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東莞鞋業現狀:產業鏈完整,持續轉型升級,對接新零售

2020-12-19 騰訊網

當大型代工鞋廠紛紛轉移、關閉或壓縮規模時,一批微小型鞋企突然間湧出,以新模式對接網際網路時代,正逐漸形成東莞這一全球最重要製鞋基地的新常態。

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近期頻頻到東莞鞋業中摸底產業現狀時,他吃驚地發現,儘管東莞製鞋工人數量依然呈現減少趨勢,但鞋企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李鵬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以往東莞製鞋廠動輒成千上萬人,但現在超過上萬人的鞋廠寥寥無幾。

在一些縮減規模或倒閉的大型工廠原有廠房裡,演變成三五家甚至十來家幾百人或幾十人的微小鞋廠,貌似一個小型的工業區,訂單直接對接淘寶、微店等新零售端。東莞鞋業持續處於轉型升級中

大型代工廠仍處於寒冬

在外需沒有明顯復甦以及勞動力等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中國鞋類出口訂單並沒有明顯好轉。

據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2015年1~5月,中國鞋類出口176萬噸,同比下降4.7%,出口金額為207.16億美元,同比微增長0.7%。

多家鞋企普遍反映經營成本依然增長,由於報價上漲而導致訂單量有所減少,利潤依然呈現下滑的趨勢。

全球最大運動鞋製造商臺灣寶成集團對外發布的運營情況也顯示,製鞋業務淨利潤越來越薄。

閒置的裕元廠房一角

1989年落戶廣東東莞高埗鎮的裕元鞋廠,高峰期員工約10萬人,被稱為「中國最大鞋廠」,也是全球最大的鞋廠之一。

經歷近30年的輝煌,現在它已經空空蕩蕩到你無法想像,只剩不足1萬人。閒置廠房也租給了新的企業。

一個時代結束了。

生產搬遷到越南、印尼

裕元鞋廠大到什麼程度?下班的時候,浩浩蕩蕩都是穿裕元工服的員工,密集的人流可以十幾分鐘不斷,員工用餐要分批。裕元廠不僅有住有吃,有幼兒園,甚至有專門的消防隊。

2012年舊照片,裕元員工排隊進廠

裕元是臺灣寶成集團旗下的工廠。寶成集團在行業的地位,與富士康在電子行業的地位一樣。耐克、阿迪達斯、New Balance、Puma等知名運動鞋,都是裕元代工的。

早在幾年前,隨著中國人力成本不斷抬高,製造大廠已經紛紛頂不住,臺灣的電子廠、鞋廠紛紛搬走,特別是越南、印尼等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國家。作為這股風的探路者之一,裕元也早就調整自己的布局。

約10萬人的工廠,現在只剩1萬人。產能搬遷到越南、印尼等國家,部分也遷至中國內地。去年,公開數據就顯示,裕元越南和印尼廠的產能已經超過中國大陸。

曾經的「中國最大鞋廠」

現在空空蕩蕩

寶成集團旗下工廠「裕元鞋廠」,位於東莞高埗鎮,曾經是中國最大鞋廠,堪稱「運動界的富士康」,巔峰時期非常風光!

看這豪派的大門!

10萬員工,一到下班時間,方圓十裡、浩浩蕩蕩都是裕元的人,密集的人流可以十幾分鐘不斷,員工用餐都要分批。裕元廠有住、有吃、有幼兒園,甚至有專門的消防隊!

