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梅樹的花。每到寒冬之時,便是它發花之時,花瓣五片,或紅、或白、或粉,它象徵著高雅和堅強,因為它能夠在百花凋零的時候,傲雪獨立,不畏嚴寒。
人們愛梅花,愛的是梅花之美。說實話,梅花淡雅清麗,它的確不是以顏色的鮮豔,花形的華麗來博得世人的讚許的。論顏色和花形,它絕對比不上雍容華貴的牡丹、色彩斑斕的三色堇、妖冶迷人的虞美人、堅貞高挺的松柏、睨視汙泥的蓮花……但是,就是那幾個小小的花瓣,和一抹淡淡的暈色,卻吸引了無數人的眼球。
梅花的枝幹,是褐紫色的,上面有斑駁的紋路,梅花的葉片是卵形的,邊緣的地方有細細的鋸齒印。在梅花不開花的時候,說實話,恐怕只有專業的人員或者是對植物極其喜好的人,才能辨別出,原來它是梅花。可是,梅花的花,卻有極強的辨識度。所以,只要梅花開放,任何人都能輕而易舉地說出:「看哪,那是梅花,它開放了。」
試想一下,一望無際白雪皚皚的大地上,傲然挺立數枝寒梅,那該是怎樣讓人震顫的景象啊。嬌小的花瓣,嫩黃的花蕊,讓人不得不驚嘆,大自然真是一個精巧的畫工,也只有它能描繪出如此超凡脫俗的姿態。
梅花的顏色,雖然簡單,但是也有著很多的變化,粉紅而濃密的宮粉梅、花瓣紫白的玉蝶梅、綠萼白花的綠萼梅……種類繁多,每到梅花開放的時候,成片的梅花在枝頭獨立,如同在黑色的枝幹上綴上了一片片的玉石。當它們傲雪怒放的時候,也有的如豔麗的紅霞,也有的似皚皚的瑞雪;更有的好像碧綠的玉石,各種奇景,頗為好看。
尤其是白色的梅花,最得人們的喜愛,因為它冰清玉潔,和冰雪遙相呼應,於是「冰花」、「寒玉」等比喻,便誕生了,比如「姑射仙人冰雪膚」,再比如「一枝寒玉澹春暉」,人們用冰雪和美玉,形容著梅花的美。
人們愛梅花,愛的是梅花之香。說實話,梅花的香氣並不是那種十分馥鬱的,它遠遠比不上梔子花、桂花之類的,那樣濃烈。但是,人們就是喜歡梅花的香。喜歡那種若有若無,悄然襲來的清香。
這種香氣,不豔俗、不媚俗,聞到的人,只會覺得渾身上下陡然一輕,頓時有一種飄然雲天之外的神仙感覺。這種清奇之香,不會向著你鋪天蓋地地襲來,它只會淡淡的、不著痕跡地,在你還沒有注意到它的時候,它就已經透過你的鼻孔,鑽入了你的心底。
對於這種香氣,文人們有一個很好的詞語,來形容,那叫「暗香」。宋朝的王安石曾有詩讚之曰:「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我一直都十分喜歡這首短小精悍的小詩,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極好地描繪了梅花的形態和它的香氣。它形狀如雪,卻在香氣上勝過了雪之美。它生在牆角,但是卻絕沒有自卑,依然散發著清香,向世人展示著自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
「天與清香似有私」、「風遞幽香去」,詩人們用細膩豐富的想像力,讚美著梅花那沁人的香氣。
中華美學「以形寫神」、「神採為上」,所以,在色、香、形各個方面,個性明顯的梅花,便成為了中國人寵愛的對象。
梅花不僅自身極其美麗,而且,還能很容易地就和清泉、巖石、冰雪、冷月等高雅清冷的自然景物搭配在一起,組成特殊的意象。試想一下,在一片巨石環立的陡峭山林中,一株梅花傲然挺立在空谷之中,其意境,該是如何清幽,其氣勢,又是如何宏大啊。
冰雪,是梅花最好的朋友,嚴寒的冰雪,把梅花帶入了銀白色的神話世界,「冰雪林中著此身」、「梅花歡喜漫天雪」,冰雪和寒梅無論在形象上還是氣質上,都極其相似,而梅花,還在香氣上,略勝過了冰雪一籌。正所謂「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斷香」。
當然,在嚴寒的冬季,梅花並不是完全孤獨的,它有自己的夥伴,同樣都是高潔、堅強的化身,歲寒三友,松、竹、梅,它們是植物界的知音,它們是植物界的金蘭之交。「予交三君子,氣韻各有適,及其風雪中,同凜歲寒色」,所以,梅花不是孤獨的,自有佳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