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溝通技巧
字數丨3000字,閱讀約4分鐘
與陌生人快速建立起聯繫,沒你想像的那麼難
以前我在幫人做溝通力訓練時,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與陌生人快速建立起聯繫。
比如說拜訪一個陌生的客戶,交談結束後,想要與對方建立起長期的聯繫,但對方卻不願提供自己的聯繫方式。
又或者參加一場培訓活動,好不容易獲得了與大咖私下接觸的機會,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加上對方的微信。
其實,與陌生人快速建立起聯繫,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您缺乏的只是一點點技巧與方法而已,比如今天,我要分享給您的,就是三個非常實用的思路。
第一點:先聲奪人,但又要在情理之中。
第二點:結合對方的痛點,介紹你自己獨特的「價值所在」。
第三點:退而求其次,留出「安全空間」。
為了更好的方便理解。我曾經給學員們出過一個「假設」題:假如讓你在電梯裡單獨偶遇了馬雲,你該如何加上他的微信?
今天,我們不妨就著這個問題,再來思考一番。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天你獨自一人乘坐在電梯裡。忽然間馬雲走進了電梯。
好,現在你有了大概一分鐘左右與馬雲獨處的時間,這時候他剛好閒著,什麼都沒做,隨時可以進入聽你說話的狀態。那麼,如何在這1分鐘裡,儘量爭取加上馬雲的微信呢?
結合前面的三點,讓我們逐一分析。
用反常規思路,快速引起對方的注意與思考
想要與陌生人快速拉近關係。開口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通常來說,你需要用最短的時間引起別人的注意和思考。
因為只有當你把他的注意力拉到自己身上時,你們才有了後面繼續聊的基礎。
大家在馬路上一定見到過那些發傳單,辦健身卡的人,一般來說,他們的第一句話都是:「先生您好,遊泳健身要了解一下嗎?」
作為一個死肥宅,我基本上一句「不用了,謝謝。」就跟他們擦身而過了。
但是,有一天我聽到了一個非常棒的話術,一個小夥子遞給我一張傳單,然後問道:「先生您好,XX健身,您聽說過麼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正文內容無關
你能想到這個話術,妙在哪裡嗎?
他的妙處就在於,不管我怎麼回答,都給對方留下了繼續介紹的「話茬」。
如果我說「不知道」,那他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給我「介紹一下」這個品牌的健身館。
但如果我回答「知道」,他就可以繼續說「既然您都了解過,那我們現在正好有一個活動……」
也就是說,如果我不想簡單粗暴的打斷他,就不得不聽他進行更多的介紹……
單從傳遞的信息量來說,他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同行。
所以說,當我們希望加別人微信時,第一句話一定也要運用反常規的思路。
回到今天假設的場景中,如果你上來就說:「哇!馬爸爸,我好崇拜你,能不能加一下你的微信?」
對方很大的可能是回你一句:「抱歉,不方便。」
當對方把這句話說出口時,後面的你們也就不用聊了。
在這個場景下,我聽到過的最厲害的開場白是這樣的。
「馬雲老師您好,沒想到能在這遇到您,冒昧的問一下, 您有「釘釘」嗎?」
首先這個開場白足夠意外,沒有過多的糾纏於常規的客套,或者是直接提出請求。而是冷不丁的拋出來一個並不冒犯對方的問題。
其次,針對馬雲這個人,在問題中拋出「釘釘」堪稱是神來之筆。
大家仔細想一想,平時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一定是用微信的的時候更多。
可是對於馬雲來說,微信畢竟是競爭對手的產品,而釘釘才是自家孵化出的親兒子。
那麼當有一個陌生人與他見面的第一個瞬間,不去聊微信,而是說釘釘時,即使他知道對方也許有所目的,但心裡也免不了會對這個人的心思縝密另眼相看。
當你在電梯裡提出這樣的問題後,我們來設想一下馬雲會如何回答?
