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本需要在稅務大廳排隊辦理的業務搬到線上,建立一個「電子稅務局」,這一設想的落地並不容易。北京國稅選擇阿里雲作為合作夥伴,將「稅收」過程實現了網際網路化改造。
3個月完成系統搭建
北京市國家稅務局去年的稅收收入是8300多億,7000多人的徵管團隊服務130多萬的納稅人。而納稅人的數量每年還在以12%—15%的比例增長,徵管範圍還在擴大,如何利用先進的技術提升徵管效率,提升納稅人的體驗是擺在北京國稅面前的一道課題。
從數據遷徙到底層架構的設計再到前端應用的開發,要將「稅收」這件事進行網際網路化改造,僅僅依靠北京國稅自己的力量並不夠。接觸了幾家企業後,北京國稅選擇了阿里雲作為合作夥伴。
北京國稅方面表示,之所以選擇阿里雲,是出於對其能力和專業度的信任。阿里雲的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滿足了北京國稅的需求,而且經過7年「雙十一」的錘鍊,阿里雲的平臺架構已經相當成熟,可以快速複製。
「我們有社交類場景、更有實體業務,比如支付寶、淘寶、天貓,我們是從實戰中得來經驗再把這些能力輸出給用戶的。」阿里雲政府事業部行業總監姜至說。
2015年9月,阿里雲的技術工作人員入場開始進行梳理工作,底層平臺搭好後,北京國稅方面與合作夥伴在3個月內完成了北京國稅公共雲平臺和主要應用系統的搭建。
系統搭建效率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北京國稅基於阿里雲的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搭建了共享中心。將業務流程當中可以共享的流程抽象出來,形成納稅人中心、規則中心、交易中心等11個共享中心,構成共享層。
八成業務實現在線辦理
2015年底,北京國稅的第一個應用「網上發票真偽查詢」上線。通過前端的微信平臺,納稅人可以隨時隨地查詢發票的真偽,非常方便。
同時,北京國稅一直致力於新的業務創新:如發票網上驗舊、6類89項所得稅優惠事項網上備案、稅務簡易處罰網上辦理、「票e送」等一系列網上辦稅產品陸續上線。
2015年11月6日,北京的初雪過後,昌平的一個納稅人在家裡收到了前一天晚上下單的發票。這是「票e送」業務帶來的便利。
北京海澱區的很多4S店裝上了網上車購稅系統,納稅人在4S店前臺只需5到10分鐘就可以完成車輛購置稅的繳納。這些4S店不必設專人每天往返稅務局,耗費兩個小時的時間幫助車主繳納車輛購置稅。
而今,覆蓋80%辦稅服務需求的業務都已經能夠在電子稅務大廳在線辦理,納稅人可以足不出戶辦理業務,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納稅大廳的工作人員。
「金稅工程」三期的逐步落地以及《「網際網路」+稅務行動計劃》的推出,標誌著我國稅收信息化進入全新階段。全國納稅額第一的北京國稅成為這一輪變革的排頭兵。
(李致)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