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心理學:人類靠這個終極力量完敗動物,並創造出人類一切文明

2020-12-13 平易心理研究

各位朋友,你們好!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從今天開始,我的又一個新專欄將正式和大家見面了!

新專欄將和大家共同探討人的——「終極力量」

那麼,究竟什麼是人的「終極力量」呢?大家別急,往下看:

此刻,請你環顧一下自己周圍的一切。就拿我來說吧,我周圍的一切有:

我正坐在一張桌子前,桌子上有筆記本電腦、手機、茶杯、本子和筆,桌子周圍有4張椅子;我在的房間裡還有冰箱、電視、空調、書櫃,天花板上有燈;旁邊的臥室還有床、被褥、床頭櫃、大衣櫃等等;廚房裡有各種廚具,衛生間有各種洗潔用具。除此之外,我家裡還有形形色色的各種物品。

而我的家就在一棟樓房裡,這棟樓房又在小區裡。當我放眼窗外,看到各種交通工具行駛在道路上,遠處還有各種高樓大廈,再往遠處,還有火車站,偶爾天上還有飛機飛過……。

這就是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世界:

而在數百萬到數萬年以前,人類的世界曾經是這個樣子的:

從圖中對比不難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那麼,人類究竟靠的是什麼力量,創造出自然界原本沒有的,一個屬於人類自己的新世界呢?

這一切,靠的是認知的力量!

考古學告訴我們,人類的歷史是從兩三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的。

那時候,原始人與各種動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原始叢林。在叢林中,有無數的石頭「躺」那裡一動不動,有無數的動物從這些石頭身邊經過。可是,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把石頭「變成」所謂的「石器」。而唯獨只有人,某一天,把石頭「變」成了石器,從而創造出了人類最早的工具!

石器

人類之所以有這種所謂「變」的能力,或者說是「創造」的能力,從根本來說,是人類進化出可以進行思考和認識活動的大腦。而人類正是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通過大腦的認知能力,來認識客觀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然後,在一個漫長的歲月中不斷地進行創造活動,最終,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人類新世界!

因此,人類正是靠認知的力量,創造了我們周圍的一切!

並且,因為有了認知的能力,人類也就有了碾壓所有動物的終極力量!

我們知道,現代人類和「狼蟲虎豹」等這些猛獸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裡。我們在今天的生活中,根本不用擔心突然從某個地方竄出一隻張著血盤大口的老虎。因為這些猛獸早已遠離城市,只有在非常偏遠的森林中才有它們的蹤影。在城市中唯一能看到這些猛獸的地方是動物園,並且還由鐵籠子與人類隔離著。所以,人類在今天所生活的環境是非常安全的。

再看看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和這些猛獸生活在同一個叢林中,他們的隔壁不是「老王」,很可能是老虎——幾隻好多天沒吃食兒而餓的嗷嗷叫的老虎。人類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它們的美餐,所以,原始人的生存環境是極為惡劣和兇險的。

那麼,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與這些猛獸的生存競爭中存活下來的?並最終打敗所有的動物,成為這個地球上的頂級狩獵者?

我們可以來想像一場原始人與猛獸之間的「對決」,看看人類和這些猛獸的力量對比究竟如何。

人類和動物PK

假設讓原始人不用任何武器或工具和動物進行一場一對一的PK,那麼人類絕對不佔什麼優勢,甚至可能是完全處於劣勢:

因為人類既沒有像老虎那樣的牙齒(東北虎的犬齒有13釐米長,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也沒有像大猩猩或者是大象那樣強大的力量;沒有獵豹的速度;沒有猴子那樣的靈活性;更沒有鳥兒的翅膀;……。所以,如果一個原始人和群體走散了,那他就非常危險了,因為原始人沒有像樣的武器並且體能太弱,即便他僥倖躲過猛獸的侵襲,僅靠一個人恐怕連一隻兔子可能都抓不到,那他的生存將會受到極大的威脅。

既然人的力量遠不如動物,那麼人類究竟是如何從開始的劣勢到最終稱霸地球的呢?

