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2021-02-13 明白知識

問問題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因為這種求知慾,才讓人類在這顆星球上顯得如此不同。

從小時候開始,好奇心就開始起作用,不同的問題都會隨之而來。

「知鴉」通識課《就愛回答你的問題》,搜素各領域的冷門問題,以嚴肅知識作答,剖析問題背後的事實和邏輯,在滿足好奇心的同時,拓寬你的知識邊界。

今天我們挑選其中的一節:「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真的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日本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國家,就像《菊與刀》這本書所寫的那樣,整個民族都充滿了矛盾和讓人不解的地方。

這樣神奇而又充滿矛盾的民族是怎麼誕生的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種傳說認為,日本人是中國人徐福的後代。秦始皇為了找仙丹,派徐福帶了童男童女,結果一去不回,留在日本本土繁衍後代,成了日本人的祖先。別說現代日本人,連古代日本人都不這麼認為,他們和古代中國人、古希臘人一樣,認為自己是神的後裔。傳說「皇祖」天照大神與眾神一同平定了日本國土後,天照大神命令他的孫子瓊瓊杵尊下凡,治理日本大地(神話中稱日本為「葦原中國」),日本人便是「天孫」瓊瓊杵尊及其隨從子孫的後人,這在太安萬侶(姓朝臣,名安萬侶)的《古事記》中就有記載。

傳說天照大神給予孫子瓊瓊杵尊「八尺鏡」等神器,派地方神輔佐他,並與他約定,讓他帶領子孫世世代代居於日本,尊奉天照大神。他們降臨大地後,繁衍生息,將日本治理得欣欣向榮。因此,古代日本人也稱自己為「天孫族」。

「天孫族說」在幕府統治末期(1192-1867)被完全打破,當時儒學家、政治家新進白石就曾直言說:「神者,人也」。

可見當時最早的日本民族人類學研究已出現

等到明治時期,日本考古事業發展起來,考古學家挖掘出了大森貝丘等可供考證的原始人遺蹟,對傳說的迷信徹底被打破。

一時間,日本人開始熱衷於探討日本人起源的問題,先後有「外族說」、「神工說」、「先住民說」、「二重起源說」等說法。不過,人類學家們有一點共識,那就是日本人是遷徙來的。學者認為,在第四紀最後的大冰期間,因為海平面下降,日本海與太平洋西岸的大陸架裸露出來,日本於是便與庫頁島、朝鮮、臺灣等地相連。這讓舊石器時代的雙足哺乳類動物族群(如類人猿)沿著天然「陸橋」遷移到了這裡。距今一萬多年前,海平面上升,淹沒大陸架,形成了現在的日本列島。島上的原始族群便被留了下來。只不過,這些早期的原始人類,可能不是一次性遷居到日本,其中可能經歷很多過程。有的學者認為,早期日本人來源於亞洲東北部,現在的中國附近,還有學者認為他們來自東南亞。1975年,美國考古學家克裡斯蒂·託納(Christy.G.Turneer)還為此比對了日本不同種族的原始人類、現代人類與中國人群的牙齒之間的區別。他發現,日本存在著東南亞「巽它型」與「中國型」兩種齒形的人群,推斷出現代的日本應存在著東南亞人與中國人的雙重基因。這就是所謂的「二重起源說」。

日本東京大學人類學教授埴原和郎發展了這一學說,他在期刊論文《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結構模式》中指出,日本存在兩支人群的演化,一支是擁有「巽它型」牙齒,來自東南亞的繩文人,他們最後演變成了現代阿伊努人;另一支是來自亞洲東北部的,擁有「中國型」牙齒的彌生人,他們最終演變成了現代日本人。

日本人是遷徙到日本土地上的,遠比秦始皇時期早得多。

那麼,日本文化是中國帶來的嗎?

