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大學校長:交流合作有利於教育資源整合

2020-12-15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李江濤、馬巖)在北京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的多位大學校長提出,兩岸大學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加強交流合作將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推動兩岸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共創雙贏局面。

    臺灣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認為,兩岸高等教育固然存在差異,但也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與挑戰。例如臺灣出現少子女化,造成教育供過於求。大陸的人口結構也在改變中,未來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問題。

    臺灣宜蘭大學校長趙涵捷提出,臺灣各大學正面臨生源不足的問題,兩岸高校可相互調節供需。兩岸大學可加強合作,共同辦理雙聯學制,促進學校資源相互連結,拓寬兩岸同學的視野。兩岸大學還可互派師資到彼此學校短期任教和交流,相互學習,並促進教學與研究成果的整合。

    多位大學校長就兩岸教育合作提出具體建議。臺灣東華大學副校長鄭嘉良建議,在兩岸學歷互認及相互招生進程中,建立「兩岸高等教育市場」,有利於兩岸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勢整合,促進兩岸高等教育生態環境的優質化。

    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孫冬柏結合學校與臺灣高校的交流說,通過頂層設計、制訂計劃、出臺政策,逐步地、有意識地引導教師與臺灣教授學者開展學術交流,以項目形式開展合作研究、共建實驗室,有利於開展實質性、長期、穩定的合作。此外,可通過搭建多層次的平臺,構築全方位、立體化的科研合作體系,推進產學研合作模式轉型。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14日出席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致辭時介紹,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持續保持和平發展的勢頭,教育領域的合作也迅猛發展。2012年大陸舉辦了80多個重點的對臺交流項目,邀請了5000多名臺灣師生來大陸參加活動;而去臺灣的大陸師生有16000多人。大陸有400多所學校與臺灣100多所學校籤署了合作交流協議。

    趙靈山說,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接受大陸學生到臺灣攻讀學位學歷。當年有920多名、2012年有985名大陸學生到臺灣高校學習,2013年達到1890多人。截至2012年,臺灣在大陸就讀的學生數共有8316人。今年初,臺灣方面承認大陸的學歷由原來的41所擴大到全部100多所「211工程」高校。同時,為了更好地吸引大陸學生到臺灣就讀,臺灣新推出一項政策,即允許大陸學生高職畢業後去臺灣升讀本科學位,並承認大陸191所高職學校的學歷。目前這一項專升本工作已在廣東和福建開始進行。