人類在沒有學會製造工具(武器)之前,如果一不小心遭遇猛獸,只能赤手空拳或拿樹棍、石頭與猛獸近身肉搏,不難想像在這種處境下,人類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悲催。所以,早期原始人只能捕獲一些弱小的動物而根本打不過那些食肉猛獸,因此,人類一直是處在叢林世界食物鏈的中端。

這個時期的人類,既是獵人,也是獵物。

但人類後來學會製造工具(武器)後,情形就大為不同了。先是有了帶利刃的石刀、石斧,比起樹棍和石頭來說好用多了;而比手臂長得多的梭鏢,既延長了有效攻擊範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還可以近距離投射動物;再後來,有了弩或弓箭,人類可以在更遠的距離射殺獵物;再往後發展,有了火器——獵槍,人類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獵殺地球上最為兇猛的食肉動物。至此,人類成為地球上頂級的狩獵者,永遠的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此外,人類智慧的大腦還能思考出各種方法和策略。比如,挖一個陷阱,在陷阱底部埋上削尖的竹籤子,陷阱口搭上樹枝,鋪上樹葉,最後在掩蓋上土,這就是一個完美的陷阱,只等獵物掉入其中。

人類不僅可以被動的坐等獵物掉入陷阱,還可以通過群體協作的方式主動出擊,進行圍獵。比如,動物都怕火,於是人類點燃火把從三個方向把獵物包圍,然後把獵物朝那個挖有陷阱的方向驅趕,結果獵物嚇得朝著那個沒有人沒有火把的方向逃竄。最終,獵物在慌亂中掉入了人類早已布下的陷阱,成為這群原始人的美餐。

圍獵

通過人類狩獵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人類之所以最終打敗了所有動物,最根本的原因是,人類具有動物所沒有的能夠進行思考和認識活動的大腦。

人類通過大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來指導人類運用雙手進行勞動創造,人類不僅創造出各種生產工具(包括武器),還用這些生產工具創造出為滿足人類生存與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物品。還記得嗎,文章開頭已經講過,我們周圍的一切不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嗎?

其次,人類的大腦可以通過理解和預測其他人類的心理活動,如他人的需求、感受、情緒、動機以及想法和行為意圖等,再通過語言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人類就可以有效的組織起來,進行大規模、高精細的協作。從原始人的群體圍獵,到今天各種超級工程成千上萬人的分工協作,如建造跨海大橋、製造太空飛行器、建設高鐵等等,都體現出只有人類才有的這種大規模、高精細的組織和協作能力,而這種協作之所以能夠得以實現,本質上還是由於人類是具有思維和認識能力的高級生命體。

所以,人類依靠思維或者說是認知的力量不僅打敗了所有動物,並且還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奇蹟!

假如今天人類再來和動物進行PK,動物一定完敗:

武器方面:前文說過,老虎有長13釐米,像匕首一樣的牙齒,而人類有槍,有炮,甚至有飛彈;力量方面:人類有從幾十噸、幾百噸,甚至上千噸的起重機,人類的力量絕對碾壓地球上任何一種動物;速度方面:汽車、火車、高鐵,哪一個都超過獵豹的速度,而飛機、火箭甚至十倍、百倍於獵豹;生存與活動領域:世界上飛的最高的鳥類是黑白禿鷲,它可以飛越珠穆朗瑪峰,飛行高度超過10000米;而現在的人類藉助各種飛行器,不僅可以在大氣層內飛行,甚至可以在大氣層以外航行,人類已經登上月球,並且還在探索登陸火星,此外,人類「入地」和「下海」的本領也都超過各種動物。……。

除了完敗所有動物,我們再來看看人類所創造的偉大奇蹟:

長城、金字塔、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等古代奇蹟;以前一條大河就阻攔了兩岸的交流,而現在人類建造的各種大橋,可以讓天塹變通途;原始社會人類住山洞,或最多建造茅草房,而今天的世界各地到處都是高聳入雲的建築物,如杜拜大廈、北京鳥巢、吉隆坡雙子塔等各種建築:基因工程與克隆技術;原子能技術;航天科技、太空技術;計算機與人工智慧方面,2016年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人類已經創造出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的機器人;

長城
金字塔
跨海大橋
航天技術
基因工程

所以,人類正是靠認知的力量,不僅打敗地球上所有動物,成為地球的統治者,並且還創造出今天的人類世界!

因此,人類的終極力量是認知力!人類靠它來「打天下」,靠它來「開闢人類新天地」!

