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臺的兩隻小麻雀

2021-02-15 麥斯雜貨鋪

寫在前面:hello,好久不見!不知不覺,牛年到了,在2020年的十一月,建立了這個公眾號,初衷是想更新數學方面的知識,在室友的建議下起了個麥斯雜貨鋪的名字,後來因為一些事暫時擱置了,放假回家後,改了這個公眾號的介紹,想著:雜貨鋪的意思「就是自由、不限制」,不想僅僅更新數學方面的,還想寫一寫其他的。

用2021年bilibili拜年紀裡的《吉祥話》給大家送上祝福:新歲來,謹祝人人樂開懷,辭舊迎新 ,大步從頭邁,先祝春風送暖 福臨天地祉佑玄黃,再祝松齡父老 九如天寶萬壽無疆,三祝文人書客 玉潤珠圓神融筆暢,四祝士工商旅 鵬程萬裡駿業輝煌,五祝懷喜佳人 石麟天賜明珠入掌,六祝天仙眷侶 白首成約文定吉祥,七祝金童玉女 天資聰穎身強體壯,終祝四方天下 太平日久安定年長……

進入正文:打開電腦,本來是想著打開秒書,寫一寫童話故事,電腦開機的間隙著實有些無聊,眼睛就想看看窗外發呆一會,結果就看到窗外兩小隻麻雀,哈哈哈,麻雀本來就很小隻,但是真的圓乎乎的太可愛了!然後它們毫無防備的,就在那裡轉轉腦袋、抖抖蓬鬆的球一樣的身體、用小尖嘴啄啄自己身上的小羽毛,離我更近一些的那隻小麻雀,還向我這邊走了幾小步,用它小小的腦袋盯著我,偏一下頭,打量著我的房間,不知道我的窗子縫隙裡有什麼吸引著這隻小麻雀,它後來就不時低下頭啄著什麼,另一隻麻雀,一直在擺弄著羽毛,觀察它倆的時候,路過兩撥路人,它們也沒有飛走,後來離我近的那隻小麻雀可能在我的窗臺上歇夠了,頭向某個方向一點,就飛走了,另一隻麻雀緊隨著它的翅膀,也飛走了。

因為它們過於小隻,過於可愛,讓人想分享,所以電腦開機後,立馬就點開了公眾號,想實現分享的欲望,當然觀察它們的時候我也沒閒著,打開手機錄下了視頻。

或許是因為麻雀的數量太多,所以光聽它們每天在你身邊嘰嘰的聲音,它們就已經融入了我的生活中了;或許是在第一次聽到那句「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時候,雖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恍惚覺得,麻雀這麼厲害的嗎?或許是在小學時看過一篇關於養麻雀的文章裡說到麻雀養不熟,因為它們就算小時候再乖,一旦長大後必然會為了自由寧願死去的時候,被它們嚮往自由的天性震撼到了; 或許是冬天在回家必經的路上,偶然看到遠處樹上一大片未掉落的枯色樹葉,走近時這大片樹葉伴著風聲譁啦啦飛走了的時候我驚呆了;又或許是因為我的室友們給我起的「小麻雀」這個外號……總之,喜歡上了這個小生物。

每天五六點時,就有早起的鳥兒,唱著歌叫醒早晨、叫醒還在山後打著盹的太陽、叫醒村裡偷懶的公雞、叫醒隔壁家的狗、叫醒住在院子裡的一群鴨子,最後村裡的公雞打鳴和著隔壁家的狗汪汪叫、院子裡的一群鴨子魔性嘎嘎聲,一起叫醒了還在做美夢的我,說實話,感覺很暴躁,但是氣不起來,為啥啊?因為鳥鳴聲很好聽,清晨的空氣很舒服,讓人特想賴床,我想太陽也是這樣想的,不然為什麼他和我一樣睡到八點才起?話說回來,在我聽來,早起的鳥兒中一定有麻雀,因為它們的聲音太好辨識了,嘰嘰嘰嘰,像剛孵出來不久的小雞的叫聲。

