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黎雯蒂:你一定也因為摔傷這個事,為你家寶寶提心弔膽過

2020-12-20 雯蒂講育兒

昨天晚上有個朋友打來電話諮詢,說家中剛滿5歲的兒子下午在小區練習騎車的時候,不小心摔了。

孩子的頭磕在木椅上,但沒有出血,就是鼓起一個大包。

然後就給孩子用冰敷,腫塊下去了,當時孩子精神狀態還不錯,又接著玩得很歡。

但就在吃晚飯的時候,孩子說頭痛、噁心、想吐。

朋友被嚇壞了,馬上提心弔膽的給我打來電話諮詢!

……

事實上,因"摔傷"、"磕碰"前來門診就診的寶寶幾乎每天都有。

網絡上,關於孩子摔傷的各種報導更是層出不窮。

那麼,

為什麼這麼多"摔傷"事件呢?

摔傷後如何正確處理?

什麼情況應該馬上去醫院?

家長們應該如何防範"摔傷"事件發生?

我們今天的"每天提高一點育兒認知"

就專門帶著這些問題,來仔細聊一聊!@貝兒醫生育兒頻道

一、 導致孩子摔傷頻發的原因

1、3歲以下寶寶:

往往是因大人照看不周從樓道滾落,或抱坐於高臺疏於防護,甚至因為大人逗樂甩拋失手。

2、5-9歲兒童:

這個階段的孩子剛剛脫離成人照看獨自外出活動,缺乏安全與危險的體驗;

再加上這個年齡段兒童好奇、愛動,缺乏安全自控能力,容易在玩耍中滑跌、墜落而造成悲劇。

3、10歲以上兒童:

在校兒童跌落多發生在運動娛樂時,比如課間休息與同學追逐打鬧時跌倒,在體育課跑步時滑倒或被撞倒,或滑冰、滑板摔倒。

二、摔傷後通常會有哪些表現?

● 出血

● 局部血腫

● 頭痛、嘔吐

● 煩躁

● 激惹

● 嗜睡

● 反應遲鈍

● 肢體活動障礙

● 昏迷抽搐

三、哪些情況應該馬上就診?

1、被高速飛行的物體擊中;

2、從1-2米的高處跌落;

3、被高速行駛的車輛撞傷;

4、摔傷後意識喪失,或者幾分鐘都沒有醒來;

5、明顯頭痛、頭暈,或者症狀逐漸加重;

6、 抽搐;

7、頻繁嘔吐;

8、嗜睡(叫醒後可簡單回答,很快再入睡),精神差,意識模糊或昏迷;

9、熊貓眼,鼻腔、外耳道出血,耳朵後瘀斑;

10、情緒激動、尖叫,難以安撫;

11、 出血不能止住;

12、胳膊和腿無力、走路姿態笨拙,口齒不清、看不清東西、斜視;

13、囟門沒有閉合的孩子,囟門隆起。

四、寶寶摔傷後的正確處理!

1、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

寶爸寶媽們看到寶寶摔倒,心裡肯定很著急,但是也要保持冷靜。

千萬不要馬上就抱起,要先等幾秒鐘,記住寶寶跌落的姿勢,以判斷哪裡撞擊嚴重,以便準確告知醫生。

同時觀察寶寶是否哪裡行動不便,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有脫臼、骨折等嚴重的外傷。

2、 出血後怎麼處理?

一定要在傷口處按壓止血,不要揉搓。

如果傷口看起來很輕,只是擦破一點點皮,可以用碘伏在傷口處由內向外消毒。

如果受傷部位出現腫脹,說明有皮下出血,可用冰袋冷敷20分鐘,冰袋與皮膚之間最好墊個毛巾,以免凍傷。

如果寶寶出現嘔吐,一定要避免進食、喝水,而且需讓寶寶側臥位或者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

3、 頭部磕碰需要做頭顱CT嗎?

比起其他其他部位,可能家長們更害怕是寶寶頭顱損傷,都會想著要不要做個腦袋的相關檢查。

在這裡也建議大家:

如果孩子是僅有外傷,無任何臨床症狀體徵、生命體徵無任何變化的,可暫不作頭顱CT檢查。

但是家長仍需注意孩子接下來24-48小時內的情況,如有出現上面那些需要就診的情況,就應該及時送醫並完善相關檢查。

五、儘量避免孩子摔傷的正確做法

● 3歲以下的寶寶一定要專人看護;

● 不能讓寶寶自己待在床上或者椅子上;

● 不能一邊玩手機一邊看孩子;

● 家裡的桌角安上防護墊;

● 家裡的窗戶、陽臺上鎖,旁邊不能放置能攀爬的桌椅等;

● 地面儘量保持乾淨,以免玩具或者地毯羈絆導致摔傷;

● 在遊樂場,不讓孩子玩危險性高的遊戲設施;

● 對於學齡期的孩子,一定要在孩子出門前再三叮囑遵守交通規則。

以上,便是關於兒童摔傷的育兒知識點!

