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整合國際教育資源 搭建基礎教育人才培養「立交橋」

2020-09-05 中國新聞網

圖為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在雲南鎮雄成立。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供圖

圖為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在雲南鎮雄成立。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供圖

中新網重慶9月5日電(高呂豔杏 李婭)「這些天來我們學校諮詢出國留學的學生家長特別多。」隨著開學季的到來,在西南大學鎮雄一中,學校工作人員一邊給家長發放海外學校的詳細資料,一邊告訴記者。不少家長正細細比較甄別,一位家長掏出本子,不時記錄一些內容。

國際交流基地落戶鎮雄 助力貧困學子走向海外

今年7月,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在雲南鎮雄成立。這是西南大學整合優勢資源,深化合作領域,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學校的又一次有益嘗試。同時也是不斷服務地方教育文化發展,參與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教育行動,加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共謀教育協同創新發展,助力鎮雄打造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區域性教育中心的重要舉措。

圖為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舉行2020屆高三考前動員大會。 於曉航 攝

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董事長鄒順康稱,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和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國際課程中心落戶鎮雄,將有利於鎮雄依託西南大學教育合作平臺,更好地實現與國際高等教育資源、國際基礎教育資源的有效對接,為鎮雄學生打通留學渠道,搭建多元化的留學途徑,使鎮雄的學子有更多的機會走向海外。

「沒想到我有機會留學,感覺太開心了。」剛剛參加完高考的鎮雄一中學生楊雨淋以英語超120分的成績收到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正在忙於填報志願的她感到驚喜萬分。她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從沒想過還有機會可以留學,如今學校有這個機會幫助她接觸國際高等教育資源,不僅能增加知識,也能增長見識。

與楊雨淋一樣的其他學生,也收到了雪梨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伊利諾伊大學、昆士蘭大學、奧克蘭大學等全球排名前列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實現與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所屬學校的對接與供需平衡,走出了一條統整化、特色化、精品化的發展道路。

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校長顧克晅稱,從此學校將與來自世界五大洲的大學和中學攜手步入相互協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新時期,通過國際教育資源的引入,文化的交融與互補,彰顯「和而不同」的教育文化融合理念,翻開學校教育發展新的一頁。

融合國際教育資源 助力海南自貿區(港)建設

「當我正在填報志願的時候,收到了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太高興了,沒想到我能到國外留學。」8月24日,西南大學三亞中學2020年畢業生汪靜蕾收到斯威本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後激動不已。而在此時,與她一起畢業的數名學生,陸續收到了包括阿德萊德大學、奧克蘭大學、南澳大學、西奧大學等16所海外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這是西南大學三亞中學三年來海外院校錄取的首次突破,標誌著西南大學大力推行的國際化教育已發展到了實質階段。

圖為西南大學三亞中學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 於曉航 攝

海南建設自貿區(港)以來,不斷為教育植入「優質基因」,一批名校在此落戶,改善了當地的教育生態。據不完全統計,海南累計籤約各類教育合作項目100個,開工教育項目412個,總投資近200億元人民幣。

教育部聯合海南省政府去年研究制定《關於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明確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並給予海南試點國際高中和國際幼兒園、試點境外工科大學和職業院校獨立辦學、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招生計劃單列安排等特殊政策支持。

自2017年西南大學助力幫扶三亞中學以來,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積極推進國際教育發展,以「請進來」「走出去」方式搭建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出國留學升學通道,西南大學利用本部的基礎教育學科、課程、教學、科研和師資優勢,對西南大學三亞中學進行管理規範、文化植入、資源配置,對三亞中學進行高標準、全方位的打造,致力將西南大學三亞中學辦成以優質中學教育為基礎,以藝術、體育教育為特色,融合國際教育發展的三亞市一流品牌學校。