不過,時代在變,東莞的產業在轉型,年輕人們也不願去工廠了,裕元鞋廠便漸漸縮小在東莞的規模。現在裕元鞋廠在高埗鎮只剩1萬多人。

逐步撤離後,寶成在東莞留下空蕩蕩的廠房,成為一片回憶之地,經常有人去拍照留念,追憶這裡曾經的製造業輝煌……

廠房出租給別人

如今,裕元老舊的廠房靜靜地聳立在那裡,像是在訴說曾經的輝煌。大多數廠房都已經閒置。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裕元把閒置的廠房盤活,第一批放出了13萬平米的廠房對外招租。目前,已經有3家企業共租下10.1萬平米。

據亞洲協會調查統計的數據,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製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鞋業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

由於成本不斷上升以及訂單流失,曾經產量佔到全球市場1/10的東莞鞋業近年來加快調整,安加鞋業、飛利達鞋業、聯運鞋業、華宏鞋廠、名雅鞋廠等已陸續搬遷或關閉

這些工廠動輒幾千人甚至上萬人,而華堅集團、綠洲鞋業等這些規模超過萬人的大廠也在縮小東莞製鞋基地的規模。

「作為全球的製鞋基地,東莞儘管有不少大型製鞋廠搬遷或縮小規模,但主要還是低端訂單被分流走。

李鵬談到,許多品牌鞋企最頭痛的問題就是庫存,包括百麗、李寧等企業都被庫存所困擾,而網際網路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望實現零庫存。

例如,現在剛上市的涼鞋,品牌商早已在2014年底下單生產,而現在這些微小鞋企打造自己的品牌時,完全可以藉助網際網路應季生產,統一購買一批材料後,先設計一些款式放上網看市場反應,

假如銷量不錯可以及時補貨,而萬一不受歡迎,則可以將原有的材料生產其他款式,這是傳統大眾品牌所往往不具備的優勢。

部分微小型鞋企,憑著出色的設計以及管理能力,未來有望發展成類似歐洲高級定製的鞋企。

目前,東莞鞋業出現兩大趨勢。一方面,在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規模生產已逐漸失去優勢,

大型鞋廠還會繼續將部分生產線往東南亞地區外遷以及往江西、湖南、貴州等地內遷,但不少工廠的研發、設計、接單到貿易等相對高附加值的環節基本都還留在東莞,

國際採購商、原材料以及高端製鞋人才也依然匯聚在東莞,東莞逐漸形成這些鞋企的總部;

另一方面,網際網路正推動內銷加快發展,為電商設計以及加工鞋產品的內銷訂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藉助東莞幾十年為國際代工建立好的完善的產業鏈,東莞微小型鞋企正迅猛成長,或許逐漸發展為主流。」李鵬如此認為。

