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直說自己和中國人有血緣關係,但是,中國人咋就死活不認可呢?

2020-12-12 西部人文地理

提示:據日本《新撰姓氏錄》記載,日本人中有秦始皇的後裔,也有陳勝吳廣們的後代,更有漢朝皇族子孫,但中國人卻一直不承認他們是中國人的後裔。這是因為在中國人的概念裡,文化一直是大過血緣的,而這正是中國文化不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

秦始皇

《古事記》是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話、傳說、歌謠、歷史故事等。712年,整理的《古事記》被獻給元明天皇,記述了日本從建國神話到推古天皇(聖德太子的姨媽)時代的事。全書用漢字寫成,於語序上雖以漢語的主謂賓語法為主,但日語的語法結構也時而出現,體現了日本早期變體漢文的一些特徵。而《日本書紀》是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六國史之首,原名《日本紀》。它與《古事記》合稱為『記紀』。這本書也是用漢字寫成,多半借用中國典籍上之文字,拿來描述其上代所傳承之傳說。在這兩本書對這段時間大量來自中國的「歸化人」到達日本有著非常詳盡的記載。

這些「歸化人」的代表,有弓月君(秦氏)、東漢直(劉氏)等人。我們先說秦氏的弓月君。

弓月君與秦末農民起義中的「陳勝吳廣們」以及楚漢之爭中逃到了朝鮮半島、以後又遷徙到日本的人氏,一直自稱是秦的子民。

據日本《新撰姓氏錄》記載,日本秦氏的祖先是五世紀初從朝鮮半島渡海而來的,其頭人在從大陸逃到朝鮮試改名為弓月君,是秦始皇五世孫。最終率領一百二十縣的百姓來到了日本的九州島。

弓月君及其部眾擅長土木、農業等技術的,利用灌溉技術大力進行土地的開發,並且從事養蠶、機織、造酒和製作金屬工藝品等各項勞動,對開發京都盆地貢獻巨大,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奠定了大和王權的經濟基礎。

弓月君及其部眾以京都山背為根據地,使秦氏的勢力以山城國為中心,遍布東至美濃、伊勢,西至贊歧、筑前的廣泛地域。與同為「渡來人」的漢氏相比,秦氏不僅與地方土豪勢力結合緊密,而且還與稻荷、鴨荷、宇佐八幡等神靈信仰以及賀茂神社、松尾神社等有密切關係,成為古代日本屈指可數的大勢力。

這就是說,在日本秦氏不僅是秦始皇的後代,還有「陳勝吳廣們」後代。這些人到日本後不蛤頑強生存了下來,而且還發展壯大,對日本國的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的作用。

陳勝吳廣

東漢直據說是東漢末年,一群不願意接受曹操統治的漢朝皇族後裔,在一個叫「劉阿知」族人率領下從朝鮮東渡扶桑,被扶桑大王賜姓為「東漢直」,成為留在日本的一支漢室血脈。

據記載,當年隨劉阿知來日本(其時,中國史書稱其為倭奴國)的,還有段氏、郭氏、李氏、多氏、皂氏、朱氏、高氏等七個姓氏。他們到倭奴國國王后,劉阿知奏請倭奴國國王,派遣使者前往高麗、百濟、新羅等國,將許多流落在這些地方的同鄉族人招來倭奴國。因人多地狹,倭奴國國王又將他們分置各地。

同樣,據日本《新撰姓氏錄》記載,劉阿知歸化倭奴國後,被賜為「東漢使主」。到日本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後裔被賜姓「坂上」,再到日本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農曆10月1日,阿知的後裔又改賜姓為「大藏」。

這一支人同樣為日本國的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的作用。據載,公元930~946年,劉阿知後裔大藏春實在平定當時日本發生的「天慶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受到日本天皇的嘉獎和賞賜,一時間,這支劉氏皇族後裔「恩寵偉大,威勢極盛」。

這些文字記載對於我們今天很多人來說是新鮮的,大家也許想也想不到我們秦漢皇室的後裔能在日本國把「事業」做得這麼大。然而,當我們認真看看中國的古籍就會發現,日本人一直自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中國,只是得不到中國人的認可而已。

