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名網約車司機虛擬跑單,獲利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獲刑

2020-08-14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實習生 沈惜羽

利用平臺漏洞,19名網約車司機虛擬跑單。

庭審現場 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 供圖

8月13日、14日,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兩起網約車司機利用系統漏洞進行詐騙的案件進行審理並當庭宣判,對沈某等19名被告人,分別判處拘役4個月,緩刑4個月至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不等,並處相應罰金。

靜安法院介紹,2018年,沈某、魏某、李某等人為謀生開始做起了網約車司機。他們加入一個網約車司機微信群,在群內了解到可以利用平臺的規則及漏洞進行虛擬跑單,從而賺取公司墊付的錢款。

虛擬跑單就是每次群主在群內發出沒有真實乘客的虛擬訂單,他們通過私信群主便可在偏僻的地點順利接單,然後通過不拉乘客的空跑或是利用虛擬定位軟體模擬行車軌跡完成訂單,從而套取車費。有些在本市內的單筆虛擬帳單的打車費達1000多元,甚至有些帳單高達3000餘元。

2019年1月至11月,19名被告人多次利用相同的方式詐騙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但這些被告人還要給群主部分金額的提成,而且他們在空客空跑期間不能繼續接單,車輛還要在路上行駛產生油費,也就是說被告人真正到手的錢少之又少,但因此要承擔刑事責任。

靜安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兩起案件中沈某、魏某、李某等19名被告人夥同他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公私財物,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依法應予懲處。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罪名成立,19名被告人均賠償被害單位的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靜安法院法官表示,部分司機以為虛擬跑單騙錢僅僅是道德或違規問題,實際上該行為已經違法並構成犯罪,廣大網約車司機一定要引以為戒,增強法律意識。同時,相關信息科技公司應當提高自身的安全防範意識,加強監管和技術革新,維護好信息平臺安全。