「西南大學給三亞中學提供優質的海外名校資源和國際教育平臺,利用西南大學與世界各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讓我校的學生獲得直接到國外大學留學的機會。」三亞中學相關負責人稱,學校定期選派優秀學生到國外見訪學習,廣泛開展校際、學生之間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孩子看世界,出國門,給孩子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創造無限的發展機會。

「西南大學三亞中學正是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為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做出貢獻,為國家儲備優秀國際化人才。」鄒順康稱,合作辦學的目的是要把引進教育資源的優質基因植入本地教育機體,激活一池春水,讓學校共享優質理念,實現教育質量的整體突破。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成都郫縣希望職業學校與西南大學共建「高升本藝術人才培養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升學教育質量,拓寬學校人才培養渠道。成都郫縣希望職業學校與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藝術中心將共同創建「高升本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綜合素質高、藝術素養高、基礎知識紮實、社會責任感強的優秀藝術(本科)人才。
  • 搭建學歷提升立交橋 探索校校合作新途徑
    為進一步拓展儀徵技師學院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途徑和發展空間,搭建「高起本」銜接的立交橋。2020年7月22日,儀徵技師學院與江蘇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校校合作「高起本」聯合辦學籤約儀式在江蘇科技大學舉行。王志強院長、周志紅副院長、尹為國院長助理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共同參加籤約儀式。
  •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陳時見副校長宣讀了成立 「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的批文。張衛國校長向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段書凱、附屬中學校長歐健授牌「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重慶大學軟體學院、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能安全技術研究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人民小學、人和街小學、涪陵第十四中學、西南大學附屬小學、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共同發起「人工智慧基礎教育推進共同體」。西南大學人工智慧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歐健在講話中明確了中心的下一步工作。
  • 一線之聲丨國際化多路徑人才培養的立交橋方案
    本次活動聚焦技能人才培養貫通發展,邀請到英國技能優才中心主任馬良博士,系統分析了技能人才培養的定製化方案,通過對比學習英國的專業課程結構和證書體系,結合本土化產教融合項目實踐,提出中國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結合點,推動以「區塊鏈」的理念和技術共同促進「學生、教師、家長、導師、工長」五維教育生態平臺的建設。
  • 搭建學科競賽與人才培養「立交橋」
    2014—2018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共獲得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在內的杭電如何以非「雙一流」高校的辦學資源,取得很多一流高校才能取得的綜合競賽成績?「杭電雖非老牌名校,但憑藉電子信息高校的『老家底』,以及『立足浙江、依託行業、服務社會、注重工程實踐』的精準聚焦定位,構建了獨具優勢的『信電學科群』,形成了符合教育規律的學科發展路徑,成為推動杭電『競賽群』異軍突起的紮實基礎。」浙江省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院長陳疇鏞分析。
  • 25份海外高校錄取通知書開創鎮雄教育國際化新篇章!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國際班招生了
    2020年,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充分藉助西南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中國著名師範院校、國家211工程、雙一流重點建設大學的國際化教育資源與政策支持,將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鎮雄人才作為學校的工作重點,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 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5人被全球排名前50大學錄取,創鎮雄教育歷史!
    2020年,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充分藉助西南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中國著名師範院校、國家211工程、雙一流重點建設大學的國際化教育資源與政策支持,將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鎮雄人才作為學校的工作重點,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 西南科技大學實行大類培養個性化培養平臺
    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大學的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育人是大學教育的核心。請您介紹下,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何特色?   謝長勇:學校自1993年開始實施共建與聯合辦學以來,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共建與區域產學研聯合辦學」已經成為西南科技大學辦學體制的顯著特色。
  • 國科大牽手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 探索基礎教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今後,雙方將深入探索高等教育貫通基礎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加強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和實踐能力,讓孩子們愛科學、懂科學,引領科創人才的早期培養。揭牌儀式上,國科大副校長楊國強表示,國科大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結合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基礎教育成功經驗,在科教平臺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師資培訓、學科建設、科學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開放高精尖科平臺。
  • 西南交通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籤署交通運輸人才培養合作協議
