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山脈成為最後防線,面對上億蝗蟲,專家為何說不用擔心?

2020-12-14 科學探一探

文/仗劍走天涯

喜馬拉雅山脈成為最後防線,面對上億蝗蟲,專家為何說不用擔心?

地球仿佛已經在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化,2020年以來太多的災難已經發生在人類的眼前了,並且和中國人息息相關。新型冠狀病毒困擾著每一個中國人,使得中國人被關在家中無處可走。而與此同時,非洲肆虐蝗蟲隨著季風開始遷移,並且已經進入到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喜馬拉雅山成了阻擋這些蝗蟲最後的一道屏障。如果蝗蟲越過喜馬拉雅山的這道最後防線。那麼我國人民應該要咋辦?

古代時期很多的國人都因此受到了蝗蟲的侵害,但是很多的生物學專家對此表示,目前蝗蟲已經對人類,至少對中國人已經完全沒有傷害了,這是為啥?要知道這些蝗蟲一天就能破壞3.5萬人一年的食物,並且蝗蟲的生長周期是非常短暫的,他們幾乎20天就會繁殖一次,並且會生下上百隻小蝗蟲,那麼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中途休息之後,這樣的蝗蟲可能規模會達到1萬億隻。

蝗蟲可以很久不吃食物,如此大規模的蝗蟲,如果一旦飛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中國國內,即使中國人再厲害可能也沒有辦法抵擋吧。科學家對此表示,中國人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治理蝗蟲的經驗,中國人既可以利用飲食文化來將這些蝗蟲變為美味的食物,又可以通過雞鴨,這種動物相生相剋的原理,將這些蝗蟲殺死,而這一切的根本就是中國的人口基數比較大,換句話來說,不怕蝗蟲數量多,就怕中國人人口基數大,並且還掌握著熟練的應對蝗蟲的方法。

