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單中心:訂單拆分的設計思路

2020-12-15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訂單拆分對於訂單中心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個拆分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對商品進行拆分,還要同時將優惠也進行拆分。訂單拆分不需要結合自身的業務場景,不同的業務情況,拆分的條件與拆分的邏輯都會有所不用,本文作者從訂單拆分與優惠信息兩方面為我們分析了拆分思路。

訂單拆分環節是整個訂單中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有了訂單拆分,方能更好的對自身的業務場景進行拓展。

在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將多個商品一起放入購物車下單結算的時,最終看到的並非一個訂單,而是多個訂單。並且拆分的邏輯不僅僅只是訂單,同時也會涉及到優惠信息的拆分,將拆分好的優惠信息分攤到各個訂單上。

筆者將本文分成兩部分給大家詳細講解訂單拆分和優惠信息拆分的思路。

一、訂單拆分場景

1. 按商家拆分

眾所周知,目前有很多電商平臺供商家入駐,用戶下單時普遍存在跨店鋪結算的情況,所以要將訂單內的信息進行拆分。同時將商品信息與優惠信息分攤到各自店鋪的訂單上,由此形成了首層的拆分。

例如:在下單時,直接將訂單內的商品按照不同的商家拆分成多個父訂單,然後根據不同的配貨倉庫拆分成不同的子訂單,即一個倉庫對應一個子訂單,但通常情況下用戶是感知不到拆分的,看到的仍然只有一個父訂單。

作為新零售平臺,我們可將商家可視為門店,那門店也就是前置倉,所以從這個角度上看,也可以理解為倉庫的拆分,若線上網店與線下門店是一對一的關係,可以不考慮該層次的拆分。

同時在連鎖模式下,根據用戶收貨地址匹配就近門店,所以門店自然也不會涉及到拆單,若該門店無庫存的情況下,商品為售罄狀態。

2. 按倉庫拆分

電商平臺商家存在多倉庫的情況(例淘寶),且自營平臺不同的商品存放在不同的自建倉庫(例京東)。

用戶下單時訂單內的商品存放於不同的倉庫,那就需要針對不同的倉庫進行拆分,將拆分完的子訂單匹配至各自的倉庫當中,最終根據商品的貨物數量進行出庫備貨。

每個子訂單對應一個運單號,且每個子訂單下每個商品SKU對應1個發貨單號,發貨單號與子訂單做關聯。最終即使做了訂單改派處理,也能夠對該訂單進行追蹤跟查詢,同時也方便日後財務做對帳。

若已經形成訂單的情況下,對訂單內的部分商品進行改派。

例如:將倉1的發貨單,改派至倉2當中,同時會帶上對應的子訂單。若不存在拆單的情況,則只有一個父訂單。

訂單內每個商品SKU分配獨立的發貨單號,每個發貨單號對應同一個父訂單(父訂單與子訂單為:一對多的關係;子訂單與發貨單為:一對多的關係,父訂單與發貨單同樣為:一對多的關係)

3. 按訂單類型拆分

訂單的類型由商品的類型進行歸屬分配,下單之後根據商品類型拆分成不同的子訂單類型。

例如:商品內存在跨境商品、普通商品、分銷商品等,根據不同的商品類型進行自動拆分。

特別是跨境商品,需要調用海關API,推到海關進行報關處理,或將跨境商品單獨拿出來與其他商品進行分單結算。

另一方面:由於跨境商品訂單的限制,每個用戶每年成交金額不可超過2W,且單筆訂單消費不可超過2千;若超過2千則將該訂單進行自動拆分處理,分單推送報關。

4. 按商品類目拆分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類目,根據商品的類目進行分單處理,由於部分商品類目的特殊性。

例如:生鮮水果冷鏈食品以及其他易碎物品對快遞保護性、及時性等配置要求較高的,需要單獨進行包裝發貨,若訂單內存在該類目的商品,則需要將訂單進行拆分處理。

若訂單內包含預售的商品,本身這類商品的性質就有別與其他商品,所以用戶在下單之前就已經進行區分。自然這類商品在產品設計上就不會增加購物車這個功能,所以就不存在合併下單的情況。