1949年,考古學家在群馬縣巖宿地區發掘並找到了距今10萬年以前的打磨石器,可以設想,在前陶時代,便已有會使用工具的人類居住在日本,但並沒有證據。日本發現的人骨化石也很少,較為可信的只有在日本衝繩縣港川採石場發現的,距今約14000年-18000年的早期人骨。考古學家考證出,生活在本州、北九州一帶的早期日本人,在公元前約5000年,或者更早的時期,便學會了使用陶。他們製作的陶器裝飾上有著複雜的繩狀花紋,於是被稱為「繩文人」。繩文人的頭顱長而寬,眉部突出,鼻根深陷但鼻骨凸起,還擁有又低又寬的面部和眼眶,他們四肢骨骼粗壯,身材矮小以漁獵為生。繩文人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日本民族,從「巽它」齒型可以推斷具有一定東南亞血統。目前繩文人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2019年5月,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等機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解讀了繩文人的基因信息,推斷繩文人先祖很可能在3萬年以前便出現在日本,可能和中國人有著同樣的祖先。繩文文化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被彌生文化所取代。彌生人所製作的陶器最初在東京都的彌生地區被發現,所以這批活躍在公元前3000年-300年前後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彌生人」。彌生人分為兩支,一支是繩文人演化而來的彌生人,一支是「渡來系」彌生人。渡來系的彌生人顯然具有蒙古血統,他們的面部十分平坦,眉骨、鼻根並不突出,眼眶圓而高,身材較繩文人、阿伊努人相對較高,與現在的朝鮮人、中國人十分相似。靜岡縣登呂地區曾挖掘出較為完整的彌生人居留地,彌生人定居在棚屋中,從事農業生產,他們甚至從海外帶來了牛和馬,能夠冶鐵製作簡單的工具,還使用著青銅器。不難看出,彌生人很早便吸取了更為先進的海灣文化,收為己用。彌生文化很快便由北九州迅速傳播到本州島,彌生人與繩文人血統和文化相互融合,還混合了一些北部阿伊努人、南部琉球人的成分。

美國學者霍爾(J.H.Hole)在其所著《日本史》中寫到:

「繩文文化沒有給以後日本的生活方式留下任何重要的東西便銷聲匿跡······彌生人則完全不同,就他們的體格和文化而言,更明顯地像日本人的祖先。」

我們還不知道彌生人和早期的繩文人,還有其他土著居民是是如何融合的,不過,在彌生世代後,日本形成了統一的民族。日本人究竟來自東亞大陸,還是東南亞大陸,或是亞洲其他地區,現在仍無定論。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絕非徐福的後代。

在知鴉通識課「就愛回答你的問題」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識,像武則天的愛恨情仇、楚漢之爭的暗盤操作、漢族血統的身世之謎、魯迅家的兩顆棗樹等等……

帶著你的疑惑、問題,我們來幫你解答。

現在掃描上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就愛回答你的問題》,還可享受6折優惠,原價30元,現價僅需18元,快來看看這些全領域的冷問題吧~