邪馬臺國是《三國志》中《魏書·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書倭人傳)記載的倭女王國名,被國際權威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三國志》、《晉書》等史籍對「邪馬臺國」的記述可謂一幅風情畫,能讓人們看到其國民當時的生存狀態,也可以看到日本人在二千年前就「自稱」是中國人。

《晉書·列傳第六十七·四夷》用了幾百字介紹了「邪馬臺國」的情況,這段記述翻譯成白話文即是:

倭人在帶方郡東南大海中,依山環海建立國家,島上多是山林,沒有良田,以海中動物為食。從前有一百多個小國相聯合,到魏朝時,有三十六個小國互相通好。全國有七萬戶人家。男人不分大小,都刺面文身。自稱是西周太伯的後代,又說上古時代派使者到中國,都自稱自己是大夫……婦女的衣著如同被單,在被單的中央有一洞眼用來伸頭,都是披散頭髮,光腳而走……國中婦女佔多數,但不淫蕩不嫉妒。不設公堂訴訟,犯有輕罪的人沒收他的妻子兒女,犯有重罪的族滅其家。從前以男人為君主。漢代末年,倭人發生內亂,攻伐不定,便立女子為王,名叫卑彌呼。

卑彌呼

《三國志》中說,卑彌呼擅長用鬼神之事迷惑百姓,年紀雖然很大卻沒有結婚,只有弟弟輔佐朝政。卑彌呼為王后,從來沒有外人能夠見到她的面,只有千名仕女以及一名送夥食的男人出入往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即是「法術」所致,迷信的人們有點信奉她為「神」的意思,人們認為她是有「神功」的。

「邪馬臺國」與中國三國時代的魏朝通好,兩國通過帶方郡頻繁往來。公元238年,卑彌呼女王派遣使者難升米朝見魏帝曹睿。魏帝賜予卑彌呼以刻有「親魏倭王」的紫綬金印一枚,包括銅鏡百枚在內的禮物若干。這時候,大約是「邪馬臺國」有一些麻煩,即是其與鄰國、男王統治的「狗奴國」有矛盾,專程前來向魏國求助。

魏政府寫了篇檄文並派出使者支持「邪馬臺國」,但是「狗奴國」對魏政府的檄文並不在乎。其後,「邪馬臺國」與「狗奴國」暴髮長期戰爭,卑彌呼在戰爭中去世,「邪馬臺國」擁立了一名男性為王,但是國中卻引起大亂,只好再度擁立卑彌呼一族的女性臺與為女王,這才平息了內亂。

這些記載都是生動而鮮活的歷史畫面,讓我們看到了日本國的國家起源以及早期的民俗風情畫卷。但中國人為什麼就不承認一些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裔呢?這個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即是在中國人的概念裡,文化一直是大過血緣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即使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中國人也會將其視為「異族」的。所以,日本人的認祖在中國的歷史上基本是沒有結果的、白費力氣的。文化不同,即使皇帝本人來了,中國人也不認可,何況皇帝的後裔。這也正是中國文化不同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化的一個重要標誌。(文/路生)

