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淘寶月賺5萬,如今卻進公司打工,朋友講述為何不願電商創業了

2020-12-19 小市民說職場

淘寶讓很多人賺了錢,到底是讓多少的人奔上了小康,這個還真的不知道,只知道養活了無數淘寶從業者。做得差的一個月都能夠五六千塊,一般的都能夠月入上萬塊的,做得好的直接就是好幾萬塊,反正不少人都賺到了錢。

開淘寶月賺5萬,如今卻進公司打工,朋友講述為何不再電商創業了

一位朋友也是淘寶從業者,反正做這行也是好幾年了,曾經月賺過5萬塊,也一個月虧損過好幾萬,說不上是電商大佬,但是至少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不過最近發現他卻進公司打工了,不願意再電商創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問過他才知道,他也是想開始穩定的工作跟生活了,反正錢也算是賺到了一些,房子車子都買了,也不願意再折騰了。當然最後他就說了其實是折騰不出錢來了。

他就說以前好賺錢的時候一個月能賺5萬多塊,那個時候真的就以為自己一年下來可以賺上百萬了,但是電商收入是不穩定了,這個月可能賣得好,下個月就賣得很差了,所以折騰一年下來,也就是賺到了二十多萬。

而這個也是歷史最好的水平了,後面淘寶是越來越難做了,流量不夠必須要花費推廣,支出也是越來越高了。以前開車還能夠靠成交賺回本來,但是後面利潤越來越低,開車的價格越來越高,想再賺回本是越來越難了,所以一年下來也就是賺賺虧虧,年底一結帳只有幾萬塊錢而已。

他也是看清了電商的本質了,想賺大錢已經不容易了,對於小玩家來說門檻太高了,別看有的時候一個月還能夠賺上萬塊,但是虧損的時候也多,一年下來只賺幾萬塊錢的話,還真的不如直接找一個工作比較穩定一些,這樣沒有那麼忙了,心情也更加好了。