我就在想,會不會小雞的祖先和麻雀的祖先其實是親兄弟,只是小雞的祖先偷懶不願意飛,但是不飛,這麼小的身體在大自然物競天擇的鐵律裡,只能不斷長大,讓自己看起來更威猛些,但是因為太懶了,每天都不想起床,但是不起床不找食就會餓死,所以麻雀的祖先——雞祖先的兄弟,實在看不下去了每天都去叫醒它,可是還是不大管用,因為麻雀祖先的聲音太溫和了,雞祖先也知道自己總是賴窩,所以它想了一個主意,每次兄弟叫醒它之後,它就大叫幾聲 把自己強行叫醒,就這樣每天叫著叫著,一直練嗓子,用進廢退,所以在不斷的進化中,雞就變得很會打鳴,當然在進化過程中,或許地上的蟲子沒樹上多,所以雞為了飽腹除了吃蟲子還會吃一些綠色食物。哈哈哈哈哈,隨便想想,大自然的事,誰知道呢?

關於上一段的隨便想想:真的是邊打字邊想的,所以還可以再組織組織語言修改一下情節,便是一篇帶有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了。

附上一張自家鴨子和小雞住在一起和平相處的畫面。

還有一組飛鳥圖。

如果喜歡,請點個讚再走唄~

٩(*´◒`*)۶

相關焦點

  • 灤平發現兩隻罕見白麻雀
    7月18日,有攝影愛好者在灤平境內拍到了兩隻十分罕見的眼睛鮮紅、羽毛雪白的「白麻雀」。據悉,全世界已知的麻雀大約有27種,但它們的大小、體色都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而灤平發現的這兩隻白麻雀與其他麻雀大小、形態完全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羽毛顏色純白、眼睛鮮紅,經潮河溼地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認,這是兩隻成年白化麻雀。據介紹,白化麻雀屬世界最罕見的鳥類之一。它們有著鮮紅色的眼睛和純白色的羽毛,色彩對比明顯。一般情況下,白化麻雀很難活到成年,因為它們缺失能融入自然環境的保護色,極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目標。
  • 兩隻「沖天貓」拼命上樹 只為抓麻雀
    兩隻成年喵星人,爬到了一棵十幾米高的大樹上,相互追逐,竄來竄去的,看著十分危險。    純白色的貓咪膽子特別大,待在樹腰上毫不畏懼,似乎是在和麻雀嬉戲。背上有黑點的貓咪像是初來乍到的一樣,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畏手畏腳的上樹,見到麻雀卻還往後退縮了。在我們的印象中,貓咪不應該是很溫順,很溫柔的那種嗎?那麼這兩隻貓咪看著為何如此狂野呢。有網友猜測:這一定是「假老練」的後代。
  • 窗臺上的風景……
    待小生菜發出嫩嫩的小芽後,每天都有二隻長著黑嘴角,小圓眼睛的麻雀,突然光臨了我家這個開始有著春意的窗臺,仿佛是嫌這綠色還不夠,似乎是印證生命的多姿多彩。一些麻雀,在幾個花盆裡,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為了惜愛花盆裡剛剛發出的嫩芽,我便不時地驅趕著它們。
  • 麻雀中暑伴侶「人工呼吸」救醒? 合肥專家:兩隻鳥爭領地打架
    這兩天全國多個地區持續高溫,網上開始流傳著一個「感人」視頻,視頻的註解說:有一隻麻雀因為高溫中暑了,另一隻麻雀急得一邊心臟按摩,「一邊掐鳥中,一邊鳥工呼吸」,終於成功救活了中暑的同伴……7月27日,江淮晨報記者就該視頻採訪了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秘書長虞磊,看完視頻後,虞磊笑著說,這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景,真實情況是這兩隻麻雀在為爭領地打架呢
