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些年一起上過的晚自習嗎?你的晚自習時怎麼度過的?學生黨:最愛第一種,最怕抄題。在許多寄宿制學校,同學們都有上晚自習的習慣,並且大多數學校規定晚自習都有老師跟班輔導。根據老師的教學習慣不同,同學們的晚自習學習方式也不大相同,常見的晚自習學習方式有以下幾種:
1.互助討論式
在晚自習上,老師進來後說了聲:「大家這節課自學吧,可以填練習冊也可以互相討論,有不會的題目可以問同學,也可以上來問老師」。說完後老師就開始寫教案看書備課了,接下來同學們有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咬著筆桿兒撓著頭髮開始思考做題,也有的去找自己信得過的學霸問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霸們一般也會不吝賜教的,不管講解的對與否,同學能不能聽懂,他們都會認真去講解一番,也有一些同學開始辯論式的討論題目,互相說該題目應該如何講解,如何解答,有時爭論的熱火朝天。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是趁機作亂,借假問問題和同學討論的名義,在教室裡到處亂竄,趁機聊天。這類晚自習時間一般過得飛快,60分鐘的晚自習還沒做幾份題呢就結束了。
2.詳細講解式
晚自習期間,如果該科目老師需要給同學們全班講解輔導練習冊或者試卷的話,他就會把晚自習也當作正式課堂一樣,針對某一節的難點和重點練習題開啟地毯式的全覆蓋講解,其中包括分析解題思路和方法,包括選擇題的每一個選項都會仔細分析、解答題的詳細步驟、計算過程等都會一 一列舉,逐條講解。
在這樣的晚自習上,學生和老師狀態一般都比較好,因為晚自習這個時段天氣涼爽,同學們精神狀態好、做題效率高、聽課效果好,一節晚自習講下來就能夠輕鬆吃透一份試卷,但前提是同學們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講解,注意記筆記和掌握解題方法,這才是關鍵。
3.默讀自學式
有的老師在晚自習上讓同學們自己看書、做題,也可以看故事書、課外書,但是就是不能說話,一定要保持安靜。鑑於此長達一個小時的晚自習,對於一些喜歡安靜讀書的人來說,那簡直是夢寐以求的。但是對於一些又多動又愛說話的同學,那簡直就是一種噩夢般的折磨,缺少了老師的講解催眠,睡覺又不能睡,他們感覺一個晚自習就好像過了幾個世紀一樣漫長,既不愛做題,也不愛閱讀,時間太慢是他們最大的苦惱。就像歌詞裡唱的一樣:「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美好的童年」。
4.題海訓練式
一部分老師會選擇在晚自習對學生進行測驗,通常就是發下去一份試卷,讓同學們進行檢測訓練,這一個小時的晚自習足足以完成一份試卷。當然,做試卷也是對同學們掌握知識點很有效的訓練方式,只有同學們做的卷子多了,見到的題型多了才能夠提高做題效率,待同學們做完後老師再進行講解答疑,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還有一類老師總喜歡抄題,不知道從哪裡找的那麼多試卷和練習冊以及課本輔導書上的練習資料,進教室後找一個寫字工整點的同學在黑板上不停地抄題,每一節晚自習都要抄上7~8頁子的練習題。抄滿一黑板等大家抄完,擦掉再抄一黑板,全班同學都在下面不停地抄,不停地跟上寫,有時手都寫麻了,感覺怎麼還沒還沒有下課呀?
5.個別輔導式
有一些老師在晚自習上會挑選出個別同學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這類同學中有一些是學困生基礎比較薄弱,老師會針對當天所講的簡單基礎題型進行1對1的講解和輔導,鼓勵這類學生認真學習,爭取追趕上其他同學。個別輔導的同學也有一類是學習成績特別好的一些,對這些同學挑選出難題進行專門講解進一步提高,在講解過程中也會穿插一些解題方法和思維思路模式等進行訓練。
關於曾經上過的無數多個晚自習,你有哪些美好的記憶呢?歡迎留言討論,感謝閱讀,喜歡請轉發關注哦。
我是教育雜談369,與您分享讀書教育故事。