歡迎各位學友分享關注微信公眾號「明白知識」,並設為「星標」。我們將在日後的文章中為大家發放更多關於通識課程的福利。

相關焦點

  • 他是日本首相,卻說自己是中國人後代,穿中山裝見天皇
    他在首相的位置上做了五十四天,成功的使日本徹底投降,在七百多萬日本軍人全部投降之後,他也完成了首相的任務,光榮辭職了。一九九四年的羽田孜是第二個短命的首相,他的姓氏叫羽田,所以它經常公開稱自己是中國人徐福的後代。他在位六十二天,組建的內閣是個少數黨執政的內閣。他曾在中日的關係下留下濃厚的一筆記錄。
  • 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代?別被騙了
    網上有些營銷號經常會編造一些聳人聽聞的事情,尤其是在歷史領域,謊言多到普通人根本沒法辨別的程度,今天為大家闢謠的就是印第安人是不是中國人後代的問題。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相同點?第三,印第安人有玉器崇拜的傳統,這和中國人是一樣的。那麼,印第安人是中國人的後代嗎?
  • 日本人乃何許人也?他們真是中國人後代?挖掘天皇墳墓被嚴格禁止
    ,而日本南部的石器,則與中國南方的石器有點類似,在人類還未發明船隻之前,日本人的祖先在狩獵大型哺乳動物的時候,走路來到了日本列島,這其中就包括阿伊努人,阿伊努人至今仍然生活在日本的北海道地區,阿伊努人看上去是日本列島的原住民,但是,他們與日本的主要居民,在相貌上有著很大的差別,日本人並不是阿伊努人的後代。
  • 日本人到底有多少漢人後代?日本專家研究後,發現一個不爭的事實
    所以說呢,文化是不斷在交融中進步的。中國旁邊的幾個國家,誰沒有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早在多少年前,他們就學習中國的文字,學習中國的先進知識,然後呢,就開始帶到自己的國家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幾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和日本有關的一些事情。即使日本是以大和民族為主要,但是呢,他們還是有很多我們漢人的後代,這個說法對麼?還真有依據,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日本人一直說自己和中國人有血緣關係,但是,中國人咋就死活不認可呢?
    提示:據日本《新撰姓氏錄》記載,日本人中有秦始皇的後裔,也有陳勝吳廣們的後代,更有漢朝皇族子孫,但中國人卻一直不承認他們是中國人的後裔。這是因為在中國人的概念裡,文化一直是大過血緣的,而這正是中國文化不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秦始皇《古事記》是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等。
  • 此人是日本首相,卻非常偏愛中國中山裝,還說自己是中國人後裔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小日本對我們國家發動慘無人道的侵略開始,我們和日本鬼子也就結下了深深的仇恨,這個仇恨是很難被解開的,但是也有人一直在為中日的友好相處做著貢獻,這個人還是一個日本首相。不過日本人中還是存在著明事理的人物的,這個人就是日本的第八十任首相羽田孜,羽田孜做了首相之後,一直就是在為中日友好相處做貢獻,他在位期間就經常的來訪問中國,他認為搞好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他也對日本在抗日戰爭期間做出的傷害,表示了抱歉,他應該是算是日本少有的有良心的人了。
  • 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這一千古之謎現在終於有答案了!
    日本人的姓氏數量非常龐大,總數有13萬之多,好多比較好解釋,比如田中、井上、松下、渡邊、山口、竹下、近藤,這些姓氏都起源於地理位置。不過,還有很多就不好解釋了,比如為啥姓「狗樣的」(犬養),為啥有人姓「我孫子」。關於日本人種的起源,我國古代史上不乏記載,有種說法說日本人的祖先是秦始皇派去的徐福。
  • 日本人是福建人的後代嗎?歷史學家發現了3個證據
    這個故事是說,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徐福為了拍馬屁,就開始煉丹藥,搞了很多年都沒有成功,眼看秦始皇就要惱羞成怒,徐福又說,只要找到海外的一種珍貴藥引,仙丹就能煉成了。於是,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大海,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島嶼。這個傳說真假難定,不過,最近倒是有一系列真實的考古發現,表明日本人有可能是福建人的後代。
  • 有人說美洲的印第安人是印度人的後裔?其實他們是中國人的後代
    有人說印第安人是從亞洲遷移到美洲的,那麼他們是亞洲的什麼人,是不是就是印度人?顯然不是。據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鑑定:美洲印第安人與亞洲蒙古利亞種人有著相同的外形特徵與相同的血緣特徵。如印第安人一般地說他們的面龐寬闊,顴骨比較突出。
  • 「遼寧艦護臺」女星劉樂妍:要給中國人磕頭 因為是中國人的後代
    有人說她跪在中國人的面前,跪在人民幣面前,她回應道:「什麼叫跪在中國人面前,對!我不但要跪在中國人面前,我還要給中國人磕頭,因為我是中國人的後代啊。」 拿著臺北人身份證的劉樂妍,曾經以為臺灣是世界最厲害的了,但是來到北京之後,看了大陸這麼多地方後,才覺得還是要出來走走。
