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講一個三國時期重要的人物叫賈詡——賈文和。
凡是熟讀三國的朋友肯定對賈詡不陌生,而賈詡本人的才智不低於郭嘉——郭奉孝,不低於南陽臥龍諸葛亮,是個很厲害的謀士!
但是賈詡投靠過多個主子,比如說投靠過李珏,比如投靠過這個張秀,當然最後是跟了曹操。但是這個人很有意思是,他雖然跟過很多主子,但對每一個主子還都算忠心耿耿,中國古代社會,尤其東漢那個時代,你跟隨過多個主子,人家會認為你是叛徒。
但是賈詡本人卻沒有這樣的名聲,反過來你看一個人叫呂布,呂布一生跟過好多人,所以張飛就罵他叫三姓家奴,就是你認過三個人做乾爹。但是賈詡卻沒有。這就很奇怪了,他為什麼沒有,反而對他評價很高,尤其他跟隨著曹操之後,曹操對他很器重。能夠在仕途中混的這麼好,那是有道理的。
在曹操那一代,然後包括曹操的兒子曹丕那一代,賈詡都是重要的智囊,而且他出的計策幾乎是算無遺策,更為重要的是在那種紛繁變化政局中,你只要站錯隊很可能就身首異處,有多少聰明人最後死得都很慘——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說典型的代表楊修,在曹操面前賣聰明說雞肋,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咔嚓咔嚓頭掉了嘛。
我們說賈詡這個人能夠在仕途上混的這麼好,首先第一點是他自己過人的才能,就是我們講一個企業要用什麼樣人——有才能、有本事的人。你本事好,那其他方面我可以什麼稍許擔待一點,賈詡本人是三國時期第一流的智囊,這種人他在大局觀上很好,能夠為君王平定天下,你說哪個君王不喜歡?
但是這種人也很容易出事,這種人過人的智囊、過人的聰明,那結果是很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當年文仲大夫給這個越王勾踐出過七條對策,越王勾踐用了三條就把當時吳國給平定了,平定之後文仲大夫以為自己要加官進爵,越王勾踐就對文仲大夫說:你太厲害了,你給我出的七條計策我才用了三條就把吳國給滅了,那不行,你帶著另外四條計策去地下吧,就賜死了,像賈文和這種人,你越聰明,你所處的地方就越危險!
而且你要想想曹操這些人本來就生性多疑,但是賈文和是安度餘生,為什麼?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說有一回曹操就是問賈文和,就是問賈詡,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曹丕,一個是曹植。你覺得這兩個兒子將來誰能繼承我的位置?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的陰險,大家知道在古代這種奪嫡之戰能有什麼好下場嗎?歷朝歷代奪嫡之戰那都是風雲變幻,只要站錯隊就出問題,康熙大家知道有九龍奪嫡,那你可以想像如果賈詡在回答這個問題上答錯了,那會怎麼樣?更為麻煩的是賈詡他無論是支持曹丕還持曹植,那都會讓曹操以為他是自己的孩子那一系的人,比如說賈詡說我支持曹丕,那曹操就會認為你賈詡是不是跟我的大兒子曹丕勾結好了,我還沒死,你們就想奪位,那要支持曹植呢,曹操也會想那你是不是跟曹植是一夥的,無論他支持哪一派,等到將來如果站錯隊,是不是就會有清算的問題?但是作為賈詡這種傳統的士大夫,他又有義務向君王提出自己的建議,他的這種建議一要說的對,二要安全,那怎麼辦?於是這個賈詡非常有意思,曹操說,我倆兒子曹丕和曹植,你覺得誰更好來繼承我的位置?