    趙靈山表示,希望臺灣方面進一步出臺吸引措施、取消「三限六不」等政策,促進兩岸學校和教育的交流與合作。

    2013海峽兩岸教育論壇由北京市臺辦、北京市教委和北京科技大學主辦,共有15所臺灣高校、9所大陸高校的代表參加。

相關焦點

  • 兩岸四地18所師範大學校長籤署「上海合作願景」
    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岑建君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兩岸四地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密切與深入,不論是校際之間、教師之間,還是學生之間的交流都取得了明顯成效。辦好師範教育,關鍵在於提高教師質量,本次論壇為兩岸四地高校間的交流,尤其是在教師教育方面的合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希望各個高校通過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為兩岸四地教師教育的發展添磚加瓦、獻計獻策,共同努力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 臺灣高校校長冀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加大力度
    臺灣高校校長冀兩岸教育交流合作加大力度 2017-11-17 21呂明 攝   中新網福州11月17日電 (記者 林春茵)作為福建師範大學11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2017年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暨第六屆兩岸及港澳師範大學校長論壇17日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行。臺灣多名高校負責人受訪表示,兩岸教育交流合作應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大師生交流以破當前臺灣少子化困局。
  •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 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關向東 攝   中新網博鰲11月27日電 題:臺灣海洋大學校長:中華海洋文化,割不斷的兩岸情感紐帶  中新社 記者 關向東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教授26日深夜飛抵海口,27日下午又飛回臺北。他行色匆匆,只為見證一個歷史時刻:由海南省社會科學院和臺灣海洋大學聯合發起舉辦的首屆「中華海洋文化論壇」開幕。
  • 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6月3-5日,由清華大學兩岸發展研究院與臺灣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兩岸產業交流合作研討會」在清華大學舉行。
  • 臺灣逢甲大學校長:兩岸校際交流就像家人間的走動
    臺灣逢甲大學校長:兩岸校際交流就像家人間的走動 2011年01月30日 14:25:36  來源:你好臺灣網   你好臺灣網北京4月15日消息 (記者 汪銳
  •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海峽兩岸高校建立就業合作交流機制 2014-09-15 18:56:4415日透露,與逢甲大學校友聯絡暨就業輔導處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兩校「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框架下,共同構建大學生就業管理、服務與就業師資的交流和培訓體系,以及大學生就業相關活動的合作機制。
  • 臺灣教育人士:「全人教育」是兩岸教育的共同點
    7月22日,2019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在貴州省舉行,20餘位港澳臺地區的中小學校長、教育專家深入該省省會城市和黔西南地區參訪,了解當地教育發展情況。中新社記者 王捷先 攝  臺北第一女子高中校長楊世瑞當日到訪貴陽一中,這所1906年即創辦的學校給她和同行校長們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如此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學校令人驚豔。
  • 臺灣教育資源整合優先
    社論一句話:過去的教育資源整合,常淪為口號而沒有實際進度。     從島外紅到島內的各種區域經濟整合,這幾年來也感染到教育界,最新的教育整合單位是「泛太平洋大學聯盟」,以宜蘭、花蓮、臺東三縣的公私立大學為主體,此舉對於教育資源短缺的花東地區而言,應該是利大於弊。
  • 西南大學整合國際教育資源 搭建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立交橋」
    國際交流基地落戶鎮雄 助力貧困學子走向海外今年7月,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在雲南鎮雄成立。這是西南大學整合優勢資源,深化合作領域,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學校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同時也是不斷服務地方教育文化發展,參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教育行動,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共謀教育協同創新發展,助力鎮雄打造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區域性教育中心的重要舉措。
  • 第三屆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在長春建築學院成功舉辦
    大學校長的治校理念、思想意識、風格手段深刻影響著大學發展,與會校長圍繞論壇主題進行熱烈而坦誠的交流,一定會展示出新時代大學責任所彰顯的積極意義,一定會展現出大學校長的事業追求與個性魅力。希望兩岸大學校長通過論壇活動,進一步增進了解與共識,進一步增進交流與合作,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 福州大學創新推進海峽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福州大學創新推進海峽兩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2019-07-04 來源:福建省教育廳   福州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不斷加強閩臺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
  • 大連臺灣兩地師範學院共討教育交流與合作
    大連臺灣兩地師範學院共討教育交流與合作 2016年06月13日 14:4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大連訊 日前,應臺灣師範大學邀請,遼寧師範大學韓增林校長一行4人赴臺灣師範大學參訪,並參加臺灣師範大學70周年校慶活動。
  • 福建「兩會」:深度融合閩臺教育交流與合作
    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話題引起代表們熱議,代表紛紛表示,閩臺教育要進行有深度、有品質、有質量地融合發展。  福建在兩岸交流過程當中一直扮演先行先試的領頭羊角色。2011年,大陸6個省市的高校和臺灣高校有學位交流,福建就是其中之一。福建省又率先出臺《福建省招收臺灣學生若干規定》和《福建省促進閩臺職業教育合作條例》,從政策層面為閩臺教育交流合作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從保定十七中的「合作辦學」看教育資源整合
    7 月 11 日上午,百年名校保定市第十七中學與新建的蓮池區第一實驗中學籤約組建教育集團,開展全方位的聯盟共建合作。據悉,雙方合作暫定 5 年,合作期間,實現全方位的教育教學資源共享,逐步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模式。
  • 兩岸交流│彭錦環總裁/會長赴臺訪問中華海峽兩岸教育聯合會
    期間,雙方秉承「兩岸融合、教育先行」的理念,進行了友好親切的交流。2017年9月28日,廣東心裡程教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單位發起成立了深圳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協會以「服從組織、服務會員、整合資源、助力教育」為宗旨,立足深圳、影響全國,踐行 「跨區域、跨行業」的「大整合」的理念,致力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推動中國教育市場與海外不斷融合。
  • 暨南大學:為兩岸交流合作「添磚加瓦」(圖)
    9月17日、18日,由臺灣新北市、花蓮縣等8個縣市負責人組成的臺灣縣市長參訪團到訪北京,就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與大陸方面進行探討。  傅崐萁等人在會議上發言呼籲,兩岸民眾是兩岸關係發展最有力的推動者,應當大力加強兩岸民眾交流,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 康芝集團組團赴臺考察,力推兩岸生殖醫學與康養產業交流合作
    代表團一行先後參觀考察了中國醫藥(600056)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門診及急診中心、亞洲大學、茂盛婦產醫院、沁月月子中心、沁美月子中心、基亞生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湖度假村、長庚養生村等,與臺灣生殖醫學及康養界知名人士進行誠摯友好交流,就密切兩地生殖醫學和康養項目的交流、提升合作水平達成一系列共識,共築良好合作平臺。
  • 康芝集團組團赴臺考察 力推兩岸生殖醫學與康養產業交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助力產學營運深度融合  今年2月,洪江遊董事長在廣州會見了中亞聯大兩校代表——臺灣亞洲大學校友總會秘書長蔡少洲先生及中國醫藥大學校長助理彭靖涵女士,雙方就兩岸生殖醫院其後,洪江遊董事長和亞洲大學鄧成連副校長共同為「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康芝集團戰略合作單位」揭牌。
  • 第十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職業教育論壇 在廈門舉行
    論壇主題為「職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中華職業教育社黨組書記、總幹事方乃純出席並作主旨演講。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海外聯誼會會長雷春美,臺灣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臺北海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臺灣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李超群,臺灣中華勞促會會長朱俊源,臺灣勞動人權協會會長羅美文分别致辭。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總幹事楊農主持了開幕會議並作論壇總結。
  • 四、兩岸交流合作
    兩岸交流由文化起步,現已發展到教育、體育、社科、影視、科技、衛生、宗教、民間信仰、金融、稅務、航天以及工農業各部門等領域。 ④兩岸交流逐漸向深層次、專業化發展。專業學術交流和科技產業交流增多,由一般參觀、訪問發展到講學、技術指導和合作研究。 209. 兩岸交流大體上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