  • 日本人稱中國人是自己的祖先韓國聽到卻急眼了
    日本人為什麼說中國是他們的祖先呢?原來據歷史的記載,當年的秦始皇為追求長生不老招了許多能人異士,當秦皇聽說渤海深處有一個仙島,島上有一種仙藥,人吃了會長生不老。於是馬上派人去入海上島取藥,派出去的這個人就是徐福,也是日本人的祖先——神武天皇。
  • 日本網友:美洲人祖先是古代中國人!評論卻說韓國人才是他們祖先
    所謂樹大招風,這說的可一點沒錯,咱們中國就是這樣一棵大樹, 我們有著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經歷了數十個朝代,這時間一長,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外國人總愛討論咱們的歷史,這也不稀奇。近日,日本網友就在他們的歷史論壇上發布了這樣一個帖子:「美洲人祖先是古代中國人!」
  • 日本人最崇拜這五個中國人,你可能一個都猜不到!
    5個中國人,你最欣賞誰?》有人說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傑出的有兩人半!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厲害人物如果說中國人極力崇拜諸葛亮情有可原但日本人也是諸葛亮的死忠粉,就有些奇怪了日本人到底為什麼崇拜諸葛亮呢?
  • 為何有人說,是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
    為什麼有人說,是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神農架位於我國的湖北地區,現在也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其實在神農架的深處是從來不會對遊客開放的,甚至成為了公認的生命禁區,即使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是農家的內部也很少有人敢踏足,由於山體運動導致神農架地區發生了傾斜,讓神農架的部分地區保留了最為原始的三疊紀冰川面貌,它的深處也生活著非常多的稀有物種。
  • 揭秘:日本祖先到底是中國人還是朝鮮人?聽聽日本首領怎麼說
    東亞主要的民族有漢人和朝鮮人,並且漢人和朝鮮人的祖先都有據可查,唯獨日本人的祖先是個謎。關於日本人的祖先是朝鮮人還是中國人的爭議再度出現。爭議出現的原因是,日本對於皇室古墓的考古挖掘,皇室一直不願意對外公開。而日本學術界卻強烈要求儘快對外公布古墓真相。
  • 【揭秘】據說秦始皇的後代都在日本是真的嗎?
    日本留傳至今的正史《日本書紀》記載著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弓月君。這弓月君原秦始皇之孫考武王的後裔。秦朝末年,考武王先是逃到朝鮮,繁衍生息,至弓月君已歷十多代。後來,弓月君帶著百濟國120縣之眾到日本生活。到日本的初期他們中有人掌管日本朝廷的出納工作並且為天皇養蠶織絹,天皇賜姓、叫其中一部分人改姓「太秦公」。
  • 中國新娘在日本:有人日語很好 基本不和中國人來往
    方正新娘李愛萍回首15年的婚姻生活後說,「幸好賭贏了。」1999年,24歲的李愛萍和前男友分手,心灰意冷。男友是日本戰後遺孤的後代,當時即將要移居日本,男方的母親認為李愛萍家境貧困,兄弟姐妹多,而且沒有日語基礎,結婚會給兒子的一生造成負擔。陷入失戀的打擊,李愛萍卻心生一念:「既然日本這麼好,那我也要去日本。」
  • 日本歸化人、韓國向化人,這些歧視中國人的稱呼別再用了!
    中國人加入日本國籍之後,被稱為「歸化人」,這個詞是哪裡來的呢?公元720年,中國正是大唐盛世開元八年,日本是養老四年(這個年號很有意思),在位的是一位美女天皇元正天皇。這一年日本編寫了一本正史,叫《日本書紀》,類似於中國的《史記》的地位。
  • 日本美女來中國,見人就說你好,中國人的反應卻讓她尷尬
    導語:日本美女來中國, 見人就說你好, 中國人的反應卻讓她尷尬在世界各國之間交流越來越頻繁的當今社會,不少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加深了很多,很多人對中國具有魅力的歷史文化有一定認識,對中國旖旎的風光也有所聽聞,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充滿了興趣
  • 中國人在日本免稅店排起了長龍,日本人感嘆中國人的錢真好賺!
    日本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上第三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與中國,發達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近些年來,日本本土還有一個行業是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之一,它是日本旅遊業。從數據中可以看出來這是中國日益強大的標誌,人民手中有閒錢了,日本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也是費盡了心思,比如日本的大城市中,幾乎隨處可見中文,中國國慶節的時候日本商店中掛起了中國國旗,許多日本商店的老闆還特意開始學習中文,中國新四大發明中的掃碼支付也是在日本商店中經常能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