  • 三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小麻雀,你自由地飛吧》訓練題及答案
    我仔細地一聽,才知道,他們打傷了一隻小麻雀,正商量著烤著吃。我著急了,對這些孩子說:「這隻小麻雀也是一個小生命啊,我們應該愛護它,把它放了吧!」孩子們很聽話,把這隻小麻雀交給我,一個小女孩( )起小臉,很認真地對我說:「小姐姐,你好好照顧它吧!」我很自信地點點頭。
  • 崔中華|麻雀
    麻雀是小區的常客,它們的身影讓人非常熟悉,它們的叫聲簡單而急促,如同它們掠過的身影。你沿著小區的甬道晨跑,覓食的麻雀嘰嘰咋咋,在甬道兩旁的綠地和樹叢中,在樓房的窗臺上,有時候還棲息在甬道中間,等你的腳步靠近了,它們才戀戀不捨地飛開。
  • 王祥夫丨麻雀帖
    ,那窩麻雀就因地制宜地住在這片瓦的下邊,我每天從窗裡看著那兩隻老麻雀忙來忙去,但就是看不到小麻雀露面。那個修房頂的工人說他已經看見了,那兩隻老麻雀急得什麼似的,在不遠處飛來飛去。還有一天下大雨,我站在窗子前看著那片稍稍翹起來的瓦,看著雨水「譁譁譁譁」在上邊流,我想瓦片下的那麻雀一家日子肯定不怎麼好過,那瓦片之下,一共有幾隻麻雀?兩隻老麻雀,再加上幾隻小麻雀,三隻還是四隻?
  • 一隻印象深刻的小麻雀,兒童彩鉛簡筆畫!
    小朋友們,你們一定對小麻雀不陌生吧。我生活在北方,幾乎一年四季都能見到成群結隊,嘰嘰喳喳的小麻雀,昨天,我在樓下和好朋友聰聰哥玩兒,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小麻雀!我們給它餵了一些小米,並把它放生了。一共畫了兩隻呢,快看看我哪只畫得更像吧。
  • 五年級語文第一課小麻雀學習要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普季克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了解普季克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今天,我們就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穫呢?3、板書:小麻雀二、自讀課文(一)要求:1、小聲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 小癱貓無法跳上窗臺看窗外的風景,暖心主人專門打造了一扇小窗!
    平時只能靠前面兩隻腳移動身體,後面兩隻腳是癱瘓的,動不了。其實麻胡是個很堅強的小癱貓,雖然後腳行動不便,但它靠著自己訓練有力的前腳,還算是個行動自如,除了可以在平地移動身體,上個床什麼的它也能用兩隻前腳支撐著做到。
  • 麻雀是不是比過去少了?
    當時有人算過一本帳:1對麻雀,1年能孵出10-40隻小麻雀,而1隻麻雀1年就要消耗4斤糧食,如果按1人4隻麻雀的比例計算,一個縣有320萬隻麻雀,每年就要消耗1280萬斤。如果1人1年平均吃400斤糧食,麻雀消耗的糧食可供3.2萬人吃1年。 簡直是雀從人嘴奪食,因此,麻雀必殺!
  • 樹麻雀住家裡 家麻雀在樹上—新聞—科學網
    ■趙序茅 麻雀由於太常見,很少有人關注它們的種類,以為見到的麻雀都是一個樣。事實上,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19個種類,不過在中國卻並不「興旺」,僅有5個種類,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即便中國只有5種麻雀,但全部見過的人又有多少呢? 說來也巧,麻雀是我在研究所期間認識的第一類鳥。
  • 屠格涅夫:麻雀
