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嘴笨多半是情商低,兒童心理學教授:九條原則教孩子待人接物

2020-12-11 萌主媽咪育兒經

網上有一位小姑娘拍攝「金句」視頻走紅,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情商王」,最火的一條視頻是這樣的:

爸爸想要哄媽媽開心,於是利用女兒「你覺得媽媽漂不漂亮」?女兒頭也不回地說「漂亮啊」,三個字沒能讓媽媽開心,於是爸爸繼續追問「具體怎麼個漂亮」?女兒抬了抬頭仿佛看透了爸爸的心思,一本正經地說「媽媽太漂亮了,就像雪白的天鵝、火紅的鮮花、翠綠的大白菜……」本來挺高興的爸爸聽到「大白菜」突然明白了,女兒這是誇了媽媽順便埋汰爸爸是癩蛤蟆、牛糞、老母豬呀,不過媽媽被機靈的女兒逗笑了。

看過視頻的網友紛紛誇讚女兒情商高,養個這樣的女兒簡直就是幸運,也有網友追問:這孩子的情商是怎麼培養的?

相信很多寶媽也同樣的疑問,怎麼別人家的孩子又懂事還言語幽默,給家人帶來笑點,而自己的孩子既嘴笨又性格沉悶?其實孩子嘴笨也是情商低的表現,孩子的情商高低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我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教授陳鶴琴被稱為現代兒童學教育之父,他曾在《家庭教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情商是展現父母家庭教育的最佳方式。

陳鶴琴教授一生養育了7個兒女,他將自己的7個孩子當作研究的「小白鼠」,最終總結出了九條培養孩子待人接物的情商法則:

01法則一:教孩子要從「小」開始

6歲以前的幼兒時期又叫「可塑期」,看似柔弱的孩子2歲就學會了走路、5歲就掌握了一門語言,孩子這個時候的學習能力是一生中的頂峰,因此父母在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語言能力最有成效。

02法則二:教會孩子「見鬼說鬼話」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察言觀色」,情商高的最重要表現就是說話不討人嫌。要從小教會孩子交流溝通時看別人的深色表情,窺探出對方的內心活動從而展開更順利的溝通。

03法則三:引導孩子主動表達「同情」

情商高的另一表現形式就是「感同身受」,父母要教會孩子對待病人、吵架傷心、失戀等要表達出適宜的同情和難過,這樣才能更容易被別人接受。

04法則四:糾正孩子的「作偽」行為

二胎家庭中兩個孩子爭寵時老二經常假裝被打痛哭,這種就是「作偽」行為。父母應該糾正孩子的撒謊僥倖心理,培養孩子誠實沉穩的性格,如果將來在大事上「作偽」後果很嚴重。

05法則五:扼殺孩子「傲慢」的態度

「傲慢」是現代孩子的通病,無論是對待父母長輩還是老師朋友,都沒有尊卑之分。父母應該從小教育孩子尊敬他人,不能對別人呼來喝去。

06法則六:培養孩子「收藏」的習慣

生活水平提高高了,孩子越來越不懂得珍惜,就像之前的一個新聞,3個孩子刮花了小區裡40多輛車。父母要培養孩子「收藏」的好習慣,既能學會整理又明確尊重他人物品的道理。