相關焦點

  • 東莞鞋業重現「臺灣光景」臺資鞋企將分流裂變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臺資鞋企轉移到東莞已經20年。東莞的臺資鞋企是否會繼續轉移?未來東莞在臺資鞋企版圖布局中,將是怎樣的定位?臺灣地區鞋業資深專家,國際鞋業會議秘書長孔繁郇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東莞的臺資鞋企轉型升級將出現分流,高端鞋的代工企業將繼續在東莞升級,低端鞋的代工企業則正在加速轉移到成本低廉地區,此外立足大陸市場的企業將堅守東莞,而以國際市場為主的企業,將轉移部分訂單到東南亞等地。
  • 耐克、普拉達等世界品牌代工廠東莞興昂鞋業結束生產!
    東莞興昂代工女鞋產品,主要客戶包括耐克、普拉達等世界知名品牌。 i黑馬訊(王亞奇)1月15日消息 近日,全球十大鞋業製造商之一東莞興昂鞋業宣布停產的的消息再次引發代工廠行業震動。
  • 皮革行業轉型升級提速 真皮標誌排頭品牌發布
    為此,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蘇超英在近日召開的皮革行業經濟運行暨2012中國真皮標誌排頭品牌發布會上表示:「危機之下,皮革行業呈現出轉型升級提速的趨勢,尤其是以真皮標誌為代表的品牌企業,靈敏地捕捉市場需求,在『轉』上下工夫,在『升』上拼實力,搶佔先機,樹立了典型。」 轉型升級究竟有多迫切,從一組數據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 高密:勞保鞋業瞄準洋市場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濰坊齊魯網3月15日訊(高密臺 牟乃宗)近日,記者在盛昊鞋業有限公司了解到,雖然目前國際經濟形勢嚴峻,但作為一家出口型的勞保鞋企業,盛昊仍然牢牢佔據了國際軍工鞋業市場,訂單不斷。在軍用皮靴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一條條軍工鞋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忙碌著為訂單加班加點。
  • 品牌創新添翼廣東皮革鞋業
    在新的形勢下,皮革鞋業作為優勢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將低附加值的生產製造環節轉移出去,將產業鏈的最高端和稅收留下,保證「幸福廣東」目標實現?著眼未來,廣東將通過「雙轉移」的持續推進,逐漸把皮革鞋業企業的工廠轉移出去,而企業總部(研發、銷售、品牌等)會留下來。這些留下來的產業鏈的高端(企業總部)將會重新聚集發展,需要合適的載體去承接並提供發展環境。
  • 解讀莆田穩鞋企促升級新十條措施 為鞋業揚帆前行保駕護航
    為應對當前複雜國際貿易環境,加快推進我市鞋類轉型升級,提升產業基礎和產業鏈水平,市政府主動出招、精準施策,制定出臺「新十條」,圍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疊加性政策。凝聚合力 加碼扶持為提升鞋企創新發展能力,「新十條」立下多項新目標。「將成立鞋業產業投資基金、鞋業創新服務中心、行業創新聯盟,加大外貿、電商、穩工等方面,為企業加持,為行業賦能。」
  • 力健智能化改造引領睢縣製鞋行業轉型升級
    一個小小的病毒掀起一場大"風暴",讓眾多企業在巨大的經營壓力面前,不得不加速轉型升級,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有"中原鞋都"之稱的睢縣全面支撐足力健等鞋企渡過艱難時刻,引導企業自我革新,助推企業穩步發展。有相當數量的鞋企在復工復產後面臨著資金壓力,流動資金跟不上,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 有了東南亞,世界為何還要東莞?
    東莞製鞋業的新坐標:向全球價值鏈核心環節靠攏  在厚街的永都鞋業有限公司,工人們的工位一字排開,場面甚是熱鬧,有的負責包裝、有的負責清潔鞋面,有的負責檢查質量......  在劉偉看來,東莞製鞋業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形成了完整的供應鏈,是東莞最大的優勢。  「世界工廠」東莞的新坐標正在向全球價值鏈、供應鏈的核心環節靠近。
  • 裕元員工停工維權 "世界工廠"東莞遭遇轉型陣痛
    一系列的罷工事件,再度將東莞這個世界工廠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拷問著經濟升級轉型下的突破及困境。東莞最大鞋廠遭遇員工維權4月5日起,廣東東莞最大鞋廠——裕元鞋廠幾千名員工因質疑廠方以臨時工標準為工作十多年的員工購買社保,與員工籤訂無效勞動合同等欺瞞行為進行抗議,事件持續多日。
  • 新零售時代 Babycare如何迎接數位化升級轉型浪潮?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新零售最新資訊 > 正文 新零售時代 Babycare如何迎接數位化升級轉型浪潮?