今天,你的育兒認知有提高嗎?

相關焦點

  • 兒科黎雯蒂:新手爸媽必看!你會遇到的那些新生兒常見問題
    新生寶寶從媽媽肚子裡出來後,初見這個陌生世界,肯定是有一些不適應的。所以在新生兒的階段,或者是更長一段時間裡面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症狀。這都是很正常的,新手爸媽可以提早了解,也可以避免在遇到相關問題是不必要的驚慌。
  • 寶寶摔傷,要做頭顱CT嗎?看兒科醫生怎麼說
    原創 醫學小白 醫學界兒科頻道摔傷後應該第一時間做什麼?今天值班,有個媽媽打電話問:寶寶4歲了,下午2點左右在家玩滑板車,不小心摔了,頭還碰到了桌子,但沒有出血,當時摸著頭皮下鼓了個包。
  • 兒科黎雯蒂:維生素D是如何影響你家寶寶健康的?看完你就懂了
    這個解釋起來,內容可能有點生澀,我儘量說得生動一點哈!維生素D,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家族。……算了,我覺得如果把這個按照生物學的概念來講完,一定會影響這篇文章的閱讀體驗。做好兩件事很重要:一是曬太陽,二是吃!
  • 寶寶上吐下瀉?美國的兒科醫生為你支招
    parenting.com上的美國兒科醫生幫你解答這些令許多父母關心的問題。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作者:Kate Rope 來源:parenting.com1.什麼是「腸胃流感」?給孩子補充水分也以少量多次為佳,每20分鐘左右喝一次水,每次喝八分之一杯左右。5.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脫水?醫生會問你的第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尿量有多少。「如果是嬰兒,醫生會問你給他換了多少張尿布。」Frankowski告訴我們。所以你要計算好孩子的尿布數量和尿尿的數量。
  • 和睦家兒科蓬蕊告訴你,寶寶發燒流鼻涕的小妙招
    原標題:和睦家兒科蓬蕊告訴你,寶寶發燒流鼻涕的小妙招齊魯晚報11月2日訊:「中國的兒科醫療資源緊缺,醫生能分配給單個病人的時間太短,很多醫生都沒有時間將一些應該和病人講解的醫療知識普及給病人,我來到和睦家兒科,雖然接觸到的病人較此前的公立醫院少,但是能給家長和病人傳遞醫療知識,能宣教一個就是宣教一個,這樣的意義並不小。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於是,奶奶和圓圓媽商量,這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斷了母乳,這樣帶起來就方便了。而圓圓認為,寶寶還小,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食」。白天上班的時候,寶寶可以喝配方奶粉或者儲藏的母乳和吃輔食,晚上可以親餵母乳。
  • 兒科醫生:4~6個月寶寶需要做好的餵養重點,你家孩子做到了嗎
    於是,奶奶和圓圓媽商量,這個月就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並且斷了母乳,這樣帶起來就方便了。而圓圓認為,寶寶還小,雖然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但在寶寶一歲前還是以母乳和配方奶為「主食」。白天上班的時候,寶寶可以喝配方奶粉或者儲藏的母乳和吃輔食,晚上可以親餵母乳。相信很多寶媽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那麼,是圓圓媽的做法正確還是奶奶的做法正確呢?
  • 兒科醫生警告:不到1歲的寶寶吃這個相當於吃藥,家長不要再犯了
    小麗的寶寶現在7個月了,很多寶寶過了6個月都要添加輔食,這樣才能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而小麗因為跟婆婆一起生活,所以在怎麼給孩子添加輔食上產生了分歧,主要原因是因為小麗說一歲以內寶寶是不可以吃鹽的
  • 很多寶寶會面臨這個「風險」,有件事一定要做!
    寶寶臍動脈血氣和橈動脈血氣都還好,「解綁之後」新生兒科也緩了口氣,寶寶總算能平安來到這個世界。有驚無險!沒有臍帶繞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臍帶繞頸一般可以通過B超發現,如果B超單上被打上了「頸部見U型/W型/鋸齒狀切跡」,就代表寶寶有臍帶繞頸,晚期妊娠臍帶繞頸發生率為15—34%。
  • 10個兒科醫生不想讓你做的事,新手爸媽早點知道,寶寶少生病
    導讀:10個兒科醫生不想讓你做的事,新手爸媽早點知道,寶寶少生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0個兒科醫生不想讓你做的事,新手爸媽早點知道,寶寶少生病!
  • 如果新生寶寶睡不好,那一定是因為你沒做這件事
    蠟燭包的害處已經得到廣泛科普,大家多少都聽說過一些,所以導致了很多新手父母不給寶寶打包裹,這就又錯了,上文已經提過打包裹還是有非常重要積極的意義的,不能因為傳統做法有一部分是錯了就全盤否定,倒洗澡水別把盆裡的孩子一起倒了哦!那么正確的包裹是怎樣的呢?