若存在與其他商品一起下單的情況,則需要將普通商品和預售商品拆分成子訂單處理,將預售商品的訂單到貨後再發貨。

5. 按物流拆分

物流拆分可以說是整個拆分環節最末尾的拆分,由於訂單內部分商品的重量或體積已經超過了單個包裹發貨的範圍。

同時從成本的角度上考慮,一個包裹的發貨成本有可能會高於多個包裹的發貨成本,因此會將訂單拆分成多個包裹發貨。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可不生成子訂單,以發貨單號來進行區分即可。

6. 什麼時候做拆單處理

正常情況下一般分為 「付款前拆單」 和 「付款後拆單」,用戶下單之後沒有立即支付,但已然形成待支付訂單。

每個父訂單下形成多個子訂單,不同的子訂單內分別包含多個商品SKU,每個子訂單都會存在物流查詢入口;若子訂單的商品分多個包裹發貨,那麼物流查詢入口就會分為多個。

另一種情況為:付款之後拆分成不同的子訂單,每個子訂單對應多個運單號,有些平臺為了方便財務做對帳,會在付款之後才進行拆單處理。

二、訂單的拆分邏輯判斷

既然有不同的拆分場景,那一定就有拆分的先後順序,以下的拆分邏輯,根據自身實際業務場景採用即可。

通常情況下,涉及到2-3個拆分邏輯是會比較多的,具體拆單順序如下所示:

商家拆單:SKU1、SKU2、SKU3、SKU4(匹配商家1)、SKU5、SKU6、SKU7、SKU8、SKU9(匹配商家2);倉庫拆單:SKU1、SKU2(匹配倉庫2)、SKU3、SKU4(匹配倉庫1)、SKU5、SKU6、SKU7、SKU8(匹配倉庫3)、SKU9(匹配倉庫4);類型拆單:SKU5、SKU6、SKU7(匹配普通商品)、SKU8(匹配跨境商品,若不繼續往下拆,形成子訂單,並填寫運單號,並形成發貨單號,打包發貨)、其他SKU先在此省略;類目拆單:SKU5、SKU6(匹配正常類目)、SKU7(匹配特殊類目,例如生鮮冷鏈商品等,形成子訂單,並填寫運單號,並形成發貨單號,打包發貨);分開發貨:SKU5、SKU6歸屬於同一個子訂單,但會分為不同的運單號和發貨單號,最終打包發貨。

三、優惠信息拆分

訂單被拆分之後,拆分的不僅僅只是商品,還有訂單內的金額信息、優惠信息等,目的是在用戶產生售後問題時所造成退款退貨,需要將優惠信息進行合理的分配返還。

因為訂單存在退部分的商品,不可能將訂單內所有的優惠信息返還給用戶,所以需要將訂單內的優惠信息合理的分攤到子訂單上,同時需要將訂單內每一個優惠信息欄位進行區分。

當我們在進行優惠分攤時,同時應該按照商品的金額計算出比例進行分攤,以平衡商家與用戶之間的利益,所以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分攤原則進行。

優惠信息分攤計算公式:

單個商品SKU總金額:單品金額*購買數量;促銷信息:滿減活動;抵扣信息:積分、虛擬金幣;優惠券信息:優惠券抵扣;運費金額:是否包郵;實付金額=商品總金額+運費金額-總優惠信息;子訂單分攤金額=單個商品SKU總金額/父訂單總金額*優惠總金額。舉例說明優惠信息的分攤計算(需將促銷信息與優惠券信息單獨分開計算),訂單拆分成4個子訂單,每個子訂單對應1個SKU:

1. SKU 1(子訂單A)的分攤金額計算

先算出單品優惠:SKU 1 單品優惠(-5);

SKU 1商品總金額:30*2=60;