    我順著林蔭路望去,看見了一隻嘴邊還帶黃色、頭上生著柔毛的小麻雀,它從巢裡跌落下來(風猛烈地吹動著林蔭路上的白樺樹),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無援地張開兩隻剛剛長出羽毛的小翅膀。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從附近一棵樹上撲下一隻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顆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臉眼前——它全身倒豎著羽毛,驚惶萬狀,發出絕望、悽慘的吱吱喳喳叫聲,兩次向露出牙齒、大張著的狗嘴邊跳撲前去。
  • 聊聊山麻雀的山海經
    毛色方面對山麻雀尤為重要,養過黃雀的朋友都知道有青公和黃公之分,我覺得山麻雀也是這樣,青公雄山麻雀成鳥背部毛色不夠紅,仔細看可以看出每根紅毛的毛尖處有黃褐色羽梢,鬍子小而淡,臉部羽毛白裡發黃,兩肋黃褐色,總體一個特點:身上的毛看起來是一圈圈的
  • 那些小麻雀會認人
    冬天的小麻雀小五兒的那隻小麻雀不吃不喝,越來越憔悴。大燕、英子、秋兒和四胖(小五兒的姐姐)的麻雀已經先後斃命,被放進灶坑,烤得外焦裡嫩,進了各自的嘴裡,姐姐們勸小五兒也把這個病歪歪的麻雀烤了算了,可是小五兒堅持要養,並聲稱這會是村裡的麻雀倖存者,必須好好養。她把小米泡一些水,餵給麻雀吃,這個辦法是她看到母親餵小雞仔學來的。
  • 斑鳩在窗臺「落戶」還生「二胎」
    鳥兒在窗臺築巢已經50天了,近日又有了「二胎」,正在孵蛋。它們似乎已經熟悉了窗臺內外的環境,和主人家達成了某種默契。許兆才的辦公室在市區華利酒店高樓。年前,他回福建老家過年,隨著樂清企業全面復工復產,3月8日,他回到樂清。打開辦公室大門時,他竟聽到了一聲清脆的鳥叫聲,循聲而去,發現窗臺上有隻鳥,蹲在巢裡孵蛋,偶爾發出幾聲鳥叫。
  • 金毛撿到小麻雀,主人用狗毛給麻雀做鳥窩,狗狗接下來舉動暖心了
    網友阿凡家裡養了一隻金毛,一次帶女兒出去遛狗的途中,遇到了一隻不會飛的小麻雀,金毛嗅覺和聽覺都十分敏銳,第一個發現了麻雀,並且掙著繩子把女兒拉到了麻雀的跟前。麻雀在半個世紀前曾為四害之一,當時被捕殺了不少,如今麻雀數量銳減,已然成為二級保護動物,不知是吃農藥糧食體內積累了太多的殘留還是麻雀的膽子變大了,麻雀的反應速度也變得遲鈍了。
  • 接力出版社推出原創繪本《麻雀》親子音樂會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貴勇)繼原創圖畫書《走出森林的小紅帽》音樂舞臺劇成功上演後,接力出版社日前再次推出原創繪本《麻雀》親子音樂會。近乎完美的音樂會效果,得到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好評。
  • 小學生優秀作文:受傷的小麻雀
    小學生優秀作文:受傷的小麻雀在昨天的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以後,終於迎來了萬裡無雲的一天,真是難得。於是,我和媽媽趁著這份好天氣和好心情,一起到世紀公園消遣美好的周末時光。我走近細細打量一番,原來是只小麻雀。它一側的翅膀被樹枝扎透了,處於進退不得的局面。我考慮了幾分鐘後,把小麻雀從樹枝上「摘」了下來。看到它疼得渾身發抖的樣子,我決定和媽媽商量,爭取把它帶回家照顧。於是,我帶著它走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說:「媽媽,我想把這隻小麻雀帶回家養。」「不行不行,這隻小麻雀會把家裡弄得臭氣燻天!」媽媽氣憤地說。「媽媽,你經常說你很善良。」
  • 如何飼養一隻小麻雀
    如果你發現了一隻小麻雀,可以學習如何照顧它。但在伸出援手之前要先仔細觀察,確認它的確沒有父母照料的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