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家喻戶曉的「中國白求恩」
——記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先心病專家王震
新華網比什凱克4月21日電(記者關建武)穿上射線隔離服,戴上帽子和手套,他又一次走進吉爾吉斯斯坦米拉黑莫夫國家心臟病治療中心的手術室。在不到20平方米的手術室內,這位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年男醫生在五六名忙碌的醫護人員中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他今天做的第6例手術。
他叫王震,是中國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先天性心臟病(先心病)介入治療專家。他有完成各種先心病介入治療3000餘例的紀錄。4年內,他5次訪問吉爾吉斯斯坦,成功治癒了吉國100多例先心病患者,為當地培養了近10名先心病介入治療醫生,被吉爾吉斯人親切地稱為「中國白求恩」。
近日,王震接受吉國家心臟病治療中心的邀請,第5次來到吉首都比什凱克。除了應米拉黑莫夫國家心臟病治療中心院長珠瑪古洛娃的邀請,主持此間舉行的紀念米拉黑莫夫院士誕辰85周年紀念大會暨心血管疾病國際研討會外,4天內,他還為25名先心病患者成功地實施了手術。
在吉國先心病治療界一直流傳著王震的一段傳奇。一次,一名外國專家在實施介入治療手術時將封堵器掉入了患者的肺動脈,情況十萬火急,病人面臨生命危險。王震聞訊趕到,沉著冷靜地運用介入技術採用抓捕器將封堵器抓回。手術成功後,現場一名烏茲別克斯坦專家目瞪口呆,隨後高呼「太不可思議了!太不可思議了!」。
王震運用的先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國際領先,適用於治療動脈導管未閉(PDA)、房間隔缺損(ASD)和室間隔缺損(VSD)等先心病。他說:「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不會這項技術,吉爾吉斯斯坦為高山國家,先心病發病率高,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這裡的醫生掌握這項技術,讓更多的先心病患者能夠康復。」
幾次到訪吉爾吉斯斯坦,王震一直記得一件事。在一次手術結束後,王震到伊塞克湖邊上一處賽馬場騎馬放鬆,卻被馬場主人認了出來。馬場主人熱情地準備奶茶招呼他,還握住他的手說,當地人從電視上看到他,知道他經常給吉國孩子治病,是吉爾吉斯人的恩人,還說永遠不會忘記他。
這次手術期間,吉國衛生部部長迪娜拉·薩基姆巴耶娃專程到醫院看望王震,感謝中國河北醫大一院以及王震對吉國給予的技術支持和幫助。
2011年5月,吉衛生部向王震頒發了名譽教授聘書,迄今,只有兩名外國人獲得過這一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