滿減分攤優惠:(60-5)/(55+80+100+60)*20=3.72;

優惠券分攤優惠:(60-5)/(55+80+100+60)*10=1.86;

子訂單實付款:60-5-3.72-1.86=49.42。

2. SKU 2(子訂單B)的分攤金額計算

SKU 2商品總金額:40*2=80;

滿減分攤優惠:80/(55+80+100+60)*20=5.42;

優惠券分攤優惠:80/(55+80+100+60)*10=2.71;

子訂單實付款:80-5.42-2.71=71.87。

3. SKU 3(子訂單C)的分攤金額計算

SKU 3商品總金額:50*2=100;

滿減分攤優惠:100/(55+80+100+60)*20=6.77;

優惠券分攤優惠:100/(55+80+100+60)*10=3.38;

子訂單實付款:100-6.77-3.38=89.85。

4. SKU 4(子訂單D)的分攤金額計算

SKU 4商品總金額:60;

滿減分攤優惠:60/(55+80+100+60)*20=4.06;

優惠券分攤優惠:60/(55+80+100+60)*10=2.03;

子訂單實付款:60-4.06-2.03=53.91。

最終分攤到每個子訂單上的優惠金額,因只截取後兩位小數,所以會存在些許誤差。將只針對SKU 1的滿減單獨進行計算,然後再將每個子訂單的滿減優惠與優惠券分攤計算。

但如果用戶涉及的訂單金額資金過大,還是需要通過人工來處理分攤信息:

若訂單內只退部分商品,那優惠券是不會返還的;若退整筆訂單,那優惠券返還至用戶帳號當中,同時使用的虛擬金幣和積分,處理的方式與滿減和優惠券的方式相同;若每個SKU有多個數量,如購買數量為2,但只退1,那最終以分攤到這個SKU上的分攤金額,再進行均攤。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講解了,訂單拆分與優惠信息的拆分思路。

