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微夢媽咪(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安以軒寶貝66上熱搜引熱議,原因竟是……
前幾天安以軒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文:「怎麼都想不通,明明就把66放在床上,怎麼去趟洗手間回來,66在地上......」
調閱寶寶房間監控後,安以軒大吃一驚——66先是爬到床邊,把「同伴」玩偶扔出圍欄,雙手抵住床邊的椅子,小短腿一蹬就身手敏捷地翻過床圍。
66擺弄了一會兒玩偶,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翻回床上。不小心把玩偶扔到地上的66思索後竟一氣呵成直接翻到地上,聽見媽媽的腳步聲,66一秒變乖巧,安靜地坐在地上。
寶寶玩得開心,媽媽卻急得滿頭大汗:「才一歲一個月就這樣」!
有網友調侃:看這行雲流水的動作,顯然是個「慣犯」。還有網友表示擔憂:越獄都會帶同伴了,寶寶會站後,翻爬防護要重視,我家娃就摔傷了。
寶寶兩歲前發育迅速,還越來越調皮,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一歲左右的孩子爬行功夫了得,「摸爬滾打」「翻山越嶺」樣樣精通,是監視器也管不住的娃了。
這個年齡的寶寶「摔傷防護」很重要,雖然活動基本在家,但不起眼的角落裡,藏著許多安全隱患存在「摔傷」風險家長需知悉。
1:桌角和門
寶寶剛會爬的時候特別莽撞,不管三七二十一到處爬,撞到木質桌角都算輕的,要是撞到茶几角就慘了!門角和把手也非常堅硬,有些老式門被風吹重重關上,很可能夾傷寶寶的手指。
2:抽屜
一歲左右的寶寶對未知事物很好奇,容易接觸到家中比較低的抽屜,大人不小心撞到抽屜角都會疼好一陣,更別說寶寶了。另外,寶寶喜歡翻爬,大抽屜寶寶鑽進去關不上,不至於窒息,但如果抽屜剛好用來堆放雜物,穿開襠褲的寶寶會接觸到細菌引起感染。
3:地板
多數家長注意到桌角和門,但總忽視地板。石質地板光滑,學站立和走路的寶寶不小心滑倒就會產生磕碰,防不勝防。
4:電線
有的爸媽手機電腦充完電把充電線隨手一扔,落到地上很容易絆倒寶寶。老舊破皮的電線很可能有漏電危險,還有寶寶拾起纏上脖子,可能有窒息風險!
5:熱水壺
家中電源多在低處,很多家長喜歡把電水壺放在地上燒水,如果孩子被水壺絆倒,摔倒受傷不說,還可能引起嚴重燙傷,後果不堪設想。
1:尖角設防
桌角、茶几、音箱、樓梯、門角......家中所有堅硬銳利的位置都要加上質地柔軟的圓弧形護角,必要時鎖好或封住低處的柜子和抽屜。平時寶寶活動時也要多加注意防止摔傷,不要只顧幹自己的事。
2:電源保護
充電線使用完及時收好,把不可拆卸的電線放在孩子夠不到的位置。家中低處的電源要用膠帶封住或安裝防護罩,最好在家中使用安全電源和安全插座,平時插眼處於閉合狀態。插座不用時要及時關掉總電源,為了寶寶,一切不能疏忽。
3:高危物品勿亂放
寶寶好奇心強,看到啥都想摸摸。熱水壺和玻璃陶瓷製餐具使用完要及時放回廚房,針、剪刀、刀具、玻璃杯等危險物品不能放在低處。
4:禁止寶寶進廚房雜物間
雜物間細菌多,易誤食物品多,廚房易碎品、刀具多,這類場所不適合寶寶進入。爸媽可以偶爾抱寶寶進雜物間和廚房,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千萬不能允許娃單獨進入!
5:寶寶房間特殊設計
寶寶房間設計有講究,一歲左右的寶寶好動,連晚上睡覺也不老實。為防夜間掉落,給嬰兒床裝上表面柔軟的床圍,床圍高度要適中。安以軒家的66依靠床邊的椅子翻越床圍,因此最好不要在床邊放置雜物,防止寶寶藉機「興風作浪」。
嬰兒房的地板最好鋪上地墊,最好選擇無毒無害、自然天然的實木地板。如果地上有水漬,要及時清理,防止寶寶滑倒。嬰兒房的家具無需「一應俱全」,為防止寶寶爬高上低,桌子凳子衣櫃就免了吧。在窗邊裝上護欄,有條件的可以裝上監視器。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