不過也有一些科學家認為,21世紀由於汙染比較嚴重,這些蝗蟲到底能否進行食用,還是一個問題,並且生物是在不斷的進化的,以往的蝗蟲應對方式是否可以再一次得到應驗,也是很難確定的。但是相信這一切的問題,只能夠等到蝗蟲真的飛越喜馬拉雅山脈之後才能夠知曉了,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3600億隻蝗蟲有無可能飛向中國?專家這麼說……
    沙漠蝗蟲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破壞力的遷徙性害蟲之一。這種蝗蟲每天可以隨風飛行150公裡,存活時間為3個月左右。一隻雌性蝗蟲可以產大約300顆卵,1平方公裡規模的蝗群一天的進食量相當於3.5萬人一天的進食量。蝗蟲的群體有大有小。
  • 正在印度肆虐的3600億隻蝗蟲,中國吃貨能搞定嗎?
    其實一月底蝗蟲就從東非跋山涉水進入巴基斯坦了,也許這些地方跟中國有些遙遠,所以大家並不是特別關心,但最近各大媒體開始關注起印巴的蝗蟲事件,這是擔心蝗蟲入侵中國,因為中國和印巴都接壤,萬一攻進來,中國吃貨不就有福了嘛?
  • 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什麼這次不敢吃蝗蟲
    在東非地區肆虐一番後,多達4000億隻蝗蟲順著季風,日行150公裡,來到了南亞,開始了新一輪的收割。4000億隻蝗蟲是什麼概念,從數量上來說,是真正的遮天蔽日。從災害程度來說,每8000萬隻蝗蟲一天就能吃掉近3.5萬人的口糧,4000億隻相當於吃掉了一天175,000,000也就是1.75億人口的口糧。
  • 4000億隻蝗蟲向中國逼近!靠「吃貨」有用嗎?
    近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警告,東非地區情況極度危急,沙漠蝗蟲數量已達到3600億隻。本次蝗災始於非洲,然後飛過紅海進入歐洲和亞洲,目前已經給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打擊,距中國僅一步之遙。不少人擔心中國是否會受到蝗災影響嗎?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消息,沙漠蝗危害我國的機率很小。
  • 棉花表現蝗蟲要不要背鍋 就問4000億蝗蟲到哪了?
    上周一2月17日,一則「4000億隻蝗蟲逼近中國邊境」的消息出現在微博熱搜,同日,棉花主力合約應聲漲停。時隔一周,我國的戰鬥「雞鴨」都準備好了,4000億蝗蟲到哪與其「密切關聯」的棉花期貨表現如何?且聽小編娓娓道來。蝗蟲種類千千萬,此次是哪種?
  • 如果「沙漠蝗蟲」想要進入我國,新疆、西藏和雲南地區是主要方向
    我國平均每年發生草原蝗災面積1.5億畝,最高年份達到3億畝。我國的草原蝗蟲和本次從非洲過來的沙漠蝗蟲是不一樣的蝗蟲種類,之前我們已經分析了我國具有地形和氣候方面的優勢(具體可見前面文章),沙漠蝗蟲入侵我國,並爆發災害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要防患於未然。
  • 短短7天時間,4000億蝗蟲被止於印度,讓不少國家對印度刮目相看
    從 6月到8月,從珠江到黃河先後發生嚴重水災,而且浙江還發生了那場可怕的颱風,然後進入秋天江南由澇轉旱,江淮贛北一帶更是歷史性大旱,接著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幾乎打亂所有人的生活,再說國外,燒了半年的澳大利亞大火,迫近中國的沙漠蝗蟲。
  • 4000億隻蝗蟲究竟從何而來?
    大量蝗蟲撞擊在飛機發動機和駕駛艙上,機組人員兩次試圖降落均宣告失敗,最後不得不改道降落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落地時,ET363機頭和引擎上全是黑斑。濃密的蝗蟲屍體已經在擋風玻璃形成了一層軟膜。這場「交鋒」是一場罕見蝗災的縮影。
  • 我國古代經常遭受蝗蟲災害,為何現在沒有了?還得感謝此人的貢獻
    就在中國百姓家家團圓的時刻,武漢卻成為了新冠病毒的重災區。在中國與新冠病毒作鬥爭的時候,千萬裡之外的非洲也在正在承受災難,這場災難名叫蝗蟲災害。成片的蝗蟲飛向已經成熟或者接近成熟的莊稼,凡是蝗蟲經過的地方,再好的莊稼也被毀得一乾二淨。幸好,這些蝗蟲並沒有出現在中國,否則,就算中國的國力再強,也難於承受雙重災害。
  • 非洲沙漠蝗蟲是如何跨越紅海、波斯灣來到南亞的?
    在歷史上長久以來,非洲沙漠蝗蟲形成的蝗災對當地的農作物造成了巨大破壞,它們會啃食包括大米、玉米、甘蔗、蔬菜瓜果以及雜草等各種植物,這無疑會加劇非洲的糧食短缺問題。蝗蟲的災害歷史上也多次出現,不過這小小的蝗蟲的厲害之處,是今天人類不可想像的。
  • 巴鐵蝗蟲成災,為什麼會有幾千億隻?生物老師這樣說
    2020年到現在為止,可以說是一點都不讓人安心。一場新冠肺炎,不僅讓春節沒有了年味,而且也讓平時不起眼的口罩成為了搶手貨。為了打好疫情的防控阻擊戰,全國上下可謂是齊心協力。可就在阻擊新冠肺炎的同時,又傳來了壞消息,我們的兄弟巴鐵遭到了蝗蟲的侵害。
  • 肆虐非洲、西亞和南亞地區的蝗蟲災害,會不會對我國產生影響?
