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的四川養蜂人。
第二季多了四川元素,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導演組。《舌尖2》全片共分為《腳步》《心傳》《時節》《家常》《秘境》《相逢》《三餐》和拍攝花絮8集。「腳步」包含兩層含義:一方面,每一種食物的獲取都要經過漫長的歷程。另一方面,食物本身也會跟隨人們的腳步,在各地流轉、變化。
時隔兩年,備受矚目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2》)將於今晚至6月6日,每周五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的21: 00、紀錄頻道(CCTV-9)的22:00同步開播。首播拍攝製作周期一年半,央視導演陳曉卿的這道大餐即將接受觀眾的檢驗。
《舌尖1》引發全國「舌尖」效應,也讓紀錄片再次火了一把。不過很多四川觀眾遺憾地發現,在第一季中,川菜一掠而過。不過在今晚播出的第二季第一集《腳步》中,陳曉卿圓了大家的「川菜夢」,川菜將打頭炮,一對來自四川樂山的養蜂夫婦將帶著臘肉、香腸、豆花勾引全國觀眾的味蕾。除此之外,《舌尖2》的全部配樂也是由川人創作。昨天,《舌尖2》第一集分集導演李勇,和畢業於四川音樂學院的阿鯤分別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講述美食間的「濃濃川情」。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川菜入席:臘肉、香腸、豆花
今晚,《舌尖2》第一集《腳步》將正式登場,在前期的宣傳片曝光後,一對說四川話的養蜂夫婦被力推,特別是結尾處一句:「四川的火巴耳朵(懼內),還是有一定好處呀!」讓四川觀眾忍俊不禁。甚至許多外地觀眾也詢問「火巴耳朵」的意思。
昨天,華西都市報記者聯繫到第一集分集導演李勇,他確認這對養蜂夫婦將在第一集中亮相,李勇說:「是的,大家看到的這對樂山夫妻會在第一集中出現。他們製作的食物包括臘肉、香腸、豆花等。這在我們之前的首映會上,提前給大家播放了一些。」
據李勇介紹,這對四川夫婦為了養蜂,採集蜂蜜,常年都在陝西、雲南等外省。在為生活奔波的同時,他們也把這些四川美食帶到當地,他們的生活軌跡非常符合第一集《腳步》的概念。而且從宣傳片來看,這對養蜂夫婦還將蜂蜜入菜,製作出金黃色的紅燒肉。光是看到畫面已經垂涎三尺。
一飲一啄飽蘸苦辣酸甜川人調味:爬樹攀巖尋蜜
今晚第一集《腳步》的開頭,主人公徒手攀爬近40米的大樹尋蜜,一旁的攝像機同步跟隨他的身形攀升,鏡頭與人物,無論是空間上還是時間都是配合無間。令人意外的是,這段畫面居然是導演李勇只用了單根威亞親身試險捕捉到的。對此,李勇昨日也透露,當時因為不具備機械操作的條件,只是靠幾位村民的幫忙,靠幾個滑輪把人拉上去,所有希望都拴在那根繩上,可以說是命懸一線。
在第一集中,除了四川養蜂人,導演李勇還拍攝了一對西藏的養蜂人。李勇說:「尋找這個人物花了二十多天,走了很多地方,拍攝花了四天的時間。因為我們不能去幹擾他太多,所以為了一次拍攝成功,我們是做了很多試驗,包括怎麼樣拽更平滑一點,包括攝影,機組,過程一共四個機位,非常耗費體力。」
不過在看這段精彩拍攝的素材時,卻讓總導演陳曉卿動怒,甚至開口批評李勇。在被問到這一點時,李勇說:「爬樹是我自己的主張,確實我們那次開會我放片剪輯了一小段,陳老師看完之後十分生氣,臉又黑又青的。隨著驚險程度越高,我心裡越害怕,因為他越來越不高興,他說我一點也不表揚你,他很生氣,沒有說更多的原因。但是後來我從側面了解到,主要是危險性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