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看文章前,先看看自己的或者小寶寶的耳朵上有沒有小孔孔哈~~~~~看完了嗎?那正文走起。
耳朵上有這種小孔,覺得很炫酷的,舉個手!上小學那會兒,我身邊有這小孔的小夥伴可得意了。因為大人說有這種小孔的孩子聰明,而且以後不愁吃穿,是富貴之命,他們把它稱作「聰明孔」或「富貴孔」。
為這事還專門問我媽為什麼人家有孔,我沒有。我媽還哄我說,人家耳朵上有孔,但是你眼睛比別人大啊,一樣的。是的,我眼睛大,忽閃忽閃的,的確為我媽爭了不少面子。可我仍然為沒有這聰明孔耿耿於懷好久,直到我考上重點高中,而有的有聰明孔的小夥伴沒有考上時,才釋懷。
再後來,接觸了醫學和育兒,這個小孔是什麼,自然就非常清楚了。其實耳朵上的小孔是耳前瘻管,是一種先天性的畸形,真的與聰明富貴與否沒有多大關係呢。
耳前瘻管是指在胎兒時期,耳廓組織在出生前還沒有發育完善,耳朵上出現的一個小孔。嚴重一點的看起來是比較深的小孔,不嚴重的只是一個凹痕。有的一邊耳朵上有,有的是左右都有。
耳前瘻管細長狹窄,可穿過耳輪腳或耳廓軟骨,然後深入更遠的顱內,甚至呈分枝狀延伸。也就是說,從這個小孔開始,有一個或多個管道通向未知的顱內。它的管腔壁裡有毛囊、汗腺等,腔內會脫落上皮及角化物質等混合形成鱗屑,散發出臭臭的味道。
根據我國調查顯示,這種小孔的發生率100個人中12個人會有,還是蠻高的,所以在身邊很容易找到同伴噠(有小鮮肉作陪一點不孤單)。
耳朵有小孔的夥伴也不用擔心,只要不受感染,一輩子都會相安無事的,只有個小凹痕的就更不必擔憂了。
若是發現寶寶的耳朵上有這種小孔,也不必緊張,日常的護理做好就行。不要隨便去摳、去擠和清理它,不恰當的護理很容易導致感染,使小孔局部部發炎紅腫。
大部分寶寶的耳前瘻管是沒有異常症狀的,輕輕按壓時會現白色分泌物,有惡臭味。感染後小孔局部周圍會紅腫像個小豌豆一樣,有疼痛感。
平時媽媽一定要做好感染預防:
1、不要擔心裏面不乾淨,像掏耳屎一樣清理小孔。
2、洗臉洗頭後,用衛生棉籤將周圍的水擦乾淨,不能用力擠壓小孔。
3、大些的寶寶要是發現了它耳朵上的小孔,可能會好奇得去摸去摳,要及時制止哦。
若是發生感染如何護理呢?
1、沒有伴隨發燒的感染,用衛生棉清理周圍的分泌物即可,如果2天不見好轉,需要外用消炎藥。
2、感染期小孔周圍會有癢痛感,預防寶寶抓撓,注意寶寶小手的衛生。
3、反覆感染,或者發生急性感染的寶寶,先去醫院進行消炎處理,根據醫生的建議採取濃液引流或手術切除治療。
要是大人不小心感染了,護理和治療的辦法和小寶貝一樣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