。因為太累了,寶媽受不了。再說,初次生育沒有帶娃經驗,婆婆也不放心讓兒媳一個人帶娃。最終,就算被媽媽接回身邊,孩子可能短時間都改不掉這個習慣了。表現四:晚上不睡覺,白天懶床老人家的睡眠作息,大都是白天要睡一覺的,老年人的夜覺比較少。
  • 孩子誰生的誰來帶?不,共親職教育告訴你,帶娃不是媽媽個人的事
    孩子的奶奶看到她背著包,正準備出門,就氣衝衝的跑過來責罵她說:「你不在家裡帶小孩,你去幹什麼?待會兒我還要去跳廣場舞」。雖然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很不舒服,但是朋友也很禮貌地說了一聲去開家長會就走了。開家長會也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難道寶媽不在的這一兩個小時,就能夠把他們三個大人都累壞了嗎?即使不是去開家長會,難道作為寶媽就要時時刻刻的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