筆者描述的訂單拆分不僅僅只是以上這幾種,需要結合自身的業務場景,不同的業務情況,拆分的條件與拆分的邏輯都會有所不用。

同時優惠的分攤計算方式也有多種,只要能將最終的分攤金額合理的分攤到每個子訂單上即可,當然計算方式越簡單越好。

本文由 @ykun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聊聊訂單系統的設計?
    本文主要講述了在傳統電商企業中,訂單系統應承載的角色,就訂單系統所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塊梳理了設計思路,並對訂單系統未來的發展做了一些思考。1.(2)訂單邏輯訂單系統的核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訂單系統負責管理訂單創建、訂單支付、訂單生產、訂單確認、訂單完成、取消訂單等訂單流程。還涉及到複雜的訂單狀態規則、訂單金額計算規則以及增減庫存規則等。在4節核心功能設計中會重點來說。
  • 京東架構師閆文廣:訂單系統高可用架構及演變過程
    那麼提完單的數據怎麼下發到訂單系統生產?首先我們會有一個管道,提單通過一個分布式異步任務來下發訂單管道裡。所有的訂單下來都會放到管道裡,我們通過一個異步的任務,按照一定的速率,均勻地把訂單下發到訂單生產系統。這樣設計有一個好處,比如像大促時可能會有大量數據一下子下發到訂單生產系統,對訂單生產庫有很大壓力,所以我們中間設計出一個管道,通過異步任務來分發生產訂單。
  • 一篇文章搞清電商訂單結算頁面設計?
    SkrShop《訂單中心》第1篇 🎉🎉🎉~ 前言截止目前為止SkrShop
  • 關於填寫 / 核對訂單信息的產品思考
    在線上平臺,每次付款之前我們都會仔細核對「填寫 / 核對訂單信息」頁面中的信息內容,確認後再進行付款操作。今天我們就來圍繞這個頁面的內容展開產品設計相關的思考。什麼是訂單?下圖是京東平臺的填寫 /核對訂單信息頁面:根據上圖我們可以將填寫/ 核對訂單信息頁面拆分成以下結構及功能模塊:這些功能模塊中,收貨人信息、支付方式、配送方式和時間是線上平臺涉及到實體配送時需要用戶必填的內容模塊,如果用戶沒有填寫,則無法提交訂單。
  • 已經「ready to ship" 的訂單能否恢復為」pending "狀態
    已經「ready to ship" 的訂單能否恢復為」pending "狀態 越南站點單筆訂單數額不能超過1000 000VND.
  • 點擊報名拿千萬訂單,2021東莞服裝/製鞋採購對接&訂單對接會重磅開啟
    ,隨著行業訂單的需求量增大,為保障紡織服裝製鞋行業在疫情期間快速找到訂單合作,《2021東莞國際服裝/製鞋供應鏈博覽會》在基於20年的專業採購商與供應商大數據支撐發展,特此期間將免費為紡織服裝製鞋產業企業舉行服裝/製鞋加工業訂單對接會,特邀120家品牌/貿易訂單企業,200家服裝/製鞋加工企業,以服裝製鞋加工訂單的自行對接的形式,快速建立聯繫,幫助雙方找到並進行線下合作。
  • 解構電商/O2O:訂單系統,平臺的「生命中軸線」
    訂單基本概念設計訂單系統時包含幾個大的方向需要考慮,這些內容決定了訂單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訂單欄位訂單欄位包含了訂單中需要記錄的信息,他的作用主要用於溝通其他系統,為下遊系統提供信息依據。訂單信息訂單號作為訂單識別的標識,往往由一串數字組成,根據訂單的增加進行自增,也可以在設計訂單號的時候考慮訂單加密設置(否則別人通過訂單編號就能計算出你們家的銷售量)。
  • excel數據提取:查找批量訂單中的手機號碼
    接下來就由老菜鳥為大家講解在excel中提取手機號碼的常見公式套路,帶領大家深度解析公式,趕緊來看看吧~雙11之後,大家都在忙著折騰自己的訂單,在收穫大把訂單的同時,客服部妹子的工作量也大了很多,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麻煩的數據中提取客戶手機號的工作,就更是讓人頭疼,例如下面這個表格: (訂單信息內容系模擬數據
  • excel數據提取:查找批量訂單中的手機號碼
    接下來就由老菜鳥為大家講解在excel中提取手機號碼的常見公式套路,帶領大家深度解析公式,趕緊來看看吧~雙11之後,大家都在忙著折騰自己的訂單,在收穫大把訂單的同時,客服部妹子的工作量也大了很多,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麻煩的數據中提取客戶手機號的工作
  • GTT贏得兩艘LNG船儲罐設計訂單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世界天然氣網12月8日消息 法國液化天然氣密封系統專家GTT已籤約為兩艘新建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提供儲罐設計。    GTT在聲明中表示,該訂單來自韓國造船業巨頭現代重工。    這些船是代表一個歐洲船東建造。
  • 創建多渠道發貨訂單和創建移除訂單在運營中的應用