所以說朋友現在就是不願意再電商創業了,可能覺得累了還賺不到錢了吧,反正現在看到他有房有車也已經滿足了,進公司工作也是挺好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跟他是一樣的呢,都說說吧。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人不願做電商,更願意開實體店創業?聽聽老闆們怎麼說
    以前淘寶可是讓很多人都發了財,這也帶動了很多年輕人都想去做電商賺錢,如今大學裡電子商務專業還是很熱門的,人人都有一個創業的心,而做電商那麼賺錢,所以很多人都想著去幹淘寶去了。為何越來越多人不願做電商,更願意開實體店創業?
  • 從「打工村」到「淘寶村」 武義樓王村電商產業初露崢嶸
    搭乘農商銀行普惠金融快車,樓王村男女老少積極投身電商創業就業大潮,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借鑑的農村電商發展之路。返鄉農民工的「春天」返鄉農民工朱偉亮是2015年9月開始做電商的,之前,他靠打工維持生計。2015年,樓王村開展電商培訓,樸實上進的朱偉亮參加培訓後加入電商行列。創業初期,他缺乏資金,是武義農商銀行的幫扶對接給了他支持,8萬元的初創貸款讓他順利開起網店,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後,武義農商銀行加大幫扶力度,逐年提高信貸資金,截至2018年7月,該行已為朱偉亮提供100萬元信貸資金,同時,銀行還為朱偉亮配套上門服務,給予優惠利率。
  • 打工仔開淘寶賣女裝,累死累活賺不到錢,直言不投資難賺錢
    ,累死累活賺不到錢,直言不投資難賺錢如今開網店創業的話,都是千不存一的,一千個人創業開網店,但是最後能夠賺錢的店鋪沒幾個的,多數是半途而廢了,更是還是有死不活的情況,最後磨掉了性子跟存款,只能夠重新找工作了。
  • 我的電商故事:跑到杭州做淘寶客服,離職單幹2個月賺到100萬
    突然有一天,部門下的一個員工離職了,我問他你為什麼離職,他說他要去做淘寶客服,那時候江蘇淘寶其實並不發達,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包括我們所謂的業內人士都不知道,也可能是太沉浸在自己的舒適圈了。這個員工走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找到我說這個行業有搞頭。一拍即合,我說去義烏幹吧,臨行前的一天,這哥們又因為女朋友原因,不和我去了。
  • 勻思電商:大學生淘寶怎麼開店創業?賣什麼好?
    畢業後,你更願意進入職場,還是選擇創業?勻思電商從淘寶獲悉,今年以來,20萬大學生湧入淘寶開店創業,平臺創業者平均年齡25歲。  據勻思電子商務獲悉,教育部統計2020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較去年增加40萬人。
  • 湖北80後駐紮廣州「淘寶村」 年賺30萬(圖)
    每天這兒發出的10萬件貨品中,七成由中洲的電商發出,已主導著整個廣州的服裝電商市場;中洲人敢一天投200萬元做推廣,一件淘寶「爆款」定啥價,他們說了算。  這4000多中洲人,如何在異鄉的都市寫下如此時尚的傳奇?  2月下旬以來,記者先走漢川,再赴羊城,深入這個電商群落,試圖探求其中的奧秘。
  • 不想打工,又沒錢創業,3個無本創業項目讓你人生開掛
    我們都很清楚打工沒出息,打工多久能賺到一套房子?數據顯示,工作10年以上的打工者中月薪過萬人數比例僅為22.44%,不要說在一線城市,在二三線城市一套100平的房子也要一百多萬,普通人如果要靠純粹打工收入買房,難!這還沒完,上有老下有小,不小心得個病,你能受得了嗎?
  • 吳楚宏:小白如何在網際網路創業賺到錢
    創業,第一步免不了要跟人打交道,自己的溝通能力要練到爐火純青。創業要找到客戶,解決客戶的來源問題,公司的生存問題也就解決了,要把自己的營銷基本功學好。有了溝通能力營銷能力,則可以開始創業,選擇項目,想要找到好的項目,眼界要寬,涉獵要廣,不斷的篩選找到優質項目。
  • 朋友做淘寶月入5萬卻不教人,還說不要開網店,聽完他的話全懂了
    現在做淘寶賺錢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雖然失敗的人也是挺多的,但是每個人的身邊總有一些淘寶大神,一個月能夠賺好幾萬的那一種。不過當你想求著他帶你做淘寶的時候,他們不僅不教,還提醒你別開網店,這是怎麼回事呢。朋友做淘寶月入5萬卻不教人,還提醒不要開網店,聽完他的話全懂了
  • 「果農二代」,選擇城市打工還是返鄉創業?
    貨賣果商,雖然交易上吃虧,但是省去很多麻煩;5、世世代代種地的果農,不懂做生意的門道,觀念也固執。但作為「果農二代」,一味複製父輩勞作方式,任果商賺中間價是沒有出路的,必須自己打開市場。但和果商們比,自己沒有市場,沒有資金,兩大硬傷是「果農二代」越不過去的坎,只能望洋興嘆。
  • 電商開始「難」做了嗎?大批賣家正在退出淘寶,如今原因被確認
    文:西米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給別人打工,都想自己創業。有的喜歡吃開起了火鍋店,有的多才多藝在網上做起了主播,也有一部分人覺得現在正是電商崛起的時候於是去做起了電商。的確現在電商是非常賺錢的,淘寶天貓營業額達到500萬億淨利潤1000億。