相關焦點

  • 論人類文明及人類文化之什麼是人類文明以及人類文化?
    2、文明就是自然界再不給人類提供足夠的生產資料,人類大部分的生產資料(吃的穿的用的)都必須自己製備,或者說自然已經沒有能力供養過多的人類群體,人類從此過度依靠自己的一個階段。要知道動物和人類早期是純粹依靠自然而生存,要麼捕獵動物、要麼採集果實來維持群體的生存和繁衍,大自然提供一切維持生存的生產資料.但是當人類出現了額葉前皮層,人類被迫進入文明時代.
  • 人類文明的終極選擇
    對於人類文明來說,最關鍵的標準是什麼 精確?優美?邏輯? 都不是。 人類文明在爆發式的發展,而語言,是整個文明的載體。語言要去承載不停擴張的文明。 什麼意思呢? 文明的發展總會造出很多新事物,這些新事物需要語言去表現。
  • 科學家猜測,可能是人類創造了它
    可是在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有了科學的指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也在不斷提升。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宇宙的存在太不可思議了,它誕生於138億年前,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神秘的空間。宇宙的一切太有規範了,太有規律了,完全不像是一個自然誕生的空間。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如果,某天科學家解密了時間的終極奧秘,發明時光機器,便可以進行時光回溯,去核實一下《人類簡史》這本書解析史前人類生活描寫的準確率,順便看看人類的起源。尤瓦爾·赫拉利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這些動物在母胎內發育足月,四肢已經發育得可以行走,稍微適應世界,便可以奔跑。所以,此時的人類命運非常悲慘,不但生育困難,同時還是猛獸的食物!②、人類是何時改變自己命運的?轉機,或許是30萬年前。
  • 《人類簡史》讀書會(1)——認知革命
    從今天開始,我們分享《人類簡史》這本書。在這裡我會先說明一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讀《人類簡史》。從2020年12月15日到2021年2月4日,我們處在卓爾金歷的第一個城堡,紅色城堡。在瑪雅曆法中,紅色有啟動、開始、與源頭連結的含義,它代表全人類過往的記憶、古老的文明與智慧,反映了過往的一切帶給我們的影響。
  • 人類也能進行光合作用?這種動物的存在,也許指引了人類的方向!
    然而這個過程卻漫長的難以想像。直至近幾十萬年,人類才以智慧生命的形態出現在了地球上。隨著人類科技的越來越發達,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人類還能再次進化嗎?人類之後的進化之路又將通向何方呢?如果地球上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也許智慧生命的出現會大大提前,雖然一些科學家認為地球曾經存在過史前文明,甚至一些古老的文獻中似乎有過類似的傳說,但終究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其它地球文明是否存在。
  • 人類文明的終極選擇丨互推文
    *觀雨甚至還通過文字的差異對中西方文明的前景作出了大膽的預測《漢語還是英語?人類文明的終極選擇》。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導師說,曾和一堆中外學者去了個中國名勝古蹟之地,遇到一塊歷經一兩千年風雨的石碑。中國學者無論資深還是初出茅廬,都習慣性地湊上去,讀了讀,毫無障礙。外國學者們無一例外,再度表達了驚奇和讚嘆。
  • 想像中的共同體,人類文明進化革命
    這本書的核心答案就是:人類自遠古時代直到今天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背後最深層最根本的動力,在於以想像力為驅動的認知革命。而它以人類這個「物種」為線索,勾勒自遠古時代直到高科技現代社會的人類文明史的這種寫法,也是最大創新之處。人類通過想像力使自己成為萬物之靈長,同時,想像力也成為人束縛、剝削人的工具。
  • 宇宙給人類留下三大終極難題,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
    如果每一個關卡相當於一次文明等級的提升,那按照科學家對宇宙文明實力的劃分,宇宙可能存在四個關卡,也就是宇宙文明分為四個等級。而人類目前還只是在闖第一個關卡的過程中。宇宙有太多的謎團等著我們去破解,雖然有很多的謎團,但是能夠讓人類文明實現質的飛躍的謎團主要有三個,這也是宇宙留給人類的三大終極謎團,只要我們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那麼這三個終極謎團是什麼?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這本書的核心答案就是:人類自遠古時代直到今天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背後最深層最根本的動力,在於以想像力為驅動的認知革命。而它以人類這個「物種」為線索,勾勒自遠古時代直到高科技現代社會的人類文明史的這種寫法,也是最大創新之處。