    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2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薄琳)近日,西南交通大學與美國西北大學正式籤署交通運輸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構建交通運輸雙碩士學位和學術交流計劃。此項目將於2020年4月正式啟動選拔工作,每年將推薦最多5位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學生於當年9月前往美國西北大學麥考密克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學習一年,接受兩校共同培養,完成項目的學生將同時獲得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和美國西北大學的碩士學位。西北大學在對西南交通大學教學質量的考察認定後,雙方協議明確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的研究生選拔按照校內成績為主,無需GRE考試、託福成績也大幅降低。
  • 青島藝術學校:綜合高中為學生搭建成才立交橋
    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島藝術學校秉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原則,提出了「多元選擇、適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綜合高中辦學模式改革試點為契機,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管理評價、師資建設、資源整合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探索藝術教育普職融通的現實樣本,為各類學校畢業生廣泛開闢升學途徑的「立交橋」。
  • 整合資源助力打造西部職教高地 為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建築業是川渝兩地的重要經濟支柱產業,兩校作為建設職業教育的領跑者,有義務、有責任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徵程中作出積極貢獻。" 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胡興福說。戰略要求應轉化為戰略行動。川渝兩地教育資源的整合、教育產業共興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大支撐。
  • 搭建多路徑成才的「立交橋」城陽加快職業教育發展
    到2022年,城陽區將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並重、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縱向貫通、普通高中與職業中專橫向融通、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格局,為學生搭建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的「立交橋」。優化職業院校布局,完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方案要求,圍繞城陽區「五大產業」集群和「五大高地」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合理設置職業院校專業,科學規劃職業院校布局。
  • 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落戶鎮雄
    雲南網訊(記者 謝毅)近日,西南大學(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啟動儀式暨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國際課程中心成立儀式在鎮雄縣舉行,7國7校「雲籤約」,攜手打造雲貴川結合區域教育國際交流基地。儀式現場採取「線上+線下」形式進行,中英雙語主持。來自英國、日本、加拿大、義大利、美國、澳大利亞等國的頂尖名校與西南大學鎮雄第一中學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與人文交流合作關係。
  • 西南政法大學首批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招生了
    疫情蔓延,高考之後不能看山看海,那就先來看看西南政法大學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吧!  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學+法學」、「法學+英語」、「法學+工商管理」3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是學校依託法學和新聞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增的以培養複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專業!
  • 上海成立開放大學整合繼續教育資源
    本報上海7月23日電(記者龔瑜)上海開放大學今天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家以「開放大學」命名的新型大學。
  • 專訪 | 國家開放大學啟動新技術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計劃
    新賽道圍繞國家產業升級需要,瞄準「職後」人才知識結構更新需求,加快布局人工智慧時代複合型人才培養,建設適合人工智慧時代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需要的數位化資源體系,力爭為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對人力資源結構優化需求開啟新通道。
  • 甘肅職業教育重構體系 搭建「立交橋」培養「能工巧匠」
    (資料圖) 劉玉桃 攝中新網蘭州8月4日電 (記者 劉玉桃)4日,部省合作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新聞發布會在蘭州舉行。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表示,打造「技能甘肅」,關鍵是要辦好一批高水平的職業院校。要在培養體系、辦學模式、釋放活力、隊伍建設、辦學水平上做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第二屆「國際文化節」開幕
    原標題: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學校繁榮與發展-----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第二屆「國際文化節」開幕為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快學校國際化辦學的步伐。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第二屆「國際文化節」開幕式於12月22日在遊仙校區行政報告廳舉行。
  • 西南交大校長:拔尖創新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
    拔尖創新人才處在人才金字塔的頂端,可以在一個乃至若干個領域引發巨變甚或顛覆性革命。如果說人才戰略是第一戰略、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拔尖創新人才則是人才資源中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對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至關重要。前不久,美國人發現引力波使愛因斯坦天才的「百年傳言」得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