  • 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飯菜?兒科醫生提醒: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這樣餵養更健康寶媽娜娜,就因為寶寶準備斷奶的輔食問題,和自己的婆婆爭論了很多次。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是會夾肉給寶寶吃。娜娜阻止說:「媽,你這樣不好,寶寶才1歲,飯菜裡太多調料,吃多了不好。」
  • 5個月寶寶不會翻身是發育遲緩?兒科醫生:超過這個月齡,要重視
    小書蟲媽媽也查閱了很多嬰幼兒大運動發展的權威資料,資料顯示,大多數的寶寶會在2~5個月學會從趴著翻到躺著,因為這個動作相對會容易些,5~7個月,才能學會從躺著翻到趴著,因為這個動作需要更多脖子和腰的力量。因此,寶寶6個月之前學會翻身都是非常正常的。
  • 寶寶幾歲可以吃大人飯菜?兒科醫生提醒:最好別早於這個年齡
    兒科醫生提醒:孩子這樣餵養更健康寶媽娜娜,就因為寶寶準備斷奶的輔食問題,和自己的婆婆爭論了很多次。每次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是會夾肉給寶寶吃。娜娜阻止說:&34;但是婆婆卻不以為然:&34;固執的婆婆,聽不進自己的話,娜娜也很是無奈。相信這樣的情況,當了爸爸媽媽的人,大多都遇到過。
  • 寶寶無意中摔傷怎麼辦?父母可不要驚慌,這樣的緊急處理最有效!
    在後臺,很多家長都有留言諮詢過關於寶寶摔下床或者磕到頭的問題,但是後臺回復字數有限不能詳細指導,今天跟各位家長詳細聊聊!寶寶摔落怎麼辦?因為寶寶比較小,磕磕碰碰總是難免的。很多寶寶都有過墜下床的經歷,或是從沙發掉下床,磕到頭的經歷,那這種情況怎麼辦呢?1、安撫寶寶情緒當寶寶摔傷後,一定是哇哇大哭,這時家長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一下,免得你的情緒讓寶寶更緊張,哭得更厲害。
  • 家恩德仁醫院新生兒科:親吻寶寶竟讓寶寶感染病毒,為什麼會這樣?
    家恩德仁醫院新生兒科醫生前段時間看到小寶寶被親死的新聞尤為震驚,呼籲家長要重視親吻寶寶的問題,這些可不是什麼捏造恐嚇,全都是真實的案例。  因為媽媽的親吻,杭州3月大的女寶寶全身起大片紅疹高燒不止,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寶寶患的是「Kaposi水痘樣疹」。幸虧及時發現,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劇發生。
  • 寶寶到底需不需要穿襪子?兒科醫生給出了答案,保你沒有疑問
    對於比較小的寶寶,要不要穿襪子?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的確是一個急需解答的問題,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們諮詢了兒科醫生,給出的結論大致分為以下三點: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要求兒科醫生強調:新生兒需不需要穿襪子,跟環境有很大關係。
  • 寶寶吐奶、起溼疹怎麼辦?兒科專家為你解答
    在餵奶時遇到寶寶吐奶的問題怎麼解決?寶寶起溼疹了怎麼辦?中國醫大一院新生兒科專家為大家解惑。新生兒的第一口奶應餵什麼?新生兒第一口奶究竟該餵什麼是許多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在有母乳的條件下我們還是提倡新生兒的第一口奶餵母乳,因為此時的母乳是最珍貴的初乳,裡面含有新生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成分,而且具有免疫能力,可以增強新生兒的體質。此外,新生兒對於第一口奶是有記憶的,如果第一口奶吃的是母乳,那麼相對就比較喜歡母乳,反之如果第一口奶吃的是奶粉,那麼相對來說就比較喜歡奶粉的味道。
  • 兒科醫生想說:「你家孩子肚子裡不一定是「蟲「
    雖說孩子不用每年吃打蟲藥,但並不等於說不用管這事了,因為如果感染了蛔蟲,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蛔蟲如果鑽進膽管,會引起膽道蛔蟲症、膽管炎、膽囊炎;鑽入闌尾,會引起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鑽入肝臟,可引起肝膿腫;如果蛔蟲互相盤結成團、堵塞腸道,就會出現蛔蟲性腸梗阻,嚴重的會導致腸壞死。
  • 親愛的寶寶,請勿忘母親恩,因為你是她用命換的
    現在每天上班,心心念念的,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寶寶,小姑娘一枚。寶寶因30周早產入住我們新生兒科,孩子這麼小胎齡出生,各個器官發育尚未成熟,抵抗力差,很容易出現呼吸困難,反覆感染,餵養不耐受,貧血等各種嚴重併發症,因此住院費用保守估計也要六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