  • 鞋業新零售爆鞋匯首創無人鞋店空中客服,未來實體店應是這樣的?
    鞋業新零售爆鞋匯首創無人鞋店空中客服,未來實體店智能化是這樣的?如同馬雲所預料的一樣,現在伴隨者新零售的崛起,已經為傳統零售業和電商們指明出路,各行各業的新零售如同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鞋業新零售爆鞋匯無人售鞋店模式引人關注,爆鞋匯時刻關注用戶體驗感,線上線下相結合,線上交易線下體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爆鞋匯逐步和消費者建立了良性互動循環,在爆鞋匯的經營理念中,更願意把消費者當成自己的粉絲和朋友。
  • 消費升級 零售轉型激發黃金珠寶產業新動能
    今年,浙江中金黃金·金有金作為首席戰略合作夥伴在大會現場重磅亮相,並在會上正式啟動了「浙江中金黃金·金有金新零售」平臺。同步,結合「消費升級·零售轉型」主題,浙江中金黃金·金有金也為現場與會者進行了「平臺經濟賦能珠寶新零售」的主題演講,獲得了2019年(第六屆)中國黃金珠寶盛典創新模式推介品牌殊榮,在業內引起了巨大反響。
  • 分享機會 共享成就——訪格林蘭鞋業化工總經理林子凱
    林子凱說,別以為鞋業不好做,其實一直以來就沒有好做的行業,提高質量是首要之務。格林蘭和巴西第二大皮化廠NOKO合作,並把技師送往巴西培訓,高薪聘用臺灣和巴西的工程師,每年研發新產品,現在市場已經從東莞、臺灣走向越南,繼而全力開發柬埔寨和緬甸等新興市場。     目前格林蘭在臺灣、東莞、越南都派有幹部,定期為客戶提供量身訂製的產品和服務。
  • 分享機會 共享成就 ——訪格林蘭鞋業化工總經理林子凱
    被視為青年臺商創業楷模,對創業擁有源源不竭熱情的格林蘭鞋業化工總經理林子凱到東莞九年,在兩岸創建了五家公司,他的心得是,青年臺商應「分享機會、共享成就」,結合臺商強勢產業和珠三角強勢產業,雙主軸並進,並融入臺灣創意,可以共同打造文創體驗通路。  投資必須先抓住大趨勢。
  • 成立「中國鞋都企業戰略聯盟」 奧康國際牽頭破解鞋業困局
    特別是在2019年,如達芙妮等曾經的鞋業績優股營收下滑近半、虧損持續擴大,而曾經擁有「鞋王」稱號的富貴鳥,更是走到的破產退市的結局。這些刺眼的案例,在中國鞋業企業間形成了強烈的危機感與緊迫感,刺激著鞋業企業在求新求變、改善盈利、謀求可持續發展方面不斷探索。
  • 解碼行業新風向,家居產業鏈迎來2020「聚變」
    2019年12月23日,《聚變2020•家居全產業鏈峰會暨第43屆名家具展創新發布》,來自大家居行業的房地產、設計、家居領域大咖們,用主題演講、對話等形式,洞悉行業新動態,解析行業新形勢,而另一方面,80、90後佔了裝修消費市場的60%以上,全屋整裝、新零售成為他們主要的裝修消費方式,已然成為行業新的風口。
  • 家居零售破局亟待整合轉型 富森美動作頻頻欲搶先機
    受疫情和整個房地產調控影響,家居零售行業近兩年以來一直不溫不火,今年前三季度,家具零售額同比下滑近10%,不過降幅已有收窄,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家居行業進入新零售時代,轉型快速的公司將佔得新的發展先機。
  • 顛覆傳統,看新零售「雙線門店」如何讓實體店盈利升級
    面對商業的發展進步和大眾消費趨勢的變化,實體店必須不斷突破自身,進行營銷升級,才能改變「賺錢難」的普遍現狀。如今是新零售和智能營銷賦能商業的時代,「線上+線下」成為所有商業形態的進化方向,在電商品牌布局線下的大潮中,傳統實體店有必要進行一次升級。
  • 溫嶺市成立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共享」智能設備 引領轉型升級
    「有了這個產業聯盟,我們就能夠抱團推動溫嶺鞋業從製造向智造轉型,改變鞋企與設備方及上下遊產業鏈的鬆散供需關係,轉變為利益共同體,實現信息共享、資源互換、閒置產能互補,逐步形成溫嶺的巨大智能生產優勢。」日前,由浙江和生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台州正標鞋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哇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溫嶺鞋業智能製造產業聯盟成立,10家龍頭鞋企將「共享」凱利伺通智能製鞋流水線,全面探索鞋業智能製造的新風口,力推鞋業早日實現價格到價值、製造到智造的「關鍵一躍」。
  • 雲選家社區家居新零售模式亮相東莞名家具展
    後疫情時代,家居企業如何轉型?「內循環為主」新時期,家居企業如何抓住機會?東莞名家具展上,廣東家具企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8月18日,第43/44屆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以下簡稱「東莞名家具展」)在東莞厚街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