    而且沙漠蝗蟲又是蝗蟲界運動能力最強的蝗蟲之一,他們在一天之內就可以遷徙超過150千米,所以面對形態狹長最窄處僅為30多千米的紅海,蝗蟲大軍就一舉突破了,從非洲東北部來到了亞洲的西亞地區,到了這裡,它們並沒有停下腳步,繼續通過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向東遷徙,進入了南亞的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地區。
  • 提起喜馬拉雅山脈,你想到什麼了,又在哪裡呢
    提起喜馬拉雅山脈,你想到什麼了,又在哪裡呢喜馬拉雅山地處於青藏高原的南部,是一座很美麗的山脈,當中有著很美的雪國風光,非常適合旅遊了。喜馬拉雅山脈矗立在青藏高原南緣,以一己之力把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相連,不僅如此,向西,它緊握著巴基斯坦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向東,它手牽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向北,它時常與岡底斯山脈相互對視。地勢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宛如一道天塹坐落在我國西部,孕育出了無數天險奇景。
  • 潘多拉魔盒開啟:4000億隻蝗蟲來襲,至6月份或再增500倍!
    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有「旱極而蝗」的說法,本次蝗災則不然,據專家分析,部分成因是東非地區連日降雨導致蝗蟲繁衍加速。中國對於蝗災的最早記錄,始肇於《詩經》,「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其意為:將蝗蟲全部除掉,其它的害蟲也要全部除掉,不要讓它們傷害我們田地中的幼苗。
  • 這裡沒有4000億隻蝗蟲,但我們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近日,有關「4000億隻蝗蟲向中國逼近」的種種新聞席捲而來。老百姓們因肺炎疫情困在家中不敢出門,同時也擔心這4000億隻蝗蟲到達後又將重創中國農業。 隨後,印度於2月17日宣布,自家蝗災已基本結束。中國網友一頭霧水:傳說中4000億隻蝗蟲去哪兒了?怎麼說消失就消失了呢?
  • 自然之最系列之十: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迄今為止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同時地球也展現給我們極其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上一期我們介紹了,自然之最系列之九:地球上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今天我們來看,自然之最系列之十: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 關於2020蝗災背後發生的原因以及蝗蟲三個不會進入中國的三個理由
    這次的蝗災是我們所說的沙漠蝗蟲,而中國史記中的蝗災主要是東亞非蝗,先後發生過800多次;接下來是環境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沙漠少水,不利於孵化,但是我國大部分的土地都有不少的降水,所以在歷史上,雨水豐沛的季節很少有蝗災,但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雨水豐沛同時也有利於昆蟲的天敵,真菌的生長,所以土壤中的真菌非常活躍,而蝗蟲是將卵產在泥土中的,大多都是卵都會受真菌的襲擊,成為它們的養分。
  • 喜馬拉雅分類(22)白壘山脈
    友情提示《喜馬拉雅分類2016》(以下稱16版分類)是我根據已故美國登山協會(American Alpine Club)專家胡波特.亞當斯.卡特(Hubert Adams Carter)先生於1985年牽頭撰寫的《喜馬拉雅分類1985》(Classification of Himalaya 1985 以下稱85版分類)所主張的山脈區域分類標準
  • 川大教授拍出喜馬拉雅山脈雪山圖,包含近千座山峰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導讀近日,一張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山長圖在微博上走紅,點擊量超2000萬,很多網友被深深震撼。不少登山家和外國專家看過後都表示,從未見過類似的喜馬拉雅山脈全景圖,它可能是現有資料中最清晰、範圍最廣、標註最全的雪山圖片,有網友稱之為史上最「偉大」的雪山標註圖。能將這麼多「同框」的山峰標註出來,也是一項非常罕見的工程。「數百公裡無雲的天氣狀況太少見了!」
  • 能給喜馬拉雅山脈炸個大口子嗎?
    這不,前腳解釋完西北地區的乾濕變化問題,馬上又有人提問:「給喜馬拉雅山脈炸開大口子能否造就西北魚米之鄉?」資訊時代,網絡上各種消息眾說紛紜,其中一些只是博君一笑的段子,一些是人們出於對改變世界的美好期望。事實上大多數人想到的問題,科學家們都琢磨過,有些也已經有了結論。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嘮一嘮「給喜馬拉雅山脈開大口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