  • 不願讀大學選擇去創業,26年後他賺到百億身家,同學卻還是打工仔
    盛智文17歲的時候沒有選擇去讀大學,而是去了一家服裝公司打工,後來又到香港創業,用了26年的時間,盛智文成為了百億富豪,而當年盛智文的同學大部分還是打工仔。其實盛智文並不是中國人,他是一個德國猶太人,後來去了美國,7歲的時候盛智文的父親去世,他又跟著母親去了加拿大。從10歲開始,盛智文懂得賺錢了。當時盛智文上學之前就去送報紙,下課之後就去餐廳打工。
  • 16名創業者講述為何關掉公司:再見 我親手創辦的公司
    一些年初還熱得發燙的賽道,如今正在經歷寒冬。社交電商、生鮮、線下教育、P2P、電子菸……這些行業都曾登上創業風口,但在2019年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各自的問題。一些在一年前還被資本追逐的項目,如今已經倒下了。淘集集、樂蜂網、韋博英語、巧達科技、團貸網……2019年的創業公司死亡名單還在不斷變長。你或許也想知道:關閉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是什麼感覺?
  • 我在美迪學電商:報了個電商培訓班,一個星期之後就開了淘寶網店
    生活在廣州這個發達的城市,無論坐公交、擠地鐵還是路過的高樓大夏,都能看到「電商培訓」這些小廣告,如今人人都希望通過做電商發家致富,看來收入還是很不錯的。我懷著試試的心態報了個電商淘寶培訓開店創業班,老師教的方法很獨特,實戰性也很強,連我這個零基礎的小白在課上也都能聽得懂,我就一邊上課一邊開了家淘寶店。
  • 如今開淘寶店真的那麼難做起來嗎?
    那老胡不得砸錢開他幾十個淘寶店,天天躺著簡單粗暴賺銀子不香嗎?所以不是店鋪難做了,而是平臺越來越規範,當初投機取巧沒技術沒能力的那波人活不下去罷了。在沒有淘寶之前,實體店遍地,那時候競爭一樣很激烈,那個時候開實體店一樣競爭壓力很大。只是如今電商要求了每個人必須要學習進步,跟上時代。一般說淘寶難做的人,可能真的沒有好好去理解一下為什麼難做。
  • 青島聾啞人賣布老虎年賺5萬 身殘志堅未來要開淘寶店
    杜冬冬夫妻和他們的布老虎   青島齊魯網5月13日訊(記者 劉燕燕)雖然自幼聾啞、家庭貧困、只有初中學歷,青島市嶗山區人杜冬冬卻自己創業,通過賣布老虎年賺5萬。「預計我的淘寶店7、8月份就可以開通了,名字就叫東東吉尼,取自我的中文名和英文名。」2014年全國助殘日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身殘志堅的杜冬冬,交談中他用紙和筆「說」出了他的線上創業規劃。  追夢:身殘志堅 攜妻創業  上學時,杜冬冬痴迷於畫畫,立志當一名畫家,多次從師學藝,在各項大賽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 肅寧:淘寶論壇助推電商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陳雷說,那時肅寧縣當地的魚竿漁具生產發展得正火,拿貨比較方便,在當年就開了全村第一家淘寶店鋪。 「剛起步的時候,確實挺難的。我一個人既得當客服,又得負責發貨。」陳雷的兒子陳汝佳說,那時候訂單多的時候,忙完網上的事,還要手填訂單到深夜。從一天賣一根到十幾根再到上百根,淘寶店很快有了起色,第一個月成交額突破了5萬元,第一年超300萬元。
  • 一個「淘寶縣」的十年裂變,整體脫貧、新增電商就業5萬
    十年淘寶「裂變」,曾經的閉塞小縣城不僅形成充滿韌性的產業格局,退出貧困縣,還新增5萬電商新工作,211畢業的大學生也選擇這裡異鄉安家。這個兩省交界的邊境小城,如何成長為「電商飛地」。鄧從昌印象裡,兒時的縣城,過完年就變得空蕩蕩,因為人們都要出去打工,家鄉重又變得熱鬧,是後來的事情。當他坐在母親自行車後座時,會看到街頭到處都是穿梭轟鳴的摩託車、小汽車、大貨車。他的表哥也回到故鄉,當初高中沒讀就外出打工,如今回來開了家具廠。
  • 大學生勤工儉學擺地攤 3年賺20萬畢業辦培訓班
    靈光一閃 擺地攤賣教材  談起書攤生活,他沉思片刻,就說開了。大學期間,他家庭負擔太重,窮困的他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儉學。當時學校很多學生修雙學位,但是學校不統一訂教材,同學必須自行準備教材和輔導資料。這時,思維靈活的他眼睛一亮,為何不嘗試著與學校裡的出版社和外面書店聯繫,擺個地攤幫書店賣書,從中抽成?
  • 大學生專為淘寶商家提供紙箱 月賺3萬元(圖)
    原標題:月賺3萬他靠小紙箱「託」起大事業    雙11大戰開始 瞄準電商前端 做紙箱生意的小夥張璨一天能賣1萬個紙箱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家為淘寶商家提供紙箱的經營者,聽他們講述了這裡面的生意經。    每天能賣出上萬個紙箱    張璨是山東科技大學的一名學生,學的是機械專業。見到張璨時,他帶領著小夥伴們正在庫房裡整理他的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