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夫妻要上班,邀請家裡的老人幫忙看娃。老公要上班,妻子當家庭主婦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這是當下社會最常見的兩種家庭現狀,不管是哪一種,都會產生不少的矛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也會出現分歧,其實不管家裡誰帶孩子,大家都該體諒,多包容,但是這些行為都要喊停。
案例
孩子出生之後我跟妻子一致認可讓家裡的老人來幫助帶娃,一開始都說好不管老人怎麼帶,我們都該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但是最近我家孩子的表現,讓我跟妻子非常的慌張。
兩歲的孩子每天吃飯都是兩個老人圍著轉,一個負責餵飯,一個負責逗樂,看似和諧的畫面,卻讓我們倆十分反對,因為這是對孩子不利的行為,但似乎老人不以為然。
在帶孩子的問題上,年輕的夫妻與家裡的老人總會發生很多分歧,畢竟不是一個年代的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愛也不一樣,老人的確更寵溺孩子,這種時候,家長一定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很多壞毛病一旦養成很難改掉,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些行為都要喊停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產生不少的家庭矛盾,統計數據顯示,這裡面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小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當出現以下這些行為時,家長要警惕,不管是父母帶娃孩子自己帶娃,都要喊停:
一、追著孩子餵飯
追著孩子餵飯的現象屢見不鮮,很多家長也是有苦難言,總想讓孩子多吃點,身體更健康,但是在面對熊孩子的時候毫無辦法,只能追在孩子後面乘機餵飯,但其實這是十分不好的習慣,養成這樣的習慣之後孩子今後吃飯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好吃飯的規矩,在固定的餐桌上吃飯,吃完才能去玩。
二、一哭就妥協
哭,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慢慢的長大,幾歲的孩子就學會了看臉色,有自己的小心思,一旦發現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想吃的東西沒到手,就會假哭或者嚎啕大哭,這種時候家長通常會妥協,這也是該喊停的行為,否則孩子會養成動不動發脾氣哭的毛病,家長會越來越累,對孩子成長也不利。
三、過度保護
保護孩子是每個家長的義務與責任,但是過度保護孩子就是在禍害孩子。很多家長因為太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點傷,什麼都替孩子打理好,甚至替孩子規劃好未來、人生,其實這是在害孩子,什麼都替孩子操辦好,會讓孩子長大之後沒有主見,也不懂為人處事,走上社會之後大都不受歡迎,要想讓孩子長大之後更優秀,就要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接受自己決定產生的後果,讓其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不管家裡是老人帶孩子還是自己帶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以上這些行為,大人累不說還不利於娃成長。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出現了這些行為,一定要及時的幫助他改正,比如嚴禁看電視,不按時不乖乖吃飯,可以餓一頓甚至幾頓,讓他知道不按時吃飯的後果,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書籍、朋友等等,養成他獨立的好習慣。
當你發現家裡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出現了不好的行為,不要過激的評判,可以給他講這些行為的危害性,大家一起引導好孩子。其實孩子一到兩歲的時候就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大人一定要給他正確的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其未來做一個獨立自主,有愛的人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