他有極大的可能性會給出肯定的答覆。
因為不管他自己用不用釘釘,如果他給出一個否定的答覆,那麼就有被「傳出去」的風險,我相信他一定不願意看到明天的科技板塊出現一條《馬雲表示自己不用釘釘》的新聞。
對心理學稍有了解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這樣一個道理:當我們與另外一個人進行溝通時,如果與他交流時的第一個問題得到了肯定性答覆,那麼在他接下來的心理活動中有很大的概率會傾向於繼續給出正面回答。
同時,由於他已經在一開始就確定了自己有釘釘,因此你在後面提出希望加上他釘釘的請求時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結合對方的痛點,介紹自己的「獨特價值」
仔細想一想,我們自己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加陌生人的微信?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加陌生人的微信,都抱有這樣一種思想「也許以後用得著。」
也就是說,如果你讓對方覺得你有獨特的價值,那麼他就會更願意加你的微信。
說一個我的親身經歷,有時候朋友們會邀請我去一些行業交流會上做點分享,每次分享結束後,就會有很多人來想要加個微信。
多數人來加微信時說的都是:「希望加您個微信,以後有機會多交流。」
但有一次,一個很年輕的小夥子,他來加我微信時說的是:「我們現在正在進行一個內容創業的項目,希望能加您個微信,也許日後有合作的機會。」
當時我就覺得挺有意思,跟他多聊了兩句,後來聊得挺投機,在會議結束後,又一起吃了一頓飯……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告訴您的是,如果你希望去與一些「大咖」建立聯繫,決定你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在大咖的眼中,你是否具有某些獨特的價值?
所以說,當你去請求對方添加微信的時候,與其低眉順目,把自己放到一個「弱者」的位置上提出「請求」。不如仔細想想,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優勢與「獨特價值」,以一個平等的關係向對方給出「提議」。
那麼接下來,難點就來了,作為普通人,我們恐怕很難被馬雲覺得「有用」……
雖然我們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與獨特之處。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有時候我們的特長和對方的需求完全不匹配,這種特長跟沒有也沒啥區別。
如何讓馬雲覺得你有價值?這恐怕還需要你自己去多加探索。
不過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一位學員,她的話術在我看來,可能是最容易成功的。
當時,她是這麼說的:「馬雲老師,您好,我在貴州支教過5年,對當地的很多學校和學生都有很大的感情,但我也親身感受到了他們目前面臨的困難,我能不能回頭把這些資料發給您,看看如何才能更好的幫助到他們呢?」
大家都知道馬雲熱衷於公益。而且對於自己的教師身份非常看重。
因此,相比較那些「我有一個好的想法」、「我有一個天才的創意」,這位學員的描述顯然更容易戳中馬雲的痛點,也是當天我聽到的所有理由中,最可能成功的一個。
事實上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結合自己的獨特經歷找到最能打動對方痛點的理由,從而促使對方願意與我們建立聯繫。
而做到這些無疑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題目當中我們假設的是偶遇。實話實說,在偶遇的一瞬間,恐怕很難形成這樣完整的思維。
但更多的情況下,我們不是要偶遇馬雲,而是要和拜訪的客戶建立起聯繫。所以其實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去鑽研自己的優勢與對方的痛點。
主動退一步,給對方留出安全區
其實前面兩點已經決定了對方願不願意與你建立聯繫。
只不過有的時候,為了能夠達成目標。我們不妨再給自己的行動加一個「保險」。
微信這東西。畢竟也包含了我們的個人隱私,有的時候確實不太願意加上陌生人。
如果您前面給出的理由又不那麼充分的話,直接詢問能不能加微信,依舊會面臨著被拒絕的風險。
既然首要目標不容易達成,那麼我們不妨退而求其次。畢竟我們的核心目的是建立起聯繫。哪怕聯繫稍微弱一些,至少先有了再說。
如何做好這個「保險」呢?那就是主動「退一步」,給對方留出安全空間。
比如說,不要直接去問「能不能加一下您的微信?」
而是這樣問「可否加一下您的微信?或者留個郵箱也行(把您助理的聯繫電話給我一下),我把資料發給您。」
像這樣,不管是只要個收郵件的郵箱,還是請求與其助理聯繫,都是提供給對方一個「容易」的選擇。
對他來說,自己加上你的微信可能會不情不願,但是把你推給他的「助理」,卻是一個很輕鬆的事情。
而對您自己來說,雖然沒上大佬的微信,但至少有了他助理的聯繫方式,從本質來講,這層聯繫,也已經建立起來了,不是麼?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與大家分享的內容,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如何與陌生人快速建立聯繫。
第一步:先聲奪人,用反常規思路,引起對方的注意與思考。
第二步:思考對方的痛點與自己的優勢,讓對方意識到自己有價值。
第三步:主動退讓一步,降低對方的壓力,採用「選擇式提問」來引導對方給出更輕鬆的選擇。
最後的最後……方法我已經有了……不知道哪位大佬能給牽牽線,創造一個跟馬雲獨處偶遇的機會?:-P
文中未標註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