    在亞馬遜賣家中心後臺的庫存管理頁面的下拉菜單列表中有兩個按鈕---「創建移除訂單」和「創建多渠道配送訂單」,因為不是賣家日常運營中所必須操作的按鈕,所以往往被很多賣家所忽視,甚至不知道該如何使用,當然更沒有太在意這兩個按鈕的區別,也正因為不了解其優劣,有時候即便偶爾有使用一次,還要麼產生了不必要的費用,要麼延誤了時效。
  • 電商系統:記帳設計之訂單管理、流水管理
    適用於公司自研以及採購的類電商系統後臺記帳設計。在電商場景下,涉及訂單管理、交易流水、資金流水等多種不同口徑的管理需求。平臺型電商記帳特色常見平臺型電商如淘寶、拼多多、美團,京東、亞馬遜也有一部分業務為平臺型。所謂平臺型電商就是搭建一個電子商城,引商家入駐。平臺主要起著撮合交易的角色。
  • Shopify POS同訂單多次及部分付款操作指南
    如果客戶無法支付整個訂單的費用,則您可以通過 Shopify POS 應用在商店中接受部分付款。您可以日後再檢索訂單,並使用客戶選擇的支付方式向他們收取餘額。 接受多種付款方式 您可以針對一筆訂單接受多種付款方式。 步驟: 在選擇付款對話框中,點擊客戶的第一種付款方式。 輸入客戶要使用所選支付方式支付的金額,然後點擊接受或收費以添加付款。 點擊添加付款並選擇第二種付款方式。屏幕將顯示未支付的金額。
  • 怎麼使自己的小訂單變大訂單呢?
    有些商家藉助微商贏得了不少收益,但大多商家卻無法贏得更多訂單。究其原因就在於商家沒能掌握微商活動的精髓,無法獲得大訂單。究竟微商活動這樣搞才能把小訂單變大?對此還是讓啟博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 1、做好微商活動方案在做微商活動的時候,如果想要成功獲得大訂單,首先要做的就是方案的制定。只有做好方案,後面的工作才可以順利的展開。同時微商活動方案要設計活動規則,也要設計應急預案,甚至還要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和收尾的工作。這些方案的設定可以更好地提升商家的成功率,從而為後期營銷奠定基礎。
  • 訂單來了,百居易與寶寓管理類民宿系統橫向評測
    小時房訂單:每日可創建多個小時房訂單和一個跨夜訂單,通過日曆輕鬆查看和管理。   8. 智能門鎖:與主流智能門鎖對接,自動或手動生成密碼,並通過入住指南發送給房客。   9. 數據統計:訂單按日拆分,房間、平臺、日期多維度查看。房費、均價、RevPAR、入住率實時掌握   10.
  • 上海電氣風電上市前夜:尷尬的訂單
    以上海電氣為例,其主要軸承供應商是羅特艾德有限公司(Rothe Erde,簡稱「羅特艾德」),隸屬於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是全球軸承市場的領導者,曾參與設計第一颱風力發電研究設施。一位業內人士對「能見」表示,上海電氣無法如期交付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過於激進,拿到手的訂單太多而無法消化。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電氣新增風電設備訂單223.8億元,同比增長72.2%。其中新增海上風電設備訂單122.5億元,同比增長66.1%。
  • 訂單管理究竟管的是什麼?
    總結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訂單管理要管的是:交付過程訂單交付過程管理是訂單管理的基礎職能,包括訂單的生成,審核,信用審核和訂單交付日期的維護和出庫單生成,交付溝通以及訂單變更,取消以及退貨處理等等。整個過程更多以事務性工作為主,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就是訂單信息是否真實,記錄是否準確和及時。
  • 乾貨:電商平臺中訂單系統設計淺析(3)
    不同公司的業務流程不一樣,訂單的流程也不一樣;不同平臺的目標用戶不一樣,當然訂單系統的設計也會不一樣。例如在實物銷售的流程中訂單會有待發貨/待收貨狀態和退換貨的流程,虛擬產品中的狀態就只有待使用/已使用的狀態,也不會有退換貨流程。訂單的整個流程十分地複雜且長,前兩篇文章中我們講了訂單的正向流程,沒有看過的朋友請見《》《》今天我們講講訂單的逆向流程。
  • 【新年訂單】1.30日優匠訂單發布
    編號: X   01  04(隨時上戶)[薪資  標準]:8000-10000  優先者工資可加[訂單
  • Wish EPC合併訂單服務新升級:包裹標準、選品操作、訂單履行大變樣...
    想要實現最合適的合併訂單,平臺需要運用大數據算法指引產品寄送到不同的合併處理中心進行合併操作。而這就需要商戶使用EPC的選品配置工具準確告知平臺:商品是從什麼地方發出的。EPC服務目前支持的產品寄送方式包括商戶自行自送和指定物流服務商攬收兩種。 Wish平臺也將綜合商戶的發貨能力、合併訂單貨品組成情況等,為每個訂單安排最合適的合併處理中心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