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防護別放鬆,24字口訣要牢記
省疾控中心再發秋冬季節新冠疫情防控要點,謹防呼吸道傳染病與新冠疫情疊加
華聲在線10月22日訊 秋冬季節傳染性疾病高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形勢嚴峻,市民需要引起重視,戴上口罩,保持一米線「安全距離」,習慣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一系列防控措施要抓緊。
今天上午,省疾控中心再次發布新冠疫情防控要點,提醒廣大群眾:在公共運輸工具、辦公場所、學校等十類場景中應認真做好各項防疫措施,確保防控到位。
省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表示:從全球來說,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還非常嚴峻。
「我們必須做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劉富強表示,加上近期到了秋冬季節,是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容易使腮腺炎等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與新冠肺炎疊加,從而使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更加複雜和難控。
劉富強坦言,隨著目前經濟的恢復,社會秩序的平穩,一些普通群眾,放鬆了對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進行,比如說國慶期間大量人群聚集在一起旅行、聚餐等活動,聚集性的幅度大大增高。
他提醒,群眾須牢記防控24字口訣:講科學,嚴防控,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一米線,用公筷,健康碼。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公共場所】
戴口罩等習慣要堅持好
劉富強建議,需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在公共場所或者是在密閉的環境中,要做好個人防護。「比如說戴口罩,這些基本的習慣要堅持好,在目前常態化防控下,個人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習慣。」劉富強強調。
第一,勤洗手。要用些肥皂(洗手液)和流動水,或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第二,慎觸摸。不要用髒手觸摸眼睛、嘴巴、鼻子。
第三,遮口鼻。在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用紙巾,或者用手肘遮擋住口鼻。
第四,用公筷。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第五,常通風。室內經常通風,定期進行清潔消毒。
【個人防護】
少去人群密集場所
個人要學習好健康知識,做好健康監測,增強個人的社會責任感,要做好下面幾點:
第一,少聚集。不要大量人群聚集進行活動,少去人群密集的場所。
第二,保持一米線。社交時,與他人保持一個一米的社交距離。
第三,戴口罩。科學的佩戴口罩,特別是在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或者人群密集的一些場所的時候,應該按規定來戴口罩。
第四,健康碼。正確運用健康碼,在公共場所主動出示健康碼,配合體溫的監測。
第五,查核酸。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積極配合核酸檢測,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日常護理】
健康的身體可抵禦疾病
第一,冷水洗鼻。用冷水反覆洗鼻10餘次,每天早晚洗一次。
第二,熱水搓耳。每晚洗漱時,用熱毛巾輕輕摩擦雙耳廓40次。
第三,常換牙刷。牙刷是病毒生長的溫床,最好一個月換一次。
第四,冷臉熱腳。早晚用冷水洗臉,熱水洗腳。
第五,加強鍛鍊。健康的身體是避免或減少冬季呼吸道疾病的根本辦法。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實習生 龍飛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