07法則七:告誡孩子「打人」是錯誤

孩子小的時候打罵父母,將來父母老了也不會孝順。當孩子對你拳打腳踢時不要置之不理,嚴肅地告訴他這是不對的,甚至可以打回去,不想再不打以後孩子進了社會也會被別人打。

08法則八:讓孩子協助父母「做家務」

「幫助」是最容易拉近人和人距離的方式,爸爸媽媽從小教育孩子幫助自己做家務,將來學習工作中適時的幫忙能給孩子帶來「好人緣」。

09法則九:鍛鍊薰陶孩子「表達能力」

善良、謙虛、樂於助人都不是情商高的表現,最主要的是要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思維正確還能說會道才能在人群中更受歡迎,成為「情商高手」。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情商有多重要?美國哈佛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決定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為他們的成功20%歸功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在當今社會,情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上是否表現出色,情商是智商的2倍之多,而未來你能否過的幸福快樂也是取決於情商高低。
  • 李玫瑾教授:以下出身的孩子情商低,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推卸責任
    文|秘籍君不久前,我去隔壁大學聽了一場有關孩子情商的育兒講座,主講人是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心理學大佬,李教授提出了一個得罪人的觀點——「一個孩子情商的高與低,與父母有著直接關係。」聽到這句話,在場的家長都譁然了,本是來學習如何提高孩子情商的,怎麼還沒進入主題就被當頭棒喝了呢?然而李教授接下來的發言卻讓父母心服口服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不僅是百科知識,還有社交上的待人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
  • 李玫瑾教授:以下出身的孩子情商低,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推卸責任
    文|秘籍君不久前,我去隔壁大學聽了一場有關孩子情商的育兒講座,主講人是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心理學大佬,李教授提出了一個得罪人的觀點——「一個孩子情商的高與低,與父母有著直接關係。」聽到這句話,在場的家長都譁然了,本是來學習如何提高孩子情商的,怎麼還沒進入主題就被當頭棒喝了呢?然而李教授接下來的發言卻讓父母心服口服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不僅是百科知識,還有社交上的待人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李教授表示,很多家長埋怨孩子情商低,不懂得與人相處,本質是因為孩子的家庭出生問題,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想著推卸責任。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面對家長們的想法,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直言:孩子情商的高低,跟自身聯繫很小,直接原因取決於他的家長。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言傳身教,教的不只是知識、還有待人接物。待人接物就體現了孩子的情商。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
  • 孩子嘴笨不僅是情商低,教孩子學會表達到能說會道,家長要用3招
    孩子「嘴笨」,說話傷人周末帶女兒去公園散心,恰巧碰見其他兩位家長。三個孩子玩成一團,三個家長也只能扎堆聊天。本來聊得挺開心,A的女兒a突然大聲喊起來:「你這個手這麼髒,碰髒我的裙子怎麼辦?你能賠嗎?男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注意衛生!」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心理學教授: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常跟孩子說3句話,孩子情商高
    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智商只佔了20%,而情商卻佔了80%。」可能,大部分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智商高的,將來就會更有出息,但事實上,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智商僅僅佔了一小部分,現在很多家長僅僅看到孩子的智商,從而忽略了情商培養。心理學教授: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常跟孩子說3句話,孩子情商高。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情商低,沒朋友?」幫您分析問題根源,3招提升情商
    哇塞,這個小朋友太會說話了,竟然沒叫我阿姨,又說裙子好看,又關心身體的,真的想不到這是從一個三歲孩子嘴裡說出來的。據研究發現,世界上90%的人先天基因都是不相上下的。也就是說,情商的高或低和後天有著更重要的關係。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戈爾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成功的80%在於情商,智商只佔20%。
  •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而情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會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李玫瑾教授經過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同時李玫瑾教授所傳達的育兒觀念正是如今父母應該學習的,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的孩子,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如果你家孩子有,那就偷著樂吧!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
    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孩子的情商低,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這3種類型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多半情商低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體現,李玫瑾提醒:家長要好好培養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說:「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父母的日常教育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成長。中國有句老話說,羅馬不能一天建成。因此,桌子上的一些行為可能反映了孩子的成長和情商,從而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餐桌禮儀。李玫瑾教授,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她是公安大學的心理諮詢師。因為她已經研究青年心理學很長時間了,所以她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說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
  • 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藏不住的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 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
    情商低的孩子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李玫瑾教授:培養孩子情商要趁早那麼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除了在抓他們的學習的時候,高情商的養成也是不容忽視的,這種東西雖然先天影響因素佔很大部分,但後天的生長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從這方面著手,在孩子小的時候通過科學的方式經過系統的培育來提高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 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