賈詡不說話,就是看天發愣,做個吃瓜群眾。這個時候曹操喊:老賈老賈!賈詡還是不說話,這個曹操實在是氣得不行了,跑過去一拍賈詡的這個胳膊說,老賈,我剛剛問的問題,你聽到了沒有?你在這發什麼愣,這個賈詡說,陛下,我沒發愣,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曹操說你在思考什麼問題?賈詡說,我在想當年的袁本初和劉景升。大家注意,這裡用了兩個典故,一個叫袁本初,一個叫劉景升,袁本初就是曹操老對手袁紹,劉景升就是荊州的劉表。
大家知道袁紹有個什麼問題,袁紹也是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怎麼樣?互相爭奪儲位!袁紹應該把位置傳給老大,但是呢他沒有,他偏偏傳給了小兒子,最終老大和小兒子不服,袁家鬧分裂被曹操給平定掉了。
大家知道同樣的劉表也是一樣的,劉表應該把這個皇位傳給這個大兒子劉琦,因為根據古人的文化傳統有立嫡不立幼,你沒有嫡子就立長子,但是劉表也沒有,劉表把自己荊州牧的位置傳給了小兒子劉琮,最終怎麼樣?劉琦跟劉琮分裂,荊州被平定了。
賈詡說這話的時候實際上已經隱含著在提示曹操了。什麼意思?袁本初和劉表當年都是梟雄,但他們是怎麼亡的,那就是沒有傳位給長子,而傳位給了幼子,最終怎麼樣?長子不服違背組織,最終家裡鬧分裂,兄弟同室操戈反目成仇。這個話已經說得很明顯了。這個曹操一聽哈哈大笑。
你看這個故事中,一方面賈詡保護了自己,他沒有直說,他用了兩個典故。第二點,賈詡非常有意思,賈詡用的是真實的案例,而這兩個人無論是袁本初還是劉表,這兩個人都是跟曹操有過交集的,曹操能夠感同身受。第三點更為重要的是,賈詡站隊是站在哪一方的?實際上他站在長子曹丕這一方的。他站在長子曹丕這一方在政治上的風險是最低的。為什麼?因為按照傳統來說,中國傳統的繼承制度就是有嫡子立嫡子、無嫡子立長子。
曹丕是長子,賈詡站隊、就算將來站錯了,總體而言政治風險也並不高,萬一曹植上臺了,賈詡將來可以辯解這個事,說我支持長子,這是根據組織是規矩嘛,我哪知道您曹植將來會上臺。而且我估計大多數隻要是遵從朝廷制度的大臣,都會去支持曹丕,所以支持曹丕那是人民群眾都會犯錯誤,但是反過來支持曹植那就有悖於常理了,如果支持曹植要站錯隊,那就說明你是個投機分子,你肯定會被幹掉,所以這就是精明的賈詡。
賈詡更有大智慧在什麼地方?就在於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實際上是支持曹丕的。那麼後來曹丕當皇帝,賈詡這種人如果想貪戀權貴想要官的話,他完全可以跟曹丕說,老大你看當年我可是跟你老爹說你好,當時還用倆典故,我多牛,你得記我得好。
但是很有意思是賈詡的做法,恰恰相反,有一年曹丕當了皇帝之後就問賈詡說老賈,我聽說當年你跟我爹講過一個故事,就是袁本初和劉表的故事,這事是真的假的?賈詡說,我從來沒說過。他不但不表功,反而要隱藏功勞,這就是賈詡的智慧,他很清楚,像曹丕這種人,你跟他越表功,尤其在奪嫡之事上表功,曹丕反而會防範你,擔心你功高震主,擔心你有其他異心和想法。你越是表功,曹丕越是不放心你。
但是你反過來,你不表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你什麼都不說,你老狐狸裝糊塗嘛,那曹丕反而更願意把你捧在一個高位上放著,這就是什麼?賈詡的智慧。
我們講賈詡的智慧,實際上給我們在職場中的很多人幾個啟示。第一點你得有真本事,你沒有真本事,怎麼樣也沒用。第二條,你有真本事還不夠,你有真本事還必須要有過人的情商,我們客觀來講楊修是笨蛋嗎?不是。但為什麼最後被曹操給殺了?楊修也很聰明,但這種聰明是小聰明,情商太低,你看反而是賈詡這種人,有過人的才能、情商又高還沒脾氣,職場中人不妨多學學,賈詡是個極好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