責任編輯:王維佳

相關焦點

  • 招攬18 名網約車司機 「虛擬跑單」超 80 萬,男子騙補貼獲刑 10 年...
    IT之家 11 月 29 日消息 又有網約車司機利用平臺漏洞進行虛擬 「跑單」騙取錢款的案件出現,據看看新聞報導,近日,一名專門向網約車司機派發虛擬跑單的 「派單人」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 滴滴被薅羊毛 18名網約車司機開「虛擬跑單」騙補貼超80萬
    為了鼓勵司機們接單跑車,滴滴經常會推出多種獎勵活動。包括現金獎勵和燃油獎勵等等。有些人看上了這些補貼,竟招攬滴滴司機利用平臺漏洞進行虛擬「跑單」騙取錢款。據報導,近日,一名專門向網約車司機派發虛擬跑單的「派單人」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 網約車「虛擬跑單」超80萬 「派單人」獲刑10年6個月
    新聞曾多次報導過,網約車司機利用平臺漏洞,虛擬"跑單"騙取錢款的案件,有不少網約車司機為此受到了法律制裁。近日,一名專門向網約車司機派發虛擬跑單的"派單人"浮出水面。他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先後招攬18名網約車司機進行虛擬跑單,涉案金額超80萬元。
  • 辛苦開車不來錢,老司機帶你跑單賺大錢?
    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迅猛發展形形色色的新型網絡犯罪也不斷出現找漏洞、鑽空子以破壞正常秩序來謀求私利今年8月份以來,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陸續接到某網約車平臺報案,稱該平臺在日常梳理運行數據時發現,近半年內全國多個地區頻繁出現一些狀態異常的虛假訂單
  • 3萬司機買作弊軟體 別讓網約車成了「安著APP的黑車」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網約車作弊軟體的功能介紹。網約車司機使用這款作弊軟體,與網約車客戶端同時打開,就可以逃避網約車公司的派車規則,挑自己喜歡的單,甚至可以位置欺騙,將10公裡的距離變成11公裡,多收乘客的錢。近日,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網安保衛總隊獲悉,北京警方破獲全國首例售賣網約車軟體作弊器案,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
  • 被網約車司機倒賣至非法「北京一日遊」:陷入層出不窮的套路
    從打上一輛順風車去八達嶺長城開始,來自廣州的俞先生就陷入了網約車司機、黑旅遊大巴和導遊共同編織的「陷阱」裡,變成了坐纜車遊長城,車覽十三陵,逛玉器店和特產店的「一日遊」。「這根本就不是旅遊專線,是騙人來拼團一日遊的。」
  • 會昌一男乘客持刀搶劫網約車司機獲刑三年二個月!
    會昌一男乘客持刀搶劫網約車司機獲刑三年二個月! 案件回顧 2020年8月26日13時20分許,被告人文某使用微信約私家車司機李某晚上包車從西江鎮前往白鵝鄉。22時10分許,李某駕駛贛BG****的汽車在西江鎮西江大道某店門前接上文某後前往白鵝鄉。
  • 連雲港首批40餘名司機將參加網約車從業資格考試
    2019年1月8日下午,連雲港市首場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正式開考,40餘名司機報名參加考試,考試合格者,將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證》。張女士一般是在中午和傍晚下班後上路跑單,一天下來,大概有30—40元的進帳,一般來說,一單去掉給網約車平臺的抽水以及油費,淨落3元錢左右,一天下來,大概能接十幾張單子。
  • 西雅圖通過網約車司機最低工資標準,Lyft:將破壞數千個崗位
    《紐約時報》9月30日消息,西雅圖市議會周二通過了Uber和Lyft網約車司機的最低工資標準,成為繼紐約後出臺類似條例的第二座美國城市。根據條例,自1月起,西雅圖網約車司機的時薪至少為16美元,與該市員工超500人公司的最低工資標準持平。
  • 建網貸平臺非法獲利1.18億餘元,內蒙古一惡勢力集團獲刑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10日消息,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日前對非法獲利1.18億餘元的陸山青惡勢力集團犯罪案一審宣判,41名被告人被判處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法院審理查明,2015年10月起,被告人陸山青、安澤南開始從事網絡小額貸款業務,並在微信公眾號推廣宣傳。
  • 利用平臺漏洞「薅羊毛」,網約車司機「騙補」被判詐騙罪
    2019年,網約車司機張某偶然發現,平臺的拼車功能存在漏洞。 司機接單後,到起始點接到乘客並在軟體中確認乘客已上車,隨後將乘客送到目的地。但乘客下車後,張某沒有在軟體中選擇乘客已到達,而是開始了計費空跑車,這樣就可以在乘客到達目的地後再多行使40公裡左右,網約車公司會按照行使的實際公裡數給司機補貼,每公裡補貼約1元,這樣的操作可以比真實接送乘客多賺到網約車公司的補貼。