  • 《現代科學史》,科學的終極發展,對人類是有益還是有害?
    圖片來自網絡科學從誕生伊始就並非一蹴而就,高歌猛進,而是在充滿抗爭和爭議中,甚至在科學家為科學殉道中,一路跌跌撞撞走來,成為人類文明、生活的主宰力量。改變一個時代的人類認知邊界,影響現代科學史的重大事件著實不少,如哥白尼反「常識」的日心說,顛覆人們過往的認知,地心說成為過往的科學;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與望遠鏡,在人人皆可驗證下,讓人們領略到科學的威力;達爾文的關於物種進化的研究,則把人這種高級動物赤裸裸的打回原形,幾千年來的神造人、上帝造人,都成了沒有科學根據的傳說。
  • 《人類簡史》讀書筆記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顛覆性的觀點是人類文明最獨特的地方,就是強大的虛構能力。人類所有的一切概念,諸如法律、文化、道德、公司全部都是虛構的。其目的是為了讓人類能夠大規模的合作。人類的合作天生帶有局限性,這不僅是人類,超過150人的規模,人就沒法熟知所有人了,就沒法合作了,所以產生了虛構的故事,這些虛構的故事讓互不相識的人也能合作。
  • 查理•芒格的人類誤判心理學
    芒格在《窮查理寶典》這本書裡總結了人類誤判心理學裡提出25種心理傾向,也就是人們的思維定式,這會導致會在你不自覺的時候影響你的判斷。總的來說,金錢是現代文明的主要驅動力,這在非人類動物的行為中是沒有先例的。金錢獎勵也跟其他形式的獎勵混合在一起。例如,有些人花錢買身份,有些人靠身份撈錢,而有些人同時做這兩件事。雖然在各種獎勵中金錢是最主要的,但它並非是惟一有效的獎勵。
  • 般若智慧:人類意識的終極問答
    譯文:「道」最初創造「有」和「無」兩種狀態,然後又以「虛」和「實」兩種形態顯現。終極智慧(第一覺知,如真覺)來源於真「心」,而後又分化出妄識(虛妄的感知,如意識)。人類意識把可以看見的事物當做真實存在,看不見的事物當做虛假。這只不過是人類意識感知的判斷方式(人類用自我感知做出的虛假判斷),卻不是自然的真相(自然真實狀態)。
  • 人類史:智人是人類的祖先嗎?人類文明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人類是如何能進化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人類種群是如何構建秩序,從而形成社會的?從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的出現到現代文明,這10萬年間的人類歷史是如何變遷的?在自然界大部分動物都存在大量表親,只有人類是孤零零的。然而,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什麼現在只餘下智人的後代即我們呢?
  • 人類的開端:尋找「確定性」
    >從而使得任何動物的行為幾乎都是藉助於身體的本能來主動實現,而無法反思為何這麼做;那麼對於動物而言;就無法將自身與自然割裂的,或者說無法明確的將其自身與自然割裂,因為他始終需要大自然所創造的直接生產資料(暫不討論人類以後的部分動物),幾乎無法主動的創造生產資料;
  • 智能的極限:人類、AI、宇宙、神及其他一切
    編者按:看到標題,機智的小夥伴或許就會想到,今天的推送內容是嚴肅而燒腦的。 樂觀點說,當AI最終獲得足夠的資源和在太空生存及旅行的知識,將會離開母星地球。 悲觀點說,AI會為了最大化壯大自身而將地球上的資源掠奪一空,在離開地球前造成其他生物的滅絕。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AI都將殖民整個宇宙,儘可能獲得一切知識並理解一切,因為這就是智能的本質。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直到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人類跟其它的生物走得進化道路是不同的,動物走得是力量的道路,而人類走得則是智慧的道路。在智慧的幫助下,身體力量弱小的人類開始不斷壯大起來,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並於5000多年前形成了人類文明。文明的形成讓人類的發展速度更快,於數百年前走上了科學發展的道路。
  • 【DeepMind重大突破】DNN具有人類行為,認知心理學破解黑箱
    :deepmind.com 等作者:DeepMind;Brian Mingus編譯:熊笑【新智元導讀】DeepMind 的最新論文稱自己「首次」將認知心理學方法引入了對深度神經網絡黑箱的理解研究中,並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發現了深度神經網絡存有和人類兒童在學習詞彙時也存在的「形狀偏好」的行為。
  • 宇宙——人類的最終極浪漫
    我本想回答「一起變老」,但當那輛紅色的特斯拉駛入腦海時我打消了這個念頭,並為他描繪了這個場景,他當時對我說你的想像力可真豐富,但我告訴他這一切都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他接下來的表情我至今還記得,並沒有特別驚訝,眼神中反而閃爍著好奇和激動。一起變老當然是件浪漫的事情但那隻屬於兩個人,要說人類最終極的浪漫,我想答案有且只有一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