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來源:福建省教育廳
福州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閩臺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落細落實,努力探索一條兩岸文化教育融合發展新路子。
先行先試,探索合作辦學模式。推進閩臺「2+2」合作辦學,在與臺灣高校實現學歷互認和開展「雙聯碩士」培養的基礎上,開展以「本科2+2」和「雙授學位」為主要內容的合作辦學,即與臺灣高校同時錄取學生,組織學生分別在福州大學和臺灣高校學習2年,畢業後同時拿到兩校學位,實現規模化、系統化合作。在開展「3+1」閩臺高校聯合人才培養項目基礎上,接收臺灣師生來閩「移地教學」,2019年有5批次共計140餘位臺灣師生到校「移地教學」。加強與臺灣微電子、光電顯示等行業的產學研協作,與臺灣企業共建「福泰微電子產業研究院」,聯合開展項目研發、人才培養和技術轉化等。
擴大規模,促進兩岸師生交流。依託閩臺聯合人才培養項目,2014—2018年,共有25位臺灣教師到校訪學交流,273名教師赴臺開展長短期訪學、交流和進修。每年招收臺灣籍學生到校學習,目前有臺灣籍本科生70人,今後將繼續增加對臺招生名額。落實各項人才政策,加大引進臺灣師資到校工作力度,目前學校共有全職臺灣籍教師9名,另與3名臺灣高層次人才達成引進協議。
完善機制,精心細緻做好服務。成立「臺港澳學生工作室」暨「臺港澳學生之家」,從「學習成才」「就業創業」「生活幫扶」等方面入手,通過「小班教學」或「一對一」朋輩幫扶形式幫助臺灣籍學生減輕求學壓力。優化服務流程,修訂港澳臺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等制度,對臺灣籍學生的修業年限、免修課程、課程考核成績等作出規定,為臺灣籍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提供周到服務。積極引導臺灣籍學生參加「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品牌賽事和各類學科競賽,在創新創業大潮中了解國情,增強民族認同感。保障臺灣教師工資待遇,同時享受大陸有關惠臺政策,在評定職稱時適度傾斜。為臺灣籍教師提供相關研究平臺,鼓勵申報各類科研項目、參與職稱評聘等。
文化搭臺,增進兩岸情感交流。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兩岸文化交流活動,如海峽兩岸文化博覽會、海峽百姓論壇等活動,同時邀請臺灣師生到校開展文化交流。與臺灣高校聯合舉辦學術會議、學術論壇等,取得良好效果。先後組隊參加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海峽兩岸龍舟賽、花蓮2019太平洋國際龍舟賽等,以賽會友,增進兩岸同胞了解和交流。
(責任編輯:忠建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