  • 美團打車抽成大幅上漲,網約車司機還能賺錢嗎?
    來源:觀察者網美團打車抽成大幅上漲,網約車司機還能賺錢嗎?(觀察者網 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 據南京十八頻道7月19日報導,美團打車平臺抽成近日大幅上漲。在南京,根據美團打車平臺現行的規定,平峰期司機的抽成上調至20%,高峰上調至13%,遠高於先前的8%低抽成。
  • 雲投訴|給「無證」司機派單,「花小豬」網約車司機被罰一萬元誰埋單?
    「花小豬」給「無證」的司機派單,林先生認為自己一萬元罰款在太冤。「滴滴司機給『無證』派單的話,還可報銷部分罰款,可同是滴滴公司的『花小豬』卻不認這筆罰款。」輪流接單:滴滴司機一鍵加入「花小豬」林先生原本在深圳打工,計劃年底結婚,就提前回到南充。
  • 「斑美拉」特大傳銷案一審宣判,19名被告獲刑
    「斑美拉」特大傳銷案一審宣判,19名被告獲刑8月4日,玉林市玉州區人民法院對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斑美拉」特大傳銷案進行一審宣判,餘石容等19名被告人因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其中餘春羽犯數罪,何春松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二年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總共
  • 非法倒賣鼓浪嶼船票獲利300多萬 廈門一惡勢力犯罪集團獲刑
    央廣網廈門8月27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楊長平 陳毅燕)廈門一惡勢力犯罪集團長期盤踞碼頭,非法倒賣鼓浪嶼船票獲利300多萬元,而且為了擴張地盤和勢力範圍,通過暴力威脅、毆打等方式,迫使無證導遊(俗稱「野導」)和倒賣船票人員(俗稱「黃牛」)服從他們的組織管理,並收取「保護費」。
  • 63名農民出借身份證幫人購農機獲刑 實際獲利多在數百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63名農民出借身份證幫人購農機獲刑三名農機經銷商以詐騙罪獲刑;63名獲刑農民,實際獲利多在數百元6月7日,牛書軍的農機銷售點。2017年3月至8月間,開封市鼓樓警方在辦理農機經銷商孟慶安、陳成行、牛書軍三人所涉的案件中,將包括上述26人在內的63名以出借身份證形式,幫助三人申報國家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農民逮捕。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63人陸續因詐騙罪獲刑。
  • 非法倒賣鼓浪嶼船票 非法獲利330萬元 14人惡勢力犯罪集團案獲刑
    一惡勢力犯罪集團盤踞碼頭非法倒賣船票獲利300多萬元,並為了擴張地盤和勢力範圍,通過暴力威脅、毆打等方式,迫使無證導遊(俗稱「野導」)和倒賣船票人員(俗稱「黃牛」)服從他們的組織管理。近日,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此案,該案共涉16名被告人,涉及敲詐勒索罪、倒賣船票罪等罪名,喬某紅等惡勢力犯罪集團首要分子和重要成員分別被判處十三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集團其他分子也分別獲刑。
  • 瀋陽2名新增病例曾多次乘網約車 司機回憶當時情況
    原標題:瀋陽2名新增病例曾多次乘網約車,司機回憶講述接觸細節5月14日,瀋陽新增2例確診病例,均為5月10日瀋陽市確診患者郝某某的關聯病例,分別是他的舍友和同事。確診前2人分別多次乘坐網約車。網約車司機回憶,當時只拉了七八分鐘乘客就下車了,目前自己已檢測完正在隔離。
  • 網約車司機盼補貼紅包 價格戰恐難現
    如今時隔一年,網約車領域世事變遷,獲得「京牌」的美團打車是否會揮師北上?補貼戰會否再襲?  「看新聞說美團打車獲得北京市網約車經營許可了,美團打車是不是要進入北京市場了,大家都等著呢。」網約車司機張師傅稱。對張師傅來說,美團打車如果揮師進京對他意味著獲得高補貼的機會。「去年消息一出來我就註冊了,到時候補貼應該不少。」張師傅介紹。
  • 0.6元到1元不等購買20餘萬條個人信息 以網貸為由詐騙獲利50餘萬元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4日訊 在網上以0.6元至1元不等的價格,購買20萬條個人信息,逐個打電話,以網貸為由實施詐騙,非法獲利達50萬元。近日,菏澤警方打掉一詐騙團夥,抓獲13名犯罪嫌疑人。李先生回憶說:「他問我需不需要網上貸款,我正好需要資金周轉,這時候我就給他提交了我的個人信息,想貸四五萬元。」李先生的信息提交後沒多久,對方突然又打來一通電話說,因為李先生在網上貸款的次數太多,需要做一個優化包裝費用。貸款四五萬元的話,需要299元的優化費。為了儘快放款,李先生轉給了對方299元,但是錢轉過去之後,不僅貸款沒有下來,對方還以各種理由向李先生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