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很苦惱,有一次,他去找領導匯報工作,話還沒說完,就被領導粗暴地打斷了:「說重點!說不清楚,下次準備好了再來」。
場面非常尷尬,給小王留下了陰影,從此遇見領導也是繞著走,感覺自己在領導眼裡成了小透明。
為什麼會這樣?真的是因為小王嘴笨,不會說話嗎?《麥肯錫方法》告訴我們,不能短時間內說清楚一件事,不是因為我們嘴笨,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好的方法。
一、為什麼我們明明知道簡潔高效溝通領導更喜歡,但就是自己做不到
1.我們潛意識裡認為話多能解釋得更清楚
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人大多數有這樣的毛病。如果細心留意和朋友的談話,或者會議中領導的發言,他們往往很難做到簡短清晰表達。
表達清晰,本來是一個人應該正常具備的技能,但是多數人就是難以做到。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個直觀的原因是, 話說得太多了。
在我們的意識裡,健談的人都是話癆,只有說的話多才能彰顯我們的才華。其實這是錯的,話越多,這越考驗聽的人耐心,越難幫助實現高效溝通。
2.我們平常說話時沒有刻意訓練自己高效溝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表明孰能生巧,我們只有平常不斷地練習,在關鍵時刻才不會出亂子。
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高效溝通。如果我們平常說話就注意表達清晰簡短明了,那麼在向領導匯報時,就不會說一大通讓領導越聽越糊塗的話。
小王如果平常就注重高效溝通,那麼他一定不會被領導嫌棄成為小透明,還會被領導提拔重用。
二、內容組織上如何快速把握重點
我們要表達清楚一條信息,通常要具備三點:簡潔、全面、系統。掌握這三點,可以讓我們快速把握重點,實現與領導的高效溝通。
1.我們說話時要簡潔
就是我們把要表達的內容縮減到3~5點,一般3點就可以。我們的大腦容量有限,說多了對方也記不住,還會遭到對方的厭惡。
2.我們說話時要全面
我們把對方想要知道的所有要點,都說出來不要留懸念。領導的時間寶貴,沒有心思猜我們要表達什麼,因此要做到高效溝通,就直接把我們要說的都說出來,不要繞來繞去。
3.我們說話時要系統
我們用表達對象容易理解的結構組織起來,簡單的結構有助於我們把信息說清楚。我們都是喜歡有秩序的,討厭混亂的,說話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借用一些結構,比如金字塔結構,會讓對方一下子清楚明白你要表達的是什麼。
簡潔、全面、系統地傳遞信息,要求我們在腦海中想一遍,在短時間內,我們能說清楚什麼。
三、電梯法則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高效溝通
電梯法則是指在短時間內把複雜的問題說清楚。比如在電梯裡利用30秒時間向我們的意向客戶推廣方案或產品,將一周的工作濃縮在30秒鐘向領導匯報。
電梯法則強調凡事要直入主題,直奔結果,快速而清晰地給出重點信息,為自己和對方節約時間。
如何掌握電梯法則?以下三個方法可以讓我們迅速掌握。
1.簡潔法
簡潔法強調表達簡潔,不說囉嗦的開場白,不做多餘的鋪墊。我們在開口說話時,直接從「寒暄語」說起,報「姓名」後直奔主題,講話結束後,再報「姓名」,以「寒暄語」結束。
採用這種方法,我們即使要即興講話,也能簡單、明了,給人留下好的印象。也叫「三明治法」。
比如我們要主持一個會議:
①寒暄語:早上好,歡迎參加本次會議。
②姓名:我是本次會議的主持人小明。
③內容:今天的會議主要是討論三點……
④姓名:今天的會議由小明主持。
⑤寒暄語:感謝大家的積極配合。
2.緊湊法
緊湊法分點題、展開、總結三部分。比如我們要做一個關於安全的晨會,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①點題:早上好!臨近國慶中秋雙節,我在此強調安全的問題。
②展開:很幸運,我們最近沒有發生安全事故,但我們不能麻痺大意。我們時刻警醒自己,一旦發生事故,痛的是我們,吃苦的也是我們,落下殘疾更是一生的痛苦。我們身邊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比如穿著高跟鞋下臺階,不注意就會傷到自己。
③總結:請大家務必重視安全,同事間相互檢查、提醒,確保所有人安全,萬無一失。
3.三角腳本法
三角腳本法主要是用來表達我們的想法和意見,要做到以下要求:
⑴能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的意見,大約20字左右;
⑵主要內容在1分鐘內講1到2點;
⑶理由或者是具體的事例。
比如我們匯報一件事情的進展,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①結論:按計劃可以完成今天的進度,但預計明天的進度會減半。因為庫存不足導致的。
②主要內容:自今天下午起,生產所需的原料會短缺,導致生產線停工。我推測明天的產量會減半。
③理由或具體事例:之所以會導致原料短缺,是因為供應商送貨車輛被堵在高速公路,已經和對方了解清楚情況,將會耽誤四個小時送到貨。
我們可以多嘗試一下這三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幫助自己更高效地實現溝通。
結語:
《麥肯錫方法》告訴我們,掌握「電梯法則」,可以讓我們的工作高效起來。不僅可以迅速引起客戶的注意,還能讓領導對我們刮目相看。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可以到以下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