劉阿知

劉阿知,漢獻帝的玄孫,歷史上最有名的劉氏開拓倭奴國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橋、大藏、江上、秋月、波多江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又稱阿知使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注重血緣身份,強調親緣關係的中國人
    而外國人對親屬關係的稱謂較之中國人來說要簡單多了,比如「uncle」一詞是英語中一個很籠統的稱謂,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姨夫等郡用它來代指,但是在中國這是絕對行不通,中國人必須用不同的稱渭來識別一個人的血緣身份,確定與自己的親疏關係。比如,伯父、叔叔是本家親屬,最親;舅舅是母親的兄弟,男尊女卑,所以關係稍遠些;姑父、姨夫更遠些,他們與本身沒有血緣關係。
  • 越南人困惑:湄公河大蝦都快比手臂大了,中國人咋就不吃呢?
    別忘了答應自己要做的事,別忘了答應自己要去的遠方,無論有多難,無論有多遠。因為越南湄公河的大蝦都泛濫了,但是中國遊客來這裡旅遊卻不吃,於是越南人無奈表示困惑:湄公河大蝦都快比手臂大了,中國人咋就不吃呢?因為湄公河大蝦泛濫,吃又吃不完,抓也抓不完,本來越南想著靠中國人吃光,但是中國人卻不買單,所以當地的泛濫情況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喜歡吃呢?
  • 中國人和華人亂用,外國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中國籍的人怎麼稱呼
    華人這個來源是怎麼來的呢?在最早的時期,漢朝之前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稱呼自己的種族為華夏民族,人民是華夏人民。到了漢朝之後,人們稱自己是漢人。但是到了近代之後,大量的人去了世界各地發展,有去日本的,有去南洋的,還有的去了遙遠的美國。
  • 韓國人端出火雞面,日本人捧出豚骨面,中國人犯愁:這麼多咋選?
    韓國人端出火雞面,日本人捧出豚骨面,中國人犯愁:這麼多咋選?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當然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不僅有好看的風景,更有非常多的美食,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而且美食的味道也是千差萬別的,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麵食:韓國人端出了火雞面,日本人當初團購,中國人犯愁這麼多怎麼選?
  • 日本人稱中國人是自己的祖先韓國聽到卻急眼了
    日本人為什麼說中國是他們的祖先呢?原來據歷史的記載,當年的秦始皇為追求長生不老招了許多能人異士,當秦皇聽說渤海深處有一個仙島,島上有一種仙藥,人吃了會長生不老。於是馬上派人去入海上島取藥,派出去的這個人就是徐福,也是日本人的祖先——神武天皇。
  • 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另一半,我應該親近哪邊?
    每一張結婚證都代表著一個新生家庭的誕生,每個人都是從自己和父母組成的家庭中走出來,再去和另一個半組成新的家庭。親人同樣是人這一輩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那我們到底是個自己的另一半更親近和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更親近呢?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一起來看小編身邊的「過來人」怎麼說。
  • 中國人和華人已分不清,外國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中國籍稱呼是這樣!
    大家好,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文明古國,但是華人這二字的來源是什麼?在最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稱自己為華夏民族,人民是華夏人民,然後時代到了漢朝在以後,人們就是成為漢人,華夏民族就有了很多人去世界各個國家發展,有去南洋的,有去日本的,還有去美國等等一些國家去深造,但是這些去了異國他鄉的人們,我們稱之為華人!不過在華人的眼裡,他們的根還在中國,就是一些生活習慣也是和我們中國本地的是一樣的。
  • 臺灣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就是啊,不管怎麼樣,你臺灣人總是中國人嘛,怎麼可以不承認呢?連祖宗都不要了?就算你反共,也不可以反對自己的國家啊。但是,臺灣人真的是數典忘祖嗎?先從英語的幾個單詞說起。語言裡有一個規律,大凡人們處理一個物件比較深入細緻,需要描述微妙細小的區別,那麼和這個物件有關的辭彙就比較豐富。
  • 本為中國人,移民日本依靠罵中國發家,但是卻被日本嫌棄
    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放在的最首位,從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這是每一個人應該首先具備的品質,但是就有這樣的一個中國人人接連說出了:「出生於中國是我一生的遺遺。」「我為能成為一個日本人而驕傲。」「中國人就是人類中的病毒。」
  • 一位尼泊爾歷史學家:釋伽牟尼跟印度扯不上關係,佛祖是中國人!
    但是,我們領國的尼泊爾有位著名歷史學家阿木漢松對佛教起源表示懷疑,通過漫長而又艱巨的研究推論後,向世人公布了一條消息:佛祖釋伽牟尼不是印度人,而是中國人。由此他發聲國際學術界,重新正視釋伽牟尼是印度人,並一直延續了千年的錯誤觀點,不要再把這一偽命題繼續傳播給下一代。
  • 中法混血超模錢凱麗國內撈金,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攝影師做法亮了
    中法混血超模錢凱麗國內撈金,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攝影師做法亮了   說起錢凱麗,可能大家還不是很熟悉,她是一個中法混血兒,也是一個超模。之前的時候參加國內的一檔真人節目《愛上超模》,也就是這個節目,讓很多人認識了她。
  • 在南京生活了七年的日本導演,說出了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本質不同
    雖然官方媒體說了現在武漢沒有問題,基本上已經清零了,但是有一部分日本人不相信。很多外國人不相信中國媒體說的官方數字,我覺得這個不太好。 我住在中國南京,以前沒有關心官方媒體說的數字對不對,但是通過這次疫情,我對具體的人數特別關心。
  • 如何辨別中國人和日本人?!告訴你中國人和日本人的不同點
    前言這個問題如果過深的回答會引來罵聲,因為現在很多人不希望別人說自己的不好,只想聽別人的不好。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國家的人都有一定的缺點和優點,如何分辨不同國家的人無非就是通過這些缺點和優點來看。缺點和優點的最大體現就是外在的表象,對於初次見面的人,我們不知道他的內在,所以第一表面印象會帶給對方直觀的感受和認知。
  •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家」為什麼那麼重要?
    「家和萬事興」是中國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祝福語,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只要一個人的家庭和和睦睦,那麼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能夠順利興旺。看來,「家」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首歌唱到:「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既然絕大多數人的「家」都是平凡而普通的,那為什麼還會如此令人嚮往,為什麼只要「家和」了萬事就能興旺了呢?
  • 中國人和韓國人、日本人生的孩子,算是混血兒嗎?
    中日韓的人口同屬於亞洲人種,都屬於蒙古利亞人,而且被統稱為黃種人,膚色相近,形態相近,這三個國家的人相互結婚,其實還是存在混血兒的特徵,即便三國人種同屬於蒙古利亞人種,但是從基因方面的說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最為典型的就是血型,亞洲人的身體中存在著南美血型,馬來血型,高加索血型以及北極血型
  •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有多難?看看這些複雜的套路
    中國人上日本軍校?當日本鬼子去啊?這不胡扯嗎?一點也不胡扯。日本軍校培養了一大批軍事精英人才(僅指軍事技術層面),造就了日本明治維新軍事強國的崛起,1900年代在亞洲是很有影響的軍事院校。中國晚清、朝鮮、印度、泰國等都向日本派有留學生。中國為啥派人到侵略國日本留學?日本為啥接受中國人學日本軍事技術?考日本軍校有多難?
  • 作為中國人卻能教日本人日語!她究竟怎麼做到的?
    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外,會再選擇一門小語種進行學習,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其中,日語成為了小語種的香餑餑。據統計,全球學習日語的人數中,有1/2都來自中國!每年報日語專業的考生數量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就在於日語的含金量非常高,它被譽為「企業最受認可的語種」,會說日語將會在擇業時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 張本智和為何被中國球迷討厭?不承認是中國人,感謝父親更改國籍
    ,張本智和用吶喊撕扯出了一片天地,這個天才少年為何不招人待見呢? 加入日本國籍之後父母給他改名為張本智和,之所以留「本」也是希望他能夠記住根本,雖然是這樣的解釋,但是很多的網友都不買帳,認為他改國籍是一種背叛行為,也有一些網友表示理解,日本和我們國家的特殊關係是每個人都知曉
  • 此人是日本首相,卻非常偏愛中國中山裝,還說自己是中國人後裔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小日本對我們國家發動慘無人道的侵略開始,我們和日本鬼子也就結下了深深的仇恨,這個仇恨是很難被解開的,但是也有人一直在為中日的友好相處做著貢獻,這個人還是一個日本首相。我們都知道,抗日戰爭中日本雖然戰敗,但是他們根本就沒有對自己犯下的錯誤做出反思,很多的日本鬼子完全都不承認他們在我們國家造成的傷害,甚至他們還公然的參拜靖國神社中的日本戰犯,簡直就是無恥,這個其實也是中日關係一直得不到緩和的原因。
  • 日本姑娘:我的民族有錯,但我想和中國人交朋友,中國人非常熱情
    當時的空氣瞬間凝固,千葉用尷尬的神情看著我,我以為千葉姑娘沒明白我的意思,於是對著她又補上一句:「中國人說中國話,又不是跟白人搭話,難不成你想裝日本人或者韓國人?」我的話音落下之後,旁邊的一個哥們拽了我一下,一臉